越來越多的知名院校引入 Blender!
Blender開始進入國內高校的教育體系,中國傳媒大學李建剛博士首先開設了Blender課程。李建剛博士表示,MAYA、3DMAX等軟體他也曾接觸過,但在了解了Blender後,Blender小巧精悍、自由分發和跨平台打動了他。所以2010年,他在中國傳媒大學開設了Blender公選課,用以增強學生專業能力、擴大視野。國內的學者如朱權潔、宋象軍、郝振華等均在論文中探討了Blender在高校和實驗室的應用。
創建於1583年的英國愛丁堡大學,是世界二十強頂尖大學,其設計與數字傳媒專業(Design and Digital Media),建築與園林(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專業都有一門必修課,三維與動畫設計(3D and Animated Design),Blender則是該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期末需要提交一個Blender動畫,可見Blender已經成為了世界頂尖大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有Blender基礎的學生會更得心應手。與之相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課程,交互媒體(Interactive Media)和計算機動畫內容交互(Computer Animation Interactive Content)也是以Blender為三維教學的中心。在教學發達的國家如法國、英國、西班牙、美國等,Blender已經成為了三維設計的主流軟體,這樣的趨勢甚至延伸到了中學的教育體系。美國亞拉巴馬州的高中三維建模講師,帕克斯·蓋提思(Parks Gettys)感嘆道:「我的學生從零基礎開始,然而一年後他們可以用Blender建出任何模型!」這項課程主要針對十到十二年級的學生(十五到十八歲),帕克斯表示這不僅是技能學習,更是興趣培養,他相信Blender和Blender所培養的邏輯思維會在一直陪伴著學生。
2016年,法國老牌名校賽爾齊-蓬多瓦茲大學(Cergy-Pontoise University)專門為Blender設立了一個學位,文化遺產可視化與三維建模(Heritage, visualisation & 3d modeling)。畢業生運用Blender為法國文化部,博物館和研究中心完成了眾多項目,包含考古挖掘、大教堂研究、壁畫和雕塑等。學生評價:「這太棒了,我們使用Blender就像我們24小時都需要呼吸!」
2017年,在芬蘭羅阿約應用科技大學(Laure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學生們用Blender在建築崩塌模擬上做了大量的案例,用這種方法探索安全空間,提高建築崩塌時受難者的生存概率。
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珍妮特·埃瓦薩(Janet Iwasa),細胞生物學博士,她在生物科學可視化這個領域不斷創新。在2014年TED大會上,珍妮特博士分享了她的事業動機,因為科學圖解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一種蛋白質的內吞,是指一個分子從細胞外到細胞內的過程。轉入方式是仙貝捕捉進小泡或囊,隨後才融入細胞內的。但是這一過程在傳統的圖解無法得到全面表現,所以導致人們無法科學理解,因為這一切發生在一個不可思議的動態的環境中。而且,過程的發生是在微觀環境中,即使最好的顯微鏡也觀察不到,只有動畫模擬才能表現。為了將生物科學可視化,珍妮特博士花了三個月去學習三維軟體。基於Blender開源平台,珍妮特博士與蛋白專家托馬斯·科切豪斯合作,完成了動畫並開發了一款專門用於細胞可視化的開源軟體Molecular Flipbook。Blender開源平台為她省去了大量底層工作,讓她能快速進入到科學可視化的工作中。她說:「 它可以改變我們與他人的交流方式, 我們如何分析數據, 以及我們如何教育學生。 但要想這些改變發生, 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員創作動畫。」她的多個項目亮相後,珍妮特博士被「外交政策」雜誌評選為2014年「100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被Fast Company雜誌評選為2012年「100位最具創造力人物」之一。作為博士後,她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傑克·索佐克(哈佛大學)和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共同創作了一個多媒體展覽。
Blender這幾年來迅速發展,擁有眾多擁磊,已經進入了頂尖高校的教學體系,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高校引進。因為相比於臃腫、發展緩慢的3DMAX和MAYA,不管是在安裝維護上,工作流程上,還是最終效果上,Blender都有明顯的優勢。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克里斯·科爾曼是一名數字藝術教授(Chris Coleman),他也曾經是MAYA的深度用戶,但在接觸了Blender後他馬上愛上了Blender,並在創作和教育中大量使用。隨後他的視覺藝術作品先後在24個國家展出,並被「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評為紐約最佳藝術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