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熱乎乎的關東煮,真好

進入2018年以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對於熱乎乎連湯帶水的東西,好感度陡然上升。不管是上下班的路途當中,或者只是簡單的肚子餓了,從寒風裡鑽進便利店,喝上一口熱湯,來上幾串熱氣升騰的關東煮,整個人也會像是充滿了能量。

這種一個人花上個幾塊錢十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幸福感覺,是最能消解人冬天寂寥感覺的東西吧。如果要類比我們大天朝的食物,那應該就是麻辣燙吧。

那麼究竟真正的關東煮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邊吃邊說吧~

關東煮的起源

在日本平安時代(約794年-1192年),日本開始流行以豆腐、芋頭、茄子、魔芋等為原料,並塗上海鹽或者味增,烘烤後之後的吃法,被取名為「味增田楽」。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有新的菜品和新的做法被加入其中,有人創造性的把塗抹了味增的食材,放進昆布高湯中燉煮,這一吃法在寒冷的冬天尤其受人歡迎。

到了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關東地區已經將原本燒烤的田楽轉變成了用昆布湯煮的田楽(估計是受到了天朝火鍋吃法的影響),關東煮(おでん)這種說法也流傳到了關西以及日本的其他地方。大家紛紛喜歡上了這種既能當小菜,又能當點心的食物。

什麼是關東煮

除了東京的關東煮(おでん),日本各地根據自身的習慣以及所喜好的食材,都有不同的おでん,不過中文基本就統稱為關東煮了,想來也頗為有趣。

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大叔還曾經感嘆於靜岡的黑關東煮(其實就是醬油放的多,口味偏濃郁)的美味,可見其差異之大。

嚴格來說真正關東煮的製作方法簡單的令人難以置信,但又十分複雜。

簡單在,就是一些特定的食材,一直在特定的高湯里煮,撈出來就是關東煮了,但是複雜在對於不同食材不同處理的耐心,以及用70-80度的低溫慢慢燉煮的功夫。

一家關東煮是否正宗,最大的關鍵是它的湯底。日語是つゆ或者だし(出汁),最常見的是以昆布(海帶)、魚類(木魚花、金槍魚等等)、菌類等製作的混合湯底,幾種食材之間鮮味可以互相滲透,光喝湯都十分令人滿足。

既然湯汁已經十分美好,那經典的食材搭配自然是那些能將湯的鮮味發揮到最大的白蘿蔔(大根)、雞蛋(玉子)、海帶(昆布)、魔芋(こんにゃく)、油豆腐(厚揚げ)、魚餅、魚竹輪等等。

其中,日本人最喜歡的就是白蘿蔔和雞蛋。

關東煮里的白蘿蔔一般像是圓盤似的一塊,厚度約3-5cm,每一塊都已經吸飽了湯汁,呈現出水晶般的半透明質感,入口酥爛清鮮,回味悠長。

至於雞蛋,不似我們喜歡吃白煮蛋或者茶葉蛋,日式關東煮的最愛則是半熟糖心蛋。由於長時間浸潤在70度左右的湯汁中,連一般難以入味的蛋白也已經浸透了醇厚的湯汁,又由於低溫久煮的關係,蛋黃能夠始終不老,保持美妙的口感。

而動物君最喜歡的莫過於魔芋和豆腐,口感細膩清爽,而且十分入味,可說是可以「喝」的小菜。

便利店的關東煮

不少人對便利店的關東煮有著天然的歧視,覺得全家/7-11/羅森等便利店的關東煮,根本不正宗,似乎便利店的關東煮天生就處於鄙視鏈的底端。

誠然,那些麻辣、咖喱的鍋底,搭配上各種符合我們飲食習慣的貢丸、北極貝等食材,與日式關東煮的清淡風味大相徑庭,但是關東煮這種食物,本來不就是只要「湯底」和「食材」自己喜歡,之後自由搭配就好的小食嗎?

清雅的風味頗為寫意,但濃厚的麻辣滋味,似乎更適合我們一部分人的胃~

曾看過一個NHK的紀錄片,是著名的72小時系列中的一部,所說的就是東京關東煮老店丸健水產的故事。無論是懷揣夢想的年輕人、辛勞工作的中年安保大叔,抑或是白髮蒼蒼的老爺爺,都能從一碗小小的關東煮里汲取到溫暖。

便利店的關東煮確實很難像那些專門店那樣美味,但只是從寒風中抽身那麼十分鐘,從那咕嘟咕嘟的鍋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食物,靜靜的吃著,喝上一口熱湯,又是一種別樣的享受了。

一碗關東煮、一碗拉麵、一串烤串,都能讓人感覺無比溫暖。

食物的美好,大概就是這樣了~

文 || 王大喵

編輯 || 小狼

校對 || 小蛋&小虎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

推薦閱讀:

致敬中國甜點(三):心懷感恩
蜜桃成熟了|這麼可愛的桃子,怎麼能不多解鎖幾個花樣吃法?
四種巧克力美食做法,就在今天好好放縱一回吧!
食物的四大動人瞬間,每一種都能讓你流口水!
除了養生,雜糧還能做成什麼?

TAG:美食 | 关东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