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機構對股票評級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首先按照常理來說,機構對股票評級的可信度應該是比較高的,否則不會在各財經新聞里經常看到某機構對股票評級變動的內容。問題是,這個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是否有人統計過?
假設炒股時不看任何其它資訊,只按照機構的評級來操作,能否獲得足夠的利潤?結果如何個人沒有能力估計,但無論怎麼樣的結果顯然都存在著矛盾。按照評級比較可信的假設,那如此操作也應該能夠獲得足夠的利潤,但如果是這樣,那幹嘛還有那麼多人去研究財報、消息等等各種東西,費了很大力氣結果可能還是虧損的。要是不能獲得足夠利潤呢,那機構評級的權威性何在?財經新聞里為什麼要頻繁引用?畢竟股市裡說別的都是假的,能帶來收益才能讓人信服。
評級這些東西其實大多數都是事後諸葛亮,往往是一個公司發季報了,業績大大好於預期,或業績雖然虧損,但是公司前景(outlook)很樂觀,然後你就見一個個的評級機構、分析師們就開始改評級為買進,升高target price,然後你就看到股價的確也升了上去(反過來,如果股票業績不好,他們就調整為賣出,降低價格預期。)普通投資者(尤其是買mutual fund),往往看到的是,哦!這個分析報告靠譜,你看,推薦了之後,價格果然升了。
其實呢,據研究發現(看最後的參考文章),一些股票在評級發布後,股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其實是基於其他新聞造成。而分析師改變對一隻股票的評級,80%也是在相關公司有重大新聞,比如公布盈利報告之後。即使沒有分析師的評級,投資者也會基於這個盈利報告,作出買進還是賣出的決定,而造成股價的漲跌。
當然,這樣的報告,肯定不為分析師所喜歡並認可。因為對許多金融公司來說,分析師的相關報告,是他們吸引投資者購買金融產品的一個重要途徑,或者以此招徠投資者在他們的金融機構進行交易。如果報告一文不值,那許多分析師也就無地自容了。但其實這就是事實。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要做好功課,自己的錢自己做主。你如果是看股評去買股,無疑就是緣木求魚。
參考文章
1. Investors ignore analyst forecasts, study finds2. 匹茲堡大學教授的研究報告 (股票推薦對股價的影響)http://www.tulane.edu/~rsweb/Altinkilic,%20Hansen,%20JAE,%202009.pdf3. 股票師是演員訕笑股評人之後,股民可做些甚麼--------分割線 (再羅嗦幾句)----------股評是給觀眾看的,但是股評的目的並不是讓股民賺錢,做股評的人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而已。但是大家為什麼還看股評呢?因為大家沒有自己讓自己信服的東西,也就是說大家對於自己的看法並不自信。大多數人還是將很少的時間用於買賣股票,甚至花的時間都不如挑一件衣服的時間長,所以他們並沒有讓自己都信服的交易理論基礎。而且都想輕而易舉的去賺錢,這就讓很多人去關注一些速成法則之類的東西,在我看來股評就是這類東西。
本人目前就職於北美百億級資產管理公司,上班第一天老闆就告訴我,不要輕信任何一家投行的research report。可以用他們調研的數據,畢竟投行有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做深層的分析和調研,但永遠不要相信他們的判斷。
當然投行的評級變動肯定會對股價產生影響,但這不應該成為你選擇股票的唯一原因。
我有很多在投行內的朋友,聽說他們經常先選好目標評級,然後再反過來找資料去支持這個評級。一個公司的發展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所以說它好說它壞都不是難事。雖然投行里都有"chinese wall",但投行里的不同部門,尤其是MA和Equity Research部門之間的利益衝突是極其明顯的。
舉個例子,如果未來蘋果想要收購迪斯尼,deal開始之前,可以肯定所有bulge bracket投行都是最高的評級。Research部門清楚的知道,如果這時候給出持有甚至賣出的評級,他們的MA部門就要來打人了。
在金融市場如此完善的北美,這類事都層出不窮,可想而知在國內的投資行業是什麼樣的局面。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機構是在這個市場裡面有特殊武器的人,他們所能得到的上市公司信息要遠多於並早於個人投資者。因此,一般都認為機構對個股的評級也反應了市場上這些具有特殊武器的人對上市公司股票的觀點。那頻頻在各類財經新聞中出現的機構首次關注的個股信息是否對我們的實際操作有指導意義呢?本人認為:用數據來揭示下這裡面的奧秘最為靠譜!
下面整理了2016年十大券商首次關注的個股,按照一個月內同時被3個機構先後首次關注為規則,建立了一個首次關注組合A。如果從最後一個機構披露首次關注信息為介入點,持股30天。收益情況如下圖:
股里說別的都是假的,能帶來收益才能讓人信服。至少上面這個效果來看,一個月內多家機構同時首次關注的信息並沒有借鑒意義。
但是,我們相信這些有特殊武器的分析師的報告肯定不會一文不值,那換個思路用這些信息。
再在2016年十大券商首次關注的個股中,挑2個機構同時首次關注披露的時間差小於10天的個股,建立一個新的首次關注組合B。如果從最後一個首次關注的披露時間為介入點,持股30天。收益情況如下圖:
組合B 持股30天上面的收益曲線,明顯高於同期滬深300的收益。當然,機構首次關注信息雖說有一定的用處,但是在操作過程應該盡量買在機構建倉期,在機構撤退之前賣掉。什麼時候賣呢?我們來看看將組合B的持股時間增長60天和120天的收益情況。
組合B 持股60天 組合B 持股120天上圖表明持股時間越長收益率會越高。畢竟,主力們要撤退也沒有那麼快。還是瘋牛秘籍的那句話:等在主力經過的路上提前布局,出發不掉隊,打准一槍先撤退!有不同觀點歡迎隨時交流、溝通!作為基金經理,我不會按「股票評級、目標價」為標準買股票,但會借鑒。同一隻股票,我會看一些買入評級的分析報告,再看一些賣出評級的分析報告,判斷它們分析得有沒有道理,然後自己調研。看報告占我調研時間小於10%,大部分時間自己研究。
他告訴你好就是好啊,你還不是要自己研究,當你存在疑問的時候,就證明你其實認為可信度是不高的,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那些經理人也不是買了支支都大漲的
從量化交易從業人員的角度寫寫。我們全球大部分市場都交易,幾乎都用到了分析師數據。
單單看幾個股票或者一兩個行業,未必很有用,但是當同時關注幾百或幾千個股票的時候,統計規律就會使得這個數據很有用,尤其是long/short strategy。很多人覺得好像不是很准,因為還是在用人手和肉眼看和使用。從分析師報告或預測(也可以同時配合別的數據)可以挖掘大量交易信號。當然了,未必是很長期的影響。總體來說,這類型數據會影響市場情緒,至於因果關係,本身也可以是策略的一部分。
還是有不少陷阱的,所以處理數據的時候要小心。答案很簡單啊 權威性肯定是有的。可是財經新聞人人都看啊 大家都和你知道的信息一樣都去買這隻股票 你覺得你分的羹還會多麼。相反,一旦機構評級失誤,那和大眾想像的截然相反,那結果就是恐懼和崩盤。最後你也就是賺少虧多。 真正股市賺錢的點就在於信息的不對稱性。對於機構來說,很多就是通過散戶不能得到的小道消息來賺錢。而對於散戶來講,只有自己做分析 研究財報才能夠可能有和大眾不一樣的思維和先見之明。
投資還是靠個人的判斷,凡是有保證,一定,肯定,字樣的回答你就小心為好!真的穩當的掙錢,
還有你什麼事情!多自己判斷,他們推薦股票,還需要個人判斷下,不能全部都信!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即使有,也不會砸到你頭上。
機構的分析部門也是要吃飯的,不發點東西,怎麼讓老闆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績?僅作參考,風險自負,這是必帶的一句話。
另外,不是自己研究出來的東西,你心裡有譜嗎?就像,某10元股票機構一致好評,你買入半年後跌到6元。你覺得自己還拿的住嗎?假設兩年後漲到100,你覺得這個過程中你能保證自己不下車?這東西怎麼說呢 完全是新手的話你想根據人家的推薦買進穩賺不賠似乎把股市想的太簡單了…… 對於高手來說 我覺得他應該有自己的一套選股方法 對於機構評級這種 估計不會太在意吧。對於懂一點 又不算進去時間太長的 參考一下人家的推薦 然後再自己分析 從中選擇 比你直接從幾千隻股票中直接選取 獲利的可能性要好吧 當然 股市沒有絕對 我覺得這幾天價值投資 看基本面和選擇低估值低市盈率的都很鬱悶……
2014年春天券商推薦中國南車,中國重工等藍籌股。當時南車價格4元多,券商給買入評級看到6元;中國重工價格4-5元巨幅震蕩(當時看確實是較大幅度震蕩),機構給買入評級看到6-8元。一年後的現在股價多少我就不說了。我想說的是,即便你按機構的報告買入,也得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持股待漲。至於券商研報是不是有價值,券商作為賣方和買方機構是什麼關係,應該已經超出了本題的範疇吧。
他告訴你好就是好啊,你還不是要自己研究,當你存在疑問的時候,就證明你其實認為可信度是不高的,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那些經理人也不是買了支支都大漲的啊。
推薦閱讀:
※全球投資談 9.20,央行寬鬆退出潮下勿受雜音影響;玩具行業到了走衰節點?
※美股估值高么?
※關於AMD的投資邏輯
※全球投資談 12.5,海外資金加速流入美股,稅改效應馬上見效?博通發起「代理人戰爭」,這戲一般啥套路?
TAG:美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