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培訓課程重要嗎?
現在發現好多人寧願自己摸索,也不花錢去學習,寧可把錢虧在股市裡,也不想學習股票操作知識
我入市七年了,對這塊比較了解,分享下經驗。 首先,學好理論知識,比如日本蠟燭圖,江恩周期,然後去實戰積累經驗,我就是這麼過來的,現在中線,短線都可以做,沒大行情做短線,有大行情做中線
很多股民寧可虧損或是被套牢也不願意參加股票培訓,估計是心存僥倖,錯誤的把股市看做是一場賭博。下次碰碰運氣說不定就能在股市中盈利翻番,也有的股民是怕花錢報班學不到真東西,索性通過自學,多看幾本書來達到長期穩定盈利的期望。但是我今天想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訴大家,其實股票培訓機構的這些課程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它彌補了我在交易實戰中的經驗不足,糾正了書本上那些形而上學的錯誤理論和概念。我深深的體會到,股票市場是活的,而書本是死的。如果巴菲特能通過讀書成為一代股神,那全世界的人比他理解能力強的人有的是。為什麼沒有超越他的?答案告訴我們:巴菲特的成功就是因為師從「本傑明—格雷厄姆」,沒有他的指導和言傳身教,就沒有一代股神巴菲特的誕生。這個例子告訴了我,找到一個好老師,你就成功了一半了。所以說與其把錢虧給市場,不如早點抓緊時間找一位靠譜的好老師,跟在他後面學習股票操作經驗。把有價值的東西學到位了,再加上你日後的不斷總結,最終才能戰勝市場。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這十家股票培訓機構在國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無論是從機構的成立時間,還是老師的培訓資質都相當可靠。如果你打算終身炒股票,我還是建議你儘早參加學習。這十家培訓機構所針對人群不一樣,往往價格相差比較大。如果你很有錢,不怕花錢學習,那麼我推薦你去上海財大,或者上海復旦求是,畢竟上海是金融中心,假如你和我一樣,只想把炒股當做成業餘時間賺錢的機器,那麼我推薦你去北京深藍股票培訓,北京沐融股票培訓。
股票培訓很重要,我當初就是參加正規股票培訓課程之後解的套,強烈建議股民朋友找那種正規股票1對1培訓機構,北京這邊的性價比是全國最高的。您可以諮詢幾家靠譜的股票培訓學校。例如:深藍教育,農大期貨,中央財大等。看看哪種學習方式更適合你自己。
在這裡我強調一點,股票培訓僅僅是幫助我們股民學會分析股票,讓自己找到買賣股票的方法。提高我們的收益率,那種萬元以上的天價培訓班本人不推薦!花那麼多錢很不值得!很多東西還需要自己在市場中領悟。
股票培訓班很重要,自學看書只能學習到理論知識,但距離股票交易實戰相差很遠,幾乎沒有用處,這點我深有體會。但並不是任何股票培訓課程都有用的。
(1)公開課程不要去聽,基本沒有營養,老師在台上是在演講,是在表演,根本不是在講課。
(2)培訓費用超過1萬元不要去,不要相信能學到什麼訣竅,凡是公司打著天價培訓可以學到操盤訣竅或者秘籍之類的都不要去。多一半是在忽悠你。
(3)推薦那種1對1的股票培訓課程,因為每個人的基礎各不一樣,1對1課程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可以因材施教,學員的收穫肯定也是很大的。比上小課效果好很多。您可以在百度找找有關「1對1股票培訓」的機構或者學校。
股票培訓機構的選擇之道 操盤手必讀
環球網的報道,當初就是因為看了這篇報道選了復旦求是,認識了趙昌運導師,沒有遺憾。
由於相比國外市場,國內市場是以散戶為主導,大都存在著交易系統不夠系統的問題,因此,若想穩定盈利,行之有效的方法必不可少,如果跟對老師和弄對方法,則可以大幅縮短自己的自學時間。但由於各個地方股票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師資力量不盡相同,價格也天差地別,特別是有些所謂的股票培訓機構打著培訓的幌子,卻干起「代客理財」,不僅損害了學習者的學習熱情,有些學藝不精的「導師」胡亂指導,不向學員講明風控的要害或是止損的必要,造成了很多人虧錢。
其實,選擇優秀的股票培訓機構我覺得大致有這麼幾點:
一、看導師團隊:導師要敢於實盤驗證,不然都是吹牛,一個自己炒股都不賺錢的人,憑什麼能教你?二、看課程體系和教材:現在的操盤手以75-90年代為主導,早期的一些所謂K線組合已經逐漸失效了,教材也要與時俱進,如果還是很早的一些案例,還是多留個心眼。三、看教學歷史所謂「因材施教」,必須要有時間的沉澱和累積,以及對於人性的深刻認識。而且,既然能在股票培訓市場上有一定歷史的培訓機構,本身的資質也要經得起考驗,不然,光是學員的投訴就足以讓這家股票培訓機構關門大吉。當然,並不排除一些「黑機構」改頭換面再換個地方另起爐灶,但毫無疑問,若沒有底蘊支撐,即便是新更名的機構其存活時間也著實有限。四、看學生的口碑能否學到真正的內容?能否從學習中提煉出一套自己的穩定盈利系統?或是換句通俗的話說,能否通過自己在股票培訓機構的學習後賺到錢,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投資信心的累積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學習方法-賺到錢(驗證方法有效)-提升自我信心-反覆使用該方法(反覆盈利)-不斷提升盤感-形成自己的盈利操盤系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參加培訓的同學真正掌握了解方法,也會由衷的感謝培訓機構以及導師,學生的口碑也是正規的股票培訓機構相當看重的一點。五、看教學環境由於針對投資者的特殊性,加上股票實戰盤講解,教學環境和網路環境都非常重要,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在教學中已成為很多學員的標配,以「教室-課本-黑板」為代表的傳統教學環境正在發生改變,教與學的模式也在發生變革。一些「千人大課」雖然看似熱鬧,但對實際教學來說,對於學員的接受度而言,遠不如小班制精品課程來得實用,畢竟每個參加股票培訓的投資者是來學習技術和技巧的,並非是「觀賞表演」。六、看附加活動雖然說股票培訓機構只是短時間的課程,但是投資者的正確方法養成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就好比孩童學習走路,縱然父母教會了如何去走,但是剛開始時肯定是跌跌撞撞,此時如果父母加以引導,小孩子才能夠更快的學習。因此,一些正規的股票培訓機構會考慮到學員掌握技巧的實際情況,給予復訓的機會;有些一線的專業機構還會備有實戰盤房供同學練習操作,也會有每天收盤的相關總結為同學們提供思路;更高級一些的還會不定期的組織活動,讓彼此不太熟絡的同學相互認識,畢竟,對很多高凈值人群而言,人脈圈也是社交環節中較為重要的一環。
我去之前,還看了網上一些資料和直播,國內操盤手培訓機構他們家屬於比較早的,也培訓了不少學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老師的水平如何,視頻直播也騙不了人,看看就知道,也避免花冤枉錢。
貨比三家不吃虧,我只是貼我自己認為不錯的學習地兒,不接受任何撕逼。
2017年中國產業經濟年度報告之房地產篇
調控,是2017年的中國樓市繞不過去的2個字,近110個城市及部委,超過250多次調控文件的出台,徹底改變了市場格局。以往房價領漲全國的一線城市及核心二線城市,在今年下半年被三、四線城市搶去了風頭,但在去庫存政策逐步退出的情況下,這一情況恐怕很難延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調控政策頻繁出台,但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仍雙雙創下新高,且待售面積持續下滑,房企三強的銷售額更是紛紛超過5000億元。此外,2017年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出台租賃市場利好政策,越來越多的房企切入長租公寓領域搶灘租賃市場。而隨著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成為明年政府要著力抓好的一項重點工作,租賃市場預計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策劃:張亮張志偉 胡瀟瀅 袁元 賀駿 謝嵐
樓市進入「五限」時代
各地調控超250次
2017年對於房地產政策的制定者來說無疑是最為忙碌的一年。有機構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全國有近110個城市及相關部委發布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文件或規定的次數超過250次。
可以說,今年的房地產調控,無論是從參與主體還是政策出台的頻繁程度,都可謂史無前例。
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國務院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反覆推敲,最終作出修改與補充78處,其中在第14頁第1段第1行,補充了「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隨後的3月17日,作為一線城市的北京、廣州,率先祭出了調控重拳,尤其是北京方面手段雷霆。根據北京「3.17」新政規定,購買普通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在確定購房套數時,採用「認房又認貸」的原則,即便名下無房但有貸款記錄,也將被認定是二套住房。
除了首付比例的大幅提升以及「先賣後買」的二套房界定標準外,新政的嚴格還體現在即時生效,並未留下任何緩衝期。
到4月初,北京相關部門在18天內密集出台10個房地產調控措施,包括非京籍購房需連繳個稅60個月、離婚1年內申請房貸按二套執行、商辦項目不得作為居住使用、禁止中小學與房地產商合作辦學等。在這套威力巨大的「組合拳」面前,一季度以來北京高燒不退的樓市迅速降溫。
在北京樓市新政的示範作用下,全國主要城市紛紛跟進,收緊了樓市政策。部分城市調控政策的嚴厲程度甚至超過北京。
例如在北京「3·17」新政出台後不久,包括廈門、福州、廣州、珠海等城市便均出台了新購房必須持有一定年限後,才可轉讓的政策。隨後,繼新購住房五年內不得上市交易後,石家莊又將這一政策擴展至經濟適用房領域。
而限購、限價、限貸、限售、限商的「五限」調控,也使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式進入「五限」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調控政策還呈現出延續性的特點,月月有新政已經成為市場常態。例如9月份,有多達45個城市(含央行等部門)發布了52個有關房地產內容的政策,是歷史上單月出台樓市調控政策最多的一次。而此時距離北京發布「3.17」新政已有半年時間。
實際上,頻繁出台的調控政策,一方面是為了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設。
12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是明年要著力抓好的一項重點工作。而除了要配套相應的房地產政策外,金融、稅收等方面的調整,包括租賃市場的破局,也都將影響到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
全國房價同進退的情況,在2017年被打破。隨著分類調控的嚴格執行,全國各地的房價走勢在2017年也呈現出大相徑庭的景象。
其中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在3月份北京、廣州等地相繼出台嚴厲的調控政策後,房價便開始止漲,進入下半年,上述城市房價則紛紛進入下降通道。尤其是在二手房領域,北京、深圳等區域的房價跌幅甚至超過20%,北京二手房價格跌幅更是連續6個月領跌全國。而新房則受政府限價影響,持續保持平穩。
相比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在去庫存政策的引領下,年內房價持續飄紅。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公布的最後一期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1%和0.2%,同比漲幅則均連續14個月回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和0.3%,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2和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4%和0.3%,漲幅均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15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總體繼續保持平穩。從環比看,7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降幅在0.1%至0.3%;北京、上海、鄭州和武漢4個城市環比持平。從同比看,有11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降幅在0.2%至3.2%,價格已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三、四線城市基本完成去庫存目標,全國商品房庫存量已降至3年前水平,去庫存政策也逐漸退出,這些區域的房價漲幅開始放緩。
據悉,11月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4個月回落,其中,11月份比10月份分別回落0.3%和0.2%。
而在失去各項去庫存政策的刺激後,尤其是在「房住不炒」定位強化的背景下,市場預計三、四線城市銷售動力將明顯減弱,房價也將階段性見頂。
全國房價走勢分化明顯
三、四線城市成漲價主力軍
萬達打折轉讓630億元資產
王健林跌落首富之位
2017年之於萬達,之於王健林,頗為不平靜。一夜間甩賣630億元資產,萬億元資產的大船突然調轉方向。
王健林也因此失去了首富之位。根據福布斯的最新排行,王健林的財富減少了整整500億元,排名也從第一位滑落到第四位。
有人說,2017年,王健林可謂「流年不利」。表面看來,13個萬達文旅城91%股權才賣了438億元,77家酒店沒賣到200億元。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聽到這個消息,直言是不是聽錯了。
甚至,這筆被稱為「世紀大交易」的買賣在轉讓過程中還頗為波折。從宣布「13個文旅城91%股權+76家酒店」價值632億元的資產包由融創接手後,還不到10天,中間又殺出了第三者富力,資產包變為「13個文旅城91%股權+77家酒店」價值628億元。酒店多了一個,資產包價值縮水了約3億元,王健林仍然堅持促成了這樁生意。
自此之後,傳聞、謠言和流言紛至沓來。再遭股債雙殺之後,王健林被限制出境的消息傳出,中間又夾雜萬達將倫敦項目轉讓給富力和中渝的交易。再之後,萬達美國項目遭合伙人退出。
王健林這一年,闢謠聲明就發了好幾份。
不難看出,王健林或許遇到了坎。苦心經營多年,多次在公開場合為文旅城的開業站台,王健林一直對文旅項目寄予厚望,甚至曾放話「要讓迪士尼在中國未來10年-20年都無法盈利」。
言猶在耳,一朝放棄。
不管是眼看萬達商業回A與投資者對賭期迫近,倒逼萬達急於甩賣資產換現金,還是突然遇到其他的坎兒,現實結果是,萬達重資產縮水。未來的萬達,可能是輕裝上陣,重新整合資產,專註於230個萬達廣場的運營,也可能是一蹶不振,告別28年的輝煌。
臨近年末,萬達又被某自媒體直指,「現金流顯然斷了」,「兜里的錢其實都是向政府主管的銀行借來的」,「萬億元資產縮水大半」……
對此,萬達兩天後發出了一紙聲明,表示目前賬面現金超過2000億元,2017年收入超過2000億元,企業經營一切正常,全球沒有任何債務違約。根據萬達2016年財務報表,萬達凈資產超過3000億元,2017年凈資產還會增加。與此同時,萬達在這份聲明中列出8條內容澄清相關信息,並直言已決定向公司屬地公安部門報案追究作者刑事責任。
風雨中的萬達,甩賣資產也好,元老離職也罷,重要的是,萬達商業何時能夠敲定回A,200多個萬達廣場如何實現高盈利運營,萬達這艘大船是否還能彎道超車。
萬寶之爭暫落帷幕
王石交出33年權杖「我成功的時候就是萬科不再需要王石的時候。萬科沒我在的話,會發展得更好。可以說我一直在等著這一天,當真正確定時我的心情是喜悅的」。隨著萬寶之爭暫落帷幕,王石在6月30日的萬科股東大會上也正式離職,並將這家自己創建的公司親手交給了其選定的接班人——郁亮。
33年的時間裡,王石治下的萬科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房地產業的全球龍頭,並躋身「世界500強」行列。但這個並未控股萬科的創始人,其實已註定了未來終將離開的結局。
對於王石來說,寶能的入局確實讓他在萬科的退休時間稍微提前了一些,但最終能把公司交給郁亮,王石應該也可以放心的離任。畢竟,在這種情況下,郁亮無疑是能讓萬科的價值觀和治理模式,最大程度被傳承下去的人選。
王石也曾說,郁亮的毅力、沉穩和出色的專業能力,最終打動了自己。甚至在2016年的股東大會上,王石公開表態稱,「如果郁亮能成為董事長,我願意辭職」。
而成為萬科第二任董事長的郁亮,任務也並不輕鬆。來自於內外的壓力均威脅著萬科的進一步發展。外部環境中,既有恆大、碧桂園的步步緊逼,也有政策收緊帶來的市場波動;而在內部,後王石時代,內部人員的調整、與新任大股東關係的處理,都需要郁亮謹慎的應對。郁亮自己也表示,在過去兩年的股權之爭中,萬科多多少少受到影響,加上市場本身也在調整和轉型之中,要解決轉型和發展問題,挑戰極大。
實際上,面對重重挑戰,接任董事長的郁亮已經開始積極行動。從今年5月份起,萬科先後參與商業地產投資基金、物流產業基金及聯合收購普洛斯;12月1日,萬科又公告披露,將出資10.5億元,與阿里、華人文化等七家公司成立基金,總規模75.2億元,投向包括媒體、娛樂、新聞、文化、體育、遊戲、電視視頻及其他內容播放和發布平台。
此外,雖然郁亮是6月30日才接任的萬科董事長,但自3月份中國恆大宣布將股權出售予深鐵後(由此深鐵在萬科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9.38%,超過寶能的25.4%,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郁亮接任便已成定局。因此,今年4月份萬科30億元注資鏈家,也是在郁亮主導下完成的。
幫助萬科積極轉型的郁亮甚至在年底宣布,「萬科作為房地產開發商的時代結束了」。而經歷了由多元化過渡至單一化的萬科,在郁亮治下,再度加速多元化發展,其實也是為了順應時代的變化。
而舉牌萬科2年多的寶能,雖然最終還是沒能入主這家中國最大牌的房地產公司,但憑藉萬寶之爭一戰成名的寶能也並非一無所獲。在萬科身上浮盈400多億元的姚振華,雖然已無法吃下萬科,但憑藉此戰打出的知名度以及投資萬科股票賺取的真金白銀,寶能的未來也讓人充滿想像。
十強房企新增土地貨值近6萬億元
中型房企急於上位
在大鱷環伺的房地產行業,2017年行業集體中度再度提升,「強者恆強」的邏輯持續發酵。表面上看,大型房企拋棄了規模論,但減速已不容易;中型房企若在規模上不躍進,難以聚集資源,讓自身發生質變,可能被排擠出這一行業。
2017年,調控最為嚴厲的一年,也是市場格局重新洗牌的一年。在這一年,多家中型房企提出2000億元甚至3000億元的「3年-5年」計劃,試圖邁進第一、二梯隊。在此發展戰略指導下,2017年,中型房企玩命拿地,欲集體發力上位。
據易居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TOP100房企共新增土地貨值10.47萬億元,為同期銷售金額TOP100房企銷售額的1.7倍。其中,十強房企的新增土地貨值5.7萬億元,已超過TOP11-TOP100房企的總和。上述數據並未經過企業的確認,但被業界認為頗能反映現實。而12月份,十強房企仍未停止拿地腳步,全年新增土地貨值有望接近6萬億元。
具體來看,剛剛突破5000億元規模的碧桂園,則在前11個月獲取了9944億元的新增土地貨值。此外,恆大的新增貨值為8412億元,萬科為5637億元。老牌房企中,保利新增貨值4843億元,中海新增3320億元,均表現出發力的態勢。龍湖、富力也躋身新增貨值前十,分別為2605億元和2200億元。
另有兩家黑馬房企殺進了前十,分別是新增2685億元貨值的新城控股,以及新增2981億元貨值的福晟集團,福晟集團僅通過併購方式即取得2651億元的貨值。
新城控股兩年前登陸A股資本市場,今年晉級1000億元陣營。福晟集團總部位於福州,剛剛通過借殼在港上市。按照易居克而瑞的統計,其前11個月銷售接近300億元。按照福晟的規劃,在2016年-2025年十年發展期間,總收入達1.68萬億元。其中地產板塊8800億元,2020年計劃銷售目標達1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型房企的急於上位不同,老牌房企中也有走下坡路的,比如綠地集團。按照克而瑞的統計,綠地控股(600606,股吧)今年新增土地貨值為1960億元,排名第13位,這個過去曾是行業老大的房企似乎短時間內難以再上位至龍頭位置。
據悉,上述十家房企的新增貨值規模均大於同期銷售規模。表面看來,房地產行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層意識到,銷售規模不是衡量一家企業健康發展的唯一標準。但不可否認的是,銷售規模關係到一家房企的資源聚合能力。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銷售市場,投資者和購房者越發看中房企的專業化能力,而銷售規模和品牌聚集效應,能夠為房企在融資和銷售端背書,這也是中型房企謀求突圍,紛紛喊話要晉級數千億元陣營,成為2017年房地產市場出現重要變化的動因。
值得警惕的是,一般來說,規模是高槓桿、高負債砸出來的。這雖然關乎房企在行業中的地位,關乎在所布局城市的話語權,但若一味追求規模,不注重盈利能力的鍛造,也有可能面臨「溫水煮青蛙」式死亡的危局。
房企三強邁入5000億元規模
全國商品房銷售直指13萬億元
當房企三強碧桂園、恆大、萬科的銷售額在去年邁入3000億元門檻時,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想到,僅僅一年之後,這三大房企又同時完成了一個「里程碑」。
12月7日,碧桂園宣布,前11個月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342.7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年銷售額突破5000億元的房企。而身後的恆大和萬達,前11個月的銷售額分別為4704億元和4676.5億元,以這兩家公司的體量和以往的銷售節奏判斷,最後一個月,他們的銷售額肯定可以幫助公司完成5000億元的年銷售額。
此外,融創和保利全年的銷售規模也有望超過3000億元,繼續領跑第二梯隊。
實際上,隨著房地產市場日益成熟,客戶對於項目品質和產品服務的要求日益提升,龍頭房企憑藉規模優勢在這方面無疑做的更好,同時在資源整合和多融資渠道、成本控制等綜合能力上,中小房企顯然也無法與龍頭企業相比。在全國房地產市場年銷售額逐步見頂的情況下,市場集中度開始快速上升。
多位地產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地產行業的趨勢是集中度會越來越高,現在前100名房企的市場佔有率是40%多,相信5年到10年後會提升到70%多,前十名的佔有率很可能到達30%。
而根據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 100》排行榜顯示,2017年11月份,TOP 100房企整體銷售規模高於9月份和10月份水平,環比增長14.8%。除了碧桂園突破5000億元大關外,千億級房企已達14家,預計2017年千億級房企數量可能達到16家-18家,TOP 50門檻或近4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遭遇史上最嚴厲的調控,但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仍繼續上漲。
從銷售走勢上看,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增速自年初以來逐月下滑,至年中受企業集中備案和業績衝刺等因素影響,小幅拉升;而步入下半年以來,隨著熱門城市「四限」政策的持續加碼,投資需求受到抑制,商品房成交規模也隨之持續降低,1月份-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65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9%,增速比前10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降至全年最低。商品房銷售額115481億元,增長12.7%,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雖然政策收緊導致增速放緩,但全年行業銷售規模再創新高已無懸念。克爾瑞方面參照往年12月份環比增幅(31%-39%),按30%增長率保守預估,2017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有望達到16776萬平方米和131719億元。而假設12月份繼續保持前11個月同比增速,預計2017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也將達到157707萬平方米和130262億元,綜合兩項預測結果,今年銷售較去年有望持平或保持小幅增長。
百餘家房企融資破萬億元
境外融資佔兩成
若房地產調控年遇到償債高峰期迫近,壓力可以想像。2018年,將是這樣的一年。
2016年11月份至今,境內融資環境收緊已逾一年,融資端不再能給滿足房企擴張慾望輸足夠的血,收入端銷售規模雖創下新高,但急於補倉的房企拿著迴流的現金大肆收購,希望入庫低成本的土地儲備,賬上不再趴著可以拿去買理財產品的閑錢。
據克而瑞監測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前個11月,108家房企融資總額為10014億元,同比下降4%,佔2016年融資總量的90%,預計全年融資總額相較於2016年持平或有小幅下滑。
克而瑞認為,2017年全年房企融資總量並未出現明顯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龍頭企業融資力度較大所致,比如中國恆大、陽光城(000671,股吧)等企業。另外,其餘超半數企業融資總量較2016年出現大幅下降,這意味著,在融資環境日益收緊的情況下,中小房企可能面臨資金危局。
種種跡象,讓開發商嗅到了危險的氣息。臨近年底,不少房企都在忙著「找錢」,其中,借道海外融資是緩解資金壓力的重要渠道。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房企融資演變歷史中,借道境外舉債確實曾力挽狂瀾,甚至數百億元的永續債曾成就一個企業一躍成為行業龍頭。
克而瑞稱,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017年108家房企境外發債合計人民幣高達1993億元,佔總融資額約兩成,而2016年全年僅合計約人民幣626億元。如中國恆大、碧桂園、綠地集團等紛紛到海外進行發債。另據克而瑞監測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房企境外融資規模達到2553億元,占融資總額的25%,較2016年全年上升11個百分點,重新成為了房企的重要融資手段。
縱觀近幾年房企規模化發展路徑可以看出,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完全不談規模發展而「放飛自我的」。盲目追求「規模化」發展,不注重有質量的增長,確實會讓房企面臨「溫水煮青蛙」式慢慢死的風險,但眼下的窘境是,投資者和資本並不會給房企時間去玩商業模式的創新。畢竟,規模上一個台階,意味著一家房企有大量貨值,這些土地儲備是企業獲取資金和更多資源的「發展砝碼」,也是投資者和資本青睞的籌碼。
鑒於這一發展模式,開發商不得不舉債擴張,尤其在城市化率逐漸提升,新房增量市場規模穩定的天花板下,中型房企為了守住自己的市場份額,不得不大筆舉債去擴充規模。所以,我們看到,信貸收緊後,「TOP30-TOP50的房企」境外發債佔比從2016年的8%增長到了今年的38%。
但2018年馬上就要來了。調控沒有放鬆信號,銷售回款預期並不高,2015年以來借的2年-3年期的大量公司債需要還了,只有借新債還舊債。那麼,就需要開拓更多渠道去融資。
此路不通,另闢蹊徑。
2017年,我們看到,房地產私募基金、ABS、REITs、永續債等等創新融資方式不斷湧現,房企的融資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資產證券化。招商蛇口高達260億元的資產證券化式融資通過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借道境外融資,還是迴流到信託渠道融資,這些錢並不便宜。這些不便宜的錢終將成為侵蝕房企利潤的黑洞。
房企搶食長租公寓萬億元蛋糕
資本支持規模擴張
4年前,北京首次購房者平均年齡30歲。時至今日,北京首次購房者平均年齡34歲。一線城市已經出現「有房者可置業,無房者難置業」的現象,加之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房時代,租賃市場的機會來了。
2017年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出台租賃市場利好政策,越來越多的房企切入長租公寓領域搶灘租賃市場,房地產經紀機構和房企爭相搶食租賃市場的萬億元蛋糕,甚至多家標杆房企把這一業務板塊定位為主航道業務之一。
華菁證券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周雅婷向《證券日報》等記者表示,在增量市場中,上市房企市值超過1萬億元,但按目前的市場空間估算,整體房地產服務市場約5.3萬億元,其中至今為止仍未出現千億元市值的公司,可見資產管理市場整體仍是一座尚待發掘的金礦。
2017年,可謂房地產租賃市場「元年」。據悉,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TOP30的房企當中,已經有三分之一涉足長租公寓。
事實上,我國長租公寓領域的公司一直處于謹慎發展狀態中,原因之一是資產價格的高企導致國內租金回報率長期較低,這使得長租公寓的拿房成本高且企業很難在起步階段自持物業;另一方面,在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趨於0甚至負的情況下,我國市場利率仍然長期在4%以上的水平,企業融資成本較高。過低的資產收益率和高企的融資成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加槓桿快速做大的可能性。
此外,在房地產企業對長租公寓虎視眈眈的背後,卻也有盈利難的問題難以突破。一般來說,長租公寓項目的來源有租賃,也有企業自己拿地持有運營,但不管哪種方式,前期投入都較高,融資成本也高,加之盈利周期長,資產收益率低,導致盈利空間低,這些都是運營長租公寓的企業難以突破的問題。
不過,多數業內人士也都認為,前期盈利難是共性問題,但隨著行業規模的擴大,後期盈利空間就會越來越大,融資窗口也會逐漸打開。而支撐這一盈利模式可以實現的前提是,開發商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市場有足夠的買單量,這才能夠培育這一市場良性發展。
說白了,規模擴張,要先有錢,助力來自資本。目前來看,2017年,資本對長租公寓比較青睞,但也呈現愈發理性的特徵。
截至目前,租賃市場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來自於招商蛇口。12月初,招商蛇口先後總計發行260億元長租公寓資產證券化融資。此外,新派公寓、保利地產(600048,股吧)等也獲得了不少數額的融資。
資本市場大門打開之後,長租公寓或許可以得到長足發展。但筆者認為,並不是每個城市都適合大量發展長租公寓,切入長租公寓領域的房企,雖是重塑這一市場格局的主要力量,但布局仍需謹慎。
在關於2018年宏觀經濟形勢的討論中,市場特別關注三個焦點問題:央行是否會加息,政策緊縮的力度是否過大,外部政策變化對中國的影響。
央行會加息嗎?
不同於主流預期,我們認為央行將加息,理由有三:
其一,實際利率走低,逼近啟動加息的觸發點。今年PPI和CPI雙雙強勁上漲,令實際利率降至多年來的低位。年實際貸款利率(以PPI平減)已創下-2.1%的歷史新低,而實際存款利率(以CPI平減)已連續7個季度處於或接近負區間,持續時間之長為七年以來之最。而實際存款利率(以核心CPI平減)則創下-0.7%的新低。
實際存貸款利率正雙雙逼近首次加息觸發點。從歷史數據來看,中國以往三輪加息周期起點(2004年10月、2006年4月和2010年10月)的共同特徵是實際貸款利率大幅低於實際GDP增速,或實際存款利率跌入負區間。當下,實際GDP增速與實際貸款利率之差接近9個百分點,而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值,意味著加息可能已經不遠了。
我們預計2018年PPI同比漲幅很可能會由2017年6.5%的高位回落降至3%-4%,但相比2012-16年間-2.4%的平均水平,仍處於良性。另一方面,由於就業市場形勢火爆帶動工資增長,以及近幾年的製造業產能調整,CPI同比漲幅很可能會由2017年的1.6%升至2018年的2.5%,進一步提升加息的緊迫性。
其二,實際利率過低可能會鼓勵過度加槓桿行為,不利於去槓桿的政策取向。10月份的十九大和12月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都將去槓桿、防範金融風險作為短期內的政策重點。尤其是12月8日「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作為明年三大關鍵目標之一(另外兩項是精準脫貧和環保),這意味著相關政策執行將得到強化。
我們認為,要控制加槓桿的速度,還需調整利率。歷史數據表明,實際貸款利率變化的兩個季度後,信貸增速和居民按揭貸款增速會隨之變化。實際貸款利率長期處於低位會導致企業和居民加槓桿速度加快,反之同理。
其三,加息也有助於阻止存款流向高風險影子銀行產品。過去5年間,雖然居民收入增勢強勁,但居民定期存款卻呈減速之勢。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實際存款利率較低,導致居民儲蓄由定期存款流向表外金融產品,從而推動了影子銀行規模的猛增。決策層已開始抑制影子銀行的增長,減緩理財產品增速,而加息有助於配合金融去槓桿進程,阻止定期存款進一步流出。
運用加息與強化監管措施的政策組合,中國廣義信貸增速可望由當前的14%左右降至2018年底的11.5%,以及2019年底的11%左右。因此,債務-GDP比率的年均增幅可望由過去5年間的16個百分點降至2017-19年間的4個百分點,到2019年下半年將接近企穩。
經濟增長的自我持續性在增強
十九大報告強調經濟增長質量而非單純的數量。顯示決策層仍將致力於削減產能和控制槓桿。十九大後的動向表明政策執行力度加強:
首先,對地方政府融資加強監督。財政部於11月16日發布92號文,要求省級財政部門於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對不合條件的PPP項目的清理工作。在對地方政府基建融資加強監督的同時,決策層還叫停了包頭和呼和浩特的地鐵項目,並對西安、咸陽和煙台的項目暫停審批。
其次,12月初以來開始限制消費者現金貸業務。現金貸主要由網路借貸平台發放,其年增量已達8000億元左右,相當於年居民消費總額的2%左右。
最後,加速金融監管。監管部門11月17日發布規範資產管理產品的指導意見,以減少監管漏洞、遏制理財等產品的風險。在市場對於金融監管進一步強化的擔憂氣氛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繼續上升,過去一個月一直處於3.9%-4.0%的高位。
上述舉措引發了市場對於政策「過緊」的擔憂,擔心基建支出和消費支出急劇減速的風險。還有一些市場參與者擔心,力度過強的銀行業強化監管措施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動蕩。
我們認為,上述舉措意味著決策層能夠容忍更低的經濟增速。我們預計,隨著去槓桿政策的推進和金融條件的邊際上收緊,公共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放慢,中國經濟將出現政策引導型減速,GDP增速將由2017年的6.8%降至2018年的6.5%。
但不大可能出現經濟增速大幅調整或金融市場衝擊,理由如下:
第一,基建基礎的減速步伐將是緩慢的。雖然政府對PPP項目加強了控制,但我們預計,整體基建投資增速僅會略有減緩,由2017年的15.6%降至2018年的13%。
首先,依託過去一年間的充足積壓訂單,未來幾個季度的建築業活動仍將保持景氣。2017年1-3季度新建築合同(基建投資的先行指標之一)同比增長29%,高於2015年、2016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9%和24%)。3季度PPP執行速度(基建投資的另一個先行指標)也在加快。
其次,加強政策監督的重點是剔除不合條件、質量不高的PPP項目,如人口密度不足的城市的地鐵項目。儘管如此,正如12月8日政治局會議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以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列為2018年關鍵任務,我們認為,與政府引導的區域合作計劃(如廣東「大灣區」藍圖、雄安新區以及長三角城市群)相關的戰略性項目仍將得到預算支出和政府債務發行的支持。
第二,工資改善和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將支持消費動能。鑒於過去一年間消費者現金貸的快速增長(2017年現金貸增量相當於年居民消費額的2%),現金貸急劇減速有可能對消費增長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儘管如此,工資漲勢加快可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不利影響,因為就業市場的求人倍率(其走勢通常比工資增速領先兩個季度)剛剛創下116%的新高。而且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支出升級仍在湧現,將繼續驅動中國私人消費的增長。
第三,出口將乘全球復甦之勢保持強勢。我們的全球宏觀團隊認為,2018年全球復甦力度和廣度將增強,全球GDP增速有望由2017年的3.6%升至3.8%(長期平均值為3.5%)。在強勁外需的支持下,2018年中國實際出口增速將達到5%以上的結構性高位,高於2014-16年間3%的平均值。
第四,近幾年的產能調整和房地產去庫存也有助於為經濟托底。由於持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投資放緩,工業產能利用率到2017年3季度已升至77%,創5年新高。我們預計,由於去產能的進程繼續,工業產能利用率到2018年將進一步升至80%,2019年達到82%。另一方面,房地產庫存已降至25億平方米,創4年新低。我們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房屋開工面積趕上銷售面積之前,房地產庫存還會進一步下降。低庫存降低了房地產投資出現2013-15年間那種深度調整的可能性。
此外,政策協調的加強有助於減少金融市場波動。超級監管協調機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於11月初成立,這有助於加強不同監管機構間的政策協調。而且,在推出新的監管新規的過程中,決策層將向從業者徵求意見,並為新資管規則提供充足的過渡期。這些舉措有助於降低市場大幅波動的風險。
基於上述分析,中國經濟增長的自我持續性正在增強,而對債務依賴度正在下降,創造1單位GDP所需的債務增量將由2015-16年間的5單位降至2018年的3單位。因而中國應該有能力避免經濟硬著陸,而且到2019年下半年令債務-GDP比率趨穩。
外部政策變化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美國參議院12月2日通過了總額1.5萬億美元的減稅法案。這令市場擔心中國資本流動壓力以及國際競爭力下降。一些市場參與者擔心,短期之內,美企匯回海外利潤稅率的降低有可能加劇中國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壓力。還有研究人員認為,美國企業稅率明顯下調有可能損害中國的成本優勢,導致美國和別國跨國公司從中國向美國轉移產能,從而加劇當前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速放緩的趨勢。
但我們預計,美國稅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可控的。
從短期影響看,資本流動壓力有限。美國企業匯回海外利潤的實際規模恐將小於一些人的預期。據我們估算,到2017年3月,美國企業的海外留存利潤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但其中流動資產只有約1.2-1.4萬億美元。剩下多數海外留存利潤已進行了再投資,用以支持海外業務,以其他運營資產(如存貨、房地產、設備、無形資產和商譽)的形式存在。這意味著,美國企業真正未來匯回的海外留存利潤規模恐將小於一些市場參與者所預期的水平。
就中期影響而言,中國依然有很強的綜合競爭力。一些投資者擔心,稅改將使美國的法定最高公司所得稅率由39%降至24%-26%,從而削弱中國的稅率優勢(中國最高公司所得稅率為25%)。然而,我國並非依賴稅率優勢來吸引外資。
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資增速下滑並不意味著中國競爭力下降。在外商直接投資減速的同時,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仍在上升,這意味著中國本土的跨國公司正在崛起,中國正在成為重要的對外投資國,而不僅僅是投資接受國。事實上,雖然近幾年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有所下滑,但中國在全球機器人供應量中的佔比卻由2013年的25%升至2016年的31%,在全球高增加值出口中的佔比翻了一番,由10年前的8%升至當前的16%。
顯然,中國對跨國公司仍具吸引力,其優勢在於:
中國消費市場正在崛起。我們曾指出,中國有能力在消費和服務業的帶動下躋身於高收入國家行列。預計中國的私人消費市場規模將由當前的4.9萬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11.8萬億美元。在此過程中,高端消費品與服務需求自然會隨之增長,從而為企業界提供豐厚機遇。這一趨勢也得到政策支持而加強——中國政府宣布自12月1日起下調187項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而且中國將逐漸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其金融市場,例如,11月初中國放寬了本國銀行、壽險、證券和基金等行業的外資所有許可權制。
中國高技能勞動力的成本仍然比較低。我們認為,雖然中國人口日益老齡化,且工資持續攀升,但相比美國,仍擁有可觀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為25.6美元,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而中國僅為3.3美元。另一方面,中國的勞動力質量則持續提升。2016年中國大學畢業生達760萬人,為美國300萬人的兩倍以上。過去5年間中國大學畢業生年均增長3.1%,也高於美國1.9%的年均增速。
在政策支持下,中國的技術升級走向尖端。決策層通過稅收激勵(高新技術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享受15%的優惠稅率)、資金支持、產業政策來提升中國的科技研發能力。因此,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研發支出差距迅速縮小。我們預計,中國今年很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二大專利申請國。另一方面,今年中國民營企業投資有所復甦,其動力來自設備升級而非產能擴張。我們的調查也顯示,今年中國IT支出增速大幅超過了美國,2018-20年間可望進一步加快。創新環境和科技投入的進一步改善,將為企業競爭力升級提供了機遇。
我們預計,決策層可能會加強對研發活動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為高技術行業和高端製造業提供優惠政策。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戰略也有望重新加速,加強中國與鄰國的投資與貿易關係,創造協同效應,從而增強中國的貿易競爭力。(編輯 歐陽覓劍)
本人曾在北京深藍教育學習過一些股票基礎知識,效果還算不錯,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後期經過自己不斷的鑽研,不斷的做K線形態歷史統計,才最終具有了一套成熟的大數據交易體系,在熊市和鹿市的時候也能抓住很多機會,實屬不易。其實股市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自己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長期的總結,培訓課程僅僅是起輔助作用的。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股票入門的渠道很多,能力強的朋友可以通過看書自學達到入門要求,不過書中的知識大多都是理
論性的,大部分屬於紙上談兵,距離實戰交易的標準相差甚遠,如果單單憑藉看幾本書就能在股市
當中乘風破浪,那未免有些天真了。總而言之國外的經典著作也好,國內的熱銷著作也罷,它們都
無法解決一個根本性問題——實盤交易中賬面上的虧損和被套牢的困境。目前筆者身邊有很多股民
都有意願,想通過參加正規股票培訓班的方式早日告別賬面上的虧損。但是他們選擇的盲目性很
大,往往學習完之後收效甚微。那麼股票培訓課程的用處到底在哪兒?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股票
培訓學校呢?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說明的是,其實參加股票培訓課程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是比較重
要的,孫子兵法講:理論+實戰,方能百戰不殆。實戰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否則即便滿腹經
綸,最終在市場中也將淪為空談。這篇文章主要想告訴大家如何選擇一家好的股票培訓公司。。。
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目前市面上的股票培訓課程種類繁多,可謂琳琅盲目,形式包括面授培訓課程,當然也有網路培訓
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技術分析,纏中說禪,一系列高端課程等等。這裡我想提醒大家,有幾種類型
的課程最好不要去選,理由不言而喻,下列這些手段是非正規培訓機構經常使用的套路,我在這裡
向大家公開披露一下。。。如得罪哪位敬請諒解!
(1)免費公開課程不要去聽,很多免費課程都是公司設的圈套之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試聽課程結束後,公司的內部人員會用各種手段及方法忽悠你,想辦法把你留下來參加後續的高級課程,全程學習價格不菲,往往培訓費高達5,6萬,甚至更高。這裡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在試聽課現場有三分之一的人員其實都是公司內部人員冒充的學員,全是「托兒」為的不是別的,就是顯得場面熱鬧,製造假人氣而已。
(2)對天價培訓課程直接說"不",無論培訓機構和你如何吹噓,如何保證你學習完之後的收益率,都不要參加所謂的天價培訓班,這裡所說的天價通常指培訓全程收費在兩萬元以上,而且培訓時間很短的課程。培訓才4,5天時間,學費竟高達2--3萬元,這分明就是搶錢啊?!
(3)正規的股票培訓課程,老師大部分時間是在講技術分析課程,幫助學員掌握分析盤面的技巧,教給學員的都是些用於實戰環節的操作方法。並不會向學員推薦任何股票。不會告訴學員下個交易日應該買什麼。
(4)不要聽信所謂的全程「喊單」買賣指導課程,通常公司會讓你按月份或者按季度交錢,然後每天向你推薦幾隻他們眼中的強勢股,這種類型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上課形式。學員幾乎是什麼都學不到,完全就像沒腦袋的蒼蠅一樣跟著授課人亂跑。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最主要的問題是盈利完全沒有保障,每個月還要花千元以上的實盤指導費用,很不值啊!
那麼作為一名股票入門初學者,或者一名職業股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培訓機構呢?以下是我個人的幾點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1)首先這家機構要具備一定的培訓資質,在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必須有自己公司的官方網站,而且網站上的課程信息要詳細,內容要客觀全面,不要打開網站就彈出許多銷售人員對話窗口,強迫你對公司的課程進行諮詢。要知道強弩的瓜不甜。
(2)培訓費用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您在諮詢的時候就要問清楚,培訓費用是不是整個課程的全部費用,如果是分階段課程的價格,您千萬不要參加,因為後續的費用肯定特別貴。
(3)不要選擇免費或者收費的公開課,那種課程和股票培訓是兩回事,正規的培訓學校是不會用公開課忽悠人的,所謂的公開課都屬於心靈雞湯式洗腦,在課上培訓公司利用人氣,利用場面將學員震懾住,讓你情不自禁的認為掏錢後就可以學到真東西,花了幾萬元的培訓費用不說,還耽誤時間。誤人子弟啊!
(4)盡量選小班授課的課程,學員人數不要太多,這樣老師能顧得上不同基礎的學員,1對1的面授針對性往往更強,但是價格通常較貴。
(5)培訓方必須保證學員學習效果,日後可免費參加復訓,不要找一鎚子買賣的培訓機構。
(6)網路教學往往價格比較合理,因為佔用公司資源較少,教學環境成本低廉,故費用不高。這種形式極大的方便全國各地的學員與老師在線進行學習,差旅費也可節省幾千元,在這裡向大家推薦。網路授課現在也是股票培訓的一大趨勢。
好了,我就寫到這兒吧,以後我會繼續給大家發一些有營養的東西。
學習很重要,但是選擇學什麼更總要!首先說學習很重要這件事情,其實任何一個領域如果想要做好都需要學習,就拿小孩子最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游泳、鋼琴、英語、、、等很多領域都會特意去找老師學習而且還花不少的價格,更別說是金融這個新興的行業而且跟金錢息息相關、要做一輩子的事情必須要學習,當然換個角度可能也很多人會說我自己摸索當業餘愛好,那也是可以的,就像你是跑步的體育運動員或者其它領域的也一樣,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跟普通的 人完全是不能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的,一個人她想唱歌發專輯就必須要學習(也可以系統的自學),另外一個人完全沒學習過的當然也可以唱,只是自己平時哼兩句而已,同樣的專門訓練過的體育運動員能做的跑步、籃球、羽毛球等等你也可以做,只是完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不需要從裡面回報什麼,純屬娛樂,但是股票屬於投資,投資是要付出資金並且期望從裡面有收益和回報,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賺錢,說白了就是你沒學習過的話只能當做娛樂在投資市場裡面玩,不用奢望有回報,目的不為了賺錢,純屬為了好玩,刺激(提醒:金融市場太殘酷,不管多有錢的人在金融市場面前都不敢說自己有錢),而如果你是要以賺錢為目的,是真正在投資的,那麼不學習的話是很難的。第二句話「選擇學習什麼更重要」,其實現在外面市場有很多股票培訓,也有很多的書本、視頻可以供大家學習,很多人也掌握了很多技術,了解了很多信息但依然做不好股票,主要是因為沒有「系統」的學習,但並不是說哪些有用哪些沒用,而是你沒有學習完整。舉個例子,你學做菜,今天學川菜辣的口味,明天學粵菜,後天學浙江菜,雖然看起來什麼都懂,但是其實沒有掌握一套任何完整的系統,跟自己的能力也不匹配,所以首先要明白自己想學什麼,然後具有一定的判斷分辨能力,但如果沒有經過學習的真心不建議進入資本市場。
要掌握任何一項技能,學習無疑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真沒見過不用學習就能學會東西的。既又想在股市賺錢,又不去學習股票的知識,無疑是不現實的。
當然,不排除你找到了所謂的大神,然後天天跟你講,買這個這個,這個點買、這個點賣,想來應該有好多人都遇到過這種事情,然而無疑99%以上都是虧錢的,為什麼呢?相信你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說,還是自己掌握多一點的股票知識、學習炒股技能,那麼進行股票培訓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既不想自己摸索,也不想花錢去學,那麼去找一些比較系統全面的、不收取費用的股票課程來學習即好。像谷粟出品的《從零開始學炒股》就很適合剛開始接觸股市的朋友。而那個「從零開始學纏論」則適合那些掌握了一些股票基礎知識的朋友,因為是以科普、教學為目的,所以都是可以免費進行學習的。需要的朋友倒是可以看上一看。不知道,反正我也沒錢報那兩個課程
股票培訓課程很重要的,上次我靠這個賺了好多錢呢
對未來事物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預測是人類的本能,目前各行各業都在對各自行業未來的走勢進行分析預測,未來的不確定性往往使人們產生恐懼。預測未來,把握未來是從人類誕生之時就有的夢想和追求,通過分析和預測確實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從股票市場誕生哪一天開始,分析預測行情也就由此誕生。分析預測對投資者來講至關重要,是進行交易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然而,不管投資者怎樣努力去學習分析預測,就普遍結果而言,大多數投資者依然在虧損。我也過許多非常勤奮、非常刻苦的投資者,他們努力的程度足以考上博士,可是結果還是虧損。這種現象的產生,迫使我去思考。預測市場行情對交易到底有何影響?預測行情到底對交易起多大的幫助?預測與交易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預測」這二個字?
市場的不確定性、價格的快速波動性和人性慾望的貪婪性使投資者對市場產生一種本能的恐懼心理,與此同時,追求利潤的慾望又促使投資者必須勇敢的進場,這種矛盾狀態始終貫穿整個交易過程,破解這種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對未來價格的波動進行預測。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交易的終極目的:賺錢。
分析預測對交易來講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分析預測?分析預測有二種模式,一、投資者自己的分析預測,這種方式的核心特徵就是主觀性較強;二、根據一定的交易模型直接得出交易信號,它的核心特徵就是客觀性較強;大部分投資者採取的是第一種模式,他們相信自己的分析預測,通過基本面、技術面、心裏面、政策面和各種交易理論等等得出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以此進行交易。這種模式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非常重要,也有可能是他們唯一的分析方法,對交易具有一定的幫助,然而,這也是導致大多數投資者虧損的原因。為什麼這樣來講?
預測的成功與失敗之間沒有規律性,你不可能說預測對3次以後,第4次是錯,也不可能說預測錯5次之後,第6次你一定對,對與錯之間沒有規律性也沒有穩定性。其二預測會使自己難以客觀,當你通過分析得出市場的未來方向之時,你會產生對市場看漲看跌的情緒,當市場的方向與你的看法不一致的時候,你的情緒就會變成一種心理障礙,使你處於市場的對立面,從而不承認市場的客觀走勢,不接受市場的走勢,市場上這種堅定的多頭很多,他們信奉的交易哲學是:你不能市場漲了看漲,跌了看跌,而應該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這是對市場缺乏深刻的了解所致。因為他們想設計市場走勢,這是極大的笑話。過分預測市場會使投資者處於虛幻之中,難以自拔,從而忽視現實,併產生自我安慰式的虧損交易。其三正確的預測非常罕見,肯定的預測是不存在的。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人一生之中能夠正確預測對一次,那麼他一輩子的財富就享受不完了。其實大家仔細品味這句話,和你自己的交易對比一下看看。這種模式的預測,對一般投資者來講,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和寄託吧了。這種預測只是給了投資者一個進行買進的理由,使他的交易有一定的依據,賺錢與否無從把握,對交易者來講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寄託。一旦市場沒有朝自己的預測方向演繹,開始不斷的看各種交易評論,打探各種消息。看評論、聽消息本身對交易者來講就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對交易難有什麼真正的幫助。人性的脆弱迫使投資者去尋找這樣的一種心理安慰,這種現象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用到交易當中,它對交易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成熟的交易者只關注價格,從不關注評論。
主觀性交易對交易者來講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為任何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都是高興的,而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總是令人痛苦的。可是,賺錢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代價會使人痛苦。戰勝自己才能成功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戰勝自己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必須否定自己的意願、否則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太痛苦了。正是由於人們追求快樂的本能導致了大部分投資者深陷這種分析模式而難以自拔並且最終陷入虧損的泥潭。主觀性太強是導致虧損的根本原因。你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行情,你沒有辦法設計未來市場的走勢。投資者只要客觀,才能真正的融入市場,跟隨市場的節奏。客觀性交易本身就意味著要否定自己。
真正成熟的交易者都是從事的客觀性交易,也就是根據交易系統得出買賣信號,加減倉信號,盈利信號,然後機械的去執行。這也是與普通投資者的區別。他們買進一隻股票,不是因為他們自己看漲,而是由於交易系統看漲,他們止盈不是因為自己覺得賺的差不多了,而是交易系統發出的止盈通知。他們從來不根據自己的看法來交易,只注重系統信號。他們對市場沒有多空的看法,他們是市場的追隨者,不是市場的預測者和設計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交易系統是經過市場的長期驗證得出的,成功的概率極高,並且這樣做使自己對市場保持客觀。
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難,即使有了交易系統,執行起來也是相當困難的,只要極少一部分投資者才可以做到。交易系統的客觀性必然會否定交易者的看法和做法,會與投資者的交易習慣發送衝突,並且系統也有弱點,也有短期失效的時候,各種來自心理、情緒和外界因素的干擾,會使投資者難以執行交易系統。所以交易系統必須是本人自己設計,適合別人不也是適合你,只有自己形成的交易系統才會忠實的執行下去。
主觀性的分析預測對於投資者來講,只是交易的第一步,對於交易而言,要想獲利必須進入客觀性交易,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任何行業賺錢都不容易,交易也是如此。投資者應該認識這一點。當投資者認識並且還是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統的時候,這也就說明,投資者已經在開始邁向成功了。、導師團隊
任何一家股票培訓機構,其核心自然是師資力量,授課老師本身在業內的歷練、實戰經驗、教學水平,是決定一家股票培訓機構是否優秀的重中之重。目前市面上眾多股票培訓機構的授課老師良莠不齊,有些是在外面上了幾堂課程,搖身一變成為導師;有些則對於股市基本面和技術面一竅不通,只是一味的從心理入手,不過是所謂「成功學」的變種;還有的講解內容思路混亂,東一斧頭西一榔頭,學生聽的時候固然熱鬧,但聽完後卻一頭霧水,完全不能應用於自己的操作……唯有從業多年、對市場有充分認識、經歷過完整牛熊轉換、運作過大資金、外加系統化的優秀導師,才能打造出專、精、優、強的股票操盤手,如同黃埔軍校走出來的一個個赫赫有名的軍官,背後都少不了老師們的精心栽培。
二、教學內容
花了錢能學到什麼?相信無論是什麼培訓行業,學員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股票培訓行業不同於其他培訓行業,天性就帶有活性及不確定性,那些百分百保證承諾收益的股票培訓機構,記者在採訪接受培訓的學員後,發現大都是騙局,一位河南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北京一家所謂的股票培訓機構接受培訓,任課的所謂「老師」信誓旦旦的承諾三個月內本金可以翻倍,並且盤中會指導買賣,鄭先生一開始試探性的投入點小錢,確實有點微盈利,可當他把全部積蓄投入後,按照「老師」指導操作,卻虧損連連,三個月內損失過半,等他想去找培訓機構理論時,卻發現早就人去樓空。記者在採訪了業內人士後得知,**貼近實戰的教學就是**的內容,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保證100%收益,投資者要學習的是對於大局勢的認識以及技術研判選擇合適的進場點和出場點,一門系統的股票培訓課程,在隨後的實踐中可以有效運用獲得成果,並能夠形成自己行而有效的一套操作系統,而這套操作系統是可以保障資金增長率平滑上升的,這才是優秀正規的股票培訓機構應該教授的內容。
三、辦學資質
和很多行業一樣,教育行業其實也涉及合法合規的問題,是否具有辦學資質,是否可以穩定教學,是判斷一家股票培訓機構的重要標準。記者調查時發現,大部分股票培訓機構開辦時間都不長,且都是以公司性質運營,網上一些廣告打得火熱的所謂股票培訓機構查證其開辦時間,大都不超過三年,有些僅僅才開辦一年,還有些打著股票培訓幌子、實為代客理財的「黑機構」則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裡開不下去了,改個名字換個地方重新開設繼續騙錢……能夠堅持五年以上、導師團隊陣容相對固定、有合法辦學資質的股票培訓機構更是鳳毛麟角,這點則要求散戶在選擇股票培訓機構時認真甄別。
四、學生口碑
能否學到真正的內容?能否從學習中提煉出一套自己的穩定盈利系統?或是換句通俗的話說,能否**自己在股票培訓機構的學習後賺到錢,這對於學員來說是**重要的。因為投資信心的累積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參加股票培訓的散戶如若真正掌握了解方法,也會由衷的感謝培訓機構,大家的口碑也是選擇正規的股票培訓機構時需要著重了解的一點,特別是對於辦學資質有一定時間的機構而言,培訓人員的看法是**的「試金石」,一些底氣不足、老師水平一般、沒有一定基礎的股票培訓機構,往往一試就試出來了。因此,欲參加培訓的學生,在選擇股票培訓機構之前,不妨實地走訪看看聆聽下學生的評價,或是可以向機構招生人員索取相關資料,文字圖片相對應比較容易作假,視頻的可信度要更高一籌。
五、教學環境
由於針對投資者的特殊性,加上股票實戰盤講解,教學環境和網路環境都非常重要,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在教學中已成為很多學員的標配,以「教室-課本-黑板」為代表的傳統教學環境正在發生改變,教與學的模式也在發生變革。一些「千人大課」雖然看似熱鬧,但對實際教學來說,遠不如小班制精品課程來得實用,畢竟每個參加股票培訓的投資者是來學習技術和技巧的,並非是「觀賞表演」。簡單舉例來說,LED顯示屏的視聽效果肯定優於讓人看花眼的投影儀,固定的上課場地,教學專用的機構級盤房等都是培訓機構的加分項,在保證授課質量的同時,更能成為專業操盤手後續交流的主要場所。
股市不入門級:新股民,剛進入市場,對股市裡的一切只不過有個大概的了解,甚至你都不太清楚股市的基本術語和交易規則。要買什麼股票,什麼時候賣,你自己一點都沒什麼主意。新股民的交易主要看電視,看網路,看各大媒體的評論,或者聽聽朋友的建議,你總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典型特徵是:跌了不知道該買還是該賣。
股市一段水平:投資者知道了一些技術指標,MACD、KDJ、RSI之類的,總覺得它們有時准,有時又不準。你也關心基本面情況,今天世界上發生了什麼大的事件?對於股市有什麼影響?你總是第一時間上網查看。典型特徵是,拿著股票總感覺不踏實,所以交易比較頻繁,時賺時虧,但總的來說,帳戶是虧損的。一段的特點是,對什麼都是一知半解。
股市二段水平:投資者在市場上已經交易了一段時間了,但總的來說帳戶是虧損的。你覺得要在這個市場賺錢真的很難,你急著想在股市翻本,可你不知道該怎麼辦。你看了很多,一些關於股票交易的書,可你覺得他們說的是一回事,拿到這個市場中實際操作又蠻不是那麼回事。你覺得還是指標不夠精確,於是你試著調整參數,可它們仍然是有時准有時不準。你上論壇,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導。可他們也是說得,有時准有時不準。二段的特徵是,開始懷疑股市投資是否有規律可尋。
股市三段水平:投資者已經有過股市大虧或者爆跌的經歷。懂得開始敬畏市場。你知道要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不能聽信那些個評論。於是你開始系統地學習,你把能找到的相關書籍都看了,希望能從中找到一個戰勝市場的法寶。你也學習了波浪理論、江恩的測市法則、價值投資之類的。你也知道了短線操作,要順勢而為、虧損了要止損。可你搞不清這個「勢」是怎麼確定的,止損設在什麼地方才好。你覺得要準確地知道市場何時反轉真的太難了,你不相信在這個市場有人可以賺到錢,因為有了很多經驗的你都覺得面對市場束手無策,他們怎麼可能賺到錢?三段的特點是,敬畏市場,懂得股市投資真的需要學習,明白學習很貴,不學習更貴。但是具體的學哪些東西,應該向誰學習,又似乎不明白。
股市四段水平:投資者開始明白,要在這個市場上賺錢,除了學習方法,還需要有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可這個交易系統具體都包括哪些東西,你還搞不太明白。你試著將幾個老師的方法,幾個技術指標組合成你的交易系統,根據它們提供的信號買賣。可技術指標之間,經常相互衝突,讓你搞不明白此時到底該相信技術指標還是價值投資。你試著長線,嘗試價值投資,可有時你搞不清到底股指是短期回調還是要反轉了。你也試著就做日內短線,經常今天賺了幾千,明天卻虧了一萬。你的帳單仍然是虧損的,你覺得做股市投資真是太難了,實在不行的話,你考慮是不是該放棄了。四段的特點是,懂得要建立自己的投資交易體系,但是具體的交易體系,包括哪些內容,開始反覆測試,拿不準。
股市五段水平:投資者開始明白,在股票市場上你沒法預測價格走勢。不僅你不行,其實別人也不行。你開始逐步的建立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你知道只要自己嚴守紀律,長遠的來看,你該能夠賺到錢。選錯了股你會止損,盈利的股票你也開始能拿得住了。你的交易會時賺時虧,盈虧基本相當或者略有盈利。有時你能按自己的系統交易,有時你不能。但你開始相信這個市場上肯定是有人可以賺到大錢。五段水平的人,開始能夠偶爾選出好股,在一些博客論壇上你也開始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股市六-七段水平:知行合一,投資人開始能夠穩定盈利,不管即使技術還是價值投資,都開始有自己的一整套值得信賴的投資系統。你已經解決了投資理念的種種問題,開始有了自己的投資哲學。對於技術性的東西你不會太關心,你知道只要投資理念正確,即使是不看移動平均線你也可以穩定獲利。你知道股市在什麼時候,你可以從容地進場,雖然你看不清以後的走勢到底如何。但是你能憑藉本能知道,後面一定有機會。六段水平的投資人,投資心態基本平靜,但偶爾面對行情的劇烈波動還是會有些起伏,特別是重倉的時候。
股市八段水平:投資人,已經覺得股市裡面賺錢實在是太容易了。選出能賺錢的股票,對你來說是家常便飯。就像一名駕駛老手開車一樣,遇到紅燈就停、綠燈就行。選股對你來說完全是無意識的。你不再需要對著圖表精確地定義止損的位置,也不需要拿著筆或計算器去精確計算股票的估值。大部分達到八段水平的投資人,開始做私募基金,或者公募基金的資產管理,因為你已經意識到,沒有比股市再賺錢的行業。
股市九段水平:賺錢已經不是第一要務。投資人要麼開始大隱隱於市,過上財富自由的生活。這時候你已經在股市投資行業,神一樣的模糊存在。已經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所以很少有看盤的時候,多數時間你在打高爾夫或是在太平洋的某個小島釣魚。你從不和別人說起交易的事,因為你知道沒人能明白。當然,最後,也可能有極少數大師,願意像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一樣,回報社會,開壇普渡眾生。在股市馳騁多年的資深股民應該都清楚這一點,市場時時在變,思維要跟上市場變幻的步伐並不容易,只有少數交易系統完善,可以較好把握市場節奏的操盤手,才能在股市中獲利。眾所周知,在國內龐大的股票市場中,散戶是股民的主力軍,如何從諸多散戶中脫穎而出,成為優秀的操盤手,相信學習是唯一的途徑。
以記者曾經採訪的諸多市場牛散為例,不少人在進入行業前期都得到名師指路,也有一部分人是通過自己經年累月的紮實積累才得以領悟,不同的方式,即使有相同的結果,期間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截然不同的。是選擇短期內投入精力和財力去迅速提升,還是長期性投入時間和心血去緩慢積累,每個人都各有所好。顯而易見的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股票培訓行業已經走過初期的一家獨大狀態,進入相對成熟的競爭階段,隨之而來的是五花八門的廣告,形式多樣的宣傳,其中也不乏承諾高收益以及代客理財這種國家明令禁止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培訓機構,這就讓很多股民感到愈加迷茫,是花錢學習?還是花錢買忽悠?記者實地走訪了幾家培訓機構,做出一番對比,也希望各位散戶在沒經過深入調查一定不能輕易聽之信之。
為了遴選出靠譜優秀的股票培訓機構,記者也簡單通過幾個方向來做剖析和對比,若一家優秀的股票培訓機構具備以下這幾種基本條件,就值得有意參加股票培訓的投資者認真選擇。
一、導師團隊
任何一家股票培訓機構,其核心自然是師資力量,授課老師本身在業內的歷練、實戰經驗、教學水平,是決定一家股票培訓機構是否優秀的重中之重。目前市面上眾多股票培訓機構的授課老師,良莠不齊,有些是在外面上了幾堂課程,搖身一變成為導師;有些則對於股市基本面和技術面一竅不通,只是一味的從心理入手,不過是所謂「成功學」的變種;還有的講解內容思路混亂,東一斧頭西一榔頭,學生聽的時候固然熱鬧,但聽完後卻一頭霧水,完全不能應用於自己的操作……唯有從業多年、對市場有充分認識、經歷過完整牛熊轉換、運作過大資金、外加系統化的優秀導師,才能打造出專、精、優、強的股票操盤手,如同黃埔軍校走出來的一個個赫赫有名的軍官,背後都少不了老師們的精心栽培。
二、教學內容
花了錢能學到什麼?相信無論是什麼培訓行業,學員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股票培訓行業不同於其他培訓行業,天性就帶有活性及不確定性,那些百分百保證承諾收益的股票培訓機構,記者在採訪接受培訓的學員後,發現大都是騙局,一位河南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鄭州一家所謂的股票培訓機構接受培訓,任課的所謂「老師」信誓旦旦的承諾三個月內本金可以翻倍,並且盤中會指導買賣,鄭先生一開始試探性的投入點小錢,確實有點微盈利,可當他把全部積蓄投入後,按照「老師」指導操作,卻虧損連連,三個月內損失過半,等他想去找培訓機構理論時,卻發現早就人去樓空。記者在採訪了業內人士後得知,最貼近實戰的教學就是最好的內容,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保證100%收益,投資者要學習的是對於大局勢的認識以及技術研判選擇合適的進場點和出場點,一門系統的股票培訓課程,在隨後的實踐中可以有效運用獲得成果,並能夠形成自己行而有效的一套操作系統,而這套操作系統是可以保障資金增長率平滑上升的,這才是優秀正規的股票培訓機構應該教授的內容。
三、辦學資質
和很多行業一樣,教育行業其實也涉及合法合規的問題,是否具有辦學資質,是否可以穩定教學,是判斷一家股票培訓機構的重要標準。記者調查時發現,大部分股票培訓機構開辦時間都不長,且都是以公司性質運營,網上一些廣告打得火熱的所謂股票培訓機構查證其開辦時間,大都不超過三年,有些僅僅才開辦一年,還有些打著股票培訓幌子、實為代客理財的「黑機構」則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裡開不下去了,改個名字換個地方重新開設繼續騙錢……能夠堅持五年以上、導師團隊陣容相對固定、有合法辦學資質的股票培訓機構更是鳳毛麟角,這點則要求散戶在選擇股票培訓機構時認真甄別。
四、學生口碑
能否學到真正的內容?能否從學習中提煉出一套自己的穩定盈利系統?或是換句通俗的話說,能否通過自己在股票培訓機構的學習後賺到錢,這對於學員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投資信心的累積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參加股票培訓的散戶如若真正掌握了解方法,也會由衷的感謝培訓機構,大家的口碑也是選擇正規的股票培訓機構時需要著重了解的一點,特別是對於辦學資質有一定時間的機構而言,培訓人員的看法是最好的「試金石」,一些底氣不足、老師水平一般、沒有一定基礎的股票培訓機構,往往一試就試出來了。因此,欲參加培訓的學生,在選擇股票培訓機構之前,不妨實地走訪看看聆聽下學生的評價,或是可以向機構招生人員索取相關資料,文字圖片相對應比較容易作假,視頻的可信度要更高一籌。
五、教學環境
由於針對投資者的特殊性,加上股票實戰盤講解,教學環境和網路環境都非常重要,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在教學中已成為很多學員的標配,以「教室-課本-黑板」為代表的傳統教學環境正在發生改變,教與學的模式也在發生變革。一些「千人大課」雖然看似熱鬧,但對實際教學來說,遠不如小班制精品課程來得實用,畢竟每個參加股票培訓的投資者是來學習技術和技巧的,並非是「觀賞表演」。簡單舉例來說,LED顯示屏的視聽效果肯定優於讓人看花眼的投影儀,固定的上課場地,教學專用的機構級盤房等都是培訓機構的加分項,在保證授課質量的同時,更能成為專業操盤手後續交流的主要場所。
六、課程附加值
目前市面上,很多培訓機構會打出吸引人的附加活動,但交了學費之後實際可以享受到的學員福利卻寥寥無幾。其實這一點和此前的幾個方向是不可分割的,因為正規的股票培訓機構才擁有強大的資源調配能力,組織各類活動、邀請行業大咖等等,為學員提供更完善的後續附加活動。例如復訓機會,高配置盤房的免費使用,導師的持續性盤房輔導,微信QQ群的隨時答疑解惑,有些優秀的培訓機構甚至會免費組織學員走進企業進行調研,或為學員進行免費的行業考試培訓等等,這都是一些小機構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