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某個瞬間,總是控制不住你自己?

最近和朋友一起開黑打王者榮耀,有點感受到大學時代一起網吧通宵玩DOTA的感覺,但是在遊戲對局當中,我發現時常會出現這樣一種值得探究的現象:

比如某一局,我們這邊贏下了一波團戰,戰局完全佔據著主動,經濟上也是優勢。就在這大好時間點,我朋友韓信基本是滿血滿藍還有一身紅藍狀態,想著要好好發揮一下,乘勢推掉一座防禦塔什麼的……然而,就在他經過野區河道的路程中,突然看到一個殘血的敵方趙雲!

這一瞬間,我朋友完全忽略了之前的計劃,立馬開動技能追過去,想要收割人頭。沒想到那趙雲也很靈活,使出渾身解數逃跑。朋友仗著韓信機動力更加厲害,一路追過去,眼看那趙雲就要掛了,這時忽然天降一隻大火鳥,韓信立馬暈在原地不動了。

我朋友大喊:壞事了壞事了!咋這時候給后羿射中了呢!!

果然,對面的玩家已經集體復活,一起過來援救大兵趙雲,而我朋友的脆皮韓跳跳還沒結束眩暈,就已經不幸倒在了眾人的圍毆之下……

雖然這一局最後我們還是贏得了勝利,但是這個細節我清清楚楚看在眼裡,讓我想起了不久前發生在另一個遊戲里的,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這件事,幾乎就是我朋友的變體版本,雖然它們發生在完全不一樣的遊戲當中。

是的,這次的主角是我,我玩的遊戲是另一款熱門的手游荒野行動,當時我跳傘到了很安全的地點南海鎮,落地幾乎沒有任何人和我搶物資,我很快撿到了自己最愛的步槍S-ACR,又找到了一個四倍鏡,而且在接下來的數分鐘搜刮中,我幾乎除了三級頭盔之外,搜到了全套我所需要的東西:從三級防彈衣,到高級醫療箱,還有各種補助和加成的物資。

這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按照我一貫的打法,找個安全無人的小屋子苟在裡面,慢慢等待毒圈的縮小,最後再依賴裝備優勢,爭取能夠吃到雞。

然而,就在我剛剛準備離開原地,去往設定好的目標地點時,我聽到了汽車的引擎聲,顯然就在我的附近,並且已經停靠了下來。我一邊藏著身體,一邊透過窗戶向外瞟了一眼,一個鬼鬼祟祟的男人從車上下來,準備到這個偏僻的小鎮搜刮點裝備。

那一刻,我一下便忘記了自己的原計劃,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幹掉這個蠢貨,看他渾然不知自己已處於死境的樣子我就激動不已。掏出了槍,靜靜開鏡瞄準,剛要開槍的那一刻,他竟然也發現了我,並且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回擊。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個遠處用狙擊槍支援的隊友,而我的隊友早已成盒。

不像農藥里死了還能復活,這把吃雞我空負一身神裝,勉強打倒了一個之後,就遺憾告別了遊戲。因此,我的印象特別深刻,而在我朋友的韓信送死的時候,這兩幕之間的聯繫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某個瞬間,我會完全摒棄原有的想法,轉而去做一件根本之前並沒有預期執行的事情呢?

在遊戲世界裡,這種行為有一個比較形象的解釋,叫做」上頭「。

是的,就是說當一個人被突如其來的狀況刺激了之後,他會不可思議地違背自己的初衷,去做一些僅僅屬於自己直覺的事情。

之所以「上頭」,意味著那時候的你已經被一個更加強烈的念頭所驅使,這時的你,會拋下所有之前的既定方針,更可怕的是,有時候人們常常已經給了自己無數心理暗示,但那一刻依然擋不住強烈的衝動感。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覺得自己是自身的主宰,然而事實上,很可能這只是一種幻覺。

人類也是生物的一種,很多情況下,我們的所作所為,只是我們基因里那些百萬年前的老祖宗留下的生存指南,在指導我們進行生活和做出行為,哪怕如今我們已經早已不再茹毛飲血,過著現代的,工業化的,甚至是智能化的生活。

而我們的本性,卻始終沒有多大變化。

讓我們回溯到曾經的歲月,看看人類曾經是怎樣形成了自己的習性。數百萬年前,當一個原始人準備好了一身行頭,打算外出狩獵野牛的時候,走在叢林里,他忽然聽到了熟悉的聲音,來自於另外一個外來同類的腳步聲。

這時的原始人立刻中止了自己原先狩獵的計劃,而是潛伏在密林的陰影中,觀察這個外來者的一舉一動。他這麼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對於原始人的家庭而言,任何外來的同類都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入侵者,即便去掉這一層,在狩獵過程中,第三者的介入也會增加許多不確定性。

所以我們的祖先不需要多餘的思考,就能憑著本能在一瞬間選出最符合自己生存需求的選擇。這種天賦被我們保留了下來,使我們在面對突然感受到的敵意前,會將自己的本能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吧,因為是過分熟悉的朋友,就用S來代替她的本名。

這位S朋友從小是在優渥的環境下長大的,父母和長輩都對她百般呵護,因此S有那麼一點公主病的傾向,正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志,S在處理人際交往關係時,時常給人留下脾氣非常暴躁,衝動易怒的印象。

而S在一次次社交失敗後,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她總是會不斷暗示自己,千萬不要失去理性的思考能力,不要被自己內心中不完美的東西所控制。

然而,在一次和某個同事的一起出差中,卻因為同事起夜時的動靜大了些,在賓館的房間里S被吵醒後,很不爽地發了點脾氣,搞得倆人後來一直關係蠻僵的。事後她還和我說,在知道要一道出差之前她就已經暗暗警告自己多次,要盡量表現得成熟大氣一點,然而在那個被吵醒的突發事件節點上,還是無法自制。

S可能並不知道,這是外界環境的突然干擾,非常容易影響到她的情緒,以及接下來的行為判斷。特別是當她潛意識裡,覺得外在的干擾呈現更多是負面狀態的情況下,更容易因為敵意而進行本能行為。

當我們暗示自己要按照原先的計划行事時,我們的大腦中樞執行系統會消耗一部分的血糖,來進行自我控制,如果偏偏這時候身體狀態不佳(比如驚醒時的S),或者正在進行的事情需要高度緊張,導致干擾項造成的影響過大時,我們就會出現失控的狀態。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某個男生本來準備按照原計劃,開開心心地開車到另一個朋友家裡做客吃飯時,卻會在路上因為某個不守交通規則的電動車,而開啟狂暴模式,不但立刻停下車,甚至搖下車窗破口大罵。

比如某個女生覺得自己需要節約一點開支,以籌備年底給父母買的禮物,卻因為逛街路過一家打折很厲害的店鋪,就輕易改變了原計劃,順手買了好幾件回家。

看似是不相同的事例,背後的原因卻都是一樣的。我們在外界突然出現的變化時,無法主宰自己的意志,卻被外界牽著鼻子走。

當我們一次次用「哎又上頭了」默默自嘲時,卻難以掩蓋一個根本無法自我控制的真實自己。

那麼,該怎樣盡量避免這樣的情況呢?

前面眠眠也說了,人類大腦在進行自我控制時會有所消耗,同時人類的本能就是容易在突發事件上臨時改變行動,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給自己一個強烈的暗示,遇到類似的狀況下,一定要停下來想一想:我是否該執行原本的行動,還是順從自己的感覺,改變自己的行動呢?

相信我,也許初始看起來沒什麼用處,但是只要有這樣的意識存在,那麼在屢次發生狀況後,理智也會佔那麼幾次上風。

另一個方法,就是長期的自我控制管理訓練,類似於毛澤東年輕時代會去吵鬧的環境下讀書一樣,這其實就是一種對抗外界干擾的方式。

另外,還有一些小細節也可以有效提升突發情況下的控制力,比如深呼吸,科學證明深呼吸時放緩的呼吸節奏可以激活與人控制自我相關的前額皮質部分,同時還會提高心率變異度,這樣可以快速改變自己的應激反應,回歸正常狀態。

最後還有一個獨家秘訣:無論是遭遇突發的不愉快也好,還是忽然出現的誘惑也好,在情緒爆發之前,先忍住五分鐘。如果五分鐘之後,你依然決定跟隨自己的意志行事,那麼再去做。至少,這樣給了你自己一個可以不後悔的機會。

不論如何,遇事不慌,初心不改。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環境的奴隸。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眠眠冰室(mian013),睡前十分鐘的陪伴。

推薦閱讀:

我不想再異地戀了
不到1歲的嬰兒被拿來做恐懼實驗,設計者卻成了一流的心理學家
請問羅伯特·B·西奧迪尼的《影響力》哪個版本最好?
怎麼理解心理動力學?
心理學科普:你這齷齪的小人。

TAG:生活 | 心理学 | 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