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腳步,活出生命的質感
作者:禾甜(富書籤約作者)
01
余華曾說過: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18歲的梗還在耳邊,翻看青春的照片,只能感慨:時間真霸道,不請示不彙報,匆匆帶走每個人的青春年少。
自覺還是二八的年紀,卻已奔到不惑的關口。
內心的不服氣,也漸漸輸給了臉上越來越多的皺紋,頭上越來越多的白髮;
酒量越來越淺,睡眠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糟糕,做愛越來越勉強。
好尷尬的感受,歲月不曾饒過誰,人人都是它手中的玩偶,豪言「我亦未曾饒過歲月」,也只能是拿生命與時間賽跑。
40歲好象是個分水嶺,平時沒病沒痛的身體突然倒下,我被歲月欺負了,當麻藥過後,身體的痛楚讓我無法安睡。
黑漆漆的病房裡,睜著雙眼,感受著如刀割皮膚,劍入骨肉的冷冽疼痛,感受著生命力通過插入體內的導流管「滴答」、「滴答」地向外流失。
汗珠從額頭淌下,我不想呼痛,也不想叫醒任何人,清醒的疼痛總比混沌的沉睡,更適合去參悟生命的真諦。
一切的努力上進,一切的爭強好勝,此時都回歸到了最基本的渴求:活著。
活著,真好。
有人說,要修正你的三觀,最好生一場大病。
在活著與死去的關鍵時刻,你的選擇和渴望,才最接近生命的本真,才最順應歲月的起伏。
在頓感歲月匆匆之時,越要放慢腳步,活出生命的質感。
這才是對生命的敬畏。
02
2013年,李開復得病了,第四期淋巴癌。
當時他即將迎來自己52歲的生日。
一直追求著自身影響力,追求著改變世界的李開復,只能放下熱愛的工作,接受治療。
在此之前,他是一個努力把「拚命」作為自己標籤的人。
曾經與人比賽:「誰的睡眠更少」,「誰能在凌晨里及時回復郵件」。
「付出總有回報」的信念,在病魔面前土崩瓦解。
命懸一線之際,求生慾望強烈,不由會反思過往:「我做錯什麼事了嗎?是因果報應嗎?還是其他緣由?」
猛然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事不能理解,無解的要遠遠大於能理解的。
猛然發現每個人的價值跟靈魂都是一樣的,沒有誰可以影響誰。
自己以前所追求的影響力,只是一種功利世俗的追尋。
在病中,他讀了很多書,與高人大師溝通,悟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如果做一件事情,世界會變好一點,我就去做。不特別地衡量哪個影響力大一點,不把什麼事都去量化。
他曾在微博里寫下生病後的幾點感悟:「不必改變世界,做好自己就好;活在當下,體驗世界的美好;追求影響力過頭了,就是在追求名利。」
以前很在乎的事情,現在看來很功利,很無聊,以前要百分之百投入的工作,現在投入減半。
沒有負能量的身體,壓力就會減輕,在歲月中用力過猛,就要學會順時順勢。
生命的意義既在於寬度,在於厚度,也在於長度。
就如沙粒,越想擁有太多,越是抓得太緊,越要從指縫間逃離。
輕鬆順應它的流動,才會在手中長久停留,才會在流失中感受到它的重量。
沙粒如此,歲月如此,生命亦如此。
已到中年的李開復終於放慢腳步,與歲月共舞,尊重生命應有的模樣。
正如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 學會接納歲月的變化,找到生命負荷的最佳平衡點,也是人生的一次成長。
03
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這是木心先生的詩句,也被很多人當成勉勵自己的格言。
未曾饒過歲月,並非爭分奪秒與生命賽跑,而是在人生的每一階段,厚重生命的質量,讓生命更有質感。
木心先生的輝煌是在美國成就的,1984年,他在哈佛大學舉辦了個人畫展。
自此,他的繪畫成就漸漸被認可,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20世紀第一位被該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畫家。
這樣的成就,「對於華人畫家來說,差不多已經到頂了。」
而我們真正認識木心卻開始於2001年,他的作品《上海賦》在國內發表。那年他74歲。
越深入越敬佩,對他的成就無不驚嘆:「大器早熟的天才,晚成的大師。」
木心出生於浙江烏鎮的名門望族,富裕工商世家,從小學習詩詞歌賦。
那一段時間如饑似渴,木心說他自己好像得了「文學胃炎症」。
十三四歲,他已經把《文學大綱》通讀了好幾遍,並創作了自己第一首白話詩。
飽讀詩書的木心違背家人讓其從商從政的意願,而是決意要當一名畫家。
抗戰結束後,他跟隨劉海粟、林風眠先生學習油畫,學習中西繪畫。
在參加反內戰運動中,被國民黨通輯,不得不逃往台灣,直到新中國成立。
顛沛流離的磨難似乎一直不肯放過木心,當他帶著厚厚的文學手稿,走下隱居六年的莫干山,卻因嘲諷某位當權者,不幸入獄。
這一呆就是12年,在獄中無望的等待里,他偷偷寫下了對哲學和美學的思考,近65萬字《獄中筆記》,託人偷偷帶出監牢。
在孤寂又黑暗的夜晚,他在紙上彈奏無聲的莫扎特與巴赫:「真正的貴族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一個義大利作家寫過,貴族到沒落的時候愈加顯得貴。」
木心笑言自己:」白天是奴隸,晚上為王子「。
1978年他平反出獄。
當梁文道看到那時50歲木心的照片時,驚訝於木心的精氣神,他的臉部線條平和,沒有憤世嫉俗,也沒有悲觀失望。
即使在獄中斷了兩指,依然微笑著保存了文人的風骨。
那個年代,有人以死抗爭,木心卻更欣賞」以生殉道「,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難。
他已經看清了歲月的色厲內荏、虛張聲勢,而靜心蟄伏於亂世,不負生命的存在。
正如我在知乎上看到的那條零贊回答:我急,歲月不急;歲月急了,我卻不急。
羅曼·羅蘭說過:「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認清歲月的本質,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才能與歲月和解。
正如他在詩作《傑克遜高地》里的喟嘆:」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04
與歲月共舞,並非向歲月妥協,而是看透世事,洞察現實後的內心篤定,追求歲月流轉中的生命質感。
我們在童年,熱衷趣味;在少年,勇於冒險;在青年,關注色彩;在中年,看重內質;到晚年,我們只在乎生命。
不再冒險,不再受惑,不再參與外界的喧囂,更看重內心的沉澱,不忘關注時代的動向。
任歲月流沙般迂迴婉轉,河水般奔湧向前,歷經歲月的人,只注重內心的堅實穩定,生命的厚重與質量,不與風沙、水流抗爭,順風而行,順水而動。
紀伯倫說:「你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關於青春的知識;因為青春忙於生計,沒有餘暇去求知;而知識忙於尋求自我,無法享受生活。」
青年作家李尚龍針對這句話,得出了自己的感悟:
所以年輕就要輕狂一些,中年要穩健一些,老了就端莊一點。如果你年輕時候不輕狂,老了又憋不住了,這就是耍流氓。
儘管歲月不饒人,越要敬畏生命,不激進不冒險,修養內質,穩健通透,厚重生命質量,不負那年時光。
作者簡介:禾甜,富書籤約作者,媒體人。能在兇猛都市披荊斬棘,亦可東籬採菊禾田飛歌。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25歲,獨生子女,應該繼續在大城市奮鬥,還是踏踏實實回自己家鄉發展陪伴父母?
※人生秘笈(二)有哪些簡單的生活小貼士?
※為什麼學佛人也會有爭鬥呢?
※搞了個小密圈,另外閉關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