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想把90年代的愛情拍美了,上海是個好選擇

文/滿囤兒

一直以來,內地的觀眾一部分喜歡去看年代劇,另一部分喜歡去看偶像劇。喜歡偶像劇的觀眾嫌年代劇「土」,而喜歡年代劇的觀眾嫌偶像劇「浮」。如果把年代劇和偶像劇看似水火不容的兩種類型結合起來,是否就能顯得又洋氣又厚重呢?內地影視人不是沒嘗試過,但都發現想做到這個結合,首先得有一個能夠同時承載年代劇和偶像劇的載體。嘗試多年後,湖南衛視的這部《我的青春遇見你》終於找到了這個合適的載體——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

《我的青春遇見你》改編自豆瓣評分高達8.1分的小說《城裡的月光》。滕肖瀾的原著從上世紀80年代末一直寫到了現在,而本劇在改編的時候為了更加凸顯年代意義,就把故事鎖定在了1990年到2000年這十年間。這十年,不僅是內地城市面貌發展最快的十年,更是內地人思想意識最受衝擊的十年。劇集並沒有直接去寫這些變化和衝擊,而是牢牢地關注著幾對小夫妻的生活,從生活中的改變、從人們對夫妻生活的態度,反映出時代變遷的洪流。

對90年代的時代還原,《我的青春遇見你》相當到位,無論是置景、道具,還是人物的每一套著裝,都由經驗豐富的美術指導申小涌和造型老師董淑仁撐腰。人物的精神面貌也有老戲骨帶著。可以說,即便對比其它跨度更大的懷舊戲,本劇也不會在年代還原上有什麼不足。而90年代的上海對歐美時尚的接納,乃同時代里全國的尖端。換言之,同是90年代,本劇無論是視覺上的時尚感,還是角色自身的時尚感,都比其它描寫90年代的劇集要新潮得多。

正因如此,本劇醞釀出一個非常奇妙的化學效應。什麼是偶像劇?就是劇中人能體現出一股新潮感,這種新潮感能夠對大眾審美產生引導。新世紀後的長沙有這種引導效果,90年代的上海也有這種引導效果。這就是本劇為什麼在紮實地還原90年代的基礎上,依然能營造出偶像劇般浪漫時尚的感覺。兩位主人公的飾演者魏千翔和姜妍在現實中算得上時尚Icon。兩人的廣告、雜誌都透著現代的青春氣息。可是當他們扮演起《我的青春遇見你》里的陳也和李招娣,就立刻有了90年代Icon的感覺。

陳也的時尚不是現代富二代的炫富,而是穩紮穩打的實幹精氣神;李招娣的時尚也不是現代網紅們的求打賞,而是對個人選擇的追求和堅持。也就是說,這兩人之所以有偶像感,是因為他們正好是那個時代精氣神的潮流引導者。兩人的愛情和婚姻,儘管經歷了時代的洗禮,但最終會被證明是命運的天作之合。每個時代都有時代的偶像,即便跨越時代也會讓人感受得到。用90年代的上海把年代劇和偶像劇壁壘打破的《我的青春遇見你》很可能也會打破兩大觀眾群體間的壁壘哦。


推薦閱讀:

《大象林旺》我們應如何走過傳奇的一生?
杜琪峰:站在香港警匪電影的里程碑上
繼《敦刻爾克》後最好戰爭片,一個中國寡婦救了美國飛行員!
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艷骨》的劇情引導真夠賊
徐靜蕾得罪了誰?

TAG:影视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