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運營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相信大家在運營自媒體的過程中一定出現過類似的疑惑,為什麼我的內容閱讀率這麼低,為什麼別人隨便一篇文章就能受到10000+的喜歡。

這些自媒體人究竟是怎麼猜到用戶喜歡什麼內容的?

其實這點還真不是靠猜,這些內容運營者一定給自己的用戶做過畫像,究竟怎麼玩的,接下來我們慢慢說。

你們應該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用戶畫像:「事業有成的外企員工,30-40歲,生活方式是……購物習慣是……社交圈是……」

接觸過「用戶體驗」這個名詞的小夥伴對用戶畫像這些辭彙一定都不陌生。

用戶畫像是我們在做服務體驗和內容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形象的了解目標用戶的行為特徵,幫助我們判斷用戶需求。

就像《歡樂頌》中塑造的五美,生動的形象讓我們很容易理解每個人在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處理事務的態度、行為等方面的特徵。

什麼是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啥?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你最熟悉不過了。

你的性別,年齡,喜好等等這些都是用戶畫像的維度。

迅雷的產品總監blues認為,用戶畫像分析的維度,可以按照人口屬性和產品行為屬性進行綜合分析。

用戶畫像其實一點也不神秘,它是根據用戶在互聯網留下的種種數據,主動或被動地收集,最後加工成一系列的標籤。

比如猜用戶是男是女,哪裡人,工資多少,有沒有談戀愛,喜歡什麼,準備剁手購物嗎?

這樣一串描述即為用戶畫像,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用戶信息標籤化。

為什麼我們需要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的核心工作是為用戶打標籤,打標籤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讓人能夠理解並且方便我們做數據分析。

可以做分類統計:喜歡紅酒的用戶有多少?喜歡紅酒的人群中,男、女比例是多少?

可以做精準營銷:這是運營最熟悉的玩法,從粗放式到精細化,將用戶群體切割成更細的粒度,輔以簡訊、推送、郵件、活動等手段,驅以關懷、挽回、激勵等策略。

還可以幫我們更好的理解用戶

「他們對這件事的認知和態度是怎樣的?」

「他們更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他們是如何完成這件事情的?」

「他們會在什麼樣的場景下閱讀我們的內容?」

「……」

簡而言之,用戶畫像是為了讓運營者在運營的過程中能夠拋開個人喜好,將焦點關注在目標用戶的動機和行為上進行活動策劃和運營。

只有當你明白自己的用戶長什麼樣子,才能夠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他們,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什麼樣的活動可以打動他們,什麼樣的文章可以說到他們心坎里去。

你寫的都是他喜歡的,他會把你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還會興奮地在你的文章下面評論,他會在每次聊到公眾號的時候跟周圍同類人推薦你的公眾號。

用戶畫像往往包含哪些元素

地域

指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一二線城市的居民收入較高,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比較高,見識過很多活動,收到過很多小禮品小優惠,所以一方面,他們容易接受各種好玩的活動,但同時,價值很低的小優惠也不容易讓他們動心。

而三四線城市居民收入一般,在他們看來,大多數活動(哪怕是投票曬娃)都是新奇好玩的。

性別

俗話說,男人走腎,女人走心,性別的不同對於新媒體運營也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男性可能更喜歡冷色,女性更喜歡暖色。

比如有些文案可以觸及女性心底,但男性卻對之無感。

比如性感的文案能吸引絕大多數男性,而部分女性則是無感甚至反感的。

比如很多女性會對星座,娛樂新聞感興趣,而男性則對軍事,科技著迷。

收入

就像你無法說服一個月薪只有3000的人參加一個2000的付費社群,如果你的推銷對象無法承受你的商品服務的價格,那麼再好的文案也不可能有用。

如果你的用戶只能接受淘寶九塊九包郵,而你每天發普羅旺斯的花海,夏威夷的沙灘,那用戶就算沒有取關,也不會認為你跟他們是一夥的。

年齡

每個年齡段所關心的內容是不一樣的,60後在刷謠言,70後在刷雞湯,80後在刷職場,90後在刷互聯網,00後在刷二次元…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用戶到底喜歡什麼,那用戶同樣也不會喜歡你。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用戶,對內容也會越挑剔。

雖然無意歧視或者傷害某些群體,但不得不說,像快手APP的那些低俗搞笑視頻,幾乎只能在農村,或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人群中才得以流行。

而例如豆瓣、知乎的這類內容,則更受那些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用戶喜愛。

行業特徵

還有一些行業內需要關注的特徵。

拿手機行業來說,有些人喜歡扁平化UI(小米),有些人喜歡擬物化UI(鎚子),有些人喜歡扁平的擬物化UI(魅族),有些人需要續航長,有些人需要像素高,有些人需要大屏,有些人需要小屏。

所以根據行業不同,你的關注點與別人也不同,你也可以到網上去搜別人的用戶畫像是如何做的,但你一定要明白,別人的關注點與你不同,千萬不可生搬硬套,而是應該結合你所在的行業,找到真正可以將用戶篩選出來的特徵。

其他:

可能涉及興趣,家庭,職業,信仰,價值觀等等。

用戶畫像怎麼做

第一步:找到你的用戶

找到用戶,不僅僅是找到用戶這麼簡單。

比如你發一篇文章,讓大家掃碼進群,可能會來很多看熱鬧的。

而如果讓他們回復關鍵字得到二維碼進群,就會篩選掉一大部分看熱鬧的人,現在有一些互聯網分享課,通過讓用戶分享文章到朋友圈的形式來進群,更是篩選出了忠誠度非常高的一部分人。

這部分人要麼是對你非常信任,要麼是非常認同你的文案,再要麼,是覺得你提供的內容他非常感興趣。

不管怎麼樣,門檻越高,你能找到的用戶越少,但同時也越精準。

第二步:尋找關鍵變數

在找到你的用戶後,我們需要對目標用戶進行聚類,那麼我們通過什麼維度,怎樣聚類才合理,才能夠對後續的內容具有啟發作用呢?

這就需要我們在眾多用戶數據中抽絲剝繭,尋找關鍵變數。

所謂關鍵變數是指導致用戶對打開內容的相關行為產生差異的核心因素。

每個用戶身上有很多屬性、性別、年齡、家庭狀態、文化水平、性格特徵、互聯網行為偏好、消費觀、個人愛好等等,我們需要從這些眾多特徵中識別,哪些才是導致用戶對我們推送的內容喜歡或討厭的原因。

確定關鍵變數後,再根據這些關鍵因素,對我們的內容進行後期調整。

第三步:不斷試錯

所謂用戶畫像,其實就是一個一個標籤的集合。

比如我的用戶有運營小白,也有一些運營高手,但我不知道哪個更多一些,沒關係,發兩期內容,一期重理論,難懂的,一期重經驗,實用的,兩期一對比,哪個更受歡迎,結論也就出來了。

通過在類似的時間段,推送風格相差不大的內容,觀察閱讀量的不同來推斷自己的用戶更喜歡哪一類,並在下一次test中把這個點固定下來,繼續改變其他的變數(比如標題風格,配圖風格,是否增加引導轉發的文案等等)。

通過一系列的測試,來摸清楚用戶最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做用戶畫像,還有一種簡單的操作方法:

利用自媒體後台的數據分析

以大魚號舉例:

登錄大魚號的後台,點擊【用戶分析】

進入【用戶分析】後,點擊【粉絲分析】,【粉絲分析】的欄目下有【基礎數據】和【粉絲畫像】,選中【粉絲畫像】即可查看我們賬號的粉絲畫像。

你可以直接利用自媒體平台幫你收集你的用戶所產生的數據而做出來的畫像,去調整自己的內容推送。

比如:

男女比例:男性偏重理性,女性偏重感性,如果男性用戶居多,你的內容風格是否更偏向理性,冷色系。

年齡分布:如果賬號90後用戶關注居多,那麼你在保有價值的內容基礎上,是否應該考慮用有趣的文字去表達。

職業分布:取決了你的用戶更喜歡哪個領域、哪種類型的內容,當然在做賬號定位時,我們應該明確了領域和內容,如果你沒有吸引到長期關注該領域的用戶,也應該思考在運營方法上是否調整思路。

人口分布: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風俗和人情,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如果你有更細分的用戶受眾,這一項數據也能幫你更好的貼近用戶的喜好。

當然,後台的用戶分析包括但不僅限於此,我們自媒體從運營初始,往往定位已經比較精準,即使不是每次推送用戶都會喜歡,但也要做到與他們息息相關。

否則就容易被一些閱讀量和漲粉量高,卻與平台不相關的推送誤導,陷入加粉陷阱中,這一點利用粉絲畫像就能比較有效的避開。

最後做一個總結:粉絲畫像並不難操作,我們做粉絲畫像的目的,就是寫用戶愛看的文章並藉此吸引更多目標用戶。

對於我們的自媒體運營

做好粉絲畫像也是錦上添花的事


推薦閱讀:

Flask之微博單用戶畫像生成器
淺談風控領域中的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之標籤權重演算法
揭秘!一個節日是這樣誕生的,用戶畫像在營銷的實戰應用
mongo集群可以用來進行海量數據分析嗎?

TAG:用户画像 | 自媒体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