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離開14周年:芳華絕代前生事,風雨似是故人來

作者/家明

2017年12月30日,是梅艷芳去世14周年的日子。還有多少人記得她呢?這個「香港的女兒」,這個爽利的女人,這個百變的精靈,這個時代的象徵。

2003年,兩位巨星離開了我們。值此之際,我們也隔空緬懷一下逝者。

梅艷芳的一生就是一首《夕陽之歌》。夕陽短暫,但是美好:生前芳華絕代,身後也常讓人覺得,她的歌聲和電影里,彷彿從未遠離,似是故人來。

1

梅艷芳 似是故人來www.iqiyi.com圖標

早在三十五年前的新秀歌唱大賽上,人們就發現年僅十八歲的梅艷芳有種超出年齡的成熟。

後來的「漫長路每多迴旋,人如塵轉圈」,「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情懷未變」,此類常人走過半生才有的滄桑,她二十來歲就演繹得爐火純青。

也許,是因為這十八年的人生經驗有點不一樣。

為了掙錢養家,梅艷芳四歲就開始隨母親的「錦霞歌舞團」登台唱歌,出入酒廊歌廳更是家常便飯。每天放學後,別人回家玩耍,她還要唱歌到深夜。因為唱歌,書也沒法好好念,讀到中一就輟了學。這是無憂無慮長大的人所無法想像的。

小梅艷芳經常在荔園劇場表演。荔園是當時香港最大的遊樂場,每個小朋友心目中的天堂。看著台下歡樂的人群,小梅艷芳不知是心有不甘,還是早已習慣。

成名之後,梅艷芳從不把自己小時候吃過的苦拿來標榜,最多就淡然地告訴徒弟,沒有什麼是天生的。直到成為巨星,她家裡還放著一面大鏡子,沒完沒了地對著練習,才有了舞台皇后的光芒。

回憶起童年時光,阿梅最喜歡用的詞是「寂寞」。那時的小梅艷芳大概還不知道心酸為何物,更不會因此抱怨,她只知道與別人不一樣的生活是一種寂寞。

我看著寂寞長大開出了花

哀愁的芬芳已經滿枝丫

沉默的微笑希望還藏得住舊掙扎

我看著寂寞渲染成一幅畫

——梅艷芳《我看著寂寞長大》

2

梅艷芳是八十年代。

1982年,梅艷芳翻唱徐小鳳《風的季節》,奪得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僅18歲的她在舞台上大放異彩,評委黃霑忍不住打出滿分,顧嘉輝則以「藝術無止境」為由給出99分。多年努力終於得到回報,可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從第二張專輯《赤色梅艷芳》起,梅艷芳開始轉型,加以系統包裝。改變很成功,唱片銷量五白金,三年後紅館連開十五場,在新人中是極其難得的成就。

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梅艷芳的造型師、服裝設計師劉培基。他們不僅是工作拍檔,更是知音和摯友;劉培基見證了她人生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也幫她找到了自己。

再後來是《似水流年》《壞女孩》,帥氣、性感、大膽出位,梅艷芳在這種風格中越走越遠。

《壞女孩》一周內拿下八白金,三個月突破七十萬張,影響力遠超歌曲本身。這種「壞」在今天是個性,在當時卻是不折不扣的亞文化——在那個女性柔美是唯一正確的社會,難以想像這是怎樣一種衝擊。在「流氓」還是罪名的內地,這首歌更是被長期封殺。

可「壞女孩」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標籤化的人設。她必須豁達,必須堅強,不能脆弱,不能哀怨。聽《孤身走我路》這樣的歌,聽她唱「心中痛苦,無從盡訴卻自流露,風中的纖瘦影悠然自顧」,竟有點希望二十齣頭的她不必這樣堅強。

無需太多溢美之詞,徒弟何韻詩的一首歌便可以概括她的地位。

你是潮流和營養

為世上帶出偏鋒新方向

你讓邪門和矛盾

全變成了時尚

——何韻詩《你是八十年代》

3

梅艷芳可以呼風喚雨。

1992年,梅艷芳和許冠文、成龍牽頭成立了香港演藝人協會。她明白演藝人台上風光台下酸楚,也明白唯有自強,才能不受人欺。許冠文為此感嘆,怎麼會有這麼喜歡做善事,這麼關心別人的人。也正因如此,這片土地上不缺歌后,卻只有她一個可被稱為「香港的女兒」。

梅艷芳自2001年起擔任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女會長。在「裸照風波」中為劉嘉玲出頭,在SARS肆虐時組織「1:99」慈善音樂會,她讓全世界見證了香港演藝人的團結。

阿梅有一股豪俠之氣,將朋友視作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不僅肯為朋友兩肋插刀,更是借錢可以不還的那種人。她朋友眾多且關係很鐵,鐵到用曾志偉、譚詠麟、陳百祥的名字命名自己家裡的三條狗,他們也毫不在乎。

朋友也給她足夠的寵愛。從最後一次演唱會到治喪的全過程再到十周年紀念音樂會,都是一班好友盡心儘力操辦。倘若有知,她一定會感到欣慰。

梅艷芳35歲就獲得香港樂壇最高終身榮譽大獎「金針獎」,成為該獎項最年輕的得獎者。她累計在紅館舉行147場演唱會,在當時的女歌手中排名首位。入行二十年她取得的驚人成就,是我們不斷追憶的絕代芳華。

在這147場演唱會中,最喜歡的是2002年的「極夢幻」,她的氣場和舞台魅力都累積到了頂點。連續十晚,美到無法用語言形容。

美得像一場夢,我和所有歌迷一樣,永遠都不願醒來。

芳華絕代-梅艷芳

唯獨是天姿國色不可一世

天生我高貴艷美到底

顛倒眾生吹灰不費

收你做我的迷

——《芳華絕代》

4

「我穿婚紗好看嗎?」

小時候初聽這段話時,感動於她為舞台奉獻一生的偉大。如今再回味這段,聽來卻只有心疼。

梅艷芳也是個女人,也渴望寵愛。她一生用力地愛別人,在台上輝煌耀眼,在台下發光發熱。

來人間一趟,施與的愛比得到的多太多,說不清是幸或不幸。百變歌后,香港之女,終究只是傳媒贈予的稱號。即使極盡輝煌燦爛過,這時也會有少少孤獨吧。

「經典金曲」演唱會最後一場,她穿起婚紗,唱著最喜歡的《夕陽之歌》同大家告別。

一首唱罷,沒有人牽她的手,沒有人捧起她的裙擺。她一個人緩步走上鋪著紅地毯的階梯,走進搭建出來的「教堂大門」。最後大聲講出「拜拜」,努力笑得燦爛,完成了這場精心策劃的告別。因為念佛,她將生死看得很開,大概也不希望我們因此太過悲傷。

沒有眼淚,沒有不舍,可這竟是我見過最扎心的告別。縱然是十幾年前的老歌,此時竟合襯到不能再合襯:

曾遇上幾多風雨翻編織我交錯夢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彎伴我走過患難

天生孤單的我心暗淡

路上風霜哭笑再一彎

一天想想到歸去但已晚

2003年,香港人經歷了兩位巨星的隕落和種種動蕩大事,心頭像是被剜去了一塊肉。那一年的陣痛,刻骨銘心。

十年後,星光大道上立起梅艷芳的銅像,底座上題寫著「香港女兒梅艷芳」。銅像高逾兩米,背靠維港,她眼神堅毅,像個英雄。

從三十五年前出道到今天,梅艷芳日益成為香港的一個符號。我們放大她的種種特質,從她的生命中汲取自己的養料。來時我惦記著這一切,可站在她面前卻什麼都忘了,只是不停感嘆她超越時空的美。過了許久,腦中終於冒出一句話:

來生繼續,做你的迷。

給朋友-張學友

停下來再看兩眼便會安心高飛

就算一生是極美傳奇

如逢嚴寒天氣亦有一番風光細味

瀟洒再見世界在這方的知己

每一天都深深祝福你即使遠離

——張學友《給朋友》

推薦閱讀:

周杰倫和賈斯汀比伯在亞洲地區那個更具有知名度?
如何看待把90後00後的後榮迷看成跟風?作為99年的後榮迷每次被某些人戴上有色眼鏡看待很不爽誒……?
有沒有跟我一樣喜歡梅艷芳,把她當唯一偶像的90後?

TAG:梅艳芳 | 香港 | 巨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