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 教你揭穿ASICS 亞瑟士跑鞋迷陣——緩震&支撐篇
Asics的跑鞋真的可以組成名副其實的「迷陣」。
今天介紹的是ASICS亞瑟士,ASICS是「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 」的縮寫,即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 - 健康的體魄孕育健全的精神。
「跑鞋之王」也並非浪得虛名,只是路跑鞋就有種類繁多的型號,真是名副其實的迷陣。考慮到篇幅以及閱讀體驗,我們將Asics的跑鞋分為了五個種類:緩震,支撐,控制,輕量訓練以及競速。
本篇介紹的是第一部分為緩震,支撐,控制類跑鞋。
今天介紹的是Asics亞瑟士,ASICS是「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 」的縮寫,即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 - 健康的體魄孕育健全的精神。
「跑鞋之王」也並非浪得虛名,只是路跑鞋就有種類繁多的型號,真是名副其實的迷陣。考慮到篇幅以及閱讀體驗,我們將Asics的跑鞋分為了五個種類:緩震,支撐,控制,輕量訓練以及競速。
本篇介紹的是第一部分為緩震,支撐,控制類跑鞋。
緩震系慢跑鞋(neutral/ cushion)
- ASICS GEL-Nimbus 19
亞瑟士歷史悠久的高緩震跑鞋,如果想要一雙使用前沿而可靠的技術的高舒適度緩震跑鞋,那它絕對是最直接的選擇之一。Nimbus的設計目標是絕對的柔軟舒適,鞋底和鞋面都大量堆砌柔軟的緩衝材料,速度並不在它的考慮範圍之內。厚實的雙層FluidRide中底,極其柔軟厚實的鞋墊、中底板(材料均來自著名的ORTHOLITE),再加上前掌後跟均有的外露和內置的GEL,在整體上這是一雙及其綿軟「踩屎」的鞋,適合放鬆的低速長跑。同大多數ASICS慢跑鞋一樣,它有耐磨優秀、抓地過硬的外底,但它同時也有ASICS慢跑鞋 鞋面厚實透氣性不佳的通病。
最新的19代有兩大主要升級。其一是FluidRide中底的下層換成了最新的Flytefoam材料,然而這種號稱比EVA輕55%的材料並沒有減輕Nimbus的重量,也沒給它提供現在流行的Boost等高能量反饋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不犧牲緩震性的回彈,而回彈正是Nimbus系列所一直欠缺的。另一升級在鞋面,最新的Gradient Jacquard mesh漸變提花網布(這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工程網布)構成了一體無縫鞋面,上面覆蓋有3D列印支撐條,後跟、鞋舌的內襯也變得更厚實更舒適。
總結:歷史悠久的老牌跑鞋型號中絕對綿軟舒適的慢跑之選。
- ASICS GEL-Cumulus 19
如果願意,可以把Cumulus稱之為Nimbus的減配版,或者說是個更便宜、更硬的Nimbus。但這未必是缺點,並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極致綿軟,而且更硬的鞋底給了Cumulus更好的速度性和泛用性。
Cumulus堆料明顯不如Nimbus那麼多那麼高級,例如前後掌外露GEL明顯更少(儘管前掌的外露GEL對中足後跟跑者來說基本是純裝飾),例如中底板不是ORTHOLITE而是SpEVA,例如19代沒有搭載Flytefoam,但它使用著久經檢驗的實用技術堆出了相當不少的緩震量,儘管綿軟、舒適程度不可與Nimbus相提並論。此外,它完全繼承Nimbus外底抓地和耐磨的優點,但也同樣具有重量不輕、透氣不佳的問題,絕大多數ASICS慢跑鞋都有這些特徵。
已經上市的Cumulus 19相對18代而言改動僅有鞋面,日本廠商有這種升級兩代才換一次鞋底的習慣,也就意味著兩次中有一次升級僅改動鞋面。
- ASICS GEL-Pursue 3
這是GT-2000 3(與Cumulus同級)的緩震系版本,基本就是去掉了DuoMax的GT-2000 3。Cumulus和GT-2000系列定價120美元,而Pursue定價110美元。GT-2000 3當年獲得了跑者世界最佳性價比(best buy)獎,比它定價低10美元的Pursue 3更是性價比出眾了。
- ASICS GEL-Flux 4
可以說是專業ASICS跑鞋裡最便宜的緩震系型號,定價僅100美元。有著基本的技術配置:前後掌GEL,有獨立的後跟緩衝墊的spEVA中底(前掌),前掌發泡AHAR(DURASPONGE)後跟AHAR+外底。
- ASICS GEL-Fortitude 7
很特殊的一類跑鞋,這是為嚴重平足跑者配合矯正鞋墊使用的跑鞋,同時大體重跑者也可以作為一雙高穩定性、高緩震性慢跑鞋使用。這類跑鞋鞋底都厚實寬闊,給矯正鞋墊以穩定堅實的基礎,然而鞋底本身卻並沒有足弓高密度支撐,因此常被歸類為緩震系跑鞋,但絕對是緩震系跑鞋裡穩定性最好的一類。類似的跑鞋還有Saucony Echelon等。
Fortitude 7使用了全掌SpEVA中底(回彈、抗壓性優於Solyte,也更重)和SpEVA 45中底板,前後掌GEL,工程網布鞋面+結實的皮革縫線支撐條,前掌發泡AHAR後跟AHAR+外底。它基於Maximum Support Last最強支撐鞋楦製造,其實就是比標準的ASICS慢跑鞋更寬因此更穩定。
- ASICS GEL-Kinsei 6
這雙定價極高的跑鞋國內往往被稱為「金星」,被稱為全控型跑鞋。不過谷歌翻譯告訴我Kinsei指的是近世(The early modern period),而ASICS數個英文官網都顯示Kinsei適用於內旋中正和內旋不足——也就是緩震系跑鞋(如Nimbus 19)的推薦人群。Kinsei在足弓處並沒有DuoMax高密度中底作為支撐,所以把它劃分為緩震系跑鞋其實是非常情理之中的事。
Kinsei之於亞瑟士非常像prophecy之於美津濃,都是定價200美元的尖端科技展示品,可謂品牌的「概念車」。在Metarun和Quantum 360出現前,Kinsei一直是亞瑟士尖端科技的化身。
Kinsei有著標誌性的分離式GEL後跟(DISCRETE HEEL UNIT),亞瑟士的說法是這把I.G.S.? (Impact Guidance System)帶入了全新的階段。被大塊GEL環繞的後跟有著其他ASICS無法比肩的緩震效果,也許只有另兩輛概念車Quantum 360和Quantum 180存在與之一戰的可能。但這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重量,亞瑟士數個官網顯示它的重量在345g左右,比kayano、Nimbus還要重一頭。
概念車顯然每一部分都會用上尖端技術,肯定不會比Kayano、Nimbus差(不過前代Kinsei曾被反映有鞋面斷裂的問題),都是走ASICS慢跑鞋厚實舒適的路線。作為ASICS慢跑鞋,外底優秀的耐久性和作為公路慢跑鞋的合格抓地力也在情理之中。
總結:為後跟跑者設計的高緩震旗艦跑鞋,重量較大,無高密度足弓支撐。
- ASICS GEL-Quantum 360
這是迄今為止GEL最多的ASICS跑鞋,堪稱ASICS的Airmax 360,但這可是實打實的專業跑鞋。由於使用了大量的GEL,這雙鞋的重量相當驚人,跑者世界的數據是男9碼重量高達377g,是他們同期測試的跑鞋中最重的。
雖然看起來像GEL版本的全掌氣墊跑鞋,但它的鞋底其實不是整塊GEL,GEL其實僅在中底外側環繞一周(完全沒有內置GEL),360指的大概就是環繞360度。這一圈GEL並非單一密度,足弓側的GEL比外側更硬,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性和穩定性。
最有趣的是,這一圈GEL的下表面由貫穿全掌的硬質TPU彈性片(ASICS稱之為Trusstic)連接在一起,產生了其他GEL跑鞋不具有的獨特緩震特性——在腳掌外側觸地時,大塊兒的環繞式GEL單元發揮出最大的緩震效果,同時TPU彈性片隨著GEL變形而彎折,此時Trusstic起到了類似彈簧的作用,讓它具有了一定的響應性不至於變成完全的「踩屎」。
在鞋面部分,Quantum 360有很多花活兒,目前擁有四個鞋面版本。標準版的Quantum 360是一體式無縫工程網布鞋面,配合硬質後跟穩定器。之後亞瑟士推出了Quantum 360 CM,把之前的工程網布替換為變色龍網布,在不同角度會呈現出不同顏色,果然科技以換殼為本。再之後的Knit使用彈力編織鞋面代替了網布,應該是目前ASICS唯一使用編織鞋面的專業跑鞋。最新的Quantum 360 Shift算是真正意義上進行了鞋面升級,不再是簡單地把初代的工程網布替換為別的材料,而是對整個鞋面進行了重製。
總結:使用尖端科技的高緩震跑鞋,重量極大,各種落腳方式皆可,但除去GEL外的發泡材料鞋底衰減會相對比較快。
- ASICS GEL-Quantum 180 2
Quantum 360的減配版,GEL不再是全掌環繞,而是從中足外側繞到後跟內側,全掌Trusstic彈性片連接的其他部分是GEL形狀的Solyte材料,只有前掌內部藏有GEL。鞋面也有所減配,雖然1代的鞋面與Quantum 360同為一體式網面,但並非工程網布,而是單一密度的網布配合內部泡棉支撐,2代更為傳統,鞋頭網布+中後足皮革支撐。詭異的是,理論上說GEL被替換為Solyte應該讓Quantum 180的重量大幅下降,但ASICS美國官網顯示它的重量也就比大哥360輕不到10g。不過價格的降低是很明顯的,從170美元降低到了130美元。
在上文討論kinsei和Quantum 360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科研數據顯示,中足/後跟跑法力線經過中足/後跟外側,在前掌位於中軸線附近,所以Quantum 180和kinsei前掌內置GEL的做法其實對於後跟和中足跑法相當科學,可以說Quantum 180減配減得很有水平。由於前掌內部有GEL輔助緩震,在Solyte中底緩震衰減時前掌還能維持一定的緩震性。
- ASICS 33-M 2
ASICS 33-M 2是「33」系列唯一還在售的型號,33並不是指33代而是指人體足部的三十三個關節。是當年極簡主義風靡時的產物。但33-M卻與其他的33系列跑鞋不同,是一雙超級厚底的跑鞋。順應的是極簡主義後的極多主義風潮,很容易聯想到目前在美國十分火爆的HOKA ONE ONE。
33-M不使用GEL橡膠,只使用AMPLIFOAM+SOLYTE雙層式中底,但絕對的中底厚度提供的緩震量其實相當驚人(HOKA同樣是極大厚度、極高緩震)。可惜的是,儘管用了最輕的中底發泡材料、不使用重量大的GEL、前掌外底使用更輕的發泡AHAR橡膠(被稱為DURASPONGE? OUTSOLE),33-M依然是現役的最重的ASICS跑鞋之一。
根據跑者世界數據,男US 9碼(歐碼42.5)的33 M重量高達340g,比Kayano、Nimbus這兩個傳統大塊頭還要重,這點完敗於HOKA ONE ONE——HOKA不但鞋底厚度恐怖,重量控制更加恐怖,Bondi 4的鞋底比33-M還要厚3mm左右,重量竟然僅有289g,這個品牌的火箭式增長可不憑運氣,全靠技術。因此,如果你在需求極高緩震的同時希望鞋輕一些,那正牌的HOKA顯然是比「高仿」33 M更好的選擇。
支撐系慢跑鞋(stability/support)
- ASICS Metarun
當年號稱技術十年內無法超越的限量產品,結果現在換個配色繼續賣,大概所謂限量是每種配色限量。令人昨舌的250美元定價超越了Kinsei 200美元的記錄,應該是目前最貴的ASICS慢跑鞋了。在Metarun上首秀的Flytefoam中底技術目前已經下放到Kayano等型號中,這基本意味著Metarun上最重要的技術已經不再獨佔了。中底的其他技術,如X-Gel、Sloped DuoMax和現役的GEL、Dynamic DuoMax並沒有多少區分度,而AdaptTruss用的是碳纖維,基於成本問題,下放雖無技術難度,但對當前定價有極大壓力。
這雙概念展示型的(每配色)限量跑鞋也許是ASICS真愛粉最好的選擇,可以將其視為搭載一些更新、更特殊、更貴的設計、材料的Kayano。
- ASICS GEL-Kayano 24
歷史悠久的Kayano一直是高緩震、高支撐的旗艦支撐跑鞋的代表,如果需要一雙柔軟而穩定、舒適但不過於瀉力的慢跑鞋,那它是最直接的選擇之一。
與Nimbus類似,Kayano的目標也是絕對的舒適,鞋底和鞋面都大量堆砌柔軟的緩衝材料,主要的區分在於:一,Kayano在足弓下方有高密度材料支撐,被稱為DuoMax;二,Kayano有時會使用與Nimbus所用材料原料相同但硬度更大的材料(通過調整密度這點做起來非常容易),從而增強鞋的穩定性,例如Nimbus 16用的是SpEVA 45中底板,而Kayano 20則使用了更硬的spEVA 55中底板。
其他與Nimbus相同的元素,例如下層為Flytefoam的雙層FluidRide中底,極其柔軟厚實的鞋墊、中底板,前掌後跟均有的外露和內置的GEL,讓Kayano也有及其可觀的緩震量。同大多數ASICS慢跑鞋一樣,它有耐磨優秀、抓地過硬的外底,但它同時也有ASICS慢跑鞋 鞋面厚實透氣性不佳的通病。
已經在北美上市的Kayano 24相對23代而言改動僅有鞋面,日本廠商有這種升級兩代才換一次鞋底的習慣,也就意味著兩次中有一次升級僅改動鞋面。但亞瑟士美國官網的數據顯示,24代Kayano中底板的材料要從ORTHOLITE換成SpevaFoam ? 45(中底板並不與鞋底一起成型,所以不受日本廠商兩年一更新鞋底的規律限制)。如果這一改動屬實,那就意味著24代會比23代更硬彈一些,因為儘管45度的Speva不如當年的55度spEVA中底板硬,但還是比綿軟的ORTHOLITE更硬更彈的。這也映證了上文所說的,Kayano的腳感總是要比Nimbus硬的。
- ASICS GEL-Surveyor 5
主要在歐美區銷售的偏門產品,定價、定位與Kayano相當,事實上Surveyor 5簡直是略微改動鞋面的Kayano 22。由於冷門,常有比較大的折扣,低價入手這雙有IGS認證、堆料與Kayano比肩的鞋是非常划算的。
- ASICS GT-2000 5
如果願意,可以把GT-2000稱之為Kayano的減配版,或者說是個更便宜、更硬、支撐更少的Kayano。但這未必是缺點,並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極致柔軟,而且更硬的鞋底給了GT-2000更好的速度性和泛用性。
GT-2000堆料明顯不如Kayano那麼多那麼高級,例如前掌根本沒有外露GEL,例如沒有使用工程網布鞋面,例如沒有搭載最新的Flytefoam,但它使用著久經檢驗的實用技術堆出了相當不少的緩震量和支撐量,儘管柔軟程度、支撐度和舒適度還不能與Kayano相提並論。此外,它完全繼承Kayano外底抓地和耐磨的優點,但也同樣具有重量不輕、透氣不佳的問題,絕大多數ASICS慢跑鞋都有這些特徵。
- ASICS GT-3000 5
老牌、較為小眾的強支撐慢跑鞋型號,可以視為特別加強了內側支撐的GT-2000。
與市面上大多數支撐跑鞋類似,GT-2000和Kayano的中底高密度支撐從後跟內側延伸到足弓下方為止,而GT-3000的高密度部分從後跟內側一直延伸到前掌,這是我們主要在控制系跑鞋上見到的設計。
- ASICS GT-1000 6
定價僅100美元卻有IGS認證的支撐系慢跑鞋,也是ASICS家族裡的老牌成員了。它比GT 2000更為減配,也更硬,不過前後掌GEL、SPEVA和DUOMAX的基本組合無愧於IGS,有傳統ASICS支撐跑鞋的腳感。與GT-2000類似,它完全繼承Kayano外底抓地和耐磨的優點,但也同樣具有重量不輕、透氣不佳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GT-1000 5和即將上市、只改動鞋面的GT-1000 6在鞋面上都大面積使用了工程網布,對定價僅100美元的鞋款來說相當良心。
- ASICS GEL-Exalt 3
相當便宜(定價僅90美元)卻有美國足病協會(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認證的專業支撐跑鞋,使用SPEVA+DUOMAX中底,僅後跟有GEL。
控制系慢跑鞋(motion control)
控制系慢跑鞋以控制足部內旋為己任,力求最強的支撐度和最高的穩定性,普遍較重較硬。這類跑鞋本身就小眾,近幾年更是日漸式微,ASICS就停產了它的旗艦支撐跑鞋。控制系慢跑鞋的理論使用者是嚴重平足和內旋過度(over pronate)嚴重的跑者,但整套按腳型選鞋的理論本身就是座紙牌屋,從未有任何可靠證據顯示控制系慢跑鞋這種宣傳幾近醫療器械的塑料磚頭能減少跑者受傷率,它們的日漸式微也許是歷史的進步。
- ASICS Gel-Foundation 12
碩果僅存的ASICS控制系跑鞋,而它其實屬於控制系跑鞋中不那麼極端的類型,相對Beast等硬核控制系跑鞋來說更接近一般的支撐系跑鞋,不過重量還是力壓Kayano一頭。
全掌使用抗壓性較好的SpEVA中底,DuoMax高密度支撐從後跟內側延伸到足弓下方,Trusstic從鞋底兩側向上延伸,在鞋底兩側形成類似於「扶壁」的結構,為SpEVA和DuoMax(尤其是DuoMax)進行補強。這種鞋底側面的TPU支撐扶壁設計可以說是控制系跑鞋的標誌性元素,Kayano等支撐跑鞋雖然也有扶壁,但都很小很短,控制系跑鞋的TPU側向支撐都傻大黑粗。使用了Maximum Support Last最強支撐鞋楦,其實就是比標準ASICS慢跑鞋楦更寬因此更穩定。中底板為Kayano曾經用過的SpEVA 55,而配合矯正鞋墊使用的Fortitude 7的中底板是更軟的SpEVA 45——上文提過,控制系跑鞋相對硬而重,這也許是它們日漸式微的原因之一。
是否已經被ASICS的眾多跑鞋迷花了眼?下一部分將介紹ASICS亞瑟士的輕量訓練跑鞋以及競速跑鞋。
推薦閱讀:
※如果NBA也辦跑步比賽,球員們會跑得如何?
※弗朗索瓦戴恩:無敵也許會寂寞,但熱愛一定是最無敵的
※跑到腰疼?——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短板
※源起:我們熱愛跑步,又都渴望分享!
※雙11最值得買的跑步單品,資深編輯教你剁手,誠意滿滿!跑步商家都求我放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