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幼兒園過不過?

聖誕節,幼兒園過不過?

竹醉

去年這個時節的老文,每到「洋節」就是一番爭論

(去年的)近日,一位家長投訴幼兒園大張旗鼓過聖誕節,由省長信箱轉至省教育廳,一點小小的看法,寫在日誌里。

我本人是不支持幼兒園「帶著」孩子過聖誕節的,如果基礎教育是「去中國化」的,那麼我們的教育一定是悲哀的,當然,對於那封「家長投訴信」所言,我也是持懷疑態度。首先,我們大眾的認知中,個人可以選擇過節或者不過節,但是學校沒有任何權利禁止學生過節。這是沒有錯的,與之相對應,學校也沒有任何權利要求學生過節。雖然說聖誕節在中國的宗教色彩已被弱化,但畢竟這還是個宗教節日,教育機構主動「引導」孩子去過聖誕是個什麼道理?這顯然是不對的。聯繫到學前領域的對象是尚未形成判斷能力的幼兒,我們更需要斟酌了,我們的任何「引導」行為,即便是無心之舉,也都會對幼兒產生莫大的影響。

無需諱言,我們的教育有著文化傳遞與選擇的功能,我們應該也必須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同時也需要培養幼兒社會、文化的適應性,不能忘記,我們的教育是有傾向性的,雖然現在很少被提及,但我們從未將意識形態領域的教育拱手出讓!部分家長對於基督教的信仰、對於伊斯蘭教的信仰等都絕對不可以干涉基礎教育的目標與過程,當然,也包括了極左的家長。

正如剛剛一位老師所說,我們幼兒園就算不過,在這個社會中,幼兒仍然會發現「聖誕節」這個名詞,會來詢問。但是我們應該如何來回答,這是值得思考的。幼兒園的確應當培養幼兒社會、文化的適應性,但教師們需要合理的引導手段,我們需要去探索、去謀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固然正確,實踐層面的具體措施價值更大。

並不是單純拋棄聖誕節、萬聖節這些洋節日,而是應該通過這些節日,引導孩子去認識另一種文化,以替代簡單的「過」一個節,熱鬧一下。曾經網上有戲言:我們這代人(90後),可能是幾百年來最後一批享受德智體美勞全面嚴格應試教育的人了,紀律,榮譽,秩序,團結,集體主義,陸權國少年應該得到的一切,我們都已經經歷。

但是新一代的兒童,伴隨著中國的復興與開放,他們的需要的是對世界的包容,而非狹隘的民族觀念。西方節日與傳統節日並不是就此非彼的關係,我們需要的是研究如何發揚傳統節日的精神,而不是簡單的去思考如何抵制西方節日!通過認識不同的文化,我們才有可能樹立起幼兒自身的文化自信心,不再是盲目崇洋,而是:恩,你們的文化很不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很好。

可能,我們教師在現階段最需要做的是:1.如何正確的引導幼兒「過好」洋節日,把洋節日「過好」;2.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式與手段,能使幼兒真正熱愛我國的傳統節日、樹立起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心,而不是流於所謂「國學」表面亦或是狹隘民族觀念的「鴕鳥心理」。

大家都知道,這是潛移默化的,需要我們長時間的探索和持之以恆的堅持,吾儕共勉。 簡單點說,我有點保守,是抵制聖誕節的,畢竟我們是中國人,我還是呼喚利於幼兒發展的傳統文化能更多的進入我們學前教育領域。用句中二一點的話做結:山河猶在,國泰民安,泱泱大國,何以不興!


讀者評論選登:

社會教育領域目標不是就包含帶領孩子建立正確的多元文化價值觀,而實施的途徑中又包括在各種不同民俗節日中進行。通過過節,我們可以更形象生動地告訴孩子們節日所屬國別,過節的原因,並強調我們中國也有類似的節日。但是如果一味避開,在這麼一個聖誕氣氛濃厚的社會環境下,告訴孩子們這個不是我們國家的節日,採取消極態度,與社會現象隔離。那想必是不利於兒童多元文化觀「樹立本民族意識的同時,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形成的。

weixin.qq.com/r/w0gZAc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向前,向前,向前
我不知道我是否在教,但我一定在學-玲子老師的讀書筆記(三)
學前教育專業書籍推送 系列二
何家長瘋狂砸錢,孩子仍躲不過紅黃藍?
出國讀學前教育有什麼好的學校?

TAG:学前教育 | 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