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比一:輸入3000萬,輸出30萬
知乎個人數據
昨天晚上(其實是今天早上)睡覺前刷刷知乎,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知乎小遊戲,解鎖自己2017年的知乎數據。
看到自己過去的一些數據,真是很震撼的。比如可以知道我在哪個時間段看知乎最多,這個我自己平時都不會太注意。還有其他的一些數據,比如瀏覽了多少個網頁,甚至是瀏覽了多少字,都有一個統計。
不知道這個準確度如何,我的數字是瀏覽19萬個頁面,3200萬字,這算是從知乎上得到的輸入。雖然我感覺我看的應該不止這個數。
輸出方面,7萬字回答,24萬字文章,加起來約31萬字。
這樣算下來,我平均每天瀏覽知乎9萬字,550個頁面,平均每天輸出900字。我應該算是很沉迷知乎的了。
輸入輸出比大約一百比一。輸入是了解,學習和研究的過程,輸出是總結和反思的過程。顯然輸出有點太少了,但還是出乎我自己的意料。
我竟然每天輸出一千字?這可是高中一篇作文的字數啊,想想那時,每寫一篇作文都是超痛苦的事情。
年度輸入輸出估算
有了這些數據,我可以粗略估算我一年總的的輸入和輸出。
輸入方面,除了知乎,就是瀏覽Hacker News上的文章,看程序文檔,看GitHub,看郵件文章,看新聞,看RSS,看論文,以及看書。根據花在知乎上的時間和其他事情上的時間,以及各種文本的閱讀難度,我估計我一年的閱讀量在6000萬字,其中泛讀佔85%,精讀約900萬字。
輸出方面,除了知乎,我平時自己也會寫些不發布的文字,也嘗試過在其他平台發文章,然後還有日記,以及網上的中英文評論,這樣一年的各類文字輸出,大概是100萬。因為現在寫字都在電腦上,比以前手寫容易多了。
總的輸入輸出比是六十比一。
如果工作不多,一年輸入一億字是有可能的,而輸出的質量也需要提高。如果腦機介面實現,以後大腦輸入信息就不用收到視覺和聽覺的限制了。
廣度與深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日益覺得,一個人的精力非常有限,一個人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所以必須逐漸收窄自己所關注事物的廣度,而往一些比較細的方向深入進去。這一方面是由於在社會上為人所需,另一方面是由於事物在比較深入的地方,會更容易發現有趣的東西。
擁抱互聯網
2017年算是我個人與互聯網這個事物和解,並開始擁抱互聯網的一年,不僅掌握了更多網站開發相關的技術,也開始關注社交網路等網路應用。也許你覺得奇怪,為什麼到2017年還有人說這種話?
其實我以前挺抵觸互聯網,也不了解怎麼通過互聯網與人交往。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剛上大學,接觸到計算機這個東西,學了點編程,但絲毫沒想到互聯網原來是這個時代的大趨勢,已經開始好久了,而且它是這麼一個龐大的東西。
等我到現在開始意識到互聯網的巨大作用時,互聯網紅利已經到下半場了,我想這就是我們一般人的悲劇。我從心理上接受互聯網比我的同齡人晚十年,比西方的同齡人晚十五到二十年。
可那句雞湯不說了嗎?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早與晚
前面說了我接受互聯網文化比同齡人晚十年,但是我也有領先同齡人的地方,比如最近出現的「佛系」「道系「文化,以及之前的喪文化,勃學等等亞文化,我在十年前就已經有強烈的同感。因為實際上80後,90後,00後,除了互聯網的影響不同,其他的成長環境是非常相似的,以致精神上的感受,也會有很多相通之處。我們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世界環境,導致了我們這代人的一些精神特徵。
現在知乎上的主力年齡,大概是在18-24歲,但互聯網環境和我讀大學那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不過人性是不會變的。以前在學校,我和同學們沒有微信、知乎、微博、豆瓣、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網路,就沉迷於CC98這樣的校內論壇,不亦樂乎。
人的社交需求總是存在。愛因斯坦不是有句話,人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擺脫孤獨。深以為然。
浪潮
昨天機緣巧合,看了幾章吳軍的《浪潮之巔》,這本書上的文字寫於2010年前後,現在我看到裡面說的,真有晴天霹靂的感覺。比如iPhone的出現,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膨脹,還有Google、Facebook等互聯網服務的興起,其實都是在我20歲左右時親眼看到的事情,但那時候這些事情,離我是如此遙遠,我幾乎只是一瞥而已,並未過多留意。真的是身在歷史,而完全意識不到歷史,等看到別人寫的歷史,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那時候是這麼回事。可時間卻永遠不能退回了。歷史無法改變,我們也沒有上帝視角,我們能做的,也僅是把握我們自己能把握到的現實而已。
牛??
今天出門,看到一頭牛,於是拍了幾張照片,祝大家都擁有niubility!
https://www.zhihu.com/video/929345121365917696推薦閱讀:
※為什麼Telegram能零預算做到日新增35w?
※後流量時代:新用戶來自哪裡,新用戶因何而來
※醫院銷售數據分析—數據分析的基本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