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何必以對錯而觀人?

(av13164823,本文基本上就是這個視頻的精簡版)

按照視頻的說法,有三種思維方式:

1、一分法,即「他說的都對」

2、二分法,即「他說的有對有錯」

3、三分法,即「他說的有對有錯有不可證」,不可證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知識範圍或者其他原因無法證明對錯

世人常常陷於二分法,並且還有往一分法努力的傾向,「他說的對」次數多了,那就是「他說的都對」;或者,「他說的有一句錯了」,「他說的都不對」。

嚴謹如課本,也不是每句話都對,都有成立的邊界——即使錯了,也很正常,修正就是了。倘若因為「課本里一句話錯了」推導出「課本都是錯的」,那就是誇張了。

尤其是當今很多人,經常會跨界,比如一個科學家去評價詩歌,那出岔子很正常。一個佛家的高僧,湊熱鬧說了幾句量子力學,恐怕會被方先生打成篩子。而一個科學家寫個「量子佛學」,或者一個科研工作者搞個「五行八卦判斷發動機故障」,那更是兩頭受氣——科學家是反感量子力學摻和佛學的,而佛家高僧恐怕也不怎麼待見佛學去搞一堆公式出來。結果大家都見到了,一個嘗試用五行八卦去研究發動機的人,大概是被群嘲了很久。

但是我們不能把這些失敗的嘗試,或者兩頭不討好的嘗試,當成是一種罪孽——那樣和中世紀的教廷有多大差別?

至於把這些反過來批判該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的成就,那就更是沒有必要了——比如那個克里克後來去寫什麼《驚人的假說》這樣一本書,所以他對DNA結構的貢獻就不存在了?他這個人完全不可信?那就過分了。

實際上,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還是反過頭來,按照孔子的說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神經過敏,大家都是凡人,都是對錯的混合體。

包括本文,你也可以辯證的看待,不必全信。當然,如果有人非要「全篇胡說八道」來看本文,那我也沒什麼辦法,也不是很關心。

最後祝你,身體健康。

推薦閱讀:

擁有一輛鈴木隼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你才二三十歲,為什麼感覺自己已經老了
又有人去世了
監考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