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商人是如何主宰北歐的?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出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德國商人是如何主宰北歐的?
NO.377-歐洲漢薩同盟
作者:陳堅、貓斯圖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從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到英國的倫敦;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到德國的科隆,漢薩同盟作為13至17世紀歐洲最大的商業、政治聯盟,在風雲激蕩的400餘年裡直接影響了此後的德意志諸邦國的命運。後來無論是西歐、北歐的地緣格局的發展,還是歐盟形成,都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站在21世紀的潮頭,我們或許可以通過漢薩同盟的潮起與潮落,洞悉當今歐盟國家的運作模式。今天的文章讓我們一起走進漢薩同盟。
1241年呂貝克與漢堡的聯盟
潮湧
特拉沃河畔的呂貝克,地處波羅的海西南角。它是薩克森地區前往波羅的海商路的出口,在這裡,德國商人向北可抵達斯堪的納維亞;向東可貫穿整個波羅的海,甚至通向基輔。
呂貝克、漢堡與波羅的海
今日的呂貝克城
與曾經的漢薩同盟呂貝克已不同
但不足的是,它地處德國北部,周圍的河流短促,進入呂貝克的商品,不能有效深入德國腹地。因此,換句話說,呂貝克是一個更適合轉運的外貿港口。
中世紀的呂貝克
位於易北河的漢堡,恰好能與呂貝克形成互補。易北河與弗哈爾河等諸多河流一起,沿路覆蓋了德國北部主要的貿易圈。從漢堡出發,向西可至北海,參與英國、荷蘭等地的貿易;向南可深入歐洲腹地;向東可到呂貝克,正好與呂貝克的商路接通,兩座城市很容易形成共同貿易鏈。
作為北德國黃金水道的易北河
此時無能的神聖羅馬帝國無法保護在外商人的種種利益,貿易城市的商人們為了自保,只能選擇以城市為單位結成同盟。
這兩個地緣相似的城市很快於1210年結成協議——使用共同的民法與刑法。21年後,這兩個城市正式遞交盟約,是為漢薩同盟的雛形。
北德兩大重鎮首先達成共識
北歐地區,尤其是物質相對缺乏的斯堪的納維亞,對商品交換的慾望十分強烈。一旦缺少了商品輸入,國家財政和生活水平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北歐諸國十分依賴德國商人,他們紛紛給予這些商人貿易特權。
中世紀的商貿
而對於西歐地區來說,北歐和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是一個重要而廣闊的市場。兩方通過呂貝克和漢堡這一中樞,建立起了相對穩定的貿易關係。
如今挪威的漢薩同盟博物館
在漢堡人的幫助下,12世紀初,呂貝克人一路向東北佔據了波羅的海地區主要商路的中心城市—位於瑞典哥特蘭島的維斯比。商人們在此建立商會,強行吞併維斯比之前控制的貿易,保障他們在波羅的海東岸的壟斷性地位。
同盟商人們越過波羅的海,在南斯堪的納維亞建立了漁場,同時發展了與卑爾根、瑞典內陸之間的貿易。這些城市聯結了西歐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
控制了波羅的海南岸的漢薩同盟
呂貝克—漢堡同盟很快控制了波羅的海出海口的貿易,這吸引了其他實力強大城市(諸如布魯日,科隆)加入漢薩。聯盟對這些城市的資源、原有路線進行了優化組合,讓原本互不相連的城市貿易鏈結合在一起。
隨著加入城市的不斷增加,漢薩聯盟逐漸從變成了一個影響力巨大的商業共同體。聯盟同各地領主進行磋商,爭取各種特權。在隨後的幾十年里,處於東西方貿易通道上的城市紛紛聯合,用各種協定和聯盟形式連接起來。
越發壯大起來
1356年,漢薩同盟在呂貝克召開了首次同盟議會,標誌著她正式了成為一個實體。
潮漲
鯡魚,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魚類之一,受到歐洲人的廣泛喜愛。直至今天,去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生吃鯡魚,仍是一種特色。
正是這道餐桌上的佳肴,締造了荷蘭和漢薩商人的輝煌。
鯡魚證件照
當時,波羅的海沿岸居民對鯡魚的需求量很大,廉價的鯡魚可以為貧民提供鮮美的肉質,還不受天主教齋戒的限制。
但是巨量的鯡魚捕撈,需要不同行業在各環節上的配合,發達的商業組織和協作機制不可或缺。
更多的鯡魚
不止需要更多的人手
更需要完善的組織合作
漢薩商人在聯盟成型以後,把貫穿鯡魚製作的每一個環節都做了優化——從漁網的製作到最終產品的售賣,無不有他們的身影。從中,漢薩商人收穫了巨量的利益,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圖中所繪的場景為漢薩同盟時期的商船
鯡魚業中涉及的手工業、食品加工業、造船業興起,很快帶動了其他一系列配套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興起,又帶動了北海—波羅的海沿線地區的消費需求。
英國的羊毛、弗蘭德斯的紡織品、俄國和波羅的海沿岸的木材和蜂蠟、德國的毛皮和小麥、瑞典的銅、鐵礦石,都在漢薩同盟的控制下暢通無阻。
這樣有趣的資源大亨套路
甚至被外國銀做成了遊戲
經過百年的滾雪球式發展,漢薩同盟從一個純商業聯盟轉為帶有政治性的半政治實體。聯盟雖然鬆散,但都有共同的目的,即確保在波羅的海—北海地區進行貿易,維護共同的利益。
在那個王權衰微的時代,想要做到這些,就不僅需要官方的認可,更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強大軍隊。十六世紀時,呂貝克的一艘戰艦「Adler von Luebeck」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舶之一,大的艦隊總能派上用場。
「Adler von Luebeck」號的繪畫
在漢薩同盟控制的地區,有兩片最重要的海域—波羅的海和北海。這兩片海域中間,隔著日德蘭半島,也就是當時愈來愈強大的丹麥所在地。丹麥人控制了厄勒海峽和斯卡格拉克海峽、石勒蘇益格地峽,這對漢薩同盟的壟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丹麥正是北歐的十字路口
其實丹麥人遠遠比漢薩焦慮得多。他們發現,儘管控制了這三個交通要道,國土卻仍然處於漢薩同盟的包圍之中。既然漢薩同盟掌握著北歐貿易的支配權,丹麥自己的民族商業就不得不依賴於漢薩同盟的支持。
更要命的是鯡魚捕撈權。厄勒海峽是鯡魚產量最大的地區,丹麥人卻並不能有效控制這裡。
被包圍的丹麥
戰爭由此爆發。丹麥軍隊首先襲擊並且洗劫了維斯比,並在赫爾辛堡將漢薩海軍盡數擊潰,逼迫其簽訂《沃爾丁堡條約》。丹麥人剝奪了漢薩商人大量的特權,贏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
關於丹麥與漢薩同盟之間戰爭的繪畫
但在五年後,不願接受該條約的漢薩同盟重新組建一支艦隊,並與瑞典結成聯盟。在隨後的戰爭中,漢薩瑞典聯軍擊潰了丹麥和挪威的聯盟軍,逼迫丹麥人簽訂《施特拉爾松德條約》。
這項條約對丹麥而言是巨大的恥辱。根據條約規定,漢薩同盟的一群商人竟然擁有對丹麥王位候選人的否決權。
《施特拉爾松德條約》
結束了漢薩同盟與丹麥王國之間的戰爭
也標誌著漢薩同盟到達其力量的巔峰
圖為博物館裡的條約原件
隨後挪威、波蘭等國王室也屈服於漢薩同盟的威力,和他們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漢薩同盟一時間烈火烹油一般,達到了權力的頂峰。
潮落
從長遠效果來看,漢薩同盟的每一項政策和成功都類似於一把雙刃劍,在獲取短暫的成果的同時,也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壟斷和自閉導致漢薩聯盟從開拓走向保守,最後使它無法適應新的形勢,逐步走向了衰落。
漢薩同盟遺留下的建築
首先,漢薩同盟試圖控制的區域太過狹長,不利於維持穩定。
漢薩同盟的版圖,是以呂貝克為中心,向東面的諾夫哥羅德和西面的不萊梅兩翼張開的形狀。對這條狹長地帶的控制可以壟斷波羅的海與大西洋之間的貿易,獲得超額收益。但只要這個經濟帶上冒出一個競爭者,就會打斷整根商業鏈條,讓利益受損。
其次,漢薩同盟只是一個商業性的鬆散組織,缺乏具有執行力的同盟公約以統一調度各成員。
唯一能夠體現漢薩同盟存在和權威的是同盟會議。但這個會議從來沒有定期召開過。唯一能聯繫各個會員的,是共同的商業利益,但存在著被內部分化瓦解的風險。
漢薩同盟的印戳
最終,也是最重要的,漢薩同盟的核心任務是獲得商業特權,而不是獲得政治權力。
這種純商業的動機使得漢薩同盟不能像其他政治機構一樣,獲得合法政治地位和相應實力。尷尬的政治地位讓漢薩同盟很難長時間維持對已有地區的控制,最終在和主權國家的競爭中落敗。
三個原因環環相扣:漢薩的地緣條件決定了商業運轉的脆弱-脆弱的經濟利益讓聯盟難以步調一致-鬆散的聯盟難以集中精力壓制新出現的挑戰者。這註定了漢薩的衰敗。
唯一一個遺留至今的聯盟時期的倉庫
果然隨著歐洲民族國家概念的興起,國外政府和商人開始抵制漢薩的貿易地位,漢薩商人的特權被逐步剝奪。一些新興的海洋國家,如荷蘭、葡萄牙、英國相繼崛起後,國家主導的制海權很快超越了商業同盟的實力,漢薩同盟逐步走向衰落。
已進入新時代
但漢薩同盟並未完全消逝在歷史的煙雲中,即使跨國漫長的時間,在今天的歐盟中,我們仍能看到些許相似的印跡。
歐盟是在世界格局日趨多極化的情況下(類比中世紀歐洲公國割據),由德法兩個經濟大國(類比漢堡和呂貝克),為增強地區競爭力(類比漢薩同盟的商人互保),倡導構建的鬆散共同體。
表面上看,各成員國會藉助聯盟發聲,但實際上各國利益不同、步調也很不一致。由於是鬆散聯盟,聯盟對各會員缺乏強制力,一旦遇到困難就很容易分崩離析(參考英國脫歐)。聯盟的整體競爭力,也遠不如更大、更有凝聚力的主權國家對手。
德國向東歐發展
法國向地中海發展
英國緊抱美國
相似的緣起、類似的倡導者、同樣的組織結構,歐盟會不會重蹈漢薩同盟的覆轍,仍然很難給出定論。
人們唯一可以確知的是,對於歐洲來說,想要和體量巨大的對手們競爭,除了結成聯盟以外,它的選擇並不多。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菲律賓也有特朗普,但他已經鎖定總統之位了
※假如被 ISIS 抓了,應該如何逃跑?
※別看大 V 不理你,大 V 其實也很煩——論「民意」是如何被利用的
※朗西埃談法國大選:選法西斯主義者,還是選騙子?
※各位如何看待中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