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內燃機車發展歷程(二):發展

俄式瘋狗精神精神的最佳體現:給坦克塞上一個帶著152毫米火炮的馬桶頭炮塔

對於一個能大批量製造幾十噸坦克車輛的國家來說,只要有相關技術資料,製造鐵路機車還不是手到擒來。對於戰後蘇聯來說,製造內燃機車就是一個不難但是第一步卡死的事情,相關資料很少。不過沒關係,美蘇之間雖然表面對立,實際冷戰開始前幾年關係並沒有降到冰點,蘇聯還是弄到些許技術資料自己去研究。

1950年,蘇聯哈爾科夫工廠(現歸烏克蘭,干TM玉米棒)安排基納斯基,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站前先是設計製造機車,站間疏散到基洛夫去造坦克,戰後回到哈爾科夫參與一系列內燃機車的研發,所以我說能造坦克的國家就能造鐵路機車。)牽頭研發新式內燃機車。

蘇聯人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在1950年前後搞到一台美國 Fairbanks Morse 公司製造的 38 8-1/8 二衝程柴油發動機。這是一款很有特點的發動機,有兩條曲軸,上下兩個活塞塞進一個直筒氣缸,側面開孔以安排空氣油路進出。這種布置使得發動機的徑向寬度減小不少,非常適合在結構緊湊的小型艦艇(USS Edsall 級護航驅逐艦)及鐵路機車上使用。

Fairbanks Morse 38 8-1/8 的氣缸管,看起來是上面一圈孔進氣,下面一圈孔排氣。

蘇聯得到這種發動機以後,立即進行測繪並試製,得到一代神機2D100。

2D100解剖圖,應該只是個教具

有了發動機,再加上前一篇提到的ALCO RSD-1機車上那套直流傳動系統,雙重的快樂變成成功的果實,TE3問世了!

TE3的1號車,頭燈還沒融合進車頂蓋。

車內的大致布置,以駕駛室為起點,駕駛室背後是電氣設備,電氣設備背後是發動機,機車側牆中後部那道豎條後面兩側走廊合併,通道兩側為散熱器,頂上有個散熱風扇,再往後走就是尾端門了。(我還是親自上過東風1的,好好研究了下結構,估計TE3也錯不到哪去。)

下面來說說轉向架。記住這種軸箱挑扁擔一樣的架構方式,從TE3開始一直用到TE10甚至M62,也是命長。

以下是我理解的車身重量傳遞過程,錯了歡迎指出打臉,反正我以後會說這是軸箱挑扁擔:

暫時沒找到TE3轉向架的,拿個桂林東報廢的東風湊合下做個解釋

各箭頭表示受力傳遞方向,長條淡藍線表示轉向架框梁,兩側短黃線表示帶有吊座的圓柱彈簧,中間綠色長線代表板簧堆,三個黃色圓弧表示均衡梁。

車身通過四個旁承毫無緩衝地將重量壓在轉向架框架上,轉向架框架將重量通過兩側圓柱彈簧吊板及中間兩個板簧堆,掛在軸箱均衡梁下面。而三個均衡梁又把所有的重量牢牢的壓在軸箱上,軸箱通過軸承再把重量壓在車軸上,最後經車輪踏面壓在軌道上。

轉向架採用這個勞什子構型,就是保證動輪軸箱能有一定運動自由度,配合彈簧簧板緩衝掉車輛運行時產生的軌道衝擊。如果把這套勞什子拿掉,軸箱就直接定死在轉向架框架上。那就表示車輪震動衝擊會直接傳遞到車內,不僅司機的屁股會顛成八瓣,車裡對震動敏感的一些設備也會顛的七葷八素,怎麼看都會影響安全行車。

蘇聯人從ALCO RSD-1上得到一套相對蒸汽機車承重系統簡單可靠的轉向架系統,(反正比他們二戰前研發的那個方盒子強不少)稍加改進成了蘇聯第一種內燃機車轉向架通用構型。然而他的那些美國同行除了軸箱挑扁擔外,還是有其他構型,以後有機會再講。

TE3單節部分信息:

長寬高:16 969x3 270x4825毫米

整備最大重量:126噸(等於軸重21噸,兩台KV-2的重量)

動輪直徑:1050毫米

轉向架軸距:4200毫米

轉向架中心距:12 800毫米

發動機:2D100

傳動方式:直流-直流

功率:2000馬力

持續牽引力:20千牛

產量:6,808組雙節棍,實際生產13,617節(我很懷疑這個數據的真實性)

生產廠商及號段:0001-0598 - 哈爾科夫工廠(山口丁還有張圖叫哈爾科夫)

1001-1404 - 科洛姆納工廠(莫斯科東南郊外衛星城)

2001-7805 - 盧甘斯克工廠(沒有赫禿子這地方還是俄羅斯的,這不現在正鬧著要回去嘛)

生產年份:1953-1973

以上就是一些TE3單節的信息,毛子這幫糙貨還真能造啊。

TE3最高光的時刻,就是在拜科努爾作為N1登月火箭上發射台的牽引車。

去車間挂車,司機也知道這是露臉的機會啊,瘋狂找鏡頭

一條雙節棍就夠了?

原本高大的機車在火箭面前都很渺小

轉場中。。。一左一右兩條雙節棍,這排場,不愧是登月火箭

轉線完成,像素渣的TE3成一條黑影

接近發射井!

N1最後還是Boom掉了,也許昭示了蘇聯這顆大衛星最後的命運吧。

還有張TE3在拜科努爾拉宇宙飛船的照片,也貼出來。

題外話:國內去蘇聯引進TE3生產技術時,大連廠人員對發動機知之甚少,蘇聯人又不願多教一教。但是中國人還是爭氣,拜託海軍搞到美國 Fairbanks Morse 公司製造的 38 8-1/8 柴油發動機圖紙,(傳言還拿到一個二手船用發動機實物),乾脆學蘇聯人來研發自己的2D100,也就是中國版10L207E,但是學的不到家只能降功率到1500馬力,不過能拔瘡就是好葯,從1956年立項到1966年正式起名東風並開始量產,我們用了整整10年。學了這10年,等到大連開始搞新機車的時候,這種對沖二衝程勞什子發動機還是換成了傳統構型的16缸V型角布置的四衝程發動機,算是內燃機車研發擺脫蘇聯道路的開端。這發動機其實後來大連加個廢氣渦輪增壓器也多壓榨出1500馬力到3000馬力,但是沒發展開,估計是因為跟東風4的研發撞車了。

繼續挖坑,不定期填坑

面對孱弱的心臟,想提高動力也只能這樣了。看看這是幾節棍?


推薦閱讀:

越南南北鐵路癱瘓數小時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鐵路迷 ?
一些有關都勻鐵路的懷古傷今
北京的六道口是雙清路道口嗎?
如何實現從1到N的發展? - 中歐班列站在風口(中篇)

TAG:铁路 | 机车车辆 | 苏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