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疑聲中,他卻成長為中國光電檢測設備的龍頭

最近有一家公司,券商密集發布報告,半年裡給出了5次買入和13次增持的評級,前往調研的機構更是一波接一波。

這就是2012年登錄A股的美亞光電

弔詭的是,如果你查閱相關媒體報道,竟能找到大量該公司連綿不絕的負面報道。

剛剛披露招股說明書的時候,質疑聲音就四起了,那時候關注的重點是美亞的財務數據,媒體們質疑他為了上市調節利潤,稅收、補貼占利潤比例過重;

上市沒多久,又被指出對外投資的公司成立之前就「神奇」出現在應收賬款客戶名單里;

今年6月,總經理林茂先、副總經理郝先進雙雙辭職,管理層都跑光了,未來又有什麼前途呢?

疑雲密布里,君臨為你揭開其中的秘密。

1

謎一樣的美亞不是從上市才開始的。

實際上,從成立的那一天起,這家公司似乎就帶著「原罪」。

美亞的實控人,現任董事長、總經理田明,曾經是合肥安科光電的董事、副總經理。

1993年的時候,合肥輕工機械廠阿根廷南美貿易公司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做光學色差分選機的生產製造。

1999年,田明承包經營安科光電,隔年,卻以郝先進的名義從安科光電借了50萬成立了美亞有限,田明占股80%。

問題在於,美亞有限賣的也是色選機。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可以想像,2004年,美亞有限的凈資產增長到兩億多,但2006年,安科光電卻倒閉了。

同一個領導人,賣的又是同一種產品,結果卻是一家關門,一家風生水起。

傻子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2005年,老東家合肥輕工機械廠以違反競業協議,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的罪狀將田明告上了法庭。

田明辯稱,承包經營安科光電、美亞有限時的董事、總經理任期已滿,不存在違反競業問題,案件最後在合肥機械廠的主管部門中國輕工集團的調節下不了了之。

往事如煙,在那野蠻生長的年代,很多事已經難以說得清楚。

那麼,歷史問題如此之多的美亞,會是一家唯利是圖,又來資本市場收割韭菜的公司嗎?

似乎並不是。

自2012年8月1日上市以來,美亞每年都拿出大部分的利潤分紅,目前田明依舊持有61.45%股權,上市以來沒有一股減持的紀錄。

業務上,也是勤勤懇懇,上市以來沒有進行過一起併購融資,所有的努力都放在了光電技術領域的專註耕耘。

簡直就像個三好學生。

2

美亞的起家業務是色選機。

光聽名字你可能想像不出來是什麼東西,上圖吧:

這是一款農用設備,主要用來對大米、小麥、雜糧、茶葉和乾果等農產品的自動分揀

怎麼分揀呢?

根據物料的光學特性,發霉變質、質量差的農產品通常顏色都跟正常的有差異,於是就可以把它們剔除出來了。

這是一種食品需求從溫飽向小康升級階段,獲得巨大發展的產品。

世紀之交,我國的色選機產業開始爆發,美亞抓住了這波浪潮,迅速做大,5年時間就將凈資產增值了500倍!

到今天,國產色選機已經佔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美亞作為行業龍頭,份額高達30%

2016年,美亞的收入6.8億,色選機營收佔比76.47%,其中大米色選機的營收佔比在75%以上。

或許你會說了,就這麼一種傻大黑粗的農用設備,有啥好投資的嘛?!

別小看了哦,你可知道,一台大米色選機的價格超過了10萬元呢,2009-2011年美亞的大米色選機價格分別為10.42、11.02、11.31萬/台。

價格連年上漲。

更誇張的是,2016年,美亞的色選機毛利率高達50.48%!

同行里,中科光電2015年被合鍛智能收購,2016年色選機收入2.5億,毛利率44.53%;泰格光電今年3月上市,2016年色選機收入3.62億,毛利率52.97%。

如此高的毛利率,肯定不能算是低端製造業嘛。

關鍵的原因在於,色選機好不好用,其實不在硬體的組裝,而在軟體的優化上,就看你能不能對劣質農產品的圖像識別演算法調到最優狀態

明白了沒,本質上這算是一種軟硬結合的智能設備,一流演算法跟三流演算法有著巨大的效率差異,技術壁壘還是很明顯的。

美亞上市的時候,很多媒體看不懂,於是指責美亞的政府補貼、稅收優惠占利潤比例過高。

他們哪裡知道,色選機這種產品,可是既能享受高新技術15%的稅收優惠,又能享受軟體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呢。

3

搞懂了色選機的技術門檻,你就不難明白美亞為何能這麼賺錢了。

上市前幾年,美亞可是一直處於滿產滿銷狀態的。

當時媒體們又喊了。

你看你看,他2009、2010年銷售收入只有3.31億、3.35億,沒有明顯增長,利潤卻是1.1億和1.64億,增長了49%。

這肯定有貓膩!

呃,都滿產滿銷了,自然要漲價嘛,並且還有稅收優惠,想不賺錢都難啊。

輿論的紛紛擾擾中,美亞拋出了ipo募投計劃,其中的一個就是「年產2660台光電檢測與分級專用設備產能建設項目」,要將色選機產能從3200台擴充到5900台/年。

不過,好日子似乎漸漸接近尾聲了。

2012年是我國人口和城市化浪潮的一個轉折點,很多行業都在這一年進入了衰退期。

糧食的需求自然也不能例外,到2016年,我國糧食總產量6.16億噸,同比減少0.8%,冬天來了。

咦,冬天都來了,還講什麼呢?

其實,前面講這麼多,只是要讓大家看懂,媒體與美亞之間的看不對眼背後,存在著大量的誤解,美亞的經營戰略與業務能力本身並不差。

這正是懂行的機構們不會嫌棄美亞,一有風吹草動就跑去調研的原因。

美亞最新的動作頻頻,印證著早前的公告表態:

「對原有部分產能開始計劃實施技改。

同時公司未來在生產設備流水線購置和產能建設上,已計劃逐步加大向X 射線子午線輪胎機、口腔X 射線CT 診斷機、X 射線異物檢測機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投入。」

4

美亞的核心技術能力是光電檢測,所以發力方向一直圍繞著自己的所長來展開。

重點是兩塊業務:工業檢測、醫療影像。

先說工業監測,產品是這樣的:

是不是很眼熟?

沒錯,正是地鐵、機場等地常見的安檢設備。2016 年12 月19 日,美亞的首台安檢設備成功進駐合肥地鐵。

2016年,我國工業檢測市場規模150億元,而美亞的相關業務收入為4202萬,營收佔比4.73%,毛利率高達63.33%。

一切看起來都很誘人。

美亞也曾經表示,未來色選機、工業檢測、醫療影像三塊業務要形成3:3:4 的收入比例格局。

但是呢,這只是藍圖罷了。

工業監測已是一個很成熟的行業,美亞要做大並不容易。

2016年美亞的工業檢測業務營收4202萬,比2015年的4290萬還倒退了,2017上半年這塊業務收入也只有2222萬,佔比4.95%,三年過去了,依然原地踏步。

5

美亞真正的機會,在醫療影像設備

誰都知道醫療設備的利潤率超高,而美亞,抓住了一個小小的細分領域,口腔CT機

2012年,美亞研製出我國第一台三維數字化口腔CT,實現了我國在高埠腔醫療器械領域的突破

老年化時代+消費升級需求,誰都知道其中的機會有多大。

據賽迪研究院預測,全國口腔醫療設備及相關服務市場將從2015 年的1346 億元增長至2020 年的4000億元,5年3倍的增長空間。

截止2016年底,我國醫院口腔科室和診所有10萬家左右,並以每年4000-5000家的數量遞增。

但是呢,我國的口腔CT存量只有5000台左右,滲透率只有6%。

目前佔據份額的,主要是卡瓦盛邦、普拉梅卡等外資品牌,國內有競爭力的公司極為稀少。

自從美亞的口腔CT上市以來,以外資品牌一半的價格,很快就獲得了營收的大幅增長。

2016年,美亞口腔CT機收入1.65億,同比增長120%,營收佔比18.6%,毛利率56.94%;

2017上半年,口腔CT機營收1.07 億元,同比增130.78%,營收佔比已經提升到23.82%。

按這速度,明年或後年,就將實現營收佔比過半,躍升為第一大主營業務的目標!

據說,國泰君安的分析師參加完北京口腔展之後,回來興奮得睡不著覺,連夜寫了份報告。

看完這篇極為樂觀的報告,你有什麼感想呢?

有的同學已經撇嘴了,哼,你們這幫分析師又來忽悠我去接盤,快跑!

給各位透個風,2017年5月18日,國君資管等10家機構對美亞進行了調研,回來之後,「國泰君安君得鑫股票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就買了599.94萬股美亞光電。

還有兩隻社保基金,「全國社保基金四一三組合」、「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六組合」,分別在2016年一季度和四季度,買了721.26萬股、559.96萬股。

按目前的股價來算,他們都還被套著呢。

但是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短線的被套怕什麼呢,將來隨著美亞的成功轉型,業績上漲,一切都會賺回來。

美亞除了口腔CT機賣得好,針對耳鼻喉科、骨科等其他科室的檢測設備也已在開發中。

最新信息顯示,骨科CT機2016 年底已經報送國家指定機構檢測,耳鼻喉CT 機也處於CFDA 認證過程中,有望於2018 年上市。

風險提醒與估值分析

該功能為君臨公眾號優先贏付費訂閱用戶獨享。

想了解風險提醒,避免踩雷,以及獲得更多機會分析,請加入君臨公眾號優先贏VIP付費訂閱計劃。

微信公眾號:君臨【junlin_1980】更多行業解讀、證券分析盡在證券分析第一平台—君臨


推薦閱讀:

這生態圈玩得比樂視靠譜,新一代中國醫療器械巨頭若隱若現
神經電刺激
奧美醫療謀上市:高度依賴國外市場,國內決策失利?
【藻舒榕】藻酸鹽敷料有哪些優點
醫療器械經營領域的成功模式研究

TAG:国泰君安 | 机械 | 医疗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