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日食記」——白肉血腸:不一樣的東北味道!

白肉血腸名聞東北的地方菜,全稱應該是「酸菜燉白肉血腸」。網路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中的最後一句:「翠花,上酸菜!」這邊的酸菜指的就是「酸菜燉白肉血腸」。白肉血腸味道極佳,已經馳譽吉林食苑幾百年歷史了,是吉菜文化中的代表菜品,那麼關於白肉血腸的由來是什麼呢?

今天,小蔥就和大家一起解密白肉血腸!

白肉血腸的歷史由來:

白肉血腸,是從古代帝王及族長祭祀所用祭品演變而來。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儀注篇》記載,滿族長期以來信仰薩滿教,祭祀過程中,以豬為犧牲。

每逢宮廷舉行祭祀時「司俎太監等舁(即抬)一豬入門,置炕沿下,首向西。司俎滿注入洲一人,屈一膝跪,按其首,司俎滿洲執豬耳,司祝灌酒於豬耳內……豬去息後,去其皮,按節解開,煮於大鍋內,……皇帝、皇后親詣行禮……,神肉前叩頭畢,撤下祭肉,不令出戶,盛於盤內,於長桌前,按次陳列。皇帝、皇后受胙,或率王公大臣等食肉。」這種肉叫「福肉」即「白肉」。

所謂血腸,即「司俎滿洲一人進於高桌前,屈一膝脆,灌血於腸,亦煮鍋內」,這就是血腸,通稱「白肉血腸」。清代瀋陽和吉林地區開設的白肉館,都兼營血腸,成為東北三省滿族特有的傳統名菜。

白肉血腸的家常做法:

主料:豬肋條肉(1000克)、豬大腸(1000克)、豬血(1000克)、酸白菜(250克);

調料:砂仁(8克)、桂皮(8克)、鹽(50克)、肉豆蔻(8克)、丁香(8克)、味精(5克)、醬油(20克)、辣椒油(15克)、腐乳(20克)、大蒜(15克)、蝦油(10克)、香油(10克) 香菜(15克)

具體步驟:

1、帶皮豬五花肉皮朝下用明火把皮燒焦,在溫水中泡半個小時取,刮凈焦皮,下開水鍋中煮開後,用小火煮透,趁熱抽去肋骨,晾涼後切薄片裝盤。

2、豬肥腸治凈,皮朝內翻出,一頭紮緊。

3、鮮豬血澄清,上部血清加1/4清水、鹽、味精及用砂仁、桂皮、企邊桂、紫蔻、丁香合制的調料面攪勻,倒入豬腸中,紮緊封口,下開水鍋用小火煮至浮出,撈出晾涼切片,下水鍋中焯透撈如湯碗只,加蔥花、 薑絲、味精等調料及肉湯,隨白肉一同上桌即可。

白肉血腸作為東北八大燉菜之一,除了美味可口,更加代表的東北人對於未來的美好嚮往,以及對於先祖的一份思念!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東北,一定不要錯過這道——白肉血腸!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吃的俄羅斯食品、零食推薦?
花樣百出的福州糕點,年輕一代不懂她的美
你喝過最好的港式奶茶是在哪裡?
茄子變成魚肉味,才不是魚香茄子那麼簡單!
釣魚人最愛吃的十種魚

TAG:东北菜 | 美食 | 自制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