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一起讀(300):歐亨利短篇,一點讀後感

這篇聊歐亨利,時間快聖誕節,所以以《麥琪的禮物》為標題。

(按:經評論區提醒,改了……)

《麥琪的禮物》是中學課本上的,非常溫暖的一篇,甜蜜,感人,羅曼蒂克。

那一雙用不上的禮物,那兩個年輕人的心。

走心的禮物,是最美好的禮物。

好了,大部分讀者看到這就可以了,可以關掉頁面去準備聖誕禮物了。

你問為什麼看到這就可以了?

你讀過歐亨利的這些短篇小說嗎?沒讀過吧?

(把說讀過的那位拉出去。)

你聽過歐亨利的風格吧?

對,「歐亨利式的結尾」,現在俗稱「神轉折」的便是。

小說讀到最後一句,劇情逆轉,讀者才恍然大悟。

所以你還要接著往下看?不怕劇透?

好吧,真拿你沒辦法,那我只好不談具體的小說,聊聊我的總體觀感吧。

含淚的微笑,名不虛傳。

所謂含淚,是因為他對人生的苦難是如實描寫的,比如……比如……(此處省略若干例子)

所謂微笑,我以前以為指的是「才發現,笑著哭,最痛」。

不是的。

我現在理解,所謂微笑,指的是樂觀、堅強。

是明明知道人生苦難,仍然勇敢面對。

《XXXXXX》寫的是人生的無常,《XXXXXX》寫的是人生的無奈。

更多的作品,寫的是人生的荒誕、命運的弔詭,有意種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是的,這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事情的走向,本來就有很多種,你憑什麼認為會按你想像的那種去走?

比如現在這篇文章,你以為我貼心的不劇透對吧?

其實《XXXXXX》的結尾是XXXXXX,《XXXXXX》的真相是XXXXXX。

《XXXXXX》的結尾是XXXXXX,《XXXXXX》的真相是XXXXXX。

(上面的劇透已經過技術處理,只有愚蠢或不稱職的人看見的是打碼的。)

歐亨利的風格越幽默,語言越親切,劇情越歡快,你就越容易放鬆警惕。

放鬆了警惕,批判性思維就下降。

你的邏輯變得感人,以為面對的是狗血小故事,哪能想到輕描淡寫中暗藏殺機。

到最後一句,圖窮匕首現,你才知道前面都是笑裡藏刀。

這就像你在生活中,在習慣的區域呆久了,思維就變得懶惰。

你高估了表面的風平浪靜,低估了暗裡的世事無常。

所以,當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現的時候,你才慌亂,震驚,手足無措。

現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你一半時間在和互聯網打交道,另一半時間在社交狀態。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一副歌舞昇平的盛世氣象。

有多久沒有獨處,靜思,品味自己對人生的體會了?

因為你不想。你潛意識裡知道,光鮮背後,儘是傷痕。

但是,只有接受了「人生的常態是苦難」,我們才會對短瞬的幸福安康更加珍視和感恩。

而不會因為對方沒送你稱心如意的聖誕禮物就小題大作……

(我只能幫你到這了)

歐亨利最讓我欣賞的,就是在苦難面前,他能夠正視,樂觀、坦然地面對。

像金聖嘆在面對極刑時都能幽他一默,端得是條好漢子。

很多人當面對苦難,會怨天尤人,好像上天只待他不公,別人都不苦,就他苦似的。

其實人人都苦,時時都苦,正因如此,美好才更加讓人珍惜。

看清這一點的人,就接近悲憫、通透的境界,他不會苛求別人,也不會苛求自己。

對了,讀短篇小說還有個好處,尤其是讀歐亨利,就是能理解每個人都有背景故事。

讓我想到這一點的,是一個偵探遊戲,你只有自己的信息,但實際人人都有自己的陳年過往。

本來想把這個偵探小遊戲推薦一下,但我每次都抓不到兇手,感覺這遊戲做得不好,不推薦了。

知道了人人都有故事,人人都有苦難,我們就會不那麼苛求別人,也不那麼苛求自己。

誰都是凡夫俗子,誰都有惡的一面。

誰都是人生充滿苦難,誰都是傷痛載著光鮮。

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也不必自慚形穢、顧影自憐。

不過通透和悲憫,不是憑空能得來的。

它需要你讀很多書,走很多路,經很多事,受很多傷。

然後才能稍微明白。

當然,讀書也不是盲目的讀,人生這麼短,好書這麼多,怎麼能把時間浪費在壞書上?

想判斷一本書是不是好書,可以上豆瓣,看評分和評分人數。

如果你嫌麻煩,還有個簡單的辦法,就是關注公眾號「安靜的書桌」,公眾號菜單里有個「小程序」,點進去輸入書名,看到「推薦」或者「力薦」的就會不錯。

而且這個公眾號還會持續推薦好書,不是好書,我不推薦。

親愛的讀者,你讀到最後之前,也沒想到這是個廣告帖,對吧?

推薦閱讀:

身為聖誕老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聖誕節——全世界的狂歡
這份給「他」的禮物清單,至少可以用三年
聖誕倒數:你是這節日賜予我最珍貴的禮物

TAG: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书籍 | 阅读分享 | 圣诞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