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育成為你的工作,那是什麼樣?
告別了科比,彷彿不少年輕朋友的青春就過去了。青春過去了,就得考慮走上社會的事兒了。這一兩年,我在各種社交媒體收到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我熱愛體育,熱愛籃球(或者足球),我怎麼才能進入體育行業工作呢?
昨天我在推送里寫了,我在錢亮老師那兒訓練的時候,遇到一個在《China Dailly》工作的姑娘。她之所以想做一個記者,就是因為她是個科蜜,她想去採訪科比。她成為了記者,但她從未有機會去採訪科比。我並不知道,她現在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還有很多朋友說,他是某支球隊或者某個球星的鐵粉,他也想成為一名體育評論員。拋開普通話、語言表達能力、專業分析能力這些個人能力要求是否能達到,我一直想說,難道成為一名評論員就可以一直解說你喜歡的球隊嗎?那絕無可能,只有球迷才能只看自己喜歡的球隊。所有轉播平台的工作排班都是按時間來,比如我在央視排周三,在騰訊排四五,那就是我的工作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分配什麼比賽就是什麼比賽。這才是職業的工作方式和態度。無論解說任何球隊,你都得做同樣的準備。再說深一點,當你日復一日的分析比賽,只要看到比賽就進入神經緊張狀態,你還會享受觀看比賽的過程嗎?我以一個18年的職業工作者的身份告訴你,不,那是不可能的。那和你現在看球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說到這裡,我只是想說,興趣,所謂熱愛和工作,完全是兩碼事。只因為興趣進入一個行業工作,你一定堅持不了多久。
當然,我是個媒體工作者。到現在為止我講述的,都是媒體工作者的工作狀態。體育行業,或者說體育產業,不只有媒體。這個行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無論是體育管理、體育經紀,還是體育經營,這些領域都需要真正高水平的人才。可是真正高水平的人才,又往往在體育行業留不住。
這是為什麼呢?請讓我告訴你,整個中國體育產業都諱言的真相。那就是,這個行業不掙錢。如果你進入了體育產業,想很快掙一份高工資,那麼抱歉,你走錯路了。
你說是不是老闆心黑呢?當然不是,財散人聚,哪個老闆不明白這個道理。如果老闆能掙到錢,你就能掙到錢。可問題是老闆都掙不到錢,你當然也掙不到錢。體育產業掙不到錢,第一因為體育消費者太少,中國遠遠不是一個體育大國,體育並不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樣是佔據生活休閑時間,拿體育和娛樂產業做對比,體育的關注度、產能不及娛樂業百分之一。娛樂明星離個婚,在微博上能有千萬轉發,體育無論多大事兒,都到不了這個量級。
第二,體育消費習慣不好。幾十年來,體育產品長期作為免費品存在,一旦要產生消費,大量用戶就接受不了。央視和地方電視台對大量比賽的免費播出,也讓大多數賽事本身賣不出價兒來。作為體育產業核心的賽事都賣不上價兒,其他項目可想而知。體奧動力80億購買中超版權,轉手賣給樂視體育2年27億,已經是行業里定格的笑話。
從這個笑話開始,回歸理性的體育產業更現實了。不懂體育的投資人也不像前兩年,一看見國務院46號文件就大把在體育產業里扔錢了。一現實,產業就更骨感了。舉個最新的例子:兩個月以前,CBA公司售賣CBA聯賽的網路播出版權。幾經權衡,內部的心理價位是,如果能賣到每年兩億人民幣就可以接受了。兩億,換一個行業是什麼概念呢?騰訊的遊戲王者榮耀里,賣一件趙雲的皮膚,一天就快兩個億了。
這就是中國體育產業的真相。
前兩天我們公司招人。各位知道,我自己也有公司,創業幾年了。雖說是小公司,那也得招兵買馬。想招電商方面的運營,我們能給的工資是8000到1萬,希望能有一兩年工作經驗。發完招聘啟示,有好多人留言說工資水平太低呀,要求有工作經驗才掙這麼點兒?有位老兄說,杭州(某寶所在,電商發源地)那邊有兩年工作經驗的電商運營都掙2萬了。您說的有道理。可您說那個電商,可能是女性品牌的,可能是母嬰的,有足夠多的消費者,很容易就賣成千上萬單。我這個是體育領域啊!我要是能賣那麼多貨,你要幾萬我給你幾萬,可是我們賣不出去啊。
仰仗著咱們這兒大伙兒捧,楊毅侃球上的電商銷售不敢說是體育領域最棒,也是最棒的之一了。即便是這樣,我們的狀態也就是,能活著。北京一整頓,各項生活成本在增加,在北京的生活更艱難了。我們家在外地的小朋友們就叫苦,吃穿住用是一切的基礎。我有心給他們漲工資,不漲他們苦,漲完我苦,反正都挺苦。
聽完我說這些,你可能就不打算干體育了。不幹挺好,可是不管你干不幹,我們都得幹下去。一是我們確實喜歡體育,做一件事不能光說情懷,光說情懷等同於騙子。可也不能完全不說情懷,不說情懷堅持不下來;二是我們也幹了20年了,離開體育也不會幹別的,只能接著幹下去;三是我們都還年輕,我今年才40,按國家標準還是青年。我們相信再堅持20年,等我退休的時候,中國的體育文化、體育習慣、體育消費,應該都會有很大改變——我爭取趕上那一天。
所以每年到了年終,體育產業里的大伙兒都開大會,各種論壇,討論怎麼發展,怎麼掙錢。我經常說,當一個行業里大伙兒得不停開會研究怎麼掙錢的時候,那確實是這個行業不好掙錢。抱團不能取暖,真掙錢的行業,大伙兒都忙著掙錢去了,沒功夫老跟你開會。
我因為總愛說實話,所以不大去這種會。但我喜歡懶熊體育,他們和我一樣喜歡說實話。懶熊的聯合創始人黎雙富是我的好朋友,他曾經在《籃球先鋒報》和新浪擔任NBA前線記者,跟我有很多共鳴。懶熊是一家體育商業媒體,他們從商業和產業的角度解讀體育,最知道這個行業里的甘苦。去年年底在上海,他們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體育產業嘉年華,名字叫「趕路的人」,描繪了這個行業的面孔,是那麼行色匆匆。今年是第二屆,明天晚上在798上演,名字叫「潮前走」。和去年一樣,我將主持當晚的晚宴。我看到晚宴流程的第一項,就是劉語熙分享她的體育故事。我想不如把前些天錄的《有毅思》放一遍得了。
讀完這篇還想進入體育產業的你們,也請「潮前走」。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說走咱就走,20年後全都有。
*本文授權轉載自楊毅侃球公眾號。
推薦閱讀:
※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發布之後
※開掘中的金礦:運動營養產業
※體育版權系列故事之一 圖片的秘密
※瑰寶級天才周琦想要成大氣候還缺少一關鍵環節
TAG:体育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