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雞湯有多難?

爆款雞湯文,「我有一個朋友」已經成了起手式。是的,儘管我們不知道作者有沒有這個朋友,也不知道作者對朋友的描繪是否準確,這並不妨礙作者甩出兩個例子後直奔結論,也不妨礙激動的讀者在評論區一片附和。那麼,對付這種文章,我們是不是真的能有效地打臉?Aragones等四位學者的一個有趣結論,能夠帶給我們啟發。

把這類文章提到的例子都看成統計樣本:一組 X 變數(家境+是否創業+是否健身+旅遊多少+渴望愛情否+單身與否)對應一個 Y (是否優秀到「別人追都不敢追」的程度)。現在,假設作者說:「單身與否」這個因素,對「是否優秀」的解釋能力很強。為了打臉,我們就得翻找這堆 X ,看看能否挑出一組解釋力[1]比「沒有男朋友」強的變數。這個問題有多難?開頭提到的四位學者在2005年證明:這是個NP完全問題。也就是說, X 的量一多,哪怕你有很多的樣本,也有很快很快的電腦,你也未必能駁斥這個結論。

是的,哪怕變數都清晰定義,哪怕數據都準確,哪怕作者不絞盡腦汁重新解釋,哪怕作者不換用其它對自己更有利的標準,想要打臉這類套路的雞湯,也可能是極難的事情。更何況,現實中以上幾點常常發生。更多的時候,看出雞湯不靠譜處的人使勁抒寫,相信雞湯的人卻不予理睬。再加上這些實際影響的因素以後,所謂打臉,就更難了。

[1] 原文中,衡量解釋力的標準是調整後的 R^2 。用數學語言來說,這相當於對 rin(0,1] ,要在 (X_1,...,X_m) 中找出 kk<m )個 X ,使得 Y 對這 k 個變數回歸後的調整後 R^2 大於 等於r 。此外,找出符合這一要求的變數組合也是NP完全問題。

參考文獻:Aragones, Enriqueta, et al. "Fact-free learn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5 (2005): 1355-1368.

推薦閱讀:

為何你看了那麼多道理,生活還在原地?
世界上本來沒有心靈雞湯
給你們講個關於茄子的雞湯故事吧
有關於本隨筆
雞湯好喝,也不要貪杯哦!

TAG:心灵鸡汤 | 决策理论 | 经济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