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問題對話虛無 —— HackYourself 大哉問系列
我們自己虛構了一些問題,然後又炮製了一些答案。
——西蒙娜·德·波伏娃 「人都是要死的」
歡迎圍觀 00 的新坑:大哉問系列。
什麼是「大哉問」?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論語 八佾篇第三
大哉問(據說)出自論語,意思是「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啊」。
這會是一個自問自答的系列。正如「學什麼」比「怎麼學」更重要,「問什麼問題」比「如何回答」更重要。在之前的讀書會嘗試過「以問題驅動」的讀書法,效果不錯。加上之前有過「問題作為人生地圖」的思考,所以有了大哉問系列的想法。
人生的種種困惑、迷茫、無力、混沌,只會隨著複雜度指數上升的世界而加重。用問題作為線索,與趨於無序、混亂的環境展開對話,也許是一條通幽的小徑吧。
為什麼要多問好問題?
為什麼與問人類如何作出好決策相比,我們更不願意問人類如何找到好目標?——馬奇
人生好像總是有無窮的問題等待解決。
問題永遠解決不完,這其實不是困擾。真正會造成困擾的,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要解答哪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自主選擇。用主動的姿態去探索問題,更是一種選擇。
管理大師馬奇的發問提醒我們,好問題多麼可貴 —— 跟解決方案(決策)相比,更稀缺的是問對的問題(目標)。
最大化資源配置
先用一個功利的視角來解讀。
多問好問題的隱含前提是:人的壽命太短,精力太寶貴。
每一個問題都可能是時間和精力的黑洞,如果我們自己不選擇要面對、要解答的問題,馬上就會被一大堆問題塞滿——它們可能來自僱傭你、跟你做時間交易的 boss,來自無數生命力頑強的模因(Meme),來自無孔不入想讓你做出購買決策的廣告,來自不停侵犯個人邊界的重要或不重要的他人,來自其實與你完全無關但是能逗樂大腦的垃圾信息……
如果把精力和注意力比作可以調動的資源,在滔天的信息洪流之中,我們腦子裡工作記憶這一丁點兒資源,實在太過貧乏,必需得像個守財奴一樣死死守護它。
資源配置的目的,無非是更好地轉化為產出、達成目標。在這裡,「目標」是一個大坑。每個人看似都在為生活奔忙,可是每當夜深人靜捫心自問:我每天到底都在幹嘛?
嗯,我到底在幹嘛 —— 也是一個問題。
如果能經常自己給自己設定問題,作為「產出/目的」的重要記錄和反饋,並且有意識地、主動嘗試著尋找答案,「精力」這筆賬是不是就沒那麼糊塗?
構築意義,抵抗無序和虛無
再來切換一個不那麼功利的視角。
人生本無意義。不停追問意義,這大概是人的生理缺陷。
意義無法按圖索驥找到,也不能靠機緣偶遇,而是一點一點提煉和構築出來的。
讓好問題成為人生線索,通過經常追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會更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看重什麼、被什麼打動、受什麼困擾。這也是打磨三觀,尋找意義和自我的過程。
What Do I Stand For?
我為誰(什麼)代言??這是絕對不能交給他人來回答的問題。
面對這種終極問題,誰不想迴避呢?學校也從來不教該如何解答這些問題。可是它們就是陰魂不散啊,似乎每一次逃避,都往虛無多走了一步。到底有沒對錯?應該堅持什麼?每天的所作所為何以為繼?
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宿命般的終點:無序。要用有限的生命和稀缺的注意力對抗無序,可能真的沒有太多辦法,我會試著用問題編製「有序」的骨架,用沉浸和心流附著成為「有序」的血肉。
在問題的牽引之下,希望我們都能迭代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交出人生答卷。當然,給自己設計人生問卷,更為重要。
留下一些有趣的痕迹
既然問出了問題,總是會試著去思考、試驗、回答。有趣的問題,會激發行動,聚集同好。
如果一直只是做一個思想和內容消費者,似乎也不太有意思,為什麼不留下一些痕迹呢?
如果能把這些問題的思考、迭代過程記錄下來,大概也是對自己一個很好的交待吧?
什麼是好問題?
這本身就是個需要迭代思考的好問題。
如果只是為了裝 x,很容易問出一些「終極問題」,比如「美是什麼?」
在維特根斯坦看來,這些問題本身不成為問題。因為定義和解釋是語言的範疇,只是一種語言的單向邏輯,它解決不了語言之外的問題。意義是終極解釋,而「美」不存在語言上的終極解釋。那些過於倚重範疇的問題、容易變成文字遊戲的「終極」問題,我實在駕馭不來,還是少碰為好。
怎樣識別好問題呢?一個思路是用歸納法,去搜集各種各樣的問題,選出好的,然後總結出特徵。
好問題的特徵
00 先憑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嘗試總結好問題的特徵:
- 描述清晰
- 不容易回答,值得 go deep,能激發更高、更抽象層級的思考
- 指向有潛力的探索方向,牽引出有價值的回答,激發行動和帶來改變
- 開放式,沒有唯一答案,不同背景經歷的人可能會有迥異的答案
- 或者是時代的大問題,或者是超越時空的普適性問題
- 可能不會單獨出現,而是一組相關問題
好問題的栗子
Edge 網站每年都會提出一個 Big question,激發知識界的集體思維碰撞,今年已經是第 19 年。作為好問題的參考再合適不過:
在「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一書中,作者提出了很多關於教育的好問題。他倡導多提出「有生命力的問題」。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在「The Will to Believe」一文中,區分了「有生命力的假設」與「無生命力的假設」。有生命力的假設,指一個人在對自己而言具有真實性的問題中所發現的、值得嘗試的各種可能性。
「有生命力的問題」與之類似,指能夠為對話提供焦點和重要意義的一些探究性主題。教育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引導:
- 提供中心線索,包含一系列廣泛的探究主題,學習者可以對此進行長時間的探究。
- 圍繞著大概念而非答案來組織教學。比如:植物不同於動物,它們沒有感覺系統,植物的各個部分怎麼「知道」應該往哪裡生長呢?
- 提出增殖性問題,讓學習者積累一定經驗後繼續提出相應問題。比如:
- New Middle East 有可能實現嗎?(地理)
-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福是禍?(生物)
- 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那一代人為何在 20 年內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
- 人為什麼要結婚?(社會學和人類學)
- 什麼是愛?(社會學、生物學、心理學和歷史學)
- 奧運會是否改善了我們的價值觀?(跨學科)
- 找到問題的焦點。從提供一個問題的焦點開始:提供一個主題、題目或者對象,具有真實性和啟發性。
解決問題天生伴隨著「提出問題」或「發現問題」。這一步教育的缺失,還是得靠自己來彌補。
關於什麼是好問題,你有什麼想跟大家分享的嗎?歡迎留言。
如何讓好問題成為指引
普利策獎得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Isidor Rabi 說,大部分目前在孩子放學回家後都會問一句:「你今天學到什麼了嗎?」但他的媽媽當年問的是:
你今天有沒有提出一個好問題?
提問大概跟學習任何技能都一樣,需要大量練習。如果能提出 100 個問題,總能選出最好的 10 個吧?多提問,常常反思是否提出了好的問題,提問這門「手藝」也會精湛起來。
提出問題僅僅是第一步,我們的目的是讓問題真正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篩選問題
當我們試著列出一些問題,很快就會發現,這些問題的層次差別很大。
有的思考幾分鐘就能有大概的思路,有的可能窮極一生也給不出滿意的答案。00 暫時以輸出為目標,用問題思考周期粗暴地替代問題的複雜度/深度,將問題分成用 周/月/年 時間來思考的不同類型。
比如「編程思維有什麼特點?可以如何改善生活?」可能需要至少一個月來思考和實踐。
那麼可以把平時收集的問題列表,標記上「周」或者「月」(如果可以作為年度主題就另外考慮了),如果以月為單位,看看能不能拆分為幾個以周為單位的小問題,排出優先順序,一周一個。
大哉問系列打算聚焦在這樣的問題:
- 思考和實踐周期在 一周 ~ 五年 的問題
- 對知識體系、立場、思考本身有迭代作用
- 個人已有相關困惑和經驗積累,待梳理總結
- 可以啟發近期的行動
琢磨
篩選好問題之後才是關鍵的一步。除了大塊的工作時間之外,把問題作為最高優先順序的事項:頻繁載入問題到腦子中,讓注意力盡量聚焦,圍繞問題去收集信息、展開思路、建立連接、形成觀點,等等。
怎樣做到頻繁載入問題呢?現在注意力實在太渙散了。我們可以嘗試設定一些 Triggers:
IFTHEN周日午/晚飯後挑選下周的問題,寫在卡片上出門/通勤帶上問題卡片,寫下思路跑步/散步熱身時載入問題,變跑邊整理思路,回來寫下筆記周六整理成文
(註:跑步和散步對我特別有效,可能不適合大部分人)
輸出
如果沒有輸出,等於沒有思考過。
思考得再深入,也需要反饋。於是必需將思考做階段性整理和輸出,用來評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程度,收集大家的反饋,如果能有觀點的碰撞就更好了。
用於收集反饋和評估的問題:
- 這個問題是否激發了比較深度的思考?
- 思考、實踐過程中我有哪些新收穫?
- 如何轉化為觀念和行動上的改變?
- 發現了哪些待探索和深入的領域?
- 輸出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
- 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問題?
- 其他人有什麼思路?
最後
Judge a man by his questions rather than by his answers. ― Voltaire 伏爾泰
HackYourself 大哉問系列啟動,歡迎提出你的好問題~
Ref
- Edge.org
-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 5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Question
- 美是什麼?是否存在客觀的美? 以及如何問出一個美的問題? - 知乎
- 知乎上的好問題有哪些?
大哉問們
大哉問01 - 什麼樣的時間觀值得擁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