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流血多的革命反而容易失敗?
熱血者領導的革命如太平天國,十月革命,文化XXX多沒有好結果 。溫和派領導的革命如天鵝絨革命,光榮革命多能成功。 是不是『革命』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有誤解,一定要去『命』才算革命?
也許是您頭腦中已經有了先判斷,不喜歡激進和暴力的變革方式,所以會為「流血多的革命反而容易失敗」去找依據。尼德蘭革命延續了很長時間,死了很多人,但好像不能說它失敗了。
這樣的問題可能比乍看起來的要複雜得多。很多革命運動中都有溫和派和激進派,有溫和階段和激進階段。人們常說的光榮革命,其實只是一段時間很長的革命時代的終點,但人們常常有意無意地遺忘了它之前的曲折和暴力。
已故美國俄裔學者Martin Malia曾試圖現代世界的革命作一個宏觀的比較分析。他採用了C. Brinton的階段論概念,認為革命有其內在模式。他從長時段視角出發,認為從胡斯戰爭到布爾什維克,所有革命都表現出兩個特點:革命者的「民主化」傾向,革命抱負的持續激進化——從神學關懷到為自由而鬥爭再到對社會平等的激烈追求。革命解釋中的關鍵變數是:早期革命中是宗教,隨後的革命是啟蒙的進步主義,再後來的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歷次革命構成了一個貫穿歷史的傳統,即每次革命都在向先前的革命學習但又超越了它們。作者認為:革命是某個民族的歷史中整個階級反對舊制度的鬥爭;它們基本是政治、文化和思想方面的,並不主要是社會經濟方面的。1776年之前的革命主要是為了恢復失去的舊秩序,而隨後的革命主要是為了創建新的現代政治。現代革命主要不是宗教和超自然方面的,而是世俗的、並存在無限可能的激進主義。舊制度越是「堅硬」(如法國和俄國),革命變遷越是徹底(英美則不同)。英美的革命主要牽涉自由,法俄的革命對平等有更強烈的訴求,因而也更猛烈。
因此我們應該區分政治意義上和社會意義上的革命。題中涉及另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革命概念的演變。在西文中,revolution一詞最初是指天體回到原來位置上的運動,哥白尼的《天體運行》即用此詞。因此革命最初主要是「回到原點」的意思,Malia說,「1776年之前的革命是為了恢復失去的舊秩序」,即是這個意義上的「革命」。我們現在理解的革命,更多是被美國革命、特別是法國大革命賦予了新意義的革命:它是某種人造秩序和「新社會」的助產士,它特別具有唯意志主義的色彩。溫和的革命成功的才有價值留在史冊,不成功的都銷聲匿跡,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了。相反激進的革命不管成不成功,都是劇烈的衝突甚至戰爭,怎樣都會在史書上面留下一筆的,所以你看到的溫和革命和激進革命成功比例會比較失調。比如佔領華爾街的這個運動,估計200年後真心沒人知道了。
失敗的革命遠多於成功的革命,人們不可能記住所有失敗的革命,流血多的失敗的革命的流血多也是一個特點,在這方面區別於其他更多的失敗的革命於是被記住或知道了。而不是流血多的革命容易失敗。流血多少與革命成敗無直接因果關係。
我覺得如果把所謂革命比作一個商業投資項目,那麼所謂流血多就比作成本過大。而人們總是自私的,當通過一種成本高代價大的方式進行投資時就會非常在乎結果能否獲益,獲利,而越考慮收益,獲利此類的問題時就會導致偏離了革命的初衷,從而失敗。當然,我覺得這個題目最好再把邏輯梳理一下。文革本身初衷應該就不是武力革命,而為何轉變成流血的鬧劇和慘案這雖是所謂文革的失敗,但其實本身已經偏離文革了。
查理一世死不瞑目無數議會軍和保王黨士兵軍官表示今天晚上來找你談談
你真的以為流血的革命容易失敗嗎?流血的革命不過是革命的中間階段罷了,法國大革命,中國清末立憲孫毛鄧,都符合下規律。以下為複製粘貼。
布林頓提出一種理論,認為所有的革命都要經過相似的階段。
A:舊政權的腐朽B:革命初始階段C:起初,溫和派接管政權;D:極端主義者接管政權E:「熱月」結束恐怖統治
所有的革命都容易失敗, 無論是流血還是不流血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表示不服
法國大革命笑而不語
美國革命笑而不語
推薦閱讀:
※豬籠和小腳:維護女德的秘密武器
※這個95後姑娘承繼300年古老技藝,她筆下的魍魎魑魅自帶仙氣,讓人慾罷不能
※法意編譯|「500年後,現在的國家還會存在嗎?」
※魯迅名言集錦
※母親節專題|老有所依,是經濟賬,更是親情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