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了很多書,我們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解題者」解決的第 14 個問題

閱讀本文需要 10 分鐘

Problem #14:「為什麼讀了很多書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大家好,我是肖璟。

今天來聊聊知識體系的構建,順帶聊聊如何克服知識焦慮。

好友毛毛是個特別好玩的人,她是一部行走的百科全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博物館做過講解員,當過字幕組組長,在人文講壇講過課,而且拿下了 30 張 MOOC 證書,跟她聊天可以學到特別好玩的東西。

前段時間毛毛來北京玩,於是我們相約出來喝酒。

酒過三巡,她訴苦道:「我上了 30 個 MOOC,我懂得很多知識,我也記得它們。但真的回歸到日常生活里,我發現遇到具體問題時,我很難回憶起這些知識。除了我常用的那些方法論,大多數在我的工作跟生活中都無法施展。」

無獨有偶,前不久重度文藝青年好友 E 在聊天時也提到,她看了很多書,每本書都做了詳細的讀書筆記,但蠻多書看過後很快也就遺忘了,內化了的知識也感覺都餵了狗,有時候也會困惑讀書的意義在哪裡。

所以,為什麼讀了很多書,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們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讀完每一本書,如果有好好做筆記、畫知識結構圖的話,其實每一本書都會變成一套知識體系,沉澱在我們的大腦里。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容量超大的衣櫃,學習知識的過程就像往裡頭添置衣服的過程,一件衣服就是一個知識體系。

然而,提取、應用學習到的知識體系時,有三個很糾結的問題。

問題1:選擇困難

腦海里的知識體系會隨著讀書數量逐漸增加。所以每當你要解決問題、需要提取知識的時候,你便會開始出現選擇困難的癥狀。

就像你(或你的女盆友)買了一堆衣服,每次出門時都要糾結上半個小時,才知道今天應該穿什麼。

問題2:利用率低

知識體系數量過多時,你會發現大部分知識體系被調用的頻次會很低,有的冷知識可能這輩子不會再用到。而且一旦不頻繁調用某些知識體系,你每次調用時自然不夠熟練,你甚至會將它們遺忘。

這就像你那一廚櫃的衣服,每件只穿個一兩次,就不穿了。錢花得其實有點浪費。

問題3:自相矛盾

不同學科、甚至同一學科不同流派會有一些衝突的觀點,所以連續解決一系列問題時,很容易會有前後矛盾的情況。比如你學習經濟學時,先後接觸了凱恩斯學派與芝加哥學派各自的知識體系,你可能會糾結一下政府應該多大程度地干預市場。

想像一下,你衣櫃里的衣服有100種風格,今天辦公風,明天運動風,後天學生風,接著哥特風、嘻哈風、森女風。沒有一個統一的形象風格,朋友們會覺得你很捉摸不透。

針對上述的三個糾結,我一般會讓自己的學習過程恪守下面三個原則。

原則1:摒棄知識收集癖

換句話就是少買點衣服。

你要接受一個現實:這個世界有些知識就是你這輩子都不會知道的,就算哪天你被改造成半個A.I.可以直接下載知識,也不見得你買得起那麼多的存儲空間,你還是要優先選擇能為你所用的。

在麥肯錫,我們部門每個月會有一兩次公司內的 knowledge sharing,請各行各業內部專家就某個行業進行分享。我當時是 knowledge sharing committee 的一員,在組織這個活動時我們觀察到一件事:舉個例子,房地產專家講行業概覽之類的知識固然很吸引,但如果你不是在地產項目上、或是在籌備買房的話,你很快就會把這些知識都忘了。

因而,比起「為了學習而學習」,我更推崇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

前者便是知識焦慮的源頭——你無聊在逛知乎得到之類的APP時,看到「每天5分鐘懂點經濟學」、「Python 入門指南」之類的課程,不禁會想:「嗯,這個知識對我有用,我先把這個課買了,說不定之後會用到這個知識。」

且不說你買完這些課之後到底能不能堅持聽完,就算你真的聽完了學習到了知識,如前所述,你可能一輩子最多用到一兩次。

「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則不然,學習知識是為了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這些知識自然是最實用的。比如我為了寫新書《無現金時代》(月底上市,中信出版,此處為軟廣),我讀了幾十本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書和報告。

這個方法被應用在編程學校「42」的教學上。如果你看過《銀河系漫遊指南》你可能會知道:「42」是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這個學校的學生每天都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習。學生每天早上 8:42 時會收到一道問題,學校沒有老師,你可以 google、查書、問同學,窮盡各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42」矽谷分校的畢業生被 Twitter、Snapchat 等公司哄搶,因為這些學生特別擅長「解決問題」。

「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就像遇到需要的場合再買特定的衣服,你明明沒有啥穿燕尾服的機會卻買了一堆屯著,純粹浪費錢,不是嗎?

你可能會問:那這樣的學習豈不是很功利?我也需要做一些 casual reading 啊?我覺得也沒問題,我其實也經常讀一些和我從事的領域完全沒有關係的書(比如最近在讀寺主人推薦的《味覺獵人》),不過我會建議你這時候要貫徹原則 2 跟原則 3 ——

原則2:刻意多場景應用

我在諮詢公司工作時,80% 的項目都在服務於金融機構,自然積累了不少金融行業的方法論。之後我在服務房地產、製藥、能源等其他行業的客戶時,我發現不少金融行業的方法論其實也可以跨領域應用。

同一知識體系可以在不同的領域裡頭舉一反三,學習了某一領域知識後,你需要刻意思考:還有哪些領域時可以應用這些知識?

我常提到的《思考,快與慢》的作者 Daniel Kahneman 本職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系教授,卻把心理學知識應用在經濟學上,發展了行為經濟學,從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的不少文章也是從跨甲的視角在舉一反三、應用知識(文末有文章鏈接):

  • 用投資的角度看旅行:《5W旅行法:如何用投資的角度探索一個城市》
  • 用財務的角度看親密關係:《和父母越來越疏遠,是我錯了嗎?》
  • 用決策科學尋找人生目標:《做個不迷茫的聰明人》

這麼做可以讓你學到的每一個知識體系的效用最大化。

就像你買了一套高級西裝,你可以上班見重要客戶的時候穿,也可以去參加婚禮的時候穿,也可以參加宴會的時候穿。一物多用。

原則3:打造元知識體系

我身邊的牛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元知識體系。它類似於一個通用的公式,比如,大部分麥肯錫出身的人都會用「七步成詩法」來解決人生超過 90% 的問題(這個方法論我將在後續的文章繼續分享),我的元知識體系則是以投資學為基礎的。

一個人的元知識體系,是其他知識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所有學到的新知識都可以用某種方式被納入元知識體系中。

元知識體系的概念有點類似 查理·芒格 的多元思維模型——

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頭腦里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後,你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棵樹的主幹,各個重要學科的知識經過提煉(synthesize)後會被內化為樹榦上的一片樹枝,變成整個系統的一部分。

我的前老闆 Autumn 熱衷公益,受其影響,我最近也跟她一起參與了一個公益諮詢項目。前幾天,她分享了她喜歡做公益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做公益的人各式各樣,大家來自不同行業,工作方法不同,雖然她一直用的是麥肯錫的工作方式,不過也可以學習這些新方法,把它們整合到麥肯錫的核心方法論中。

內化新知識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前面提到的糾結的問題:新學到的知識可能與你的元知識體系有所衝突。

所以這時候,你需要辯證地內化:你要回頭審視自己的元知識體系,看看與新知識矛盾的部分孰優孰劣——如果保留原來的樹枝,那我得找出新知識的邏輯漏洞在哪;如果用新知識替代原來的樹枝,那主幹或其他樹枝會不會受到影響?整個系統的邏輯如何自洽?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一旦你做到了,你便擁有了一套自己專屬的個人風格極強的「戰衣」,比如喬布斯的毛衣、小扎的T恤。

最後例行來個圖總結一下:

文中提到的文章鏈接:

  • 用投資的角度看旅行:《如何用投資的角度探索一個城市》
  • 用財務的角度看親密關係:《和父母越來越疏遠,是我錯了嗎?》
  • 用決策科學尋找人生目標:《做個不迷茫的聰明人》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更好地內化知識、形成各個領域的知識體系,你也可以閱讀這篇:《人工智慧即將取代我們?面對AI,我們該怎麼保持競爭力?

/ 今日互動 /

你的元知識體系是以什麼學科為基礎?

參考材料/推薦閱讀

查理·芒格, 彼得·考夫曼. <窮查理寶典>. 中信出版社. 2016

題圖/ unsplash

作者肖璟,寫過暢銷書,創過幾次業。理財教育者,曾供職於麥肯錫金融機構組,也曾在Google打過工。Linkedin、36氪、南方周末等一線媒體專欄作家。

公眾號/ imjietizhe

推薦閱讀:

試舉例來說明批判性思維?
與PPT相比,你應該先培養結構思考力
助產術-蘇格拉底的智慧
如何迅速意識到自己的偏執和片面?
為什麼有人思考問題一下能抓住重點?

TAG:读书方法 | 思考方法 | 知识焦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