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發酵箱,我該怎麼控制麵糰的濕度?
● 昂內爾.普瓦拉納曾說:
好的小麥也有可能烘焙出不好的麵包。麵包烘焙的神奇之處在於操作和發酵,而我們所欠缺的是方法。
當我們追求高品質的材料及健康烘焙之時,我們卻往往忽略了練習及知識的積累。每個麵包師都不是天生就會做麵包,也少不了多次的失敗和知識經驗的積累。發酵作為麵包重要的環節,不少人都敗在這個環節上。有些人,會認為,是不是酵母不對?酵母活性不好?但更多的原因,是敗在了濕溫度之上及經驗的積累。換種說法就是:排除經驗的多少,對發酵影響最大的,就是溫度和濕度。
溫度在此之前,我們也曾為大家講述了一些控制及注意的點,大家可以回顧一下:
冬季麵包發酵不起來?你需要知道的3大發酵秘笈……
夏天麵包發太快?你可能忽略了面溫的控制
今天我們重點來講下濕度的控制。濕度控制想必是不少家庭烘焙的一個難點,它和溫度控制不一樣,溫度可以從面溫、水溫、室溫採取相應措施調節。
而濕度大家對它總有一個誤區:只能「聽天由命」,因為我無法精準控制空氣中的濕度。
當然,若是有一台發酵箱是最好的,因為發酵箱可以隨意按照自己所需去調節。可發酵箱的價格確實昂貴,對於普通的烘焙愛好者並不友好。
所以,該怎麼用手上現成的東西,去製造適宜的濕度呢?這裡先為大家賣個關子,我們先去了解下每次發酵濕度需要維持在多少為佳,再為此「對症下藥」。
每次發酵所需的濕度
01 一次發酵
如果不是有特殊要求的配方,普通麵糰的首次發酵,通常要求不會太高,通常都是在室溫內進行即可,大約在25~28℃,濕度為70~75%。這裡的濕度要求不算拘謹,普通室溫都能滿足到以上的濕度,但重點是——為你的麵糰蓋上保鮮膜。
02 二次發酵
最後一次發酵,麵糰就變得更嬌氣了,發酵溫度及濕度的控制不是一般室溫能維持的。最後的發酵一般要求在30℃以上,濕度或許要達到80%以上,著實讓人不知所措。
濕度控制不好,會對麵糰有什麼影響?
最近不少麵包夥伴都提及幾個相同的問題,而恰恰這幾個問題,就是濕度所惹的禍。
① 為什麼烘焙成品表面會出現很多白色小泡泡?
② 為什麼麵糰拿出來整形/烘烤完畢拿出來的時候,麵糰會縮小?
③ 為什麼外表皮經過發酵後變干變硬?
恰逢現在冬天,空氣乾燥,濕度隨之降低,濕度太低,麵糰表皮容易變硬,隨之約束了麵糰的膨脹,成品表面也會變硬,變厚,同時體積也會縮小。而白色小泡泡,就是可能大家在濕度控制上「過頭」了,導致濕度太高,使得小泡泡出現。
解開眾人對濕度的誤解,從身邊的工具控制濕度
上文稍有提及,大家總是對濕度有所誤區:只能「聽天由命」,因為我無法精準控制空氣中的濕度。即使沒有發酵箱,我們也可以用身邊的工具,去製作適宜的濕度環境。(此處較為針對最後發酵所需的高濕度要求)
1. 把麵糰先移到烤盤上。
2. 把烤盤放在烤箱中層或上層,烤箱底部放一碗熱水,但不能是開水,關上烤箱門。
3. 烤箱可以先烘烤一下,讓烤箱有些溫度。
這碗並不算熱的熱水,並不能維持至麵糰發酵完畢,在發酵過程中還需要有時候打開烤箱門感受下烤箱中濕度,如果麵糰表面開始變干,烤箱中已經沒有蒸汽了,那就需要你再次去加熱一下那碗水或者換一碗水。
還有一個情況,濕氣太重了,烤箱門有水汽,麵糰變粘手了,可以打開烤箱門,散下水汽。
後面再給一些小貼士給大家,希望大家受用:
1.如若不想一直打開烤箱去感受濕度那麼麻煩的話,可以購買一個是溫度計,把它一同放入烤箱中。
2. 烤箱若有低溫發酵功能,可以使用上,保持烤箱內恆溫。換水的操作也可以直接省略了。
3. 注意的是,這個方法是沒可能完全精準於所需的濕度百分比中,可是能比室溫的濕度更加穩定,更加高一些。我們無需真的精準於一個濕度百分比中,但我們要確保濕度需要維持在一個5~10%的範圍之間即可。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發酵濕度的乾貨後,可以衝破發酵濕度的難關,若你有獨家的濕度控制方法,也不妨留言與大家分享!
想要第一時間知道不藏私菜譜和更多麵包知識,歡迎關注!
原文首發在公眾號:不藏私麵包匠人(id:linyuwei201706)
推薦閱讀:
※智能瓶塞,讓你在家複製世界名酒!
※關於紅茶菌你了解多少?
※中國的豆豉健康又美味,為什麼不象日本納豆那樣廣泛流行?
※只用化學藥品勾兌,而不經過發酵,可以製作出口感、成分等與正常的白酒相似的酒嗎?為什麼呢?
※為什麼牙縫裡的肉味道很像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