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如何快速提升「逼格」?除了時尚圈就是紀錄片了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萬萬沒想到,今年的「中國紀錄片十大推動者」稱號,居然頒給了林志玲。硬糖君分明還記得,《了不起的匠人》剛開播時,充當解說的志玲姐姐曾因娃娃音引來無數爭議。

意料之外,然而也在情理之中。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了不起的匠人》(以下簡稱:《了匠》)要找看起來「很不搭」的林志玲,而林志玲居然也願意拋下更好賺的綜藝、走秀、影視劇來參與紀錄片了。

林志玲得逼格口碑,《了匠》得流量關注,甚至對整個紀錄片行業,都是一次有效的創新示範。

新媒體對明星生產和消費鏈條的最大改造,大概就是明星們都變得特別「能屈能伸」。向下,電影明星爭相拍電視劇甚至網路劇,有流量和接地氣才是第一生產力;向上,大家又紛紛投身以往看來既不賺錢、又過於曲高和寡的領域,比如文藝片,甚至紀錄片。

這樣的轉變,本質上還是中國內容產業的消費升級。中產階級趣味開始引領大眾審美,「逼格」二字更是與商業價值直接掛鉤。「曲高」不再「和寡」,而是成為人們自我標籤的全新追求。

當成龍為紀錄片 《地球、神奇的一天》配音;當林志玲連續兩季深度參與《了不起的匠人》;當《我在故宮修文物》火爆B站;當紀錄電影《二十二》成為暑期票房黑馬……我們簡直有理由相信,紀錄片將要成為商業片、文藝片之後,明星們的新征途了。

明星愛上紀錄片

在紀錄片的發展史上,明星參與其實並不稀奇。早在紀錄片的初創時期,盧米埃爾兄弟就攝製了大量與明星活動有關的紀錄片。

而隨著電視時代的到來,紀錄片領域出現了以主持人為核心,同時集製片人、導演、專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的紀錄片專業製作人士。他們控制著紀錄片的整體流程和品質,並通過出鏡主持的方式實現個人形象的「明星化」塑造。

為了能夠讓電視紀錄片更有吸引力,英國廣播公司多年來培養出了很多紀錄片明星,藉助他們的個人魅力將受眾吸引到電視機前。這類明星的典型代表就是有「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之稱的大衛·愛登堡。

擁有劍橋學地質學和動物學學位的愛登堡從業六十多年來製作了近30部自然紀錄片,身兼主持、導演、科學家等多重身份的愛登堡在節目中通過妙趣橫生的解說、科學嚴謹的演示和美輪美奐的影像,感染了英國乃至全世界的受眾。

進入新媒體時代,紀錄片與明星之間的雙向吸引力越來越明顯。它們通過準確的定位和精確的策劃引導各路明星參與到對真實生活、真實事件的探索、體驗、感知的過程中來,用高水準的製作讓受眾體驗紀錄片源自於生活真實的魅力。

2015年,為了幫助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英國大使的大衛·貝克漢姆開展慈善募捐,英國廣播公司策劃製作了紀錄片《貝克漢姆:為摯愛的足球而戰》。在片中,貝克漢姆克服重重困難,10天內穿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7大洲參加了7場足球比賽。

2016年,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邀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尋訪全球氣候問題,歷時兩年拍攝了旨在喚醒人們對於全球變暖危機意識的《洪水泛濫之前》。

但很長一段時間,紀錄片在國內的固化印象都是:有思想有內涵,但是曲高和寡「門檻高」,是市場競爭的弱勢代表。

不過,隨著近兩年以《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紀錄片的崛起,這些作品不光在內容上更符合新媒體和年輕觀眾的收看習慣,關鍵是正趕上了這一波觀眾審美升級的需求。這些紀錄片以黑馬姿態走紅,也讓國產紀錄片「高配」了起來,吸引一線明星參與其中。

成龍給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獻聲,在責任心和紀錄片魅力的感召下,為其不間斷配音6小時;片約不斷,炙手可熱的林志玲深度參與了兩季《了不起的匠人》,她本可用這些檔期去參加更「輕鬆」的綜藝,但卻扛起了傳承工匠精神的「大任」。

知了青年2017年12月底即將上線的《三日為期》,是一部互聯網觀察時紀錄片,每集聚焦一個地點,用三天時間蹲守紀錄,試圖從普通人的生活瞬間中,衍射出大時代的溫度肌理。這部首檔互聯網觀察式紀錄片,據說邀請到一位神秘大咖加入配音,而且引用明星來演唱《三日為期》的主題曲,跨界的合作已成為新紀錄片的潮流。

與此同時,「明星紀錄片」也逐漸顯出獨特的優勢。明星參與推動紀錄片傳播,提升了其市場吸引力和商業競爭力;紀錄片的傳播又助推明星的美譽度,賦予其更多藝術審美標籤和社會責任力。這可是拍多少真人秀和商業片都換不來的。

嚴肅題材的審美品格

在某種意義上,稱2017年為「紀錄片舉崛起年」也不為過。

在電影領域,僅一個暑期檔,《二十二》憑藉強大口碑走出了典型的票房逆襲曲線,成為暑期檔最大黑馬。而在此前,《重返狼群》獲得3291萬票房,《岡仁波齊》更是獲得9972萬票房。

短時間內接二連三,我們就不能以孤例視之,而是一種必須注意的新趨勢。中國電影院里的紀錄片,已經今非昔比,因為中國觀眾變了。

這樣的變化同樣發生在紀錄長片領域。優秀紀錄片作品正在分眾時代滿足不同受眾的審美需求,它們不止引起廣泛關注,還逐漸找到了商業與藝術的平衡之道。

而一個突出特點是,新媒體改變了原有的以電視為核心的傳播格局: 2016 年網路點播量最高的十部作品裡,前兩部是網路首播的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二季和《了不起的匠人》。

撇開《地球脈動》這個進口片不談,《了不起的匠人》非常有助於我們一窺新時代紀錄片的「套路」。

首先,立足網路,精準傳播。《了不起的匠人》作為一部網路微紀錄片,其短小精緻的篇幅順應了人們的碎片化收視習慣。

同時,新媒體聯動,也打造了全媒體傳播生態鏈。觀眾在視頻網站觀看《了不起的匠人》的時候 ,經常會在畫面右下角浮現「新浪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網站的圖示化鏈接,觀眾只需輕輕點擊便可在新浪微博參與 # 了不起的匠人 # 話題討論,或者加入豆瓣「了不起的匠人」興趣小組發表自己對這部微紀錄片的觀感。

其次,精耕細作,自然流暢。《了匠》鏡頭景別豐富 ,剪輯流暢 ,為匠人故事的敘事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為其每集15分鐘的篇幅 ,製作團隊可以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耐心打磨每一個鏡頭。很多觀眾在觀看了《了匠》以後都被其唯美的畫面鏡頭所折服。

明星的深度參與,也挖掘了紀錄片的高層級美感。例如,在講述漢服匠人鍾毅的故事時,分享人林志玲則身著漢服出場,既凸顯了東方美,又與匠人故事內容相契合。

在講述銅爐匠人陳巧生的故事時,分享人林志玲則首先在銅爐中點燃香薰 ,然後才開始故事的引入,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流暢。這樣的藝術氛圍包裹下,甚至會忽略林志玲的嬌嗲音色,因為觀眾看的是精美工藝,醉心的是工匠精神。

如同《國家寶藏》中的國寶守護人都是明星一般,他們吸引的關注度使得國寶再次活躍於現代觀眾的視線。毫無疑問,林志玲的配音也是連接工藝品和大眾的介質。《了不起的匠人》的總導演李武望表示:通過娛樂明星做介質,去鏈接觀眾本來對一個不熟悉事物的關係。

從這一點上說,近年優秀的紀錄片都是走的「輕而靈」的路子,《舌尖》專心食物之美,《我在故宮修文物》關注文物之魄,《匠人》則把精美工藝和匠人精神推廣到普羅大眾之中。

逼格就是生產力

明星的加入改變了紀錄片小眾屬性,紀錄片作為一種內容產品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就像《匠人》紀錄片總導演李武望所言:「技藝的傳承不能脫離人的生活,真正能打動人的一定是人。」而凡是能打動人的內容,其商業價值自然毋庸置疑。

《了匠》在商業運作上算是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過去的紀錄片,其商業前景多半愁雲慘淡。《了匠》作為年輕一代的紀錄片的佼佼,因其篇幅簡短,製作和傳播手段更加靈活,因此在商業運作上也更有潛力:

原生廣告模式使《了匠》既是紀錄片也是品牌片。團扇復興人李晶,帶著工匠精神的誠意給惠普印表機拍攝了品牌宣傳片;音響匠人曾德鈞,則邂逅了德古精工的至簡哲學,博朗音響中國音響共同詮釋了大音希聲、大道至簡的美學。

此外,知了青年今年還在北京、上海、長沙舉辦了《了不起的匠人》的衍生展覽:「了不起的匠人亞洲手作展」。展覽展示了漆器、蜀錦、漢服等12位手工大師的匠心之作,還使得觀眾有了與大師現場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了不起的匠人》的紙質圖書也適時上架,無論是展覽還是圖書,都擴展了紀錄片的傳播圈,將工匠精神進行了全方位的傳遞。

跨界加盟的林志玲,有望繼續出現在第三季的《了不起的匠人》中。其實,林志玲在紀錄片中的角色除了分享人和配音員外,還是相關產品的品牌代言人。既是紀錄片,也是品牌片。不斷滿足觀眾好奇心,深挖東方美的「知了青年」,證明了紀錄片或許是品牌最好的一種載體。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紀錄片就成為電影市場的一股清流。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國產紀錄電影的票房分別是1815萬元、3163萬元、7795萬元,同比增長74%、146%。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民營公司開始進入紀錄片領域。相對小眾的紀錄片為了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也開始積極拓展新的傳播途徑,跨媒體推廣、傳播成為趨勢,促進了紀錄電影票房的增長。

從近年的爆款頻出來看,新一代紀錄片已經俘獲了觀眾的心。它們在拍攝和製作上更加精細化、商業運作上更有創意、文化傳播的使命感也更強。

而今天的明星,最重要的就是「人設」。文化、深度、價值觀,無疑是最好的「人設」加成。也難怪明星對紀錄片青眼有加。在這場明星與紀錄片註定雙贏的合作中,或許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期待,大甜甜為我們解說上下五千年。


推薦閱讀:

TAG:了不起的匠人书籍 | 综艺 | 新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