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文章傾社稷

古往今來,戰爭總是政治鬥爭的最後手段,正所謂「兵者,危道也」。即使最混蛋的統治者,要發動一場戰爭,也都要經過多方思考和反覆權衡,才能最終做出決定。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人會因為聽到了一首歌(詞)而決定發動戰爭,您信嗎?我相信,稍有理智的人都會大搖其頭。

可這樣的事情,卻清清楚楚地記載在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里:

「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鶴林玉露》是羅大經的讀書筆記,全書共分甲乙丙三編18卷,其中半數以上評述前代及宋代詩文,記述宋代文人軼事,有一定的文學價值。但如果要當史料來看,卻還是要小心的。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記載,卻被人當做史實反覆引用。當然,大多數引用的重心,並不在於批判完顏亮的殘暴狂傲,而在於強調文學的重要性。讓人一看便知,這是文人的一廂情願之舉。

筆者以為,這則謠言的產生,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南宋被攻打,統治者需要找個替罪羊:

二是官僚集團搬出的「文人誤國」的老套路:

三是文人集團藉以自重的談資。

羅大經本是南宋的一個小官僚,後因為朝廷矛盾被株連罷官。此後便再未重返仕途,終以閉門讀書論著了其殘生。其《鶴林玉露》實屬小說野史,記錄此則謠言倒也符合他的身份。但我們後人寫文章,卻要對其內容進行認真的辨別才是。

實際上,完顏亮雖然為人殘暴狂傲,淫惡不堪,殺人無數,但同時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大改革家。他鼓勵農業,整頓吏政,厲行革新,完善財制,並大力推廣漢化,遷都燕京,對鞏固金王朝本身的華夏正統性做出了歷史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完顏亮還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文學家,他的詩詞,雄渾遒勁,氣象恢弘,試看其《念奴嬌?詠雪》,即可體味出其不凡的胸襟: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齣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鱗猖獗,掣斷珍珠索。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

  誰念萬里關山,征夫僵立,縞帶古旗角。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縭虎豪雄,偏裨真勇。非與談兵略,須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豈有文章傾社稷, 從來佞幸覆乾坤。」 廖沫沙《挽鄧拓詩》中的這兩句,應該說才是歷史的真相。

(如您想閱讀更多本人文章,請關注本人主頁或微信公眾號:董敬民寫字的地方)

推薦閱讀:

一個誕生後幾個小時就被集體入侵的國家,是如何得以存續的

TAG:历史 | 唐诗宋词 |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