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康造假、趙薇哥哥離婚圖什麼?如何應對大股東減持?

爾康製藥財務造假鬧得沸沸揚揚,小燕子趙薇家族也屢被曝股市違規操作。

爾康和小燕子真是聯手上演了一出資本市場的《還珠格格》。

現在大家都知道爾康製藥造假了,不過就在被曝光之前,其董事長帥放文大手筆突擊減持了12億。

後來爾康製藥股價跌了,董事長認錯了,然後呢?誰虧錢、誰賺錢?這筆賬看清楚了嗎?

「股價跌了關我什麼事?我減持好了!」

做假賬減持、爆倉式減持、離婚式減持,A股「奇葩」企業們大股東絞盡腦汁,全力減持。今天我們就來見識下這些奇葩減持法,認識它們,也學會遠離它們。

1、爆倉式減持

同洲電子原董事長袁明減持套現24億被打

2015年6月,在股市瘋狂的時候,同洲電子當時的董事長將大部分股權質押給了證券公司。之後股市發生暴跌,為避免股權質押爆倉,同洲電子立刻停牌。袁明隨後找到了小牛資本,簽署了借款協議。小牛資本把錢借給袁明,袁明用這筆借款回購質押的股權。然後袁明再把回購來的股權質押給小牛資本,再經過一系列華麗的騷操作和法律仲裁,同洲電子的股權被劃歸小牛資本,袁明成功套現24億。原來小牛資本看中了同洲電子的殼資源,而袁明希望套現走人,各取所需,成功上演資本移形換影之術。

2、做假賬減持

2017年5月10日,爾康製藥發出公告:2016年12月13日至2017年5月5日期間合計減持1031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4.9999%。對,你沒有看錯,是4.9999%,而不是5%,因為交易所規定減持比例達到5%的,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這樣就不用三個交易日公告。

這樣遮遮掩掩的減持原因只有一個:財務造假。原來爾康製藥的主要業務是澱粉膠囊,也就是我們平時吃藥的膠囊外殼。傳統的廠商生產此膠囊殼利潤很薄,毛利只有30%左右,而爾康製藥宣稱新研製的改良膠囊毛利達到90%以上。這麼牛的產品引起了一些機構的質疑,要知道茅台酒的毛利可以有90%,抗癌藥的毛利可能有90%,騙老年人的保健品毛利有90%,而這澱粉膠囊殼為何也能如此暴利?之後通過海關的交易數據發現了爾康製藥實為重大財務舞弊,通過關聯交易虛增利潤。

3、離婚、結婚式減持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里就介紹過,唐德影視股東趙薇哥哥趙健就因為離婚,股權大半部分(4.81%,近5億元)分給了老婆陳蓉。

有媒體放風說就是感情不和才離的,和減持無關,並且陳蓉會繼續履行鎖定承諾。

但考慮到明年2月份趙健股權鎖定期滿,而離婚以後,陳蓉既不是公司管理層,也非5%以上的大股東。

感情和不和不知道,唐德影視這兩年業績不好倒是真的,前段時間還因為《好聲音》問題和版權方Talpa對撕,唐德花了近4億人民幣買的版權,最終竟然沒有做出《好聲音》的節目,令人乍舌。

解禁期滿,會減持嗎?你猜。

除了離婚,A股還有奇葩的結婚式減持,2016年3月,久游遊戲便公告公司二、三大股東結婚構成一致行動關係,為了避嫌,所以減持部分股份。當然這也只是套說辭,關鍵還是他倆持有的股份解禁啦,找個借口減持又要財富自由了。

順便提一句,這兩年狂跌的遊戲公司掌趣科技,董事長也減持套現了23個億。遊戲公司大多不值得投資,利潤大頭都被騰訊、網易這些巨頭吃掉了。

沒有業績,自然一門心思想減持。

4、空頭承諾式減持

這裡又要提到鼎鼎大名的賈躍亭了。

賈躍亭做企業是做啥啥不行,但在資本市場絕對是個操盤好手。每次樂視停牌,大盤必定迎來一波下跌浪潮。

2015年,樂視網的市值最高時超過了1500億,而在樂視最高股價的這段時間裡,賈躍亭瘋狂減持套現了117億。

賈躍亭聲稱減持的錢將無償借給公司,作為公司的運營資金。這一則承諾讓人們又相信了他的夢想。

誰曾想從承諾開始就是一場騙局。迄今為止還有人相信賈躍亭只是夢想太大不被世人理解,那如何解釋這100多億最終進了賈躍亭自己的口袋呢?不是說好的給樂視網么?

一個不守承諾的男人會是個夢想家?得了吧。

至於高轉送掩護、傳消息重組等這些減持手段更是在A股屢見不鮮。

原本大股東減持自家股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比如最近盛傳的比爾蓋茨通過長年累月的減持自家股票,終於少賺了2000億美元。

騰訊的馬化騰、美的的何享健每年都會減持自家股票。對他們而言更多的是分散投資降低資金風險。(事實上,小馬哥和比爾蓋茨也一樣,減持自家股票少賺了不少錢)

但在很多業績不行的A股上市公司里,很多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減持。

很多企業幾十年的盈利都比不上大股東的一次減持,你說他們能不心動嗎?

  • 如何看待大股東減持?

對股民來說,大股東減持可以說是噩夢級的。每當上市公司發出減持公告,當天的股價幾乎都是跌的。股吧里的評論基本上都是問候家人的。但其實減持之後的股價走勢,不同的公司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安琪酵母、洋河股份減持後再創新高,爾康製藥、同洲電子減持後股價崩盤。

其實決定性因素還是公司本身的估值和質量。財務造假、股價虛高,大股東自然想方設法減持,而且能一股不留就一股不留,這樣的股票大股東不減持才怪。而對於正常經營的公司,大股東減持一部分股份是合理的。

第一種情況,就是上面所說的分散投資型減持。第二種,也是被股民經常嘲笑的「改善生活型」減持,之所以被嘲笑,是因為很多減持拿「改善生活」為借口減持。但也不乏的確如此的,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有20億的身價,但全是股權,會不會也想減持個1、2億揮霍一下,改善改善生活?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是人,為什麼就不能減持,上市本身就是對創業成功的回報。

對於股東減持公告造成的股價下跌,可以說是理性的也可以說是不理性的。

理性的地方在於市場的討價還價機制本身就是這樣的。如果有大股東想要賣大量股票,那麼買家只願意支付更低的價格。大家在二手市場交易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想大量賣出庫存的手機,自然要放低價格。否則別人也不願意接。而如果有人想買光菜市場今天所有的菜,就要支付更高的價格。短期的供需失衡自然會造成股價的波動。

不理性的地方在於,別人減持不會改變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如果這家公司本身沒問題,那麼投資者就不必擔心短期的減持,而更風拋掉手中的股票。如果這家公司財務造假,股東減持也不過是一個導火索,說明股票本來就不值這個價。而市場目前的風氣是,一旦出現減持,市場立馬恐慌拋售,更加加深了大股東減持造成股價下跌的印象。

  • 投資志

如何避免此類減持「黑天鵝「?

總的來說,減持可以分為正常減持和清倉式減持。正常減持只是大股東減少一些持倉,不會引起公司本身的變化,可以忽略短期的波動。而對於清倉式減持,基本就判了這個股票的死刑。清倉式減持不僅說明高管知道關於這家公司的內幕,更讓公司失去了真正的原始的管理人,公司本身也不再是以前的那家公司了。

要避免碰到清倉式減持「黑天鵝」的方法可能只有一個:不去買。而能做到不去買可並不容易。資本市場的花招太多,可以說是防不勝防,所以說一定要從公司的基本面業務區入手。

第一,了解公司的業務是否真實。很多產品在生活中都是可能接觸到的,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和上市公司有密切關係,股民首先要了解身邊熟悉的公司。

第二,與同行作比較。如果一家公司比同行利潤高太多,那麼它和同行是否具有競爭優勢,如果找不到,那麼這是否可疑。

第三,看估值。差的公司未必就是差的股票,好的公司未必就是好的股票。公司的估值能否與業績相匹配,這才是最大的風險。其他大多被拋售的股票未必都是經營虧損,而是股市過於瘋狂,估值太高,誰做股東都有減持的衝動。

第四,看股東結構。如果幾乎沒有機構看好,那麼這支股票八成是有問題。不妨可以看看分析這支股票的專業人士的文章,如果這些分析都含糊不清,浮於概念,全是「接盤的散戶」在研究,那麼這樣的股票就要小心了。

本文系原創,首發於公眾號「金牛島」

有興趣可以來島上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山外青山樓外樓,虛假繁榮幾時休? 指數熏得媒體醉,直把股災作大牛。
高股息股票,你值得擁有!
加息了,去高股息里尋寶
林成棟:量化投資2016年實踐和2017年展望
2016.12.24 關於專欄內容的一點調整

TAG:股票 | 投资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