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體》三部曲之後你最想看什麼書?
或看過《三體》之後觸發了你讀什麼書?
一口氣重讀《銀河系漫遊指南》,《宇宙盡頭的餐館》和《生命,宇宙,一切》。
《三體》這個故事沉重而壓抑,我需要緩和一下對宇宙的悲觀與恐懼,喜歡那個隨時能找到派對,以及能通過做回收二手原珠筆生意而大發一筆的宇宙。即使在這個宇宙中有一個要毀滅一切的種族,還是是那個不能與馬鈴薯好好相處的傢伙似乎更可愛一些。
在玩《文明 太空》時,腦子裡也總是會串到《三體》。
面對廣闊無垠的宇宙,我們要往哪裡去,我們終將會成為什麼……(我這心操的也太大了……)好喜歡這遊戲」超越勝利「通關後的結語:
」心靈之花完全綻放的此時,我們的心志也迎向這個星球,以及長期以來與我們共享星球的生命。從來沒有蘇醒的時刻。而是,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冉冉升起時,我們是什麼,以及我們終將會成為什麼的真相照亮了我們的人生經歷。曙光中我們終於發現自我。此時我們身為一體,如此期待。「應該有不少人看完《三體》就去看《寂靜的春天》了吧...
當然是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
看完《三體》後我又重新把《社會心理學》讀了一遍。
我並不完全贊同 @朱晉玄姐姐的答案,我認為,《三體》世界裡面對於民主政權的嘲諷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其政治模型雖然和現有的政治學研究不太相符,不過當處於一些比較極端的條件下,尤其當這個社會的政治與人民群眾的意向聯繫性比較高的時候,而民眾的意向隨著新的科技革命到來和面對潛在未知的巨大威脅時而表現得過於天真,發生小說中的悲劇顯然合情合理。
從《烏合之眾》等著作中,我們已經了解群體往往是盲目的,短視的,具有破壞性質的。而《三體》中出現了民粹政府的根源是什麼?答案是危機紀元之後的大底谷。(「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我先摘錄幾段《社會心理學》的內容,看看大劉對於群體思維的天才性見解:
群體思維的癥狀表現:
對群體道義無可置疑。群體成員接受了其所在群體內在的道義,卻忽略的倫理和道義上的其他問題,肯尼迪等人知道基辛格顧問和富布萊特對於襲擊古巴(文中指豬灣行動)在道義上持有保留態度,但是整個群體的內在壓力導致其從未接納或者討論過這些道義上的疑慮。
小說中在三體危機出現後各國政府厲行的打擊逃亡主義思潮,就是在這種集體壓力下的一種貌似政治正確實則導致滅亡的決定。在面對外在壓力時,整個群體顯得團結一心,任何妥協與異議均被視為投降主義與機會主義,這正是群體思維的絕妙寫照。
對對手的刻板印象。當珍珠港的海軍總指揮基梅爾得知他們已經與日本航空母艦的無線電失去聯繫後(往往這意味著敵軍的來襲),還開玩笑說或許日本人打算繞檀香山轉一圈。事實上日本人的確這樣做了,以他們沒有料到的形式。陷於群體思維的人們往往認為自己的對手不是太難於協商就是太弱小愚蠢以至於難以抵抗他們的政權,肯尼迪等人也自認為卡斯特羅的軍事力量薄弱,其支持實力也很弱,因此僅僅一個旅就可以推翻他的政權。
小說中當地球艦隊的飛船速度達到光速的15%時,曾經天真地以為自己的科技遠遠超過了三體文明,以至於認為水滴是三體文明送來的和平的禮物。結果幾乎導致了整個艦隊的覆滅。群體性思維的短板可想而知。
此外,由於擔心博弈失敗而選擇程心作為執劍人,又由於擔心光速飛船的軌跡而禁止研發光速飛船,這些短視的決策中都有群體決策的影子。那麼,為什麼說大低谷是導致民粹政府成立的原因呢?因為人民在精英主義統治的情況下並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危機紀元時期全世界各國都在透支經濟從而研發航天的時候。人民是短視的,搭便車的,幾百年後的危機和當代人沒有直接的聯繫,那麼為什麼要犧牲現有優越的生活而為了子孫後代著想呢?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尺度下,似乎連李嘉圖等價都消失了。為人類命運著想的精英終究釀成惡果,政治動蕩又造成了環境破壞與人口銳減,所以在上層建築最終被顛覆之後而選上來的新政府,自然是極力討好民眾的白左政府。任何犧牲現有利益的政策,都會導致政府危機和下台,類似的現實例子比如說阿根廷。在這種條件下,人類犯了群體主義能犯的全部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我覺得大劉寫的這部小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其內在邏輯也是解釋的通的,或許寫的更加極客一點(類似於《悲慘世界》一樣的絮叨風格)可能更有助於理解。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還有選修…
我覺得把《三體》和《與拉瑪相會》系列連著讀,無論誰先誰後,都會很有趣。
《三體》並沒有給我的閱讀構成或者計劃帶來太多的變化。我還是準備在計算機技術、歷史、技術觀、和科幻四大類進行主要閱讀。《三體》是本好書,不過它原本就屬於我喜歡看和期待出現的那種作品,所以讀過之後,只是期待得到了滿足,但是不會改變什麼。除非是那種我原來特別不願意看的類型,被逼著看過之後覺得出乎意料的作品才會改變我的閱讀構成。
看完《三體》後,把大劉所有的中短篇都仔細看了兩遍,意猶未盡,又把三體零零散散地看了一次。
我看了《末日撞擊》,重溫了一下《海底風暴》,同樣的故事,可以看出東西方硬科幻作家所秉持的完全不同的角度。
亞里士多德,洛克,密爾,霍布斯,孟德斯鳩,盧梭。
宇宙社會學只是換了個環境,內里還是政治哲學。《球狀閃電》,屢屢莫名戳中淚點。《明朝那些事》,讀完《三體》,方知宇宙之大,讀完《明朝》,方知人心之大。
初中數學書
奧爾森的"群體行動的邏輯",給群體行動建模不是劉慈欣那樣做的
比較有趣的是一個相關物: Congress is a 「They,」 not an 「It」: Legislative intent as oxymoron,考慮到阿羅不可約定理,任何一個將群體理性化成一個個體的嘗試都是危險的
Joseph Nye的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這本書我不準備去看但是我覺得一個人既然敢說"這本書文明衝突的理論好宏大好正確"至少得得懂點國際關係吧:總不能覺得處理這種麻煩問題時直覺真比硬幣準確吧Berkeley 的History 130B,冷戰史,原因同上
所以我一直覺得劉慈欣作品的問題,以及三體大部分支持者的特點是:想得太多但是讀的太少
所以,其實這時候真該乾的是,看席德梅爾的半人馬阿爾法設定集或 WarHammer 40K的小說爽爽讀完《三體》,對書里「改變宇宙命運牛人」不太滿足,就重讀了《基地》,又一次回味了哈里·謝頓的超凡之處。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
我最想看的不是書,是電影電視劇。看完三體I之後,我就去找StarTrek了。還玩了StarTrekOnline與EVE
《冰與火之歌》
以前只看科幻,之後開始看魔幻。
至今找不到書看
《利維坦》,博弈論相關書籍,倫理學書籍。為了有理有據地反駁大劉,為什麼反駁,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00354/answer/13742197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建議看相對論史話,再感受和回味一遍那種震撼。當時也是碰巧無意中去看的。
韓松的《地鐵》和《紅色海洋》
同樣是末世風格,大劉是在絕望中絕死拼搏,韓松是絕望中變得癲狂,即使是唯一一次征服的壯舉(紅色海洋中水棲人統一之戰)也是在部下的全權負責下達成的。大劉的作品是宏大中見細節,而韓松則是細節中窺一斑而知全豹,相比較著讀,別有一番風味…
好吧,實際上是因為死神永生和地鐵是差不多同時出的,看完了死神永生,順便就把地鐵和紅色海洋買了看完三體,久久不能入睡。拿起大學物理深度睡眠+10086
看完《三體》後,就在自己YY把它拍成美劇是何等壯觀,第一季,第二季,。。。。秒殺所有科幻電視電影
沒有人說《沙丘》麽,還有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
這本。。。。。。。
量子力學基礎
《三體》、《羅輯思維》、《曉說》聯合推薦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征服:1453》、《天國王朝》……因為我很納悶第三部為什麼一開始講那麼一個浪費時間的故事。加上我記得《羅輯思維》和《曉說》也都推薦了《人類群星閃耀時》和《征服:1453》,所以忍不住買了來看看。昭華易逝,文明易折,歷史比科幻深刻。
看完三體和球狀閃電後,對量子力學有興趣,專門看了《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也蠻有意思的,建議看看去。
《十萬光年鐵幕,SETI社會學》
劉慈欣全集,王晉康部分文集,還有其他人的一些科幻作品。
三體X
看完三體總覺得大劉有一些意思寫的很隱晦,包括拿地球與三體影射中日關係,"不要回來,這裡不是家"隱喻建國初對國外華人的欺騙。。。
原文都沒有明說,但當我們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之後,了解到寫這三本小說的是個中國人之後,"藝術源於生活"在這裡源於哪個生活便都一目了然。直到在學校圖書館看到三體X這本書,發現裡面對三體的很多解讀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大劉果然在隱晦地諷刺一些東西。
很多人說這個寫的不好,還很義憤填膺的樣子,不是很懂你們生什麼氣,三體X有過度解讀嗎?我看沒有,文字不會說謊,好的讀者應該能夠挖掘出文字內部的深意。很多人批評這本書過度解讀,無非就是怕上面的人知道三體的真意而不容這本書。
固然,三體X後半段寫的比大劉還收不住,把智子對應到武藤蘭也讓一部分人很不爽,那又如何?前半段的內容是對三體最好的解讀。寶樹總比那些只知跟風買書的人,比那些只看不品的人,比那些畏首畏尾的人有思想,有深度,有內涵。
三體是部好書,遠比它看上去要好。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了,記得看完三體1的時候,心裡想,好吧,這個是地球往事系列的第一部,這個系列有三部,而這個系列只是一個更宏大篇章的開始(記憶中這段文字來自科幻世界,有誰確定的話請修改正確),心裡一陣幸福甜蜜。多好的願景呀。就喜歡看超長篇。當時最渴望的就是等待地球往事系列2到三體2的時候,就不提地球往事系列了,直接就叫黑暗森林,心裡暗叫不妙,不過寫的真心不錯。看完當然是等3了。看完三體3的時候,死神都永生了,說好的,那個更宏大的篇章呢?莫非宇宙真的回到田園時代了?可能是我想像力貧乏,但確實是還在等傳說中的更宏大的篇章。
書倒沒有,但是對星空產生了從未有過的熱情和興趣。 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望著夜空想像。為此買了200mm的天文望遠鏡還有指星筆等等。
去看了電影《發條橙》和《浪潮》。去看了小說阿西莫夫的《基地》《撞球》,《發條橙》《2001:太空奧德賽》。還想看《極權只需五天》。
《自私的基因》
開始看是身邊的朋友極力推薦,於是找來三部曲一氣呵成的看完之後就是久久的震撼那種在堅實邏輯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瑰麗幻想,可信且宏大雖然很想看到改變的影視作品,可是考慮下國內的製作水平,還是作罷吧
完全不想看科幻了。。。回歸現實看點技術書籍~~ 如果再看科幻的話,也許會考慮找些古典色彩的,或者軟一點的~
第一次回答~!獻給三體~看完之後意猶未盡,特別想看點類似的東西,於是先百度了劉慈欣,發現了所謂的中國硬科幻三巨頭:劉慈欣、王晉康和何宏偉。於是就又百度了一下那兩位的作品,看了一點之後覺得沒什麼感觸。於是又回過頭來找了大劉的所有中短篇開始看,看了《超新星紀元》覺得設定還蠻有趣的可惜是個怪結尾(沒看懂= =),其他的沒看完就又忍不住看了一遍《三體》,還順手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電子書製作者:凡劍。(給個網址大家可以去下:http://hi.baidu.com/new/ken777)然後現在就有點飽和了的趕腳不想看任何關於科幻的東西了。所以就又回到言情圈子晃蕩鳥~^-^
Professor John Mearsheimer的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Mearsheimer是國際關係中Offensive Realism的奠基人,繼承Hobbes的現實主義,很多想法和大劉不謀而合。不如聊一下科幻小說閱讀史吧。
04、05年時候在書店看到了《少年X檔案》系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那幾年後來還讀到幾本書,但是只記得劇情卻對書名失去了記憶。一本(或系列)劇情類似《時間之墟》,許多人被困在非典時期的筒子樓內重複著同一天的生活,直到男主不知如何發現了異樣開始探險。一本劇情暢想了佛家一沙一世界的概念,想像將石英砂壓縮到極致時會從中看到一個新的世界。一本大概是講主角兄妹因為血統原因(某瘋狂博士的魔力研究產物),會飛且有其它能力。後來他們發現能力來源於地下的惡魔,於是開始歷險。
其它時間被奇幻小說《搜神記》攫去了很多時間。不誇張地說,樹下野狐這本書才算是我真正的愛情啟蒙書。
07年新讀到一本《蝴蝶風暴》,因而一不小心入了坑王的坑。
後面07-10年小說讀的不多,記得住的大概就一本《球狀閃電》,科幻題材電影倒是涉獵不少。就不一一列舉了,大抵豆瓣上的科幻電影標記生活從此肇始。終於在11-13年之間飆上高峰。
那幾年劉慈欣新著《三體》。不過彼時作為一個路人並未提起多大興趣,反倒是鍾情於《基地》系列。
後來因為在知乎上見到一個關於戴森球的回答見到了一類二類三類四類文明的說法,從評論里知道了彩虹之門這麼一號作家,於是看了看他的科幻·奇幻小說《重生之超級戰艦》。(當時文筆一般,不過近來新發現了他的另一本小說《地球紀元》,質量尚可。)
有心讀《三體》應該也是源於知乎對其評價頗高,終於在一個夜黑風高夜讀了一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三體》之後,我搜集了劉慈欣的所有小說一一讀去。因為一篇《超新星紀元》,又去讀了《動物莊園》和《牛虻》。
讀完劉慈欣,竟然還有點悵然若失的感覺!那段時間還找了弗諾·文奇的小說在讀。前面也有答主推薦了他的《真名實姓》,確實也是一部佳作。當然,最喜歡的弗諾·文奇小說還有一部《天淵》,理由可能也比較單純,純粹是因為小說穿插描述了男主范·紐文的成長和他的青河文明的史詩般的發展壯大。
後面沒多久,聽說了寶樹寫了一本《三體X》並且還得到了大劉的認可,於是又開始讀寶樹的作品系列。
後面因為知乎某一架空歷史類回答,開始追《臨高啟明》,看著五百廢橫掃宇內。當年還見了一本小說類科幻而偏奇幻,大意是有商一朝,凡王血裔,都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未來世界因為某個災害的發生,不得不派出某設備回到遠古。但因為設備問題,造成山海經中所記錄的大洪水。後面好像還涉及到了蘇武牧羊的橋段。算是一部比較有意思的小說。
15年時候寶樹在其微博推薦了何夕的新作《天年》,於是買入一觀,還算對自己胃口。
你問我為什麼讀的這麼少?其它時間我都讀玄幻/奇幻小說、看電影、打DotA去了呀!
說到這裡,我還是想吐槽《北京摺疊》。真的沒什麼太科幻的地方,單一個披著科幻外衣的反烏托邦社會描寫罷了。當然,現如今是17年2月,讀過的自然已經讀過,沒讀過的想來應該也不會對其感興趣。
以上。
看了7遍三體後,我開始看了一點基地,這是我當時的心理狀態。
考研最後一個月瘋了一樣的讀三體,每次瘋狂之後都負罪感極強的去刷肖秀榮和任汝芬,最後政治刷了74。
推薦重生之超級戰艦,書名起的挺二的。不過看前三分之一就好,充滿想像力,不過到後面明顯感覺出作者開始無法填補他之前埋的坑了。挺硬的科幻爽文。
除了大劉的幾本,銀河帝國是個不錯的選擇,前面7本是基地系列的。後面的5本是機器人系列的。這兩個系列都寫的不錯。 此外銀河系蹭車指南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最近亞馬遜給我推了一個海波利安四部曲。。。這個正在看。。。排第一的 @朱晉玄的說法是錯的,其實劉慈欣的做法是對的。原因很簡單,奧爾森的「群體行動」是基於人類的,完全不適用於三體人!因為三體人是腦電波交流,沒有欺詐!甚至可以做成人列計算機!這就完全淘汰了奧爾森的理論。三體人已經是碳基生物,宇宙中可能還有還有比三體人更直接的硅基(計算機)生物,電波生物,或者根本只有一個個體的星球生物,這都要套用什麼地球人的理論嗎?這就叫官僚習氣,仗著理論厚,瞎套一氣。我要鄭重地指出:理論與直接的邏輯不符之處,必定是理論考慮了某些微妙的細節所致。但這些細節很可能不是普適的。當細節改換了之後,根據大塊趨勢做出來的直接邏輯,比複雜的理論靠譜得多。很典型的例子是:在俄國農民是保守派,從而與左派對立,於是有了列寧主義。在中國農民卻是左派的堅實基礎,從而有了毛主義。
把劉其他的書都看了 包括訪談的文章
看完《三體》,感覺腦海中彷彿有什麼突然間炸開了,完全沒有一點胃口去讀其他書了,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宇宙的偉大。
作為之前沒太接觸科幻小說的讀者。被《三體》深深的震撼之後當然是想去看劉慈欣的其他作品。《球狀閃電》《流浪地球》等等...還有短片小說集《帶上她的眼睛》
想再看看近代天文物理學的發展現狀,因為《三體》中的一些觀念和知識有意無意好像被自己當作現實了。
來個小眾的 遲暮鳥語
推薦卡爾維諾&<宇宙奇趣全集&>
GEB 哥德爾 艾舍爾 巴赫 因為我想知道水滴和智子到底是奇譎的幻想還是赤裸裸的現實Nemesis 復仇女神 阿西莫夫筆下 可能二項箔真的不是事Leviathan 利維坦 章北海 程心 維德 到底誰對?Dr.Strangelove 奇愛博士 難道人類真的能撐到程心那一天?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 道德情操論 偉大的亞當斯密一生最偉大的著作 如果你看了奇愛博士感覺到壓抑 請來看看它Gravity』s Rainbow 萬有引力之虹 無關 但我想會看這個問題的人是會對這本書感興趣的
當然,看了三體之後,把大劉其餘的書都看了一遍。
現在繼續想看的不一定是科幻書,也可能是某些理論觀點深入閱讀的願望。比如;森林法則 ---費米悖論三體問題--混沌與分形繼而看了大劉的球狀閃電之後--量子力學理論相關學識,在看上帝投骰子也有相關概念存在不懂物理學但無條件喜愛科幻的工科女飄過。。。其實科幻和真實物理的區別非常大。但硬科幻觸發想要去學物理學的原始盲目衝動。。
PS:最近用異常緩慢的速度在閱讀《基地》,但前提並不是因為三體的緣故。當然還沒閱讀到那麼多人提到的超凡的意味。《三體》是一種宇宙觀不要把它當科幻來讀而是把它當一種宇宙文明的或曰「宇宙社會學」的入門書來看待它代表一種世界觀的高度,是宇宙觀的接入口在閱讀它之後我只想在此新高度下重整我的知識結構,而不是看得更多
這裡推薦一部三體粉絲寫的《三體X》http://tieba.baidu.com/f?kz=948328763
圍繞著雲天明來寫的一些番外大劉的東西基本上都看光了現在開始在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最近又在看天淵了,弗諾.文奇筆下的宇宙是多麼的細膩生動。
「冰與火之歌」,完全沒關係是吧。對啊!當然完全沒關係!「三體」也不過是一套書而已,沒必要當成「聖經」來膜拜吧?當然,「聖經」也挺二的。
當然是風騷多汁的《三體X》嘍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史話》
看三體X啊,據說老劉看完三體X後表示不再寫下去了
阿瑟·克拉克。。。
基地
為什麼沒有人說《奇點臨近》和《趕往火星》還有《技術大停滯》?
推薦閱讀:
※地球往事Ⅳ 神之終結(5)
※如果《三體》中的戰爭爆發,目前世界上最可能成為面壁者的四個人是誰?
※《三體》給了你哪些啟發?為什麼?
※預見未來的科幻作家威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