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吃的鹽,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老北京對鹽的另眼看待,僅次於油,看到下面這8點,您肯定會認同。
北京人把過日子的要點概括成「柴米油鹽」;
北京人把資格老比作「多吃幾年咸鹽」;
北京人把沒人味兒說成「缺鹽」;
北京人把頑固不化說成「油鹽不進」;
北京人把說廢話胡話說成「扯淡」(淡即缺鹽);
北京人把花銷少比作「就倆鹽兒錢」;
北京人把不畏難比作「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
北京人把對方不在話下比作「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
動不動就用來打比方,足以說明鹽在北京人的心裡,多麼佔地方。
除此之外,老北京還認準鹽能使人有力氣。這也在理。吃鹽少了會得「缺鈉症」,缺鈉症的反應就是軟弱乏力、嘔吐噁心、頭疼嗜睡。
早年間,老北京吃鹽幾乎不吃精鹽,只吃大鹽(沒經過細加工的鹽),說「精鹽沒鹽味兒」。
老北京以中原為中心,形成民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北京靠北,自然口味偏咸,甚至以咸為主。或許就為這,老北京才對鹽高看一眼。
老北京吃鹽有三大去處:一做菜、二腌菜、三作醬和醬油。醬和醬油是鹹的主要調料,炸醬麵、京醬肉絲、醬爆雞丁、大蔥蘸醬,都是老北京人之所愛。
春秋兩季是老北京用鹽的高潮期。春季天干少雨,陽光充足,適於做醬曬醬;秋天收菜,雪裡蕻、芥菜、蘿蔔、苤藍進家,腌鹹菜成了家家的忙活兒。
尤其雪裡蕻、芥菜疙瘩和小醬蘿蔔,更是老北京飯桌不斷溜兒的佐餐佳品。放在小碟兒,擱進蓋碗兒,灑上點香油、辣椒油,或澆上點兒醋,吃飯時猛不丁來一筷子,那叫一個汆(cuàn)!
老北京腌東西還講究「老腌兒」。老腌兒,就是長時間腌制。如老腌兒鴨蛋(腌得蛋黃兒流油)、老腌兒芥菜疙瘩(也叫水疙瘩)等。菜腌久了,鹹菜湯兒就成了寶貝。每年開春兒,加熱熬開,殺菌去污,晾涼了接著用。
特別是長年累月的芥菜湯兒,紅里透橙,橙里透紅,倒在玻璃瓶里跟香油似的。尤其那股腌出來的芥菜味兒,青噓辣氣,無以可比。
這便有了老北京的又一絕吃——芥菜湯兒三合油麵。陳年老腌兒的芥菜湯(夠咸)、用糊花椒熱香油一炸(夠香),當鹵拌面,不沾不粘,乾淨利落,吃在嘴裡,那才叫爽口!趕上入夏數伏,來碗過了井拔涼水的芥菜湯兒涼麵,那才叫個得(deǐ)!
老北京吃鹽
吃大鹽
炸醬麵
京醬肉絲
醬爆雞丁
大蔥蘸醬
腌芥菜
水疙瘩
炒水疙瘩絲
做醬
曬醬
小醬蘿蔔
老北京醬菜
老北京芥菜湯兒三合油麵
芥菜湯兒三合油
(腌芥菜湯兒、炸花椒、香油)
芥菜湯兒三合油麵
老北京油鹽店
作者:鍾源
推薦閱讀:
※北京的私跤場
※80張最真實的老北京照片,看到第5張我就哭了!
※您喝的是茶,北京人喝的是規矩和講究!
※宣武門記憶——瞧著眼熟么?找找您家附近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