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一聲「小智障」你敢答應嗎

趁著雙 11,我家入住了一個掃地機器人。 對智能家居態度苛刻 的我,目前為止對它還算滿意。

我給機器起了個小名叫「智障」,因為它畢竟是所謂的「智能」掃地機,而且「賤名好養活」。但它「聽不見」我這麼叫它。如果目前有個語音助手的話,我一定也會管它叫「智障」。

此外的一個備選是「二子」,我老家用來稱呼兄弟中排行老二的。我莫名覺得這個名字很合適,別問我理由。

之前我讓 Cortana 管我叫「Master」,還曾把「我的電腦」那個圖標改名叫「本寶寶」。但目前為止,只有百度旗下的渡鴉音箱能滿足我自定義喚醒詞的需求(太貴了,我並沒體驗過)。

此外,只有(在知乎投奇葩廣告的)Rokid 可以不加什麼語氣詞直接喊「若琪」喚醒,但不能改名字。

至於其他的什麼嗨 Siri、你好小娜、天貓精靈、OK Google、小愛同學、你好問問,難道不覺得正常跟人打交道時候沒有這麼說話的嗎?

我們需要一個更像真人(而不是瑪麗蘇小說主角)的名字。肯定有人想設置為自己「愛豆」或追不回來的前男/女友的名字,同時視情況會有別名或小名。

喚醒詞其實學問很大,對於用語音交互的智能音箱而言,幾乎是用戶體驗的代名詞,就像圖形用戶界面的「開始」菜單一樣重要。喚醒詞是為了讓音箱睡眠以節能,也可以避免錄下不必要的聲音片段引發隱私擔憂。

而選取喚醒詞,需要在保證喚醒率的同時控制住誤喚醒率。所以需要符合一些規則: 發音順口、清晰響亮、說完整個詞的用時較長(至少要半秒鐘以上吧?)、音節不能太少(四個或以上最好)、還有最好不是常用片語。

上面列舉的很多喚醒詞都是過於符合以上規則的,所以才不自然。要想引入更常用的詞,誤喚醒率就會顯著上升,只能進一步等待降噪、語義識別等技術的發展。

雖然和 Siri 剛出來時候相比,現在智能音箱和語音助手還是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也不知道這東西能不能成,但是很顯然,本著「XX 都有了的東西我們不能沒有」的態度,大家都已經開始做了。

天貓精靈在雙 11 刷了一波 99 塊錢的操作,迅速的把音箱普及了一下。在不促銷時候,各家的音箱價格大多還在 300 到 500 元左右徘徊,但是估計到明年這個時候就會降到白菜價。

在這種情況下,未雨綢繆的看一下如何才能差異化,肯定是廠商都在想的事情。很多廠商不得不從頭造輪子,追求音質、防水和設計。但「顛覆」一切的「互聯網思維」玩家本不應如此,音質只要大致聽個響就行了。

現有平台必須消滅體驗上還讓人抓狂的地方。這非常難,遠不是解決了喚醒詞的問題就夠了的。例如,極少有機器支持 2 句話以上的上下文對話。還有拾音準確度的問題。

據說彭蕾在烏鎮想給領導演示天貓精靈,結果現場太吵了沒成功。——其實我不知道他們哪兒來的自信,不用模擬演示而非得用真實設備……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先到此為止吧。

推薦閱讀:

關於智能語音助手VIV,看這些就夠了
語音助手排位賽:蘋果 Siri 用戶流失 15%、亞馬遜 Alexa 狂漲 350
現有的語音識別應用,哪款中文識別率最高,用戶體驗最好?
怎樣評價有些人所說的小米強行徵用出門問問語音服務?

TAG:智能音箱 | 语音助手 | 语音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