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的閱讀書單
現在時間流速太快,總覺得2016年書單剛剛擱筆,又要開始做2017年的閱讀總結了。經常聽人說讀一本好書會讓你忘了時間的流逝,少年時展卷方覽,恍然抬頭,額頂已多了幾條皺紋,可見讀書實在是一件挺嚇人的事。但反過來一想,如果不讀書,無法抽身世外、神遊太虛,你每時每刻都在感受著時光洪流在沖刷著身體,眼睜睜看著它衰朽,豈不是一件更可怕的事。
所以,還是偶爾讀讀書吧。
開列之前,少不得再絮叨兩句。這份書單不是推薦,我之肥肉,彼之毒藥,這世界上存在著千奇百怪的閱讀嗜好,我還沒自大到可以去左右別人的品味,讀者們也沒謙遜到照單全收。準確地說,這是我在2017年閱讀到的十本很有特點、值得說一說的書,它們有新有舊,並非全是2017年出版的新書。
排名不分先後。
1石黑一雄《被埋葬的巨人》
談到石黑一雄,並不是因為這位最近得了諾貝爾獎——人家的聲望已經持續很多年了,不是得獎之後才橫空出世。談到這本《被埋葬的巨人》,也不是因為這是他最新的一部長篇著作——事實上,比起《長日將盡》、《上海孤兒》、《別讓我走》這些聲名遠播的作品,這本2015年寫的《被埋葬的巨人》,大家談論得並不算多。
但我對這部作品情有獨鍾,因為它的創作手法,是用真實歷史去闡釋民間故事,再附著上一層政治隱喻,這種處理讓故事的質感極富層次,可以咀嚼出幾重味道。
故事的背景,是在亞瑟王治世很久之後,薩克遜人和不列顛人一起和平共處,只是平原和山區偶爾會升起迷霧,讓大家記憶消失。一對老夫婦為了尋找被遺忘的兒子,踏上了漫長的旅途,還遇到了一個薩克遜武士。這支隊伍很快發現,元兇是一條叫魁瑞格的巨龍,它噴出遺忘之霧,讓所有人的記憶變得模糊。他們正打算屠龍,可亞瑟王的侄子高文卻擋在前方,昔日的圓桌騎士竟然成了巨龍的守護者……原來不列顛人和薩克遜人之間的血仇無法化解,亞瑟王利用巨龍的迷霧讓雙方遺忘過去爭端,活在當下。圓桌騎士負責守護巨龍,不允許薩克遜人恢復記憶,挑戰新的戰爭。
一個好端端的屠龍奇幻故事,讀著讀著,就成了沉重的寓言。
石黑一雄遊刃有餘地穿梭於古老的民間傳說、血淋淋的真實歷史和冷酷的政治隱喻之間,讓三者糾葛在一起,無法分離。你沒辦法指出哪一段是傳說,哪一句是隱喻,作者的用心隱藏在氛圍而不是文字機巧中。你必須要跟隨那一對老夫婦前行,與之共情,才能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剝開外面的迷幻色彩,看到它森冷的灰色內核——那是一個關於記憶和遺忘的永恆母題。
2 喬治·桑德斯《林肯在中陰身》
這是17年的布克獎---現在得叫英仕曼布克了---獲獎作品,作者是美國作家George Saunders。他的作品我之前讀過一點,但都是短篇,這是他第一次寫真正意義上的長篇,就拿下布克獎,實在不得了。
Bardo是佛教名詞「中陰身」的藏語寫法,指人死後到轉世前的那一段狀態。我最初翻開這本書,就是好奇「林肯」和「中陰身」這兩個完全不搭界的人和名詞怎麼混搭到一起去。
這部小說的情節支點,基於一個極簡單的歷史細節:林肯總統的小兒子威利不幸夭折,林肯不耐悲慟,多次夜訪墓地。當作者把「中陰身」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加到林肯身上時,可以想見接下來的事:因為他對威利的懷念,引來了一大堆處於中陰狀態、拒絕相信自己死去的死魂靈。那些鬼魂拒絕承認自己死去,只說自己是病軀(Sick form),把棺材叫病匣(sick box)。
閱讀這部小說最大的挑戰,是它的敘事方式。它完全沒按常理展開,而是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同時代的人撰寫的回憶錄摘抄,你一言,我一語,用數量驚人的引用拼湊出敘事,令人眼花繚亂。(後來我查資料時發現,作者承認很多回憶錄都是杜撰的……)
另外一部分則完全是劇本風格,由各種鬼魂的對話組成。而且這種對話還不光是主觀對話,講話者時不時會被作者上身,把來自客觀視角的旁白和動作描述直接擱對話里講出來。技法上固然耳目一新,但讀者讀起來卻……反正我第一次讀過去十幾頁還是一頭霧水,返回去重讀,如是者三,才算是摸到點閱讀這本書的門道。
我讀的英文文學作品不多,不知道這種實驗性質的玩法是不是桑德斯首創。反正對我來說,這還是第一次有這種閱讀體驗,頗為震撼。初時迷惑踟躕,一旦你接受了它的敘事節奏,就會一個猛子扎進去,沉浸在那個陰陽世界裡去。
寫生死相隔的人很多,寫生死轉換的也不少,桑德斯從「中陰」這麼一個介於生死之間的蒙昧狀態切入,硬造出一塊曖昧空間來探討兩者的奇妙關係,算得上獨闢蹊徑。其晦澀的敘事技巧,並不能掩蓋隱藏其中的豐沛情緒。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正好陪著媳婦在東京逛街。她在充斥粉紅顏色的少女之路逛得不亦樂乎,我蹲在店鋪門口邊讀邊等待,正好讀到林肯和小兒子威利的鬼魂相遇那一刻。林肯打開棺材,抱住小威利的屍體,小威利的魂靈回到屍體里,像平常那樣依偎在父親懷裡。小威利不知自己已經死,還像往常一樣去擁抱父親,可父親卻看不到他。這段真是把我給看哭了,大老爺們蹲在池袋大街上,眼淚吧嗒吧嗒掉。
只要你能受得了它的實驗性結構,《林肯在中陰身》是一部很值得冒險一讀的作品,未必會覺得好看,至少你會感受到閱讀其他小說完全不同的體驗。
這本書目前只有英文版,不過據說中文版也快出了,為翻譯掬一把同情的淚。
3 凱文·伯明翰《最危險的書:為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所作的鬥爭》
這是一本講述一本書的書。
此前我看過《無人讀過的書》,講的是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的流傳經歷;也看過《一本最危險的書》,講的是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如何在兩千年里顛沛流離,如何被希特勒用做政治宣傳。不過前者是純粹的版本學考證,後者更像是借書之名來講政治史。
《最危險的書》的寫法,恰好介於兩者之間。這本書的主角是那本出了名難懂的名著《尤利西斯》。
不用著急把頁面往下拉,無論你讀過《尤利西斯》與否,都不影響讀這本書。
此書大致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聚焦在作者詹姆斯喬伊斯身上,講他創作的源起,講他的遊盪生活,講他的情感,甚至細緻地描繪醫生給他做眼科手術的細節。坦率來說,這部分並不好看,就像我當年閱讀《尤利西斯》一樣,理性上在努力探尋其中的精妙,可感性上實在喜歡不起來,閱讀的使命感大於愉悅感
但另外一部分就很有趣了:講的是《尤利西斯》在英美兩國屢遭批評、審查與封禁,以及這本書的擁躉們如何奮起抗爭,為這本書爭得自由。在這裡,《尤利西斯》變成了一個符號,一條扯動書籍審查大網的愛爾蘭狗魚。當局用禁令築起一堵頑固、保守的柏林牆,刷上一層道德的標語,而編輯、出版社、律師和熱心讀者們就像是折返於兩德之間的偷渡者,利用各種手段,一塊塊從牆上磕下磚塊,最終鑿出一個足以容納一本書通行的大洞來。
鑿牆的種種細節非常迷人,你很難想像這一群熱心書迷走得能有多遠,想出的主意能有多絕。有斟字酌句證明某一個單詞並不色情的考據癖,有擅長在媒體上造勢的營銷大師,也有能在繁複法律條文中鑽出漏洞的律師大狀。其中有些故事不乏黑色幽默。比如蘭登書屋為了能夠在法庭上控告政府禁止《尤利西斯》入境,讓兩個律師故意帶著書從英國飛到美國,希望被海關沒收,以此立案。結果海關人員壓根沒搭理,他們不得不主動暗示,海關還是沒明白,律師逼急了,直接沖著臉喊了一句我們箱子里有違禁品!——與其說是抗爭,倒不如說是一次狂歡式革命。
所以這本書的好看之處,與《尤利西斯》無關,而是那群有勇氣、有手段、嚮往著閱讀自由的閱讀者們。至少能給我們一個可以憧憬的機會。
最後表揚一下這本書的裝幀。如果你把封套拆下來,能看到書本的封面是一個全黑背景,中間擺放著九個關鍵人物的素描頭像,不著一字,氣質自來。
4朱紹侯《軍功爵制研究》
腦洞這種東西,固然是靈光一現的產物,但想像力必須在大量資料的基礎之上炸裂。這個「大量資料」的定義,不能局限在自己熟知的領域,必須要大大超出去,超到你完全陌生、完全想不到的新鮮地方,才有可能迸發出靈感。
作為一個業餘歷史愛好者,2017年我的主要興趣放在了秦朝。大秦是一個值得反覆琢磨的朝代,它在制度上的很多細節有著現代性意識,既與後世勾連,又顯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如果你深入扎進去,會發現在「暴秦」的標籤底下,是一台泛著金屬光澤、有著很多切面的複雜機械。
軍功爵制度,是這台機械上至關重要的一個大零件。它把整個秦國變成了一款升級遊戲,驅動著國民們走上一條嗷嗷擴張之路。想了解秦國的社會運作源動力和國民性格,這個專題不可不了解。
朱紹侯先生的這本書,對我來說深度剛剛好。它介紹了軍功爵制的起源、發展以及在漢代的消亡。尤其重要的是,這本書不止闡釋軍功爵的社會意義,還仔細考證出這個體系如何運作——對於史學家們來說,前者是最重要的;對於文學創作者來說,後者才是真正的素材寶庫。看完這本書,讀者基本上能對這個制度瞭然於胸,再去讀其他秦代研究專著便有了一塊基石。
這本書分成上編和下編。如果你想了解,又沒時間細讀的話,我推薦先看上編的《頒賜軍功爵賞的程序及管理機構》、《軍功爵制在秦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下編的《商鞅變法與秦國早期軍功爵制》、《「計首授爵」之弊與呂不韋、尉繚在秦統一戰爭中的貢獻》這四篇,都是滿滿的乾貨,絕好的創作材料。光是「計首授爵」四字,就可以演化出一大堆小說橋段。
順便說說寫歷史小說的事。
想在歷史小說里寫出一個時代的風骨,最簡單的做法是文字里加入大量當時的稱謂、器物、車馬、服飾、用語等等,不過這只是硬體。真正要描摹入骨,得寫出那個時代獨特的社會規則、價值觀以及時人心態。比如寫三國,寡婦再嫁不算大事,不可混淆於明清禮教;寫盛唐,武職社會地位尊崇,不可混淆於宋代重文風氣;寫魏晉世家,須重門第交往;寫晚明軍閥,得早點蓄養家丁。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規則習俗,才是歷史感的真正來源。
我最近看了一個唐代文,主角和一個競爭對手參加科舉。主角買通考官,故意把對手父親的名字加在題目里,對手一看,當即哭著放棄考試。唐代極重避諱,李賀因為自己爹叫晉肅,晉和進同音,他一輩子都不敢考進士。作者能想出這個橋段,說明是下過功夫的,大唐時代氣息撲面而來。
倘若你要寫個秦代題材的故事,軍功爵這個話題,是角色們無論如何繞不開的。若有《軍功爵制考論》擺在書架上保駕護航,自然心裡就踏實多了。
對了,記住要買《軍功爵制研究》,藍皮的,這是2017年增訂版。朱先生還有一版黃皮的《軍功爵制考論》,有前者就不用買這本了。
5 白化文《三生石上舊精魂》
書的名字來自於一則唐傳奇《圓觀》,講的是高僧圓觀歷經三次轉生,仍記得舊友,兩人相見時圓澤吟詩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這本書講的,主要是佛教理念如何潛移默化進入中國文化的過程,《三生石上舊精魂》這個名字,寓意再貼切沒有了。
關於佛教對中國文化影響的書有很多,白化文先生這本書專門探討的,是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考察古代文人在搞創作時,怎麼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佛教的文化基因加入文中,又做了哪些本土化的改造。這實際上是一個文化比較、遷移、演化、重構的過程,對我來說正對胃口——我的關注點不在印度什麼樣,中國又是什麼樣,而在觀察一片文化基因如何跨越文明邊界,如何毫無違和地移植入另一個文化體系、如何沒有引起本土的排異反應。
這種融會貫通的過程,實際上正是創作者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
在書里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一些外來佛教辭彙,而是深入到文創層面去考察。比如他講了在「輪迴」和「因果報應」概念傳入之前,中國文學關於生死主題是怎樣一個樣子;在兩個概念傳入之後,對哪些舊題材有了翻新;即使講到器物和神祇,也是從一個點發散出去,前後擴展得很遠。講如意,講錫杖,講蓮花,講哪吒這個形象的來龍去脈,等等。
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對唐傳奇《柳毅傳》的解析。哪一段是中國龍的舊有形象,哪一段是印度龍的外來設定,柳毅傳的母題源流是哪幾個佛經故事,李朝威在寫的時候可能受了什麼典籍的影響。作者就像是一個高明的化學家,有條不紊地把一罐混合液體逐一分離,分條縷析,將裡面的成分來源辨別得一清二楚。從此再看《柳毅傳》,除了讚歎其情節之外,更能體會到文明交融的奇妙。
這本書是「大家小書」的其中一冊,文字淺顯,讀之十分清爽,其中不乏戲謔之處。比如作者談到印度民間故事到唐傳奇的演化,指出中國人對吃的執著,在改造故事時喜歡添加各種吃喝橋段,實在忍俊不禁。
6 武田雅哉《飛翔吧大清帝國》
《飛翔吧大清帝國》這是一本神奇的資料書。它裡面滿是各種美術奇想,這倒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些幻想居然是來自於清末時代。傳統概念里,清末的中國是個守舊古老的社會,對於外界文明十分遲鈍,尚處於蒙昧狀態。我們在歷史書里讀到的西學東漸、洋務運動和百日維新等,都帶著一股憂國憂民的嚴肅使命感。但仔細想想,當西方文明令國人打開眼界時,除了在科學和意識上的提升之外,也必然會帶來想像力的擴展。 西學東漸,同樣也會打破傳統想像的壁障,讓老大帝國偶爾也做一些飛翔的夢。
這位日本學者搜集了大量清末插圖,以其為主軸,間雜以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蔡元培、魯迅、吳趼人、包天笑等名人的狂想,讓我們驚訝地發現,那時候的人們,同樣也愛幻想,同樣也對未來充滿憧憬,不輸今天。回觀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腦中和筆下圖景,會油然生出感慨。
要說這書有多神,也不至於,但能有人從故紙堆里揀出如此有趣的資料出來,為那個時代增添一個側面,對讀者來說已是足夠。這本書的標題,其實應該改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中國人失掉想像力了嗎?
7李開元《秦謎》
顧名思義,講的是與秦朝有關的大大小小的謎團。
讀這本書,你必須首先跨越三重障礙。
一重障礙是封面,你得對類似「史學界福爾摩斯」、「一段秦始皇企圖徹底刪除的歷史」之類的浮誇之詞視而不見;第二重障礙是目錄,你千萬不要去看目錄里那些」鑒定和取證」、「你買哪一站的票」、「《史記》是歷史學的第三世界」之類故做驚人之語的小標題;第三重障礙是這本書探討的問題: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他爹?嫪毐和太后怎麼回事?成蟜叛亂什麼原因?秦始皇的後宮到底啥樣?你必須假裝沒聽過這些已經被嚼了幾千年的八卦小問題。
如果你成功邁過去這三個坎兒,恭喜,你沒錯過一本好書。
在這三重浮誇、俗氣的迷霧之下,是一本偽裝成歷史論文的推理小說。作者對於先秦文獻和田野考古都了解很深,分析起來言之有據,令人信服。加上他刻意使用了類似推理小說的寫法,層層推進,抽絲剝繭,像一位名偵探一樣,在那些俗氣的命題里硬是挖出了全新的意味,屢屢讓人掩卷驚嘆:「原來是這麼回事!」
比如對正史里一字未提的始皇后、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昌平君、莫名其妙叛亂又莫名其妙完蛋的成蟜等人,在這種犀利解析之下,依次緩緩浮出迷霧,並牽連出一長串早已埋沒於塵埃中的政爭暗流。學術上這些推論是否成立,我沒資格下結論,但作為一個外行人,閱讀這樣細緻入微的考據還是相當過癮的。
我有幸跟李開元老師做過一次活動,他坦言很享受這種樂趣。正如在序言里作者自述所言:「學者研究學問的動機,在於好奇心。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為學者和公眾所共有。這本《秦謎》是一位喜好推理的歷史學者,用偵探小說的手法為公眾寫的一本歷史推理。」
8彼得薩伯《洞穴奇案》
這本書啊,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讓人覺得太神了。
故事開始於紀元4299年5月,你一定以為是部科幻小說吧?
五個人去一個石灰岩洞穴探險,結果因為山崩被困在洞穴。在救援隊趕到之前,五個人必須要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堅持至少十天。饑渴交迫之下,他們進行了一次抽籤,並把抽中的一名成員吃掉了——你一定以為是一部恐怖小說吧?
最終其他四人獲救,然後被指控犯有謀殺罪名。案子一路被提交到最高法院,先後有十四個大//法官給出了自己的判決意見和司法解釋——你一定以為是一部犯罪法律小說吧?
全都錯了。
這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案件,且只是這本書的開頭引子部分。
正文部分,是十四位最高法庭法官對這一案件的判決,以及為何做出這一判決的理由闡釋。
同樣一個案件,這十四位法官的判決居然不盡相同,每一位法官的切入點和思路都不一樣,從最普通的「殺人償命」到最奇葩的「建國論」 ,什麼理由都有。偏偏他們闡釋起來洋洋洒洒,邏輯縝密,在法學框架下似乎都言之成理。
比如第二位法官福斯認為,洞穴被困之後,他們所處的環境已與文明社會割裂開來,不受聯邦法律管束。五個人同意抽籤吃人,實際上是約定了一個自然狀態下的憲章,形同建國,在這個憲章里認為吃人不是犯罪——我看到這裡的時候,心想我靠,這樣也行……
美國20世紀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第一次發表這個虛構案件,用五位法官對此案的判詞勾勒出了幾個法學流派的理念。1998年法學家薩伯又給它續了九位法官,更新了這幾十年里法律界的學術新動態。
現在真相很清楚了,這是一部偽裝成吃人案件的法學綜述。我上一次見到偽裝成小說的科普文,還是《蘇菲的世界》。
說實話,我對法學了解不多,讀這些法官的陳述很費力氣。如果換成一本厚厚的法學專著,估計我早扔開去睡覺了。幸虧《洞穴奇案》給這些艱澀文字披了一層親和的外衣,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算我沒能領會其中精要,只要領略一下法律的複雜性,也算有所得了。
9朱利安·巴恩斯《十又二分之一世界史》
朱利安·巴恩斯的作品此前我只看過《終結感》,必須承認,那次閱讀完全是沖著2011布克獎的名頭去的。結果慘敗而歸,完全看不下去。
這次再度拿起巴恩斯的書,完全要歸功於他這個書名。
這不是一本講世界史的書,而是十個短篇故事加一個插曲。這十個故事的風格和形式都截然不同,有第一人稱絮絮叨叨的意識流自述,有標準的古典敘事,有現代美國式故事,有假藝術評論,有中世紀法庭判狀,有書信體,有充滿英式戲謔的聖經解構,等等等等,令人眼花繚亂。
這十個故事表面看全無關係,其實有一個共同的主題相串:諾亞方舟。
第一個故事《偷渡客》——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以一個偷偷爬上方舟的木蠹為主視角,對聖經典故做了一次顛覆性的解構。在這個故事裡,諾亞是一個傲慢的昏君,他的統治愚蠢而殘暴。他給動物們分成潔凈的和不潔凈的,只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諾亞還掀起過清理雜種運動,如獅身人面獸、蛇怪、獨角獸之類的都被偷偷處死,導致從世界上滅絕。為了掩蓋批評,諾亞掀起一場輿論運動把這些動物批臭,比如造謠獨角獸的角對女性有可疑的用處;他還暗殺了幾隻類人猿,吃絕了河馬象,甚至有些動物只是因為醜陋礙眼——比如烏鴉——便被奪走了通報洪水退去的功勞,強行轉給了更好看的鴿子……
這個故事裡通篇都塞滿了梗,政治諷刺和聖經原典結合得非常巧妙,怎麼看都像是《動物莊園》的翻版。
不過如果讀者止步於此,就太可惜了。《偷渡客》是一個開路者,一個嚮導,它給整本書定下一個大的基調:諾亞方舟。諾亞方舟象徵著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關係,彼此依存又彼此敵視。接下來的九個故事,每一個都發生在世界史上的一截,內容全無相連,但細節彼此勾連,它們的精神內核始終是基於《偷渡客》建構起來的關係。甚至可以這麼說,那九個故事都是諾亞方舟的一次再演出。
其實從第三個故事開始,整個筆調開始變得越發晦澀,意味藏得越來越深。如果我們不能在此之前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東西,就會越讀越迷茫,不知重點何在。每到迷路之時,我建議回過頭去再看一次《偷渡客》,往往便能豁然開朗——說不定,這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利用結構來點明主題:當人類不斷前行,面對複雜紛亂的世界歷史而面露迷茫時,再回頭去本源尋求指引
不過這絕非一本傳教雞湯,因為裡面還有一個無處不在的角色——方舟上的木蠹。木蠹是一個懷疑論者,它總是充滿疑惑地審視著諾亞方舟和世界歷史,不斷提醒讀者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不可靠的:「我們是歷史的解讀者,我們是歷史的受害者。」
於是當迷茫的讀者返回本源時,會發現木蠹早已把諾亞方舟故事講成了另外一副樣子,美好幻想的神性根基陡然坍塌。就像第六個故事《山嶽》里的弗格森小姐一樣,她試圖登上阿勒山尋找方舟,結果卻因為突如其來的地震而死在中途。
我看到有的評論說這本書是典型的「歷史書寫元小說」,沒看懂這啥意思。但我確實能夠感受到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它讓小說結構本身也具備了意義。
唯一要吐槽的是它的插曲。很明顯,作者講了十個充滿懷疑精神的世界史片段,然後在插曲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但這篇《插曲》簡直就是一篇狂熱的愛情頌歌,在指斥了一番歷史的虛無之後,在結尾大喊吶喊道:「我們必須信奉愛情,否則我們就完了。我們可能得不到它,或者我們可能得到它而發現它令我們不幸福;我們還是必須信奉它,否則我們就只好向世界歷史繳械投降。」
喂,這也太破壞情緒了吧!感覺就像一個哲學老教授淡淡地談完宇宙本質,一看到女學生瞬間失態…
10 本方登《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戰事》
首先,我是個李安粉。
其次,我覺得《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戰事》那部電影拍得不錯。
不過看了小說之後,我大概能明白這部電影和小說的差距在哪。
小說寫得相當細膩,電影也拍得相當細膩。可是,文學敘述和電影語言,畢竟還存在著一條鴻溝。以李安之才,也沒法徹底抹平,我們始終能看到地面上那一條淡淡的、卻異常清晰的線。
即使是120幀4K3D也沒法拯救。
文字描述,就像是薛定諤的貓,你看到的是一行行文字,它們永遠不可能精準地把事物描繪出去,你腦海中所看到的始終是一團模糊、曖昧的影像,模稜兩可。高明的作家,可以藉此營造出同樣虛無縹緲的情緒之霧,醞釀出詩意的美酒,令人醺然。而如果變成電影,畫面一出,這團影像立刻坍縮凝實,邊界清晰。再偉大的導演,也沒法阻止這種意境的流失。
《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戰事》,就是這麼一大團龐雜而未經分離的複雜情緒。本方登在小說里把視角拉得極近,幾乎頂到了比利林恩的腦門上,讓讀者無比近切地感受到情緒在頭蓋骨里翻騰、炸裂。如果你讀到《被天使強暴》這一章,會明白我說的意思。
李安的電影試圖想還原原著小說的手法,他用各種拍攝手法來烘托、來聯想、來調動,甚至特意安排了大量面部特寫,小到連眼中幾條血絲的浮現、眉角肌肉牽動一根眼毛都纖毫畢現。最遲鈍的觀眾,也能從這種極清晰的表情呈現中,捕捉到角色情緒的微妙變化。
可是對比小說給讀者的近景衝擊,電影傳遞出的信息還是太實在了。看了書和電影,你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文字的功能目前還是無法取代的。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任何人也拍不出你閱讀賈寶玉神遊太虛境時的感覺。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小說晦澀難讀。大部分文藝作品,講究隔紗之美,把意味埋藏在文字之下,讓讀者自行挖掘。但本方登顯然沒打算藏起來太多,他的寫法近乎白描,雖然描繪的情緒本身曖昧複雜,表達方式卻是簡單直給,讓所有的寓意隨著碧昂絲天團的狂熱舞姿毫無遮掩地宣洩而出。閱讀起來,特別過癮。
推薦閱讀:
※為什麼《狼圖騰》這樣的書會如此之火?
※怎麼評價《狼圖騰》這本書以及作者姜戎(呂加民)?
※在你讀過的書中你認為哪些書過譽了?為什麼?
※深淵之眼:尤利西斯式的凌遲和永生
※每周讀書 #134 可惜了一個有意思的設定——《偷影子的人》
TAG:书籍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