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憤青:中美教育的一些簡單看法
最近在一個朋友圈裡看到很多家長再談中美教育的問題,想把孩子送美國去讀書,美其名曰:不想讓他們太殘酷的競爭,自由的接受教育。這個觀點,怎麼說呢,特別有意思,可以分開幾個層面來談的。
01
這個社會的分層狀態一般取決於幾個層面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自然是天賦,我們會發現所有人類社會的優秀的人普遍性特徵是趨同的、精力旺盛、智商超絕勤奮異常、責任心強、慾望充沛等等,這些其實根子里來看都不是教育的結果,很大程度是基因就決定了。同樣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或者說同樣的教育,同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的性格特徵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天賦決定了很多人的未來,要承認這點。難聽點說,優秀的人在哪裡都是優秀的,傻逼的人在哪裡都是傻逼。不會因為你送到哪裡去就會有所改變。這個固然很難聽,但是他是現實。
第二個因素是家庭背景,有錢和沒錢,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他給孩子帶來的改變比孩子自身的努力改變要重要一百倍,尤其社會分層的結構來看,5%的天才加5%的垃圾,再加90%的差不多的人群,在90%的人群中競爭的情況下,決定他們差異的就取決於很多大量的基因以外的因素,在這些因素中錢的佔比絕對遠高於一切,有錢的孩子的選擇更多,帶來的機會自然就會更多。當很多貧苦人家的孩子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時候,有錢人的孩子,只要錢就可以輕鬆獲得,從而帶來的階層固化更為嚴重。所以我們說很多時候與其說是比拼孩子的能力,不如說是比拼家長的能力,通過孩子改變孩子命運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你真要為孩子改變命運,前提得自己要先改變你自己的命運。講述這兩個觀點,我想闡述的是說,孩子送到哪裡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誰?
02
在送孩子出國前,先想想你是否面對兩個基本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孩子是否足夠的優秀,第二個問題是你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財力去支撐。這兩個問題交叉在一起,還真不能分開。當你錢財很多的時候,你的孩子是自由的,哪怕是垃圾,你送到美國去,讀個垃圾學校也好,讀個名牌大學,其實都挺好的,因為你給了他更多的選擇機會。或者說,你的孩子足夠的優秀,那麼在美國這樣的環境里,你哪怕貧窮一點其實也無所謂,優秀的孩子會為你贏得很多未來,我們最怕的就是你沒有什麼錢,而且固執的相信你的孩子很優秀那麼問題就來了,你會發現事情會變得更糟糕而不是更好。還不如在國內踏實學習。我們這幾年見過太多的孩子為了逃避中國的競爭跑到美國、英國去讀書,以為會更好,其實99%的人是變得更糟糕。
美國不是垃圾收留場,美國的教育競爭比中國只會更激烈,不會更輕鬆,因為你要接受來自全球的上百個國家優秀學生的競爭,所以在美國你要讀一個名校的競爭激烈程度絕對不會比中國要輕鬆到哪裡去,當然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美國的教育很輕鬆很自由呢?這個跟你的期望值是相關的,在美國的確沒人逼你讀書,逼你考試,這個很正常,因為他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啊,你愛讀書不愛讀書,最後考不考上好大學,跟他沒關係啊。你不讀書不考試最後考不上好的大學,然後做一個很普通的快遞工作,也跟他沒關係。美國是個非常崇尚自由選擇的國家,他的本質是說,路是你自己選擇的,你自己為你的選擇負責就行了。但是我們中國的父母不認啊,一方面要讓孩子自由,輕鬆,一方面還指望孩子考上北大清華,那不是扯淡的事情么,天下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呢?
03
中美在教育層面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對立的
美國實現的是所謂的精英教育國家,包括政治層面,美國都是所謂的精英統治,他們相信社會的發展只跟精英相關,至於絕大部分民眾,都是跟隨者,精英會讓他們變得更好,所以在教育中,美國傾向於那些在某些領域發揮出特別才能的孩子,也就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天才,他們對於這些孩子的關照會勝過其他人,而絕代多數人其實是不在他們關心範圍之列,他們的高考也好,中考也好,並沒有所謂的升學率這個說法,你能不能考上,光他屁事。
而顯然中國不是,中國是個平民教育的國家,他關心大多數人的教育水準,他關心升學率,他關心更多的人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教育資源並不匹配,資源稀缺,一個老師面臨很多的孩子的時候,他不會也不可能每個孩子都關心過來,帶來的問題就是他對於那些不符合群體性特徵的孩子基本上採取的是漠視甚至是壓制的態度,而這個群體的人要麼就是天才要麼就是垃圾,他們一概被認定為是垃圾生被拋棄了,所以中美的特徵是美國在乎天才,忽視平民;而中國在乎平民,拋棄天才。這兩個制度各有利弊,你很難說誰比誰更好。美國其實很多年前就開始在反思這個問題,我記得911發生的時候,布希總統就在德州還是哪裡的一個小學裡給孩子上課,他說一個單詞,孩子說一個單詞,這種填鴨式教學,在美國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教學方式。
也就是說中國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中國教育的受益者,但是極少部分的人是中國教育的受害者,當然最可惜的是那些天才。嗯,我貌似就是其中一個,我出生在一個貧困山區,我記得我初中的英語是音樂老師教的,整個縣城就只有一所中學,我的求學經歷特別有意思,我初中考高中考不上,高中考大學也沒有考上。初中的時候是因為太吵鬧了,還被取消了考試的資格,後來我爸爸去講理勉強被允許考試,也沒有考上就花了家裡三千塊錢買進了高中,那時候三千是個天文數字了。後來高中考大學也沒有考上,反正讀書不好,連最後一批(第五批高中專)的組檔線都沒上,然後被我爸爸送到東陽高復班裡去複習。前半年也沒有怎麼讀書,考試前三四個月,我努力了下,結果考了當年縣裡高考狀元,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我自己也是覺得很奇怪,然後大學畢業後有一年去考駕照,居然考了一年都沒有通過,最後我們駕校的老師問我說你大學一畢業生,腦子怎麼那麼笨,考個駕照那麼簡單的事情都過不了,我自己也很鬱悶。後來我問老師說,側方停車,是不是只要把車倒進車位就行了,考試的時候,不一定非要按照你說的什麼左反光鏡對勞什麼位置,或者到了什麼時候必須打幾個方向盤啥的也可以。他說是啊,你只要倒進去就行了啊。我說我靠,那你下車,我兩把就進去了。
那個時候我突然想明白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這樣的人總是被認為是壞學生,本質是因為我們屬於某個程度上的天才。我複習班之所以能考上很好的分數的前提是因為複習班是沒有老師的,複習班的老師都是那種花錢從正規高中請來的走穴的老師,他們講完課就走人,壓根不會來關心你聽懂沒聽懂。這個時候,我反倒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自我學習,然後我都是按照答案在倒推做題的方法,然後總能用很簡單直接的辦法去找到答案。但是如果有老師在邊上指導的話,那就鐵定完蛋了。我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我選擇題做的非常快,幾秒鐘就知道哪個答案,然後老師問我怎麼算出來的,我說排除法做的啊,很簡單啊,明顯其他幾個不是,那顯然就是這個了。我們數學老師就說我投機取巧,還把我做負面典型直接丟教室外罰站去了,這個就是最大的問題,老師總是希望你用他們想好辦法讓你跟著他們的路徑去做。從他們角度來看,他們沒有那麼多資源和時間去對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管理,從而就尋找了最簡單的辦法去做,這些都是他們總結出來最直接有效的規律,你壓根不用去想為什麼要這樣,你只要按照這個去做就行了。這個在中國其實是非常有效的,我去新東方讀書的時候,我們新東方的老師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別問我為什麼,只要按照我們說的做就行了,反正就是這樣的。
但是世界上總有些人不是普遍群體的案例的,例如我。所以我們經常性的會去走不一樣的路,就是不喜歡老師規定的套路去做,最後我們總被當成另類,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歸類為壞學生這個範疇。駕照這個事情也是這樣的啊,老師其實已經總結出如何最快最迅速的倒車的方式了,你按照他們說的壓根不用思考肯定能進車位,但是他忘記了像我們這樣的人,完全可以找出自己的辦法去用我們最擅長和舒服方式去做,如果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我們大概率是死得很慘的人。這個就是中美教育的不同的地方,我們這樣的人,如果在美國會很好,而如果在中國,我們可能會很悲慘,我很慶幸我爸爸送我去了複習班,但是很多人可能比我還聰明但是他們被歸類為另類,早早就被埋沒了。
所以很多人說中國的教育埋沒天才。對不對,這個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教育讓很多智商中等的平民有了更多的機會,這個也是不爭的事實。從整個結論來看,如果有一天當你想把你的孩子送到美國的時候,你先問問你的孩子是不是天才?如果不是,那你在問問你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資本讓你的孩子在智商一般的情況下還能過比較好的生活。如果都沒有,我建議你就算了,別折騰了,因為你到了國外,只會更是悲催。
推薦閱讀:
※2017年資產投資配置策略:中美全球化再平衡和中國經濟周期的涅磐重生
※任澤平重磅分享:美國80年代槓桿併購及對中國的啟示
※為什麼每年殉職的美國消防員遠比中國多?
※當代美國年輕人是否比中國年輕人過得更為艱難?
※美國阿米什人的教育究竟是怎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