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是一部家庭審美鬥爭史,願年輕人勝利!
裝修前前後後大半年,從硬裝到軟裝,除了和裝修隊設計師鬥智斗勇之外,你還有一個『溫柔』的對手——爸媽!
你一定經歷過的劇情是:
我:「我覺得這個好看誒!」
爸媽「好看嗎?不結實啊!」
爸媽「這個怎麼樣,價格還可以」
我「這也太丑了吧...」
挑選一個東西每次都會逛個大半天,結果是什麼都沒買著,要找個能平衡雙方審美的東西實在太難。
你想買些北歐宜家風的傢具家飾,她就買了一大堆百花齊放的...這種感覺就是你媽逼你穿秋褲。
我媽覺得好看的 VS 我覺得好看的
這世界上有種美,叫只有你爸媽覺得美!攤手~
首先我是堅決不要歐式宮廷風和中國紅木風的,前者像夜總會,後者略保守陳舊。不是說不好,爸媽肯定會更喜歡,他們說「要有裝修過的感覺」,就是那種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感覺。
我記得有次去一個新裝修的親戚家玩,新屋的畫風基本上是這樣的:
回來的車上我吐槽了一路,內心還是想得到他們的支持的,沒想到我爸悠悠的來一句:我覺得還挺好看的!
反正,我是拒絕的...
說回裝修風格,雖然不懂室內設計,但我們可以參考呀!
提前看國內外的裝修效果圖和關於室內設計的資料,再去確定自己想要的元素。
這裡重點推薦幾個APP吧,基本大家想要的風格裡面都有了。可以把APP里看到的喜歡的部分摘取下來,再根據家裡的空間進行組合,假如有設計師的話可以幫忙做搭配和優化。
好好住 | Houzz | 安邸AD
以上幾種渠道基本集中了各式各樣最新的現代簡約風、鄉村風、文藝日系等,我想會普遍適合那些帶有審美潔癖、喜歡一切從簡的年輕人。
1.醜陋家裝的萬惡之源,是庸俗和雜亂的配色
我們年輕人,多少有點外貌協會,還是追求小眾審美、特立獨行的那種。提到"有逼格的家居",好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買很多『高級貨』擺在家裡。
確實,如果基礎品味和格調達到一定程度,那麼的確是可以靠這些細節決定最終效果的。可是,大家別忘了,我們當中絕大部分人的審美和把審美落地的能力,根本沒他們想像的那麼高。
簡單來說,就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
那麼決定整個家居環境基調的元素到底是什麼?
答案倆個字:
顏色!顏色!顏色!
醜陋家裝的萬惡之源,就是庸俗和雜亂的配色!
所以入門級裝修裝飾第一口訣:色彩上做減法。
大家還記得有一檔節目叫《交換空間》嗎?
色彩的三個重要元素:明度、純度和色相。
明度,是色彩的明亮程度。
任何色彩只要加入不同程度的無彩色(黑白灰),就能變暗或變亮。
只要色調(明度、純度)一致,顏色的混合會變得和諧、甚至有高級的效果。
純度,是色彩的鮮艷程度。
在家居中,最好不要大面積使用高純度的顏色,它們讓眼睛負擔過重,長時間盯著看容易引起頭暈、煩躁、易怒等後果。
a.確定家裡的主色調
主色調包含深淺兩個具體顏色,供你在使用時可以隨意發揮。建議大家用黑白灰和其他中性色系(奶白色,咖啡色,卡其色,原木色)等百搭色作為主色調。
b.確認其他色彩的搭配比例
主題色調常規來說佔比60%,搭配色佔比30%,點綴色佔比10%,按照這個比例來調配你們家的色彩。
如果害怕大面積的色彩使用會出錯,有個方法來協助你:主題色調用中性色系,黑白灰,搭配色和點綴色小面積使用對比色或者鄰近色。
c.使用中性色系去平衡
中性色系(灰色,卡其色,奶油色等)是最好的調和色調,中性色用得越多,整個房間感覺越溫和越柔軟,幾乎不會使用出錯。
原木的顏色是最好的中性色,木頭的色彩會讓人感覺非常溫暖。
2.舒服就好!Really?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和爸媽談美式風格,他們說舒服就好;你聊北歐簡約,他們說舒服就好;你講一講色彩的運用、家居的整理、空間的設計,爸媽一律說,舒服就好……
任何審美、認知和進步,在「舒服就好」這四個字面前,被擊得粉碎。
但這件事是這樣講的,舒服就好確實沒錯,可「舒服」這種狀態卻有著天壤之別。大仰著躺地上可以舒服,躺在spring床墊上也可以舒服;縮在在垃圾堆里鋪個毯子可以舒服,住精緻公寓也可以舒服。
從本質上講,或許「舒服」這種感受本身並沒有不同,但其間的差異卻很大。我們可以說這是個人見解不同,但不能否認的是,只有往前一步,去嘗試新的東西後,才能做出更公平的判斷。
家絕不是舒服就好品位逼格無所謂。 那些審美、設計、科技、生活方式,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舒服」更上一層樓。
如果你固守著一種「舒服」的狀態,過一生也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會錯過很多別樣的舒服,而錯過的那些,也許,更美好,更適合你。
3.對不起,我不相信物美價廉
「10元買不了吃虧,10元買不了上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記得以前每次路過長途汽車站都會聽到這樣的廣播。
曾幾何時,物資稀缺、選擇餘地也很小,所以物美價廉曾是我們父母那輩人民群眾的不懈追求。現在,每次看到遊客在日本「爆買」電飯煲、馬桶蓋時候的鏡頭瞄準的,似乎也都是我們父母這輩的遊客。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其實他們對價格的追求已經逐步讓位於更好的生活品質呢?
你所diss的父母審美糟糕,更多的原因只是來源於我們與父輩們生長環境和年代的差別而已。
這是我們的上一代和我們這一代之間的審美溝壑。
不過,天知道再過30年,你心心念念搗鼓出來的日式小清新會不會被你的孩子指著說,好醜!
4.審美,最終還是回到你自己的感受
如果不去走專業的道路,其實審美天賦的差別並沒有通常相同的那麼明顯。說到後天嘛,相對於努力,可能潛移默化的熏陶更為重要。
我想特彆強調一下,美之所以成為美,正是在於它的「無用」和「去功利化」。
展開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說說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幾點:
a.了解
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既然對自己的審美還沒有信心,就不要衝動的買買買。我們常見的審美雷區有:不成套的花被套和不協調的窗帘,如果沒有把握,就全部用純色,淺色優於深色,怕單調,首先考慮條紋、格子和波點,但不要超過兩種顏色。這樣確實會失去一點個性,但至少能及格。
b.平衡
不重要的東西,試試等待,不期而遇;必要且急需的東西,看緣分買。平衡就是分寸,審美也一樣,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
C.改進
就像我開頭說的,留下令你心動的剪報、雜誌和網路圖片,認真考慮一下實施的可能性,別怕試錯,別怕交學費,審美的段位就是這麼提升的。
當你有了方向,就已經成功了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需要你與這個家不斷磨合。
日復一日去尋找自己喜愛的傢具、藝術品,根據住的體驗去調整室內的擺放和布局,很多東西,是透過生活的經驗和閱歷來綻放光彩的。
成就一個美麗的家真的不能著急,需要時間,但擁有一個理想的家也不需要等待,千萬別放到有足夠的存款和有超大的房子之後再去實現。
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我們的父母,他們生長於那個不安凌亂的年代。儘可能婉轉的表達自己的看法。畢竟終有一天,我們也會長大,那種心情終會體會得到。
在學習審美的路上,我們殊途同歸。
———嗯,希望點贊的寶寶都不會有被爸媽裝修房子的恐懼支配的一天!—————
如果喜歡我,記得來公眾號找我玩啊~
微信公眾號:林歡喜的理想生活【ID:lin-huanxi】
-不打烊的理想生活提案-
-你還可以看看這些-
- 花了20萬裝修的我依然會有遺憾,你也一樣吧?
- 靈魂發問,誰說裝修過後就得吃土?
- 幸福感和用錢堆起來的衛生間,搞不好還是有點關係的
- 入住10個月大更新!為了改造這個客廳、廚房、衛生間全暗的經適房,我們用盡了洪荒之力!
- 分享3種收納思路丨如何利用好工具在小面積中放下儘可能多的東西?
推薦閱讀:
※鮮花&綠植裝點的110平,這不是手作間這得是森林
※有柱子的房子,如何裝飾更美觀?
※牆面開裂真的怪冬天嗎?
※3W改造老派中式出租房,清新得好像有一股海風吹來
※比利林恩的中場?我們吃貨更要看的是飲食男女的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