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錯誤的行為》:行為經濟學在地產營銷中的應用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時,做營銷的人笑了,因為獲獎的是行為經濟學家泰勒,行為經濟學早已在營銷領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
北大經濟學教授汪丁丁說過,可以簡單的理解成為「行為經濟學=經濟學+心理學」,而且和我們日常了解的社會心理學有很大的重疊部分,說到這裡很多營銷人就感覺更熟悉了。
由於我是做地產營銷的,所以把泰勒代表作《錯誤的行為》及《助推》裡面行為經濟學原理與地產營銷的實際應用進行了應用結合。
一、心理賬戶:打包銷售的秘密
行為經濟學研究,人們的心理喜歡把不同用途的錢分放在不同的心理賬戶里。
在營銷中比較常見的心理賬戶現象是,一個500G硬碟要200元,單獨買會覺得貴,但是買電腦時讓你加200元,幫你把500G硬碟升級成1TB硬碟你會覺得很划算。汽車配件也是如此,單獨賣客戶較難接受,但是買車時加賣給客戶就很容易,因為附加的東西都是在大件的心理賬戶計算,相比大件,增加的金額很少。
在房地產營銷中,我們可以把車位和精裝修打包優惠賣,在買房預算的心理賬戶里,相比房價,車位和裝修的金額就不多,而且打包優惠還有成交效用,讓客戶覺得賺到了。
那麼什麼又是成交效用呢?
二、成交效用:忍不住剁手的秘密
成交效用是行為經濟學的專業辭彙,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你一定上過它的當。
成交效用,通俗點說是指在購物參考價與實際價格差距中佔到便宜的快感。
最典型的例子是,雙十一期間,天貓五折,價格減少一半,優惠給購物者帶來了巨大的成交效用,購物者因此經常非理性的購買一堆沒用的東西。
在房地產營銷中,樓盤開盤經常用這招,在開盤之前暗示的價格會高於市場價格,拉高客戶心理價格預期,但是開盤時各種優惠疊加,用遠低於市場的價格形成交易效應,讓客戶衝動購買。
地產營銷中增加成交效用的方式很多,折扣、優惠券、一口價秒殺、各種創意促銷方法,都能給客戶帶來成交效用。
三、參考效應:買什麼先問問別人
參考效應就是我們在做購買決策(尤其是買大件)時,總喜歡參考別人的意見,最喜歡參考三類人的意見:專家、KOL、熟人。
1、專家
電視上各類專家很多,而且廣告中即使不是專家,也喜歡讓廣告人員穿白大褂在實驗室里介紹產品,給消費者製造專家的幻象。
房地產喜歡請專家搞論壇為樓盤代言,郎咸平、葉檀都很吃香。
2、KOL
KOL指的是關鍵意見領袖,就算他們對具體領域不懂,但是他們因為自身的影響力,意見很受重視,典型如現在的娛樂明星、小鮮肉、網紅等,房地產也不少請明星代言和網紅直播。
3、熟人
其實專家和KOL離我們普通人比較遠,我們決策時更多找身邊的熟人參考,所以近些年微商和直銷模式興起,其實就是利用熟人的參考效應。
房地產的全民營銷也是充分利用了參考效應,在全民營銷裡面,效果最好的是老帶新,主要是因為稟賦效應。
那麼什麼又是稟賦效應呢?
四、稟賦效應:你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稟賦效應,和成語敝帚自珍意思相近,就是對於自己的擁有的東西我們會評價更高,覺得更好。
典型的例子是,在美國,一些汽車銷售商,會讓購車客戶不用付錢把車先開回家,試用幾天,客戶體會了擁有的感覺,就會對車的評價更高,購買意願就會更強。
在房地產營銷裡面,不少開發商,試用樣板房試住,用的是同樣的原理。
那為什麼老帶新會成為全民營銷的主力呢?是因為他們已經買了該小區的房子,所以會因為稟賦效應發自內心的覺得他們小區好,真心推薦給朋友。
如果自己已經買了,但是說自己小區不好,就會引發心理學裡的認知失調,暗示著不好自己還買了,這不是傻嗎?
五、前景理論:人人都是損失厭惡者
前景理論,說簡單點就是人們對於損失的敏感度是獲得的敏感度的3倍,比如丟100塊錢的痛苦,需要撿300塊錢的幸福才能彌補。因此,人人都是損失厭惡者。
在地產營銷里常用的損失厭惡技巧,就是叫定金,客戶交了定金,因為害怕定金損失,不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通過定金鎖意向是樓盤常見的玩法。
損失厭惡,還經常和另一個經濟學概念——沉沒成本結合使用。
沉沒成本就是已經付出收不回的成本,但是由於損失效應,人們總是不願意及時止損放棄沉沒成本,通俗點說就是付出越多,越不願意放棄,否則就會認知失調覺,得之前的付出很傻。
所以,買房過程中多折騰一下客戶,讓客戶多投入多付出,反而能強化客戶意向,比如讓客戶多看房、參加活動、辦卡、認籌、開盤,讓客戶付出精力、體力、時間、金錢,到最後付出越多他就越捨不得放棄買房。
推薦閱讀:
※湯森路透的「引文桂冠獎 (Citation Laureates)」為什麼能夠較準確預測諾貝爾獎?
※張首晟對拓撲絕緣體的貢獻是不是第一位的?和 C. L. Kane 相比誰對拓撲絕緣體的貢獻更大?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如何做詩人和科學家
※李政道楊振寧遭遇冷處理:60年前中國人第一次獲諾獎 | 科學春秋
※蘇聯人為什麼會在當局嚴厲統治下,獲得眾多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