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輕小說?輕小說是什麼?(上)

本文是對這個回答zhihu.com/question/6672 的補充與完善。原題主是從創作的角度出發的。這裡不管,直接說問題,「輕小說是什麼」。

這個問題的高贊答主們,是在用編寫維基百科的態度回答的。除了嚴謹之外,編維基百科還要關心客觀中立性(儘可能讓任何立場的人都不會反對)與穩定性(如無必要不能隨意改動)。這就導致對一些敏感的角度不關心,或者關心了也不能明說出來。

具體到Z大的答案,就是列出了許多絕對不會錯的共性,偏偏繞開了對出版物而言最敏感的「文本」。他這麼寫當然沒有任何毛病,假如讓我給外人介紹「什麼是輕小說」,我肯定直接引用那段了,省心。然而這個答案不能區分開「原生的」輕小說和「從web移植的」輕小說,而這種劃分對於探討當今的輕小說業界演化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假如你對這種劃分不感興趣,那就不用往後看了。

如果你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那我先舉個例子。學校食堂裡面賣煎餅的攤位,最近也開始賣烤冷麵。大家覺得烤冷麵好吃,買煎餅的人相對少了。然而這個攤位的編製依然叫「煎餅攤」,沒人叫它「烤冷麵攤」,至少短期內沒有。而且,更不會有人把烤冷麵當作煎餅。

輕小說業界的細分,就是一個當煎餅攤里開始賣烤冷麵的情況下如何對待煎餅和烤冷麵的問題,其中「煎餅」就是「原生的輕小說」,「烤冷麵」則是「從web移植的輕小說」。都在同一個攤位上賣,這兩種玩意的渠道是一致的,如果以渠道來定義輕小說,那麼無法也不必將其區分開來。但原料、做法和口感畢竟不同,現在想細分的話完全能做到涇渭分明。這兩個體裁可以並且一直在相互借鑒,到未來也許會變得難以分辨,但那是未來的事,我們先把現在整明白。

我們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放到本問題里,就是作品發行的渠道跟作品的體裁乃至題材會有著正向的反向的總之是千絲萬縷的聯繫。複製一下我自己的答案:

「輕小說這種體裁,必須使用(翻譯成漢語後的)小十萬字篇幅為一本書。不夠的話,想辦法湊。太多的話,分割。注意到有續作的輕小說一般是幾個月出一卷,出版即終稿,既不是網文的每日每周更新也不是經典文學的你啥時候寫完就算完。為了適應這種出版形式,這個分割還不是簡單的按篇幅打段,而必須讓每一卷都能構成相對獨立的一本書,以保證讀者在讀過前篇的幾個月後,拿到下一卷依然可以正常閱讀。」

Web文,就是網路小說。但直接講網路小說,大家想到的一般是天下第一的中國造,所以我們一般用web文來代指日本網文。比較有名的網站如「成為小說家吧」,任何人都可以投稿,只要有很多人看就有機會火。Web文裡面的豪傑包括了《刀劍》《魔劣》《Re0》《素晴》等等,在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有沒有留個心眼,提醒自己這些不是普通的輕小說?

一本普通的輕小說總能給作者帶來保底的預期收入,但web文通常不行。混過網文平台的都知道,至少得牛逼到某一個程度才能入V,入V才能從平台領低保。而在日本,由於存在一個受眾相對比較重合、並且能直接變現的輕小說市場,那麼web文就有一個特別簡潔的出路:變身成為輕小說,然後走輕小說的渠道賣錢。這個「變身」,有時候需要對作品做各種各樣的調整,有時候直接照搬就好。變身之後的作品,我們一般稱之為「web改輕」。區別原生輕與web改輕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查一下有沒有web版,或者讀一下第一卷後記就知道真相了。

要是只為了說如何一刀切開原生輕與web改輕,我前面就白鋪墊這麼多了,接下來自然是討論原生輕與web改輕的「特色」。分析這種特色,可以幫我們規避「醜陋的中國人」式謬誤——把小群體的共性錯誤地歸因於大群體,或者把大群體的共性錯誤地歸因於小群體。遺憾的是,我現在對web文的了解還不夠深入,所以不敢保證對比和歸因一定成立。如果有什麼錯漏之處,請盡情鞭打我。順便一提,找共性和下定義不同,總會有反例,反例不多的話就別太較真了。

異世界題材。雖然不能嚴格劃等號,但當代的絕大部分web文是異世界題材,同時大部分異世界題材是web文。剩下的非異世界的web文,大都是看起來跟異世界區別不大的mmorpg題材;異世界題材的輕,有很多也是被web文的倒逼而產生的。非web的穿越異世界文,出名的很少很少,一分鐘之內我只能想起一個零使,這還是特別老的作品;而web出身的穿越作品,高水平的滿坑滿谷,低水平的則可以環繞地球一周。現在web平台,尤其是「成為小說家吧」,對異世界頗為偏執,寫個什麼題材都要掛上異世界tag,哪怕根本沒必要的也是。穿越題材大約是網路文學的一個必經階段,從這層意味上來說,web文的確落後起點十年。順便一提,web文可以跟起點之類的網文平台直接做對比,而拿輕小說跟起點做對比就有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感覺了。

校園-情感要素。當代的大部分輕小說,哪怕不是校園題材,依然會沿用校園-情感作的框架和範式。具體表現包括:人際關係簡單且相對穩定;時間軸控制在一年到三年;哪怕完全不上課也要設定一個學園;以下省略。不遵循校園-情感流程的作品不多,主要集中在狼辛、嘉伊卡等奇幻冒險類,天鏡、魔彈等戰記類,以及一些在輕小說里更加小眾的題材。這個話題展開來還能寫好幾篇文章,此處先不深究,重點是web文也可以不走這套流程。

不遵循的表現有很多種,但「小眾輕小說」和web文的「不遵循」是往兩個不同的方向偏離。奇幻冒險、戰記等小眾選材比起校園情感來顯得更加……嚴謹,而web文往往更加鬆散。鬆散的本質是web文不需要按卷編輯出版,而是以每次更新為單位創作的。web版的一節一般只有數千字,改編為輕小說時就算有做調整,但很多思路上的東西是調不動的。不過我現在還無法用語言來具體描述這個「鬆散」,只能列出一些徵兆來。

奇怪的時間軸,試圖遍歷主角的一生。從轉生為一個小孩開始,把成長的過程全都寫出來,信息密度特別低。書名帶有「轉生」的作品大都這樣,我不太適應這種節奏,也許是因為看的少。

缺乏明確導向,或者說作者自己心裡沒有B數。輕小說一般會明確作品要以什麼為驅動力,哪怕只是打怪升級開後宮,也算是一種驅動力。但有很多web文散發出一股「寫到哪算哪」的味道來,可能會在作品內部多次改變框架與核心,一會忙著收後宮,一會又不收了。

兩性關係比較……隨意。輕小說里要麼不描寫,要麼專門描寫,而一些web文則會把hscene的敘述甚至描寫當成佐料。

宏大敘事。輕小說往往迴避宏大敘事,試圖讓少數幾個主角的言行當作世界發展的驅動力,哪怕宏大題材也是如此。而一部分web文則嘗試在這方面下功夫。

我水平有限,暫時只能列這麼多,聊作拋磚引玉。拋這塊磚的目的是提醒大家,在寫綜合分析的時候,盡量避免把當前僅適用於原生輕或web改輕的「共同點」強行套在輕小說全體上。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還是概括得細一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十年前,輕小說寫手也許會鄙視web文寫手,像川原礫等人,都是作品被改編為文庫版之後才迎來爆紅的。但到了現在,已經不太好鄙視了。果妹特典小說里的桌游環節,就可以佐證,寫手們只是擔心搞web文的收入不穩定,對web已經完全沒有鄙視的意味了。一些業界人士,如三木一馬,正在推動輕小說寫手向web的分流。再過十年,web和輕小說之間的界限也許會漸漸消失吧。

長遠來看,web文的潛力與上限比輕小說高得多。輕小說當前的大發展,完全是基於日本消費者「買一本漫畫」的購買習慣,但紙媒在21世紀是打不過互聯網的。如果誰還有讀書看報的習慣,那恐怕不是因為他有多高雅,只是移動聯通的工作沒做好罷了。我大膽推測,從web文裡面選拔優秀作品(既包括水平優秀又包括人氣優秀)並加以文庫化的行為,很快就會讓輕小說的存在變得沒有必要。輕小說有資格去「選拔」web文,自然是因為輕小說比web變現容易,但這一點在21世紀是不正常的。21世紀的人類,要是去異世界的話,比起帶書,帶上智能手機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web文現在的弊端就是下限太低,比輕小說低得多。這個問題以後也許會有辦法解決,也許沒必要去解決。畢竟單一一位讀者的精力是有限的,網文的產量則是爆炸式上升的,普通讀者只需要關注靠近上限的那一部分就好了,下限再低都無所謂。

最後嚴肅聲明,本文僅為學術探討,沒有任何政治含義。我們不反對、甚至非常歡迎在本專欄討論交流web改輕與web文相關的話題。

未完待續。但不一定有續集,有續集不一定是我寫,也不一定發在本專欄。


推薦閱讀:

《褻瀆》初評:從地獄仰望天堂
「小白文」到底是什麼?我們要如何對待它?
優秀讀者短評選編
寫網路小說,競爭有多激烈?

TAG:轻小说 | 网络小说 | 日本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