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設計挺呵呵的,還是出國學的多一些

「現實至此,我有千百條理由想要出國學習。」

這是一名96年生人,目前僅21歲的學生,最近說給康石石的一句話。康石石在一瞬間,也感受到了這句話背後的力量:非出國不可,我必須出國學習!

儘管作為過來人,康石石心裡非常清楚:出國留學只不過是一條人生捷徑,國內教育環境同樣輩出人才,但這一切絲毫無法迴避現實問題:在中國,除非坐擁最頂級的教育資源,亦或在體系外通過難被大眾接受的方式自學成才,似乎90%的藝術生都會接受大環境改造而變得平庸,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朝著錯誤的方向變得更加平庸。

一、大學,學不到東西

康石石不想批判什麼,因為批判沒有任何作用。我們看問題不能僅看負面,卻忽視了當下教育制度的實行,其實為希望成為人才,並且努力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拼搏者提供了上升通道,只不過各位身在其中,卻難以察覺:

1. 高考

2. 考研

3. 留學

4. 走出體制,自學成才

只不過是絕大多數「得過且過」者,在這樣的上升通道中不知不覺的選擇了自行放棄,所以學不到的東西很正常,這是因為:

1. 目前只有極少大學和老師在教書育人

2. 自己是否真的想學習,需要打個問號

3. 自己是否知道該學什麼,也要打問號

4. 幹些其他事情似乎比學習更具有動力

國內某211大學的犀牛課,機房電腦軟體用的犀牛試用版,一個星期後試用版到期,剩下的一學期課程變成了例行點名簽到,之後同學們不知道該學什麼,老師也不教什麼,就坐著空耗時間。

其實,能夠通過「教育」成功的人,大致符合以下情況:

1. 通過自身努力,一直獲取國內頂級教育資源

2. 在普通大學(包括211,985)中遇到優秀老師,點石成金

3. 留學,通過國外教育體制的資源與約束力,達成質的飛躍

這也對應了三類學生:

第一類,是優秀者,約佔1%

第二類,是幸運者,約佔1%

第三類,是有條件改變外部環境者,約佔8%

以上,康石石從第一個視角解釋了: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送孩子出國讀書,也適當剖析了當下的中國教育現狀。

對於大多數人,康石石的第一條建議是:若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便要先弄明白自己是否真的想學習,要學習,該學習,進而才是選擇:「自學成才的hard模式」 or 「通過改變外部環境的easy模式」。

二、關於國內考研

研究生考試,親歷者應該深有體會:

1. 政治上50分,對於藝術生是一件需要天賦的事情

2. 英語上50分,對於大多數藝術生學習半年以上的成功率仍不超過50%

3. 專業理論,就是「背」

4. 快題,八股「套路」,沒勁,就是抄,沒有創造性

或許,考研更像是一套「黨同伐異」的篩選機制,它符合了中國設計師職場「更高比例」的初始用人需求——老老實實畫圖,將學生向符合規範的專業人才方向培養,而不是真正的「綜合素質」合格檢驗,也並非將更多人朝「領導者」的方向培養。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綜合素質強的「非名牌」大學畢業生,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後,反而成為了名牌院校畢業生的領導。

正如康石石的一名學生所說:中國考研挺呵呵的,還是出國學的東西多一些。

現實正是如此:

  • 國外藝術設計教育體制下,培養的是學生的設計思維,培養的方向是「設計總監」
  • 國內藝術設計教育體制下,培養的是學生的執行能力,培養的方向是「畫圖員」

但是,又如康石石的另外一名已從謝菲畢業的學生所言:我去大院面試,真畫不過那些練快題的,不過好在作品集拿出來後,他們給了我實習機會。

是的,如果對考研與留學的結果進行歸納,可以粗略總結為:

  • 考研——投資「職場入門」的收益更高
  • 留學——投資「職場未來」的收益更高
  • 如果看短線,期望快速找到一份工作,有保障的端起一個飯碗,考研更為有利
  • 如果看長線,期望未來擁有一份屬於自己,且更高的職業追求,留學更有保障

以上,康石石從第二個視角解釋了: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送孩子出國讀書,因為有條件的家庭普遍認為端起「職場」這碗飯,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

所以,康石石的第二條建議是:

  • 如果希望自己更適應社會規則,且具備更高的初期職場競爭力,請選擇考研
  • 如果自己希望達到更高的社會層級與認知水平,留學對前程的幫助更為遠大

三、本想好好學習,卻沒想到關係複雜

以下是一個發生在國內一本高校的真實案例,當學生向康石石傾訴的時候,康石石也被嚇了一跳:

康石石的學生在大學跟副院長的兒子是同班同學,某課程的授課導師只給副院長兒子親自修改作業,並指導思路,其他學生全都交給助教改圖。

助教輔導學生一點沒有問題,且很多助教的授課效果比正經講師要強。但區別對待,便難免令同學們心裡失去平衡,也因此蒙上一層諂媚的人情色彩。對大多數同學,甚至副院長兒子而言,此舉均有害無益,而受益者似乎只有看領導眼色的授課導師一人而已。

國內關係太複雜,教師在當下體制內,有時愈發像是一個職業,而不是傳到授業解惑、有教無類的佈道者。

這也與國外並不難見的:導師單膝跪在課桌旁給學生指導,一起喝酒聊天談設計,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國外不是處處閃光點,比如紐約某世界頂級院校的藝術史教師,不僅上課遲到,而且上課只談他的男朋友與狗。但是,就教育整體實力,教職員工整體素質,教學制度保障而言,英美等國的教育資源目前仍遙遙領先於我國。而且各位同學要知道在外國,學生如果集體反應老師上課不好,且事件屬實,是可以學生炒老師魷魚的。

以上,康石石從第三個視角解釋了: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送孩子出國讀書,因為在國外,孩子有更高的概率能夠獲得更為優質的教育資源,且受教育的個人權利能夠得到教育制度的有效保護。

Final:除了與大家分享藝術設計&留學作品集的認知&技巧外,康石石總覺得需要讓大家能夠將世界看得更透徹一些,所以今天利用周二專欄的篇幅與大家嘮了一些個人見解,僅供各位同學與家長參考借鑒,做出更為合適的決策。

最後,康石石必須強調:任何教育資源都是外部條件,如果寄希望於「教育」改變人生,還是需要從「自身改良」做起留學只不過是為有條件改善外部環境的人群提供的一條成長捷徑而已。


康石石現已推出個人微信公眾號——康石石(kang-shishi)

除每周二、周五發布專欄文章外,康石石公眾號將每日推送1-3篇文章,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盡解答,敬請關注

訂閱方式:微信搜索 康石石 即可


推薦閱讀:

【藝術管理】想學藝術管理得先知道這6大FAQ
CSM萌的留學分享——關於LCF與CSM的區別(純乾貨)
服裝作品集該如何提取靈感(建築篇)

TAG:设计 | 作品集portfolio | 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