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如到英法俄日看敦煌

敦煌還是那個敦煌,

莫高窟還是那個莫高窟,

但靈魂,卻丟失了一大半。

敦煌莫高窟地標:九層樓。圖片源自getty.edu

公元1900年(117年前)

20世紀第一個年頭,

世界各國都期望開闢一個新的百年,

掌握命運,主宰時代。

中國戊戌政變雖然失敗,

但改革意識的覺醒,

也使各方面逐漸進入正軌,

似乎要跟上時代步伐,

迎接一個全新的社會。

然而就在此時,

一場紅色風波排山倒海般席捲中國,

義和團運動使華北陷入混亂,

百年後,國民遺憾地發現,

1900年的中國,

蒙受了奇恥大辱,遭受了巨大損失,國際地位跌到谷底。

也正是這一年,

偏安一隅的敦煌,

給這亂世帶來出其不意的驚喜,

但又或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孰是孰非,我們無從判斷。

莫高聖境。圖片源自數字敦煌

一個佝僂瘦弱的身影,

一件寬大破舊的道袍,

他是王道士,

流離失所大半生,

後雲遊敦煌,登三危山,得見莫高聖境。

彼時的莫高窟,

黃沙漫漫,無人問津,

只餘一些粗通漢語的喇嘛居住,

王道士也索性在此定居,

打算清理一些洞窟,

改建成他所熟悉的道觀。

1900年5月26日,

他像往常一樣清理洞窟內的積沙,

沒想到「嘭」的一聲,

牆壁一震,裂開一道縫隙,

王道士眯縫著眼往裡瞧去,

似乎還有一個隱藏的洞穴,

高高低低堆了很多東西,

莫不是藏有寶貝?

王道士唯一留存於世的照片,由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拍攝。圖片源自網路

急急忙忙砸開洞穴,

只見成捆的經卷、文書、文物碼放整齊,

從地面到屋頂,從洞口到洞底,

令人嘆為觀奇。

7年後,由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拍攝的洞窟照片,目前被認為是有關洞窟最早的照片,可以看見成捆堆放的經卷。圖片源自網路

他雖然不認識字,

但也知道這洞里的東西不簡單,

於是自作主張取了些經卷,

徒步前往五十多公里外的縣令府,

不想那縣令不好此道,

直接將經卷當做發黃的廢紙,

隨意打發了滿身黃沙的王道士。

王道士不甘心,

又跑到級別更高的甘肅道台那裡報告,

不想此人更不識貨,

認為經卷上的書法還不如自己寫的好,

同樣隨意打發了他。

1902年,

敦煌縣來了一個新的縣令,乃進士出生,

王道士估摸著此人或許有些文化,

便又帶了些經卷,前去報告。

這次總算碰到懂行的人,

讓他妥善保存,

但怎麼個保存法,新縣令也說不清楚。

王道士就這樣守著滿洞的文物,

繼續過著自己的日子。

一晃7年過去了,

這個意外發現的洞窟,

沒有給王道士帶來任何好處,

難道它們就真的如那縣令所說,

一文不值,只是一堆破舊之物?

黃沙漫漫,王道士的生命是否會因此而改變?圖片源自蜂鳥論壇 / iamnofire2

1907年3月,

茫茫無垠的沙漠上,

一支探險隊正在前往敦煌,

他們隨身帶了很多空的大箱子,

不知道是做什麼用,

而領頭的是個英國人,叫斯坦因。

路上,他們聽到一則傳言,

說敦煌洞窟里的東西遠不止壁畫,

還有王道士發現的一整洞文書,

但不知為何官府沒有取走,

而是命令王道士在原處保管。

這激起了斯坦因的好奇心,

決定去會會這個王道士。

斯坦因給莫高窟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圖片源自網路

到達莫高窟時,

王道士跟人一起出門化緣去了,

斯坦因藉此機會在洞窟邊轉了轉,

並且有幸見到了一件寫有漢字的手稿,

雖然不太清楚內容是什麼,

但憑藉常年探險的經驗,

斯坦因知道這些經卷的價值,

並相信只要帶一些回英國,

必會讓他名聲大噪。

成捆的經卷,基本完好無損,實為無價之寶。圖片源自網路,由斯坦因探險隊拍攝

不過,莫高窟和之前探險的地方不同,

這裡有宗教活動,有修行之人看管,

並不能隨便拿走,

也不敢貿然用錢財購買。

斯坦因覺得,

王道士應該不是一個特別在乎物質利益的人。

果不其然,

王道士回來後聽說斯坦因等人的造訪,

害怕經卷丟失,

便又砌起一堵牆封住洞口。

當斯坦因第一次見到王道士時,

記下了對他的印象:「這是個十足怪的人,極為羞怯緊張,偶爾又露出狡猾的神情,這完全讓人振奮不起來,我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此人不好打交道。」

為此,斯坦因同隨行的中國師爺反覆商量,

不斷琢磨王道士的喜好,

並且做好準備,決定打一場持久戰。

慢慢他們發現,

王道士極為敬奉玄奘,

而斯坦因正好在印度有一段刻苦銘心的經歷,

便偽裝成玄奘的信徒,

試圖遊說王道士。

玄奘西行圖。圖片源自網路

斯坦因操著蹩腳的中文說:

「我沿著玄奘的腳步從印度跨越重山沙漠而來,我找尋到很多玄奘去過且描述過的佛寺的遺址,我會像玄奘取經那樣,將這些經卷帶回印度。」

如此三番五次,

王道士或許是聽進去了,

不僅拿了一部玄奘的作品給中國師爺,

還把新砌的牆拆了。

之後事情進行得很順利,

王道士和斯坦因、中國師爺約定,

此事要絕對保密,

只要斯坦因還在中國,

就絕口不能對任何人提起這些經卷。

接下來,

王道士又用了三個星期來挑選經卷,

但到最後要裝運時,

王道士又突然反悔,

驚慌失措把所有東西搬回洞里,

也許是突然發現了玄奘信徒的漏洞,

也許是覺得中國的東西不應交給一個外國人,

總之王道士內心是很糾結的。

故事的最後,

中國師爺力控局面,

最終還是說動了王道士,

把成堆的經卷、文物裝進隨身攜帶的大箱子,

帶離了中國。

當然,王道士得到了大筆銀兩。

斯坦因就這樣拉著大批經卷,在敦煌縣城「招搖過市」。圖片源自網路

1908年,斯坦因離開後一年,

又來了一個外國探險家。

此人名叫伯希和,法國人,精通漢文,

不僅識得每部經卷的內容,

還能判斷它們的學術價值。

有了和斯坦因打交道的經驗,

王道士這次嫻熟多了,也從容多了,

伯希和沒有花費多少精力,

便進入了洞窟。

在成堆的經卷旁,伯希和完全進入忘我境界,醉心研究。圖片源自網路,由伯希和探險隊拍攝

他在洞中待了三周,

把所有的經卷都翻閱一遍,

並取走了他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

付給王道士更大一筆銀子,

比斯坦因給的多得多。

但,伯希和並沒有直接回國,

他帶著洞里的文物去了趟北京,

並且在一次宴會上展示他的成果。

席間有一些中國學者,

立即看出了文物的價值,

他們震驚、他們悲痛,

為何如此重要的文物會在一個法國人手上。

伯希和驚動了整個北京學界,

1909年冬,清政府下令把洞內文物運往北京保存,

但整個運送過程極為簡單粗暴,

沒有箱子,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只用草席隨便遮蓋,

從敦煌到北京,2000多公里,

一路上都有經卷丟失,

到達後,押運的官員竟然直接把車開進自己家裡,

先挑揀精美的據為己有,

但又擔心被發現,

直接把經卷撕成兩半,

那一刻,整個中國的心都在滴血,

洞窟內經卷:《金剛經》(盛唐),具有久遠的歷史及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吸引了世界各地學者研究觀摩,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圖片源自敦煌研究院

但事情並沒有結束。

1912年,

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至莫高窟,

獲取經書400餘卷,

帶走塑像兩尊。

1914年,

斯坦因第二次來到莫高窟,

再次獲取經書600餘件,

兩次共計萬餘件。

同年,

俄國奧登堡考察團停駐莫高窟5個多月,

臨摹繪畫數百張,

獲取經卷200餘件,

還剝走了一些壁畫,

拿走多身彩塑。

1924年,

美國人華爾納至莫高窟,

用化學膠水剝走壁畫二十餘幅,

購得盛唐彩塑一尊............

這些經卷文書幾乎都來自王道士發現的那個隱秘洞窟:藏經洞。

千年以前,敦煌當地的僧人將經卷封存於內。

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典籍,

有官府文書、四部書、社會經濟文書、文學作品,

還有銅佛、法器、幡、幢、絹紙畫、壁畫粉本,

而且用漢文、藏文、西夏文、于闐文、梵文、回鶻文、粟特文、突厥文、龜茲文、婆羅謎文、希伯來文......書寫。

現在的藏經洞,敦煌莫高窟第17窟,空空蕩蕩。圖片源自敦煌研究院

僅僅一個藏經洞,

就裝進了敦煌、絲綢之路、乃至中亞地區的歷史,

有學者說,

藏經洞是一把打開中世紀的鑰匙,

那些大漠羌笛下的不羈商旅,

那些神秘玄妙的西域王國,

那些百世傳唱的孤傲生命,

在千年之後,

全都隨著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流落於世界各地。

今天,我們需要尋遍十多個國家,

足跡需遍布大英圖書館、巴黎國家圖書館、聖彼得堡東方學研究所、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

才能見到藏經洞文物的大致面貌,

還不包括那些散落民間,下落不明的。

對此,國學家陳寅恪曾發出哀呼:

「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但我們來不及哀傷,

就又得面對另一個事實:

藏經洞文物,

藏於英國者最多,

藏於法國者最精,

藏於俄國者最雜,

藏於日本者最隱最秘,

藏於中國者最散最亂。

而我們又能說些什麼呢?

也許1900那一年,

上天正是想給我們一記響亮耳光,

才會讓一個道士,來發現佛教聖地,

才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莫高聖境。

文中圖片僅為配圖表達,版權屬於原作者

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萬分感謝

微信公眾號:騎驢漫遊

推薦閱讀:

「歹」字辨
敦煌小花可以開在什麼地方?
為什麼敦煌不會被遺忘?地球知識局
紋身圖案分享第五期 敦煌壁畫題材
想去莫高窟看敦煌壁畫,有相關的書籍推薦嗎?

TAG:敦煌 | 莫高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