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前世今生青黑盞,我與古人共舉杯

圖:源自網路

文:一條


宋代鬥茶文化

中國自古便有飲茶的習慣,宋代更是空前興盛,很多畫作及書籍都記載著豐富的茶文化,從貴族到市井無不享受其中。茶文化之廣博,更有號稱「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的宋徽宗以一篇《大觀茶論》讓後人們在千百年後仍能全面地領略到宋人們對於茶的熱愛和執著。

《鬥茶圖》

與如今大家所習慣的「泡」茶不同,宋朝人喝茶更加複雜和有趣——稱為「點茶」。宋人喝茶之前需要通過複雜工藝製作茶餅,喝茶之時更有炙茶、碾茶、調膏、擊拂等多道工序,最終茶與水和諧融合在一起才一同飲用,擁有足夠的耐心與細心放能品嘗到上等茶味。而這種茶葉與茶湯一同飲用的「吃茶」方式大家是不是有些熟悉呢?如今的抹茶便是由點茶發展而來,日本高僧南浦昭在南朝末年將點茶工藝帶回日本逐漸發展創新傳承至今與此同時留在華夏的點茶文化則日漸不顯,朱元璋下令「廢團改散」更是加速了這種茶文化的消亡。

鬥茶流程

日本抹茶

不只是簡單的「喝茶」,宋朝人更喜歡「鬥茶」。鬥茶」多以白茶為主,更有一套嚴格切精細的標準用以評判勝負。一般鬥茶採取三斗兩勝制:一鬥茶色,《茶錄》記載茶色貴白,其他顏色次之。二斗湯花,湯花指在加熱水後用茶筅將茶葉攪拌形成的泡沫,湯花色白且久聚不散者為優。除了鬥茶,還間有引經據典比拼文採的「鬥茶令」和展現分茶技藝的「茶百戲」,不得不說宋人真的很會玩。「鬥茶」流行於宋朝各個階層,上起皇帝下至大夫無不痴迷此道,可兩人捉對也可多人共斗,甚至有十幾人之多的「群體鬥茶」,更甚者直接在茶店後院擺桌上陣,鄰居們也爭相圍觀,熱鬧場面可見一斑。

斗湯花,左邊勝出

應運而生的建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能更好的進行鬥茶,宋人也是絞盡腦汁的進行探索,建盞也在這種鬥茶盛況中被人發現,也逐漸流行了起來。建盞是宋朝八大瓷器之一,在《大觀茶論》中也有所提及,被形容為「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建盞青黑的色澤比較便於觀察湯花,並且能更好的襯托茶色,胎內的小七孔更是有利於茶湯保溫,有這麼多優點建盞走紅也就不意外了。

建盞最早建盞稱為「烏金釉盞」——通體烏黑無斑紋,也只是在建安產茶區域盛行,直到北苑茶園的建立,黑釉茶盞也被專門進貢給朝廷,建盞才開始受到廣泛追捧,而鬥茶更是促進了建盞的需求。在烏金釉盞之外,新的品種如曜變、鷓鴣斑、雜色、兔毫層出不窮,後人形容建盞「入窯一色出窯千變」,上文提到的「毫條達者」便是其中有名的兔毫盞。下面我們來欣賞下其中比較出名的幾種:

  • 烏金釉盞

烏金釉盞是建盞們的最早的前輩,其烏黑油亮,簡約而不簡單。釉面充滿細密文理與開片,讓人愛不釋手。它見證了黑瓷的興起,並為之後出現的建盞的格調與氣質奠定了基礎,地位不可撼動。烏金釉盞乍一看不顯山不露水,但工藝考究,內藏玄機,這也與當時宋人雅緻恬適的審美相契合。

  • 曜變建盞

接下來是最為少見的曜變建盞,完整器型如今藏於日本國內,近些年雖有出土,但有所損毀,日本稱曜變建盞為「天目」,日本古籍《君台觀左右帳記》曾記載:「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 曜變建盞更有「碗中宇宙」的稱號。據傳,流傳於日本的曜變天目有兩隻,其中一隻更是跟隨織田信長多年,傳說織田信長每日必須用建盞飲茶才能入睡,這隻傳奇的建盞陪同信長征戰四方,直到本能寺大火這隻曜變天目也隨他的主人一同葬身火海。

曜變盞(日本稱天目)

  • 兔毫盞

兔毫盞無疑是建盞歷史上最閃耀的新星。《宮詞》曾贊稱:「兔毫連盞亨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黃庭堅更是在「鬥茶」中即席賦詩「兔毫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這類詩詞在宋代舉不勝數,可見宋人對兔毫盞的狂熱追捧。兔毫盞較烏金釉盞增加了如絲如法的絲線,跟同飲的朋友炫耀的同時,絲絲縷縷的紋理增添了品茗之時的情趣。拿著這樣的杯子鬥茶氣勢都要高上幾分啊!

  • 鷓鴣斑建盞

鷓鴣斑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另有分類稱其為滴油盞,說法不一有待進一步考證),類似建窯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這類建盞比兔毫更加突出了抽象的裝飾性,星星點點不盡相同,真正做到了千變萬化。如果說兔毫追求的是整體和諧統一之美,那鷓鴣斑則是感受自然變化之美,舒密變化無常如觀星海,注入茶湯後水波蕩漾更增趣味。

斑紋類似鷓鴣因此得名

建盞工藝與現代復原

看了這麼多不同種類的盞之後,我們也要對建盞的器型進行一些簡單的了解。因為燒制工藝的限制,建盞通常沒有太大的器型,最大也只有15cm左右。建盞作為點茶文化中的關鍵器具,一直沒有延伸出其他器具。其器型都是以盞的形式出現,功能與設計全部為點茶所服務,可以說為點茶奉獻全部生命。器型主要可分為束口、敞口、收口、撇口四種基本器型,在這四種基本型之間,不同匠人會作出一些自己的風格,如增加盞身弧度或誇張口部造型等,但大都萬變不離其宗。

四種器型簡單區分

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一下束口盞:束口盞口部的微小弧度轉折在增加美感的同時有著非常實用的實際意義,是工匠們轉為鬥茶所設計,接近杯口處微微內凹,有人稱其為注水線,也有分析說明該線為止溢線。宋人點茶需要用茶筅快速攪動茶湯,這樣的設計在提示水位的同時還能防止攪動時茶湯的濺出,有了這樣方便的設計,在攪拌茶湯之時自然放心大膽,鬥茶也就事半功倍。

如前文所說,雖然建盞如此之精美,但宋亡後就逐漸式微,朱元璋更是一旨「廢團改散」斷了點茶傳承,為點茶而生的建盞也就隨之一起退出了歷史舞台,建盞工藝也逐漸失傳,如今國人少有了解點茶文化與建盞的歷史,影視居中也大都以如今的泡茶來籠統的概括傳統茶文化。只能從日本抹茶中找到一些點茶的影子。

隨著近些年的考古發掘與對宋代的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人有開始關注到建盞,上世紀60年代,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和國內有關陶瓷研究所多方協作,成功燒制出了仿宋建盞,建盞在千百年後從新換髮出新的光彩,給我們與古人一起玩賞建盞的機會,雖然復原的仿宋建盞不具歷史價值,但輔以現代工藝的建盞更加豐富多彩,足以羨煞古人。即便現代人依然習慣泡茶而非點茶,但這依然不會影響人們對建盞的喜愛。建盞的修復對於茶文化的傳承和復興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讓歷史中被埋沒的文化瑰寶從新換髮光彩,讓更多的人開始從新了解中國傳統中豐富多彩的茶文化。

加強了建盞的裝飾性的現代建盞

茶娛不可分

「茶」在歷史發展與變革中也在不斷變化,除了作為飲品也慢慢的發展成了一種符號,但這種符號化的「茶」多是經過明代簡化後給人留下的印象,人們只記得泡茶的閑適,卻忘還有了點茶的熱鬧。這種印象也影響到了很多影視作品中,借「茶」說話在影視中非常的多見,最為常見的是《霍元甲》中以茶做比的方法, 霍元甲與日本人安野更是以茶道論武道,用茶與品茶之人比喻武術與習武之人,引出強弱並非武術而是習武之人的論點,不得不說這場以茶論道的重要程度完全不輸隨後兩人的比武。而且兩人在茶的引導下平和的進行探討,不像對手更像是老友。影片中用了較為現代的茶道做為貫穿對話引發劇情的一條線索雖然較為直白但卻非常有效。

《霍元甲》飲茶截圖

相比之下《赤壁》電影中小喬以「茶計」上演一出大戲拖住曹操發兵的橋段就顯得更加精巧,倒茶入壺、盛舀茶湯,在那雙芊芊玉手下閑的柔和動人,給充滿硝煙味道的赤壁添上一明艷的色彩,而小喬在於與曹操對於煮水時火候把握的問答之中暗暗嘲笑曹操以耽誤發兵時機的,點明這份祥和安寧下的湍急暗流,可謂剛柔並濟用心良苦。這裡的「茶」的則是用了更加古老的「煮茶」在串聯劇情的同時又不著痕迹的向大家展示出了煮茶獨有的風貌。

《赤壁下》小喬施「茶計」

把茶用到出神入化的當屬《水滸傳》中王婆與西門慶之間的「茶話」,西門慶與王婆用四種不同茶湯互通有無設計精巧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所選之茶也頗為講究:王婆前用「梅湯」暗指做媒之意,後又用「合湯」指明說合給大官人吃以定心丸,大官人主動要求王婆點兩盞弄茶說明自己急迫的心情,而王婆最後則用一盞「寬煎葉茶」吊足了西門慶的胃口。所選四種茶湯不僅巧妙結合人物心理更是帶領我們領略了一番宋代的飲茶之風,而在我看來西門慶要的兩站濃茶在我看來像極了點茶。

《水滸傳》王婆做媒

與多用茶做比不同04年的電影《鬥茶》則是把重點壓倒了茶本身上,電影中的鬥茶場面也較為謹慎的還原了鬥茶的風貌,最終鬥茶決在三方之間開始進行,環環緊扣彷彿見證一場高手的對決,影片中道具也是準備的非常用心根據每個角色點茶方式的不同非常細緻的區分了用具,例如中式煮水用茶釜和沙瓶而日式則更喜歡鐵壺。最終結果並沒有給出直觀的勝負,每個人完成了屬於自己的茶,有趣的是這結局彷彿又跟霍元甲說茶無高低不謀而合,雖然劇情方面還有諸多不足,但能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點茶」與「鬥茶」這樣一度消失的文化與傳統無疑是個好的開始。更多關於劇情方面就不在這裡劇透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下載觀看一下。

電影 《鬥茶》海報

《鬥茶》中提到了日式抹茶,前文介紹也有提到「點茶」傳到日本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抹茶。與在國內不被熟知的「點茶」相比,如今的抹茶可謂家喻戶曉,許多影視、漫畫中都不缺乏抹茶的影子,2010年4月獲獎的《戰國鬼才轉》便是一部關於日本茶道的有趣漫畫,其中,用有趣的視角帶領觀眾領略不一樣的戰國與茶道,漫畫中用了大量筆墨對於日本的茶道與茶具進行描繪,對於做茶手法與茶具的運用都非常到位。這樣在閱讀漫畫的同時還能科普簡直一舉兩得。如果國內也多一些這樣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科普我想會有更多的人會願意開始從新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

qr.weibo.cn/g/313ob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論真正的中國」茶文化「是怎樣的?
如今的茶,到底是面向什麼群眾?
請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淵源?
白茶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嗎?
黃胤然再說「陸羽不是茶人」——與林治老師商榷

TAG: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