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化的不是你的生活,而是你的思維
作者:麥芽余魚(富書專欄作者)
01
2013年我通過考試進入了金融系統,一個帶我的四十多歲阿姨,閑聊中突然說到:
你們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年紀輕輕的怎麼就想著進這單位了。
在她看來,金融行業雖然穩定,但體制化嚴重。制度嚴苛,條條框框,工作沒有彈性,處處受限。
最關鍵是,沒有背景和人脈很難升職,很多人進來工作二三十年,甚至臨到退休,都一直在最基層的櫃檯崗,工作勞累辛苦報酬也不高。
後來,我發現不止是她如此,周圍好多同事也都是負能量滿滿。
他們抱怨業績與薪資掛鉤壓力大;抱怨工作單調重複且沒有技術含量,抱怨加班培訓常態化,抱怨體制僵化難以施展個人能力。
但有一個人不一樣的,她就是雅靜,一個比我先一年入職的前輩。不同於其他人只要沒接到臨時加班的通知,就急忙下班走人,她總是自願留下來忙碌。
有時候是學習白天新上線的業務知識,有時是練習點鈔、翻打傳票,五筆輸入等業務技能。
金融系統考核和培訓一樣的多,特別是每月、每季都會有員工業務知識競賽和基本技能考試。雅靜在年輕一輩中總是那個業務知識最精通,基本技能最熟練的佼佼者。
她經常被推薦為業務骨幹代表市裡參加省行考試,作為形象代表一次又一次參加單位舉辦的各種大型活動。
後來,她從基層崗提拔為客戶經理,負責更大的業務板塊。她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從同輩中脫穎而出,鋒芒畢露。
看著她一步步走向更高的職位,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我突然發現周圍也不全是那些負能量爆棚的同事,也有更多像雅靜那樣積極進取的人,他們遇事冷靜,做事認真,從不抱怨,穩紮穩打地小範圍提升著。
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規劃和安排,也通過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褒獎。
反觀那些愛抱怨的人依舊在原地踏步,怨氣纏身,而那些認真生活的人卻已經在各個業務領域大展身手,有所作為。
我們把生活當成了洪水猛獸,生活才會對我們張牙舞爪。追求過分的穩定感,會失去成長的能力。
保持自我上進的決心,才是我們應對生活中種種困難的武器。
所以,體制內確實是深井,體制外也確實是江湖,但從井裡跳出來之前,先摸摸我們腰上的佩劍,它磨鋒利了嗎?
02
體制內不一定是一座圍城,體制外也不一定遍地黃金。
這些年來,我見過在體制外活的精彩絕倫的人,也見過在體制外活得窮困潦倒的人。
同樣,我的身邊也有在體制內過得如魚得水的人,當然還有滿腹抱怨卻一點改變也不做的人。
我開始思考,一個人過的好與不好,真的跟體制內和體制外有必要聯繫嗎?到底什麼是體制化?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贖》中說:
這些圍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所以,為什麼有的人生活在體制內怨氣衝天,而有的人在體制內就能活得遊刃有餘。
因為,僵化的不是制度,而是我們的思維。
薇薇從大學畢業就隻身闖入了魔都上海,學的廣告設計,卻一頭扎進了銷售行業。
用她的話說,設計的再好也是為人服務,只要足夠了解『人』,才能設計出更貼合人性的作品。所以,她甘願從一個廣告公司的一線銷售干起。
踩著高跟鞋化著精緻的妝容,走的是白領的范兒,乾的卻是勞工的活。
她不僅僅是為了銷售而銷售,而是把自己的設計理念融入到銷售的作品中去,不斷根據客戶的反饋,提出新的建議和創新元素。
銷售幹了半年,她便開始自己接活,從小單到大單,從拉客到熟客。
就在我以為她會自己開個工作室獨挑大樑的時候,她卻搖身一變考上了公務員。所謂錢多事少離家近,獨生女的她沖著離家近這條,就義無反顧的進入了體制內。
都說體制內是限制個性,講究平庸。但她偏偏活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當地大力開發城市旅遊業和輕工業,招商引資成了重點方向。
她因為能說會寫,商業知識儲備充足,協調溝通能力突出,從基層崗被調到了招商部,成了重點培養幹部。
無論是體制外還是體制內,她都活得風生水起。
因為,這個世界永遠不缺想要有所作為的人,卻永遠缺少真正有能力會做事的人。
與其抱怨,不斷自我內耗,不如好好從自身上找原因,從內而外的自我完善。那麼無論是身處體制內還是外,都會活出自己精彩的模樣。
要記得,我們的生活,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倒影。
擋在我們面前的也不是制度,而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對所處位置的思考。
每一個行業都有每一個行業的辛苦和艱難,機會和前景,它不關乎是『深井』還是『江湖』,它只關乎我們有沒有能力去選擇是難上加難,還是借力使力。
03
旺盛的求知慾、積極的學習力、堅持的行動,才是我們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不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只是人生的選擇而已。體制內不一定那麼可怕,體制外也不一定全是輝煌,最重要是我們的思維,是停滯不前,還是逆流而上。
只有當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競爭力,我們才不會被體制內、體制外所定型,而是我們就是我們,一個身有技能的獨特個體。
而如何打造我們個人的有力品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習得。
- 1、求知慾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
豪厄爾說:無所學,則無所知。
但我認為,有所求才能有所學,首先你得先有旺盛的求知慾,才能不執著於眼下的雞毛蒜皮,不困頓於目前的低谷挫折,才能從舊的思維和習慣中脫離,去發現和接觸新的事物。
包括最新的行業資訊、最全的專業知識、最牛的優秀朋友,成為一個不留戀於過去,不抱怨於今朝,做一個永遠向前看的人。
你必須要對世界感興趣,世界才會對你敞開大門。
- 2、學習力是向前奔跑的源源動力
孔子在《禮記.學記》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光有求知還不夠,必須得把求知轉為己有,才能把那些看到的、接觸到的東西真正變作自己的能力。
學習其實很好去實現,我們身處在這個互聯網和交通便利的時代,有太多的途徑去獲得學習的資源。
如APP軟體、網路微課、報紙雜刊,圖書資料,以及實地的培訓機構和高校課堂。
學習力,是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最大籌碼,誰掌握了學習能力,就相當於掌握了更多資源,更大的話語權。
- 三、行動是變現的唯一方法。
德謨克利特說:言辭是行動的影子。
空口白話,紙上談兵,一起不以『行動』為基礎的想法都會落為空想。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陷入迷茫,不是真的已經走到寸步難行的地步,而是我們常常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我們看見別人又職位高升了,看見別人又出國留學了,看見別人又拿了大獎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我們羨慕、嫉妒,想著如果我也這樣做了,那也會成為人生贏家。但結果是,我們沒有去做,或者說沒有堅持做到底。然後,我們還是我們,他們依然是他們。
所以說,只有把想法付諸於實踐,生活才能真正有所改變。
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為自己做過的事負責,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都是自己過成的。如果連我們自己都認為身處圍城之中不可突破。
然後自哀自怨,不去求知、不去學習,也不行動,就只能被城牆一點點擠壓,最終變成城牆的一份子,僵硬固話。
生活是不分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它是一面巨大的哈哈鏡。當你猙獰的時候,它就比你更猙獰,當你強大的時候,它會讓你更強大。
而強大的人是不會畏懼是身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因為無論哪一種生活,他都能夠輕鬆掌握,並活得遊刃有餘。
那些忙著咒罵抱怨,忙著溜奸耍滑,又忙著得過且過的人,請好好回想一下:我們的大腦思維,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
作者簡介:麥芽余魚,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每天工作十一小時的金融民工,深度閱讀寫作愛好者。文章經常被簡書推薦至首頁,多年雜誌寫作經驗。擅長寫情感婚姻育兒,個人勵志成長,書評影評類文章。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我是為你好」錯在了哪兒
※暴利產品,暴利思維
※為什麼總感覺自己有想法但是表達不出來,終究還是閱歷太少的原因嗎?
※有哪些行為或則思維方式,會讓你覺得他/她就該混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