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截得太多,而忘記為什麼拼長圖
前兩天在閱讀 RSS 訂閱內容時,看見了少數派的這篇文章:《除了美觀之外,拼一張長截圖的好處還有很多》。文章的開頭提到了一句話:
截圖這種形式不僅很方便,而且發送給別人時還能保留信息原有的樣子。
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其實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屏幕快照相較於「分享擴展」(Share Extension) ,只需要按兩個實體按鍵就可以獲得,並且分享後對方所看見的內容也能和自己屏幕上所顯示的一樣。
可是,「長圖」真的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嗎?
少數派的這篇文章舉了四個例子:製作歌單、保存網頁內容、分享電影對白與發布長微博。而在我閱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認為「長圖」對於這四個例子而言,不僅不方便,而且也無法完整保留信息原有的樣子。
首先是製作歌單。文章里所描述的環境,是一位用戶要將包含二十多首歌曲的網易雲音樂歌單分享給另一位不使用該產品的用戶,做法則是分別對著歌單的不同位置截了幾張圖,最後用了 iOS 的第三方截圖工具將它們自動拼接成一張長圖。
我們不妨反過來想一想。
為什麼歌單要拼接成一張長圖?—— 因為發給別人五六張屏幕快照對於他們來說看起來會很凌亂。
為什麼又要拍攝五六張屏幕快照給別人呢?—— 因為對方沒有安裝網易雲音樂,無法直接通過 App 查看歌單。
那除了 App、屏幕快照以外,還有別的分享方法嗎?—— 還可以用鍵盤一個一個手動發送給他,以及……
通過網易雲音樂 App 複製歌單鏈接,然後直接發送給他。
問題就出現在屏幕快照。我相信很多用戶在使用手機時看到了什麼想要保存的內容,都喜歡用 拍攝屏幕快照的方式 來保存,即使是一些對手機的使用方法不那麼了解的用戶也會熟練運用這個並沒有在任何明顯的地方所標註的功能。再加上這是一個全局的操作,限制很少,就導致了大部分用戶覺得以這樣的方式分享內容是非常方便的,並沒有什麼不妥,也並沒有去尋找「更加方便的分享渠道」的想法。
你會發現我剛才提到了「方便」,這也是少數派的文章對於截圖這一形式的評價。但我認為,「方便」應該是雙向的,如果你想要分享給別人內容,不僅僅要考慮自己操作上的「方便」,也要同時考慮到對方的「方便」。
就拿製作歌單來說,分享給別人的目的大多是為了讓別人能夠聆聽歌單內的歌曲,那麼這裡的「方便」應該是讓對方能夠在收到歌單時可以通過點擊直接進行試聽,即使某些音樂服務由於版權等問題不能做到這一點,也應該讓對方能夠直接複製歌曲信息,並通過其他渠道收聽這首歌曲。
如果用了長圖,對方雖然可以第一時間看見歌單里的所有歌曲名稱,但它並沒有辦法直接收聽到這些歌曲,只能將截圖裡的歌曲信息一個一個地手動輸入到其他音樂服務的搜索框里。如果遇到了它不熟悉的文字,還需要依靠 OCR 等技術識別圖片中的文字,反而在操作上變得更加麻煩。
以網易雲音樂為例,用鏈接分享就是一個更好的方法。首先對於分享者而言,你可以直接在歌單的選項里找到分享按鈕,並選擇「複製鏈接」,並將其發送給對方 —— 相比「拼長圖」而言,難道這不是更方便的操作嗎?
而對於接收者,他也可以通過 點擊鏈接 的方式查看歌單的內容、直接播放音樂,或者通過桌面站點複製歌曲信息。
國內幾乎所有主流音樂服務,以及 Spotify、Apple Music、Google Play Music 都提供了這樣的分享方式,它們也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查看並試聽。我相信無論你是分享者還是被分享的那個人,都更喜歡這一種方式。
其次的「保存網頁內容」也是一樣。文章里描述的是在閱讀網頁時發現一篇只能登錄才能查看的文章,於是就通過支持「將網頁直接轉換成長圖」的 iOS 第三方 App 分享給了別人。但對於被分享的那個人來說,將這篇文章進行保存抑或是後期再次尋找都是相當麻煩的。
對於網頁來說,利用 PDF 來分享是更好的方式。這裡以 iOS(僅限於 11 版本及以上)來舉例,在 Safari 的「動作擴展」(Action Extension) 里可以找到內建的「創建 PDF」功能,隨後可以選擇通過工具進行標註,然後直接通過「分享擴展」分享給別人或保存在本地。被分享的用戶所看到的 PDF 不僅與 Safari 上原始的頁面相同,還可以複製其中的文字,也便于歸檔以及日後的查找。其他平台的主流瀏覽器也大都提供了這樣的功能。
文章內提到的第三點是「分享電影對白」,指的是在看電影時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台詞,可以用長截圖工具將畫面與這幾句台詞拼接在一張圖裡。其實這樣的場景使用長截圖倒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我覺得這並不是一種最好的方式。我個人認為,喜歡一段台詞的原因其實很多時候不只是限於文字本身,而是和演員的動作、表情的結合所產生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外一些人喜歡把台詞與電影畫面用 GIF 甚至視頻片段的方式分享出來 —— 只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一種方式實在是太麻煩了。但如果你是一個很喜歡電影台詞的人,我希望你可以在有機會時嘗試一下用後者來分享你喜歡的內容。
最後一點「發布長微博」其實也是長圖使用頻率最高的動作。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們就可以在微博上看到各種用長圖發表或轉載的文章,那時長圖的興起是因為微博的 140 字限制、大部分文章都是微博的用戶原創或者難以找到出處再加上並微博並沒有推出發表文章的工具導致的。但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中文社交網路上看到大量的長圖內容 —— 我認為這主要是用戶習慣導致的。就如我在之前「製作歌單」里所說的屏幕快照一樣,一旦用戶發現這一方法對於他們來說比較方便並且幾乎沒有限制,它們就不會去了解其他的分享方式。
在微博上發表長圖的缺點也和之前幾個場景相同:無法直接提取文字、歸檔與收藏不方便、也沒有辦法直接搜索其中的內容。我認為用鏈接來代替長圖是一個好的方式。
微博本身提供了發表文章的功能,一般的用戶如果想要發表圖文並茂的內容,可以直接使用微博的工具,也可以在發表後生成文章鏈接分享到其他地方;有條件的用戶,也可以在知乎等平台或者自己的網站上發表自己的內容並將鏈接附在自己要發表的微博上。對於轉載其他網站的內容來說,這也是更方便的一種方式。也許有人會認為,需要通過鏈接進行跳轉來閱讀的體驗不如直接閱讀長圖,其實不然,因為在 Timeline 上長圖就已經顯得很凌亂了:
與微博類似的國外的主流社交服務(如 Twitter)由於在查看圖片時對長寬進行了限制或是不專門針對長圖進行優化,導致長圖的實際體驗很糟糕,再加上 Medium 等文章發布平台的知名度較高,使得大部分社交服務的用戶在發表文章時都會採用「標題 + 鏈接 + 題圖」的形式,與長圖對比這種形式看上去也更舒服。好在近幾年大部分主流媒體在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希望普通用戶也能夠儘早拋棄長圖這種形式,轉用那些體驗更加好的分享方式,而不是只會用拼長圖這麼一種方法來完成。
再回過頭看少數派的這篇文章本身,其實作者只是為了推薦幾款好用的截圖工具,然後在文章里針對這些 App 的功能衍生出了一些例子 —— 它們本身其實都是很好的 App,作者為了介紹他們也很用心,只是對於舉出的場景而言長截圖大多不是最佳的方案而已。
也就是說 —— 我們不要因為截得太多,而忘記為什麼拼長圖。
推薦閱讀:
※截圖組件welCropper,實現原理及其使用
※有哪些頁面簡潔又好用的GIF截圖軟體?
※你有哪些老爸老媽浪漫史珍藏的截圖?
※只用 Gtalk 不用 QQ 的用戶,有什麼方式來滿足截圖、群聊、視頻聊天等需求?
※Mac里有什麼可以滾動截屏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