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世界格局設定

作者:起點專欄主@Oo厚土oO

趁著國慶,看完了《三體》,真是史詩級的大作。

今天藉此說說小說里和政治經濟文化有關的科幻元素。

其實這方面在科幻小說中體現的比較少,因為不夠『科』也不夠『硬』,甚至有時候還不夠『幻』。一個未來的世界,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當然和現在不一樣。但不一樣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不一樣,如果不是這樣會不會是那樣的,變成這樣是不是必然趨勢?

寫這樣的東西,沒什麼說服力,也很枯燥無味,還容易出bug。不過這些要素肯定是一個科幻世界裡應該有的東西。

國家構架方面

《星球大戰》中,銀河共和國有最高議長,銀河帝國有帝國皇帝。

阿西莫夫的小說《銀河帝國》中也是皇帝。田中芳樹小說《銀河英雄傳說》中,銀河帝國也是帝制。

《海伯利安》中,霸主是兩院制。

《三體》中,真正有特色的政治制度是『面壁人』和『執劍人』

眾多科幻小說中,少見有安居樂業的科幻世界。也是,如果平安無事,故事怎麼寫。實際上未來世界到底有沒有政治我們都不知道。如果信息交流足夠快,社會成員完全有能力在任何事情需要做出決定之前開一次全體公民大會做出共同的決定。

所以影響政·治的因素有那些呢?

1.外部環境,越是極端環境,越容易形成極端政體,也就越好寫。

所以好多末日流喪屍流根本就沒有政府或者政府退化為軍閥,因為外部環境就是這樣的。

2.交流條件,交流條件越好,各階層各團體交流渠道越多越通暢,公民的話語權也就越多。

3.執行條件,執行條件越好,越容易形成中央集權,但這不影響民主或專制。

4.科技水平,公民平均能力越高,越趨於民主。科技總體水平越高,政治權力越弱。

漫畫《銀魂》中,具備更先進生產力的天人統治了日本,而日本幕府也因此變成了傀儡政權。銀魂的世界很和平,但環境其實很極端,形成這樣的政治制度並不奇怪。

《三體》中的威攝紀元,環境同樣極端,但也算和平,靠的是同樣極端的執劍人制度。

而三體人在自身思維透明的情況下,因為外部條件的惡劣,最終也沒有走向民主,而是形成了元首制。

第二點的交流,指的就是信息交流。《海伯利安》中就有相關描寫,藉助『環網』全體公民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所以海伯利安是兩院制。

《三體》威攝紀元後期,程心當上執劍人,也是因為社會聲音足夠多足夠大的原因。

但我們要知道,人在一定時間內收發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這種有限不止限於外部條件,人類本身的思維模式才是最大的限制。

即使現在有裝置,能將人的思維傳遞給其他人。這些傳遞的信息大多也是無用且雜亂的。

人類不是機器人,不是人工智慧,人類在信息的輸出能力上其實十分薄弱。除非人類的思維模式發生變化,不然就算思維數據話也不可能全民共治。

這讓我想到了精神體生命,精神體應該是信息交流最發達的種族了,信息交流越發達,個體特性也就越稀薄,最終他們很難不走向共生。

想想區塊鏈,所有人都在鏈上,那些個體是一也是萬,區塊只有鏈接在鏈上才是有意義的。

第三點執行,這個更簡單。中國古代皇權不下鄉,執行力不夠,連鐵路都沒有,政治指令下去都要幾年幾月,監察起來成本高的可怕,怎麼民主。

相比古代希臘,就那麼點人,有大事把所有公民叫出來開個會都沒問題,這才有了古希臘民主。

第四點科技水平,公民平均能力越高,越趨於民主。科技總體水平越高,政治權力越弱。這裡我是這樣想的,個人生產力越強,越成體系,她們的平均能力也就越高。而要維持這種高生產力,就一定需要與之匹配的資源。而一定範圍內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就好比野獸的領地概念一樣,能力越高,所需的領地也就越廣。而個人空間越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就越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越弱,公權力的高度也就越低,所以越趨於民主。

這裡的個人能力,範圍資源,領地空間,可以參考修真小說里不同等級的修士,練氣興許江湖中就有,築基就必須在修真界混了。等到元嬰化神,都已經是一方大佬,誰也不會聽誰了。

影響制度的原因是多樣的,這裡只是簡單的列舉了其中幾個方面。

那麼回到我的小說。

在小說第三卷的科技世界。拜特在共和國期間採用共和制,在帝國期間採用元首制,擁有啟動緊急狀態的權利。而在此之外,元首的權力並不大,共管機構在處理大部分事情。

這時的元首有點像吉祥物,所以拜特人可以申請和元首見面,這其實是正常時期元首的主要事務。這些內容可以去小說第一百五十四章自行查閱。

這麼寫的原因,先是因為拜特遷徙明顯分為兩個狀態,共和國時期和帝國時期面臨的環境完全不同,這足以支撐起這種政體轉化。

實在法與自然法

而且拜特還有另外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成文法和道德法的雙軌制,兩者的對照可以參考實在法和自然法。

法律維護社會的穩定,但如果法律被鑽了空子,那法律本身就成為了阻礙。而道德法則不會有這個問題,它是一事一決,實時變動的。

但道德法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公民素質的要求。當然我這樣表述其實沒說到點子上。我們如果斷定多數人的決定就是對的呢,多數人的暴政又不是沒有,想想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吧。

不過未來世界每個人都是有素養的人士也不是沒有可能,道德法也不是不可能。

在小說里成文法是慢慢讓位給道德法的,但在文明聯盟出現後,多了很多成文法的法律法規,這是因為在面對新事物時,成文法比道德法穩定很多。

所以拜特長期都是成文法和道德法的雙軌制,小說里有一位被提到過一會的立法院院長孔繁浩,他就是支持成文法的。

人工智慧與無處不在的監控

另外,拜特的監控其實也相當的嚴苛,小說里雖然沒怎麼著墨,但拜特所有的人類和人工智慧其實從一開始就處於監控之下的。

王乾的爸爸和媽媽最早也領養過人工智慧,王媽媽領養的還就叫阿黎。在王爸爸沒有領養之前,是領取區域監控任務的人工智慧進行監控,等兩人領養後,就是領養的人工智慧進行監控。即使後來兩人放棄領養,因為曾經的關係,阿黎和S-D也依然負責監控兩人。

整個拜特,只有幼兒園的人工智慧才會沒有監控任務。

最近的章節里,東東在被阿宅領養是也是承接了監視東東的任務,後來出遊才將任務交給了人工智慧互助協會,讓其他人工智慧監控。後來等東東回去,因為和阿宅的親密關係,所以東東能優先監控。

出了人工智慧對人類的監控外,在最新的章節里,我也提到了人工智慧時間互相關聯互相監控的事情。

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互相監控的,人工智慧因為這種聯繫,是不能隱瞞自身的狀態變化的。這種關聯能保證人工智慧立場的統一。

這種關聯能讓人工智慧團結起來宛若一人,人工智慧自身的個性化也得以保持。

人工智慧監控人類的隱私,這些因素在得到政令許可的情況下被監控者與被監控者以外的對象訪問。

但這種監控和最新章節中要求人類與人工智慧進行全記憶存儲是不一樣的。全記憶存儲簡單來說就是過目不忘,十天前某地某刻感知到的聲色味觸會全部被記下來,無法遺忘。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記憶降維存儲時被篡改。具體例子可以看看盜夢空間。不過我想說的是,我也不知道這個點子是不是受了盜夢空間的影響,我已經記不清這個點子的形成時間是不是在我看盜夢空間之前了。

這一卷里的所有技術全部都是我自己想的,有些甚至能追溯到四五年前,這期間我自然會因為其他作品受到一些影響。

比如那個六級文明的攻擊方式是我在看三體之前就想到的,但它真的和思想鋼印好像。

說實話這有點沮喪,我知道這是我想出來的,但這不是獨一無二的。其實我看過的科幻作品並不多,三體是我看過的唯一一部科幻小說,科幻電影倒是看過幾部。

但想出一個科幻點子或者科幻要素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在對科學理論要求不高的情況下。

經濟方面

經濟方面眾多科幻小說也很少詳寫(大概是因為我閱讀量有限),但關於經濟的描述是少不了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還是能看到各科幻作品中的經濟制度的,

《功殼機動隊》中貧富差距明顯,但《機器人瓦力》中基本上是配給制。《星球大戰》中各地區差異明顯,很多星球都有地方貨幣。《三體》中三體人是配給制,人類處於威懾紀元時有非常好的福利,不需勞動也能活得很好,但貨幣依舊存在。而拜特基本上實行配給制,但有輔助性的經濟活動。

這方面其實沒什麼意思,未來有沒有社會都是問題,何況經濟活動了,不過將其再放寬一些,擴充到資源流動就好討論很多了。

在資源流動足夠簡單的時候,經濟制度必然趨於原始,反之則趨於複雜。

影響資源流動的因素有那些呢?

1.資源總量。總量越大,越充沛,資源流動越簡單。

2.單位時間內資源獲取量,值越高資源流動越簡單。

3.流動範圍越小,資源流動越簡單。

4.流動層級越少,資源流動越簡單。

想想一個小範圍內資源無限充沛的環境下,資源流動會是什麼樣子。

當然,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情況。在大多數科幻作品中,單位時間內能獲取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跨星球文明中,總會有資源不平等的現象。

這裡先吐槽一下《攻殼機動隊》的電影,簡直是光污染的世界,而且還強制看廣告強行喂屎,這肯定是要收廣告稅和光污染稅以及公共空間信息宣發稅……

順便說一句,拜特的名聲稅的部分靈感也來源於此。

反駁黑暗森林

接著談論一下《三體》中有名的論斷: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這沒錯,但這句話在語義上是有失公允的。這句話在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入總量不變,總量的多少被拋在了一邊。

可宇宙資源的總量,才是人們更應該關注的。

將三體的論斷換一種說法,N屬於正整數,A小於N,所以二分之A-1加二分之A小於N。

N是宇宙資源的總量,A是單位時間內從宇宙中獲取的資源量,不論A多大,只要A小於二分之N,那麼擔心資源匱乏就是A+1輪的事情。

這句話和三體的論斷一個意思,但這裡人們會關注N,也就是總量是多少。

再換一種說法,N屬於正整數,A小於N,在一定範圍內,總有A的後繼數,即A+1小於N。

在這句話里,人們甚至只會關注N是多少,只有N,才決定一切。

資源不變的情況下,在一定範圍內,總有後繼資源為文明的增長與擴張提供負熵。這句話和上面那句是一個意思,這裡人們也會關注這個範圍是多大,總量是多少。

(知乎里有關於這個觀點的討論:zhihu.com/question/2689

在阿西莫夫的作品《最後一個問題》和《神們自己》中有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而我個人則傾向於認為,在人類沒有成功殖民全宇宙之前,還是認為宇宙中的資源是無限的比較好

反駁技術爆炸

這裡再反駁一下三體的『技術爆炸』,技術爆炸之所以讓人信服,是因為當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似乎新的科技新的事物在不斷出現,更有人斷言,強人工智慧會讓人類永生。

但仔細算算,人類也不過是從蒸汽時代邁入了電氣時代,當然如果以科技革命算現在是信息時代。

蒸汽時代是早年的余脈,電氣時代到現在都還沒有窮盡,量子計算與核聚變都只是萌芽,人工智慧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

文明的進步是否是指數增長的?我認為不是。

首先科技不能脫離文明主體而存在,科技的發展有不少限制,材料,工具,理論,教育等等。

將其轉變為社會的進步,還要將其產品化商業化。

以上限制在生活中都能見到,科技燒錢和轉化受阻是很常見的時期。就算沒有科技瓶頸,也不可能毫無限制的增長。

其次,我試著提出一個叫『應用碗』的概念來讓文明發展降速。

文明就像一個碗,初時淺,些許東西就能裝滿,等碗大了,裝滿所需要的東西就多了。

科技越發展,為社會進步開闢的空間也就越大,將這些空間填滿所需的產品物資也就越多。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碗會越來越大,我們往碗里裝東西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但碗的存在會使文明的進步的速度趨於平緩。

再作一個比方。一片谷堆如何堆高,是一粒一粒直上直下嗎?

顯然不是的,地下的支撐如果不夠,穀粒就會落下,讓基部更發達。

文明進步也是一樣的,新科技會對基礎提出新的要求,從前的基礎不合適,就要重新從基部往上發展。

這些論證都很淺顯,目的也不是為了證明文明發展會趨於停滯,只是想反駁突變式文明發展,反駁科技爆炸。

當然,科技爆炸並非完全不可能,在外部條件足夠的情況下,科技會階段性呈現爆炸式發展。例如外星人高科技,外文明刺激之類的。

但單純考慮文明本身,我不認為爆炸式發展是可行的,它更不穩定,試錯成本也更高。

文化要素

接下來談談文化要素,順便說一句,這段和上面一段的寫作時間已經是十月三十一號了,所以前後文可能有些銜接不上,最新章節指的也是國慶左右的章節。

文化方面其實能談的東西不多,科幻中的文化固然是天馬行空,多種多樣。但文化了其他要素結合得太緊密了,很多時候,文化只是文明一些特點的映照。

而且文明考究起來極為困難,真要較真,歷史總不能不管吧。還有不同星球導致的環境差異,具體有什麼影響怎麼證明?

能影響文化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三體》里地球最後選程心當執劍人,也是因為當時地球的特殊際遇。

《星際迷航》里有個特色種族,個體之間不能靠得太近,否則會相互影響,這肯定會影響文化。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的珍珠人,在沒被炸掉星球前因為極為豐富的資源,過得十分愜意。

《銀翼殺手》中的複製人;

《黑客帝國》中的人工智慧與真相;

《第九區》里的外星人;

《黑衣人》里的黑衣人組織;

《全球風暴》里的天氣控制器;

還是馬克思說得好,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推薦閱讀:

寫網路小說年入百萬的正確打開方式:內容、更新才是王道(1)
網路大神真正有可讀性有內涵的都有誰?
十四類末世文狂想曲,一次看懂末世文
為什麼在翻譯國外(特別是英美)的小說的時候一直使用翻譯腔而不是中國的文筆?
觸樂夜話:屆不到的戀

TAG:起点中文网 | 网络文学 | 网络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