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說到了可證偽性!【科學哲學系列6:波普爾的奮力一擊】

科學哲學系列文章目錄(系列文章互相聯繫,推薦按順序閱讀):

  • 前言
  • 科學與哲學的聯繫
  • 死循環
  • 先驗
  • 神之一手
  • 邏輯實證主義
  • 波普爾的奮力一擊
  • 托馬斯·庫恩
  • 反可證偽
  • 科學方法的演變
  • 完美之法?
  • 動態方法論
  • 多倫多大學5星級教授

前言——本人的心路歷程(請跳過,千萬別看這一段)

以前本人逛知乎純粹是作為無聊課上的消遣。我記得自己第一次上知乎的時候還在念高中,那時候本人還是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萌新(當然現在也是)。由於對自己的中文沒有自信,那時候幾乎沒有發表過任何言論。不過當時的知乎給本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和我身邊的人關心的問題好像都被解決了。

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看看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問題有哪些:

  • 掌握了足夠的心理學知識後,我能變成怎樣的人?
  • 我為什麼會去想某事?我為什麼會去做某事?
  • 怎樣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怎麼才能讓別人喜歡我?
  • 物理學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 怎樣區分科學和非科學
  • 如果我決心成為一個科學家,我能獲得多少真相?

這些問題,在知乎上幾乎都有解答。好比說,直到今天為止心理學板塊也在被大量的弗洛伊德理論佔據,他的理論可以解釋我們的一切思維和行為

至於怎樣成為快樂的人,對於知乎眾來說也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只要你去完成某些事情,就能變成一個非常成功並且快樂的人。

至於區分科學和非科學,對於知乎er而言也非常簡單明了:只要提到科學和非科學,一定先提到可證偽性。一個理論可以被證偽,它就是科學的啦!

簡單一句話:知乎上的大多數知識簡單粗暴到我覺得上學簡直是浪費時間

於是我開始照著知乎上的知識做事,發現全都沒個卵用。

我當時想,一定是我學藝不精。這個世界明明這麼簡單,我怎麼就做不到輕鬆地解釋別人的行為、讓自己更快樂、簡單地分辨科學和偽科學呢?陷入沉思的我做出了一個讓我直到今天都覺得正確無比的選擇:上個了不起的大學,學世界最前沿的理論。

我很慶幸我當初沒有直接去當武術家(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因為到大學後學了一圈後發現,知乎上提供的那些知識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我的內心是破碎的

舉例來說吧,我上了大學後才知道弗洛伊德的理論……可以直接用胡說八道來形容。而這世上除了知乎毒雞湯以外,原來真的有人在研究人類的幸福機制(例如positive psychology)。

這就是我寫這一系列文章的目的。我相信如果你是從上一個系列(科史哲系列),哪怕只是從這個系列開頭開始看的話,到現在你應該能明白一件事情了:

這個世界也好,人類的科學也好,科學方法也好,複雜得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而針對科學哲學這個領域而言,可證偽性遠不能解決科學中存在的問題。

可證偽性的開始

如果你跳過了前言,那麼恭喜你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開始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覺得「可證偽性」存在多久了?

在說出正確答案之前,我先提供幾個我看到的事實:

在知乎上,幾乎所有涉及到科學原理的文章,都會提到可證偽性。這其中包括知乎er們攻擊宗教的時候、抨擊舊理論的時候、打弗洛伊德的時候等等。在很多人看來,可證偽性在科學中的地位應該高過一切,它應該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本準則。不符合可證偽性的,應當直接從科學中除名。

要按這麼說的話,可證偽性應該最晚也應該從17世紀,也就是牛頓時期就存在了吧?它少說得存在幾百年了才對。畢竟很多人將牛頓視作現代科學的開始。但其實可證偽性的提出者,卡爾·波普爾直到1994年才去世,「可證偽性」這個概念是他在1963年的《猜想與反駁》中提出的。距今不過50多年的歷史。可證偽性的歷史跟整個科學史比起來,實在顯得微不足道了一點。

就是這本書裡面介紹了「可證偽性」的概念

之所以要提可證偽性的歷史,是希望各位明白:作為科學和非科學的劃界標準,可證偽性並不是科學界一直以來的金科玉律。各位可以想想:在沒有可證偽性的時代(也就是50多年前),人類是沒有科學的嗎?顯然有,那麼當時的人們一定有自己區分科學和非科學的方法。

例如在上一期,我們提到過邏輯實證主義者們對科學的評判方法。但他們的評判方法顯然是有問題的……

邏輯實證主義的問題

你可能不記得上一期我們提到的邏輯實證主義者的方法是什麼了,我在這裡重新提一遍:

我們可以用我們觀察到的事實來增強某個理論的可信度。

邏輯實證主義者認為,除了能直接觀察到的現象以外,任何「理論上」的理論都不可能完全可信。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到的現象來支持這些理論,使它們變得更可信。

舉例來說,我們認為「月球上到處都有環形山」,這顯然不是一個能夠直接觀察到的理論,畢竟我們不可能去觀測月球的每一處。因此,我們先觀察我們能直接看到的環形山,然後用某種複雜的運算方式得出「月球上到處都有環形山」的可信度。假如我從古至今已經看了10000處月球表面,那麼「月球上到處都有環形山」的可信度就會很高。這便是邏輯實證主義者對科學的評判標準。

但這個標準真的正確嗎?我們先來看一個概念:

理論依賴原則(theory ladenness):我們所認識到的一切,背後都需要某些理論來支持。

我們認為我們能看到月球上的環形山,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望遠鏡能夠望遠。事實上,即便是「人的肉眼能看到東西」這個無比平凡的常識,都需要我們接受各種光學和生物學原理。

因此: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不僅僅取決於現象本身,同時也取決於我們的理論對這些現象的解讀。試想一下,假如你認為望遠鏡只能給你放照片,你自然不會認為你真的看到了月球上的環形山。

所以說白了,我們並不能真正「直接觀察」到什麼東西。那麼邏輯實證主義者的判斷標準自然也就無法適用了。

另外,科學家們真的會給各個理論按照可信度打分嗎?我們認為「明天太陽會升起來」難道只是對「過去的一萬年里,太陽每次都升了起來」的一種機械式總結?顯然不是。我們認為我們有足夠的理論(自轉公轉等等)來理解太陽為何升起。

小科普:豬科學家問題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豬科學家問題。

這個問題是這樣講的:豬裡面出現了一群豬科學家,主人每天12點都會餵食,所以它們發現每天12點都會得到吃的。於是他們總結了規律,得出「每天12點都有飯吃」的理論。一年後,他們都被宰了。

很多人用這個問題來抨擊科學。但如前文所說,科學家們不是在機械地總結規律,更是在探索規律背後的原因。而這個原因的重要性大大高於規律本身。對於豬科學家而言,如果他們能知道為什麼12點會得到吃的,說不定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個問題我不給出答案,希望大家睡前有能夠思考的東西。

波普爾登場——分類篇

現在看來,邏輯實證主義者的方法是存在問題的。於是波普爾出現了。他提出了他對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方法,並且這個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這就是著名的可證偽性,它要求一個科學理論必須要排除掉一些事件。否則就是廢話。

例如,「明天有50%的幾率下雨」就是一句典型的非科學理論。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所以這句話怎麼著都是對的。因此它毫無意義。

而一個科學理論應該長這樣:「根據經濟學家們的計算,股市將在下個月上漲2%。」如果下個月股市不漲2%,這個理論就會被證偽,因此它是具備可證偽性的。

基於這個理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顯然不是科學理論,因為他可以用潛意識來解釋一切:

-哇!這傢伙瘋了誒!

=因為他的本我和自我不能調和……

-誒,他怎麼好了呢?

=因為他的本我和自我調和了啊……

……

-我不是同性戀。

=你是。

-我知道我不是。

=你潛意識裡是。

反正就是,怎麼說都是弗洛伊德對,因此他的理論不能算作科學理論。別的不說,在我們大學,除了大一導論里會有一頁左右提到弗洛伊德,其他時候你基本見不到他。可見他在現代心理學中的地位。

波普爾登場——好壞篇

說完了怎麼區分科學與非科學,我們再來看看波普爾是怎麼區分科學理論的好壞的。

他首先提出了經驗內容(empirical content)的概念。簡單來說,經驗內容指的是理論中包含的信息量,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信息量越細節、越具體就越好。

舉例來說,假如其他條件都一樣,「此蘋果會恰好在5秒後著陸」就比「此蘋果會在4-10秒內著陸」好,因為它更為具體(也就是說,它更容易被證偽)。

同時,我們還要保證這個理論更細節具體的那部分被證實過。這點應該非常好理解,「此蘋果會恰好在5秒後著陸」雖然更具體,但如果它錯了就直接沒戲唱了。

總結

波普爾的理論被知乎眾人和各大科普小編所推崇,彷彿可證偽性解決了所有問題一樣。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真的如此簡單粗暴,我從一開始就不會寫這些文章了。

現在,如果你真的跳過了前言,我希望你回去看一遍。希望你能明白我在說什麼。

波普爾以及他的可證偽性……可能也有問題?

覺得好看的話千萬不要吝惜手中的贊啊!

波普爾的方法有哪些問題?敬請關注下一期:《托馬斯·庫恩》。

參考資料

i.imgur.com/nnBBT.jpg

i.stack.imgur.com/ClbRc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Karl Popper: 9780415043182: Logic: Amazon Canada

simplypsychology.org/id

推薦閱讀:

原始人(大約 1.5 至 5 萬年前)如何過海遷徙?(除冰河期白令地峽仍有大量海峽並非大陸橋例如西太平洋)
我思,故我在。【科學哲學系列3:先驗】
電化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持續更新)
科普的時候被質疑「憑什麼說科學是絕對正確的」,該怎麼回復?
極光日報 第 161 期 | 2017 / 4 / 20

TAG:科学 | 科普 | 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