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傳中的回譯 - 以醫學為例

又要感謝一下關注者們的耐心,三周沒更。

感謝前輩,最近做了些醫學監管方面的會,而且比較幸運的是大多為行業討論,而不是具體的醫學研討、技術彙報,因此難度不是特別大。幾周前曾經寫過一個比較大的概念,藥物警戒,其實只是監管中的一個方面。

從翻譯本身的角度看,感覺到比較突出的一點是,「回譯」的能力很重要。因為行業中大部分從業者的英文很好,發言都是英文。而主題就是中外醫學監管,因此涉及到很多國內醫改、葯監局的政策發布,業界人士可以非常自如地用各種術語、縮寫描述行業現狀,但如果翻譯之前沒有過類似經歷,僅僅按照字面意思翻譯,雖無可厚非,但聽眾聽上去總會覺得有些「不到位」,譯者自己也總覺得可以再「精進一些」。

第一組例子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如果平時對國家大事稍微一有些了解的,就可以翻譯出大意。

Healthy China 2030 健康中國2030

Healthcare System Reform 醫療體系改革

Primary Care 初級診療

GP System 家庭醫生制度

有關於GP的翻譯,之前一直不太敢確定是「家庭醫生」還是「全科醫生」。但是那天刷微博,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於是就茅塞頓開啦~

(嗷上海的小夥伴們請戳 m.weibo.cn/status/41752

我們自己去踐行一下國家醫改的利好政策吧),這種時候感覺我們也有engage在政府改革的浪潮中。

第二個例子是想說,翻譯需要對政策細節接觸得比較廣,才能在同傳中快速反應過來。

這一段是在講醫保支付體系。Fee for Service是指醫保按項目付費。之前只是接觸過「總額預付 Global Budget」的概念,不過大概是一年之前,這裡提到了第二種。現場糾結了半天的comprehensive payment mechanism, 查了資料之後明白,是指「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

政府政策原文如下:

gov.cn/zhengce/content/

主要目標:

2017年起,進一步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各地要選擇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國家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試點,鼓勵各地完善按人頭、按床日等多種付費方式。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全國範圍內普遍實施適應不同疾病、不同服務特點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按項目付費佔比明顯下降。

你當然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為,全面支付機制。但是「普通」和「專業」,往往就差那麼一點點。

第三個例子,是需要對行業的關注才可以翻譯的準確的新聞。

BMS的那一段,我們可以字面翻譯為——推廣基於治療結果的HCV保險。如果輸入關鍵字,HCV、百時施貴寶,甚至是兩個藥名,都沒有啥結果。

最後,還是一位講者在Panel Discussion的時候用中文提了一句「肝愈保」,於是速速記了下來 Outcome-based insurance 按療效付費的醫保項目。查資料得如下新聞——

「即日起,凡是經過檢查符合確診為基因1b型,且基線無NS5A相關耐葯突變的丙型肝炎條件的患者,加入「美信健康」會員計劃即可獲得「肝愈保」療效保險一份。入組患者完成一個療程24周的治療並隨訪12周後,若未能達到治療效果(指未能達到持續病毒學應答(SVR12)),將補償部分購藥費用,賠付最高可達30000元,同時享受在線獲取檢測報告、專線諮詢答疑、送葯到家、藥師協助、療程管理等專屬會員服務。」

(來源:sohu.com/a/165141694_37

算是「被動」補充了行業新聞吧。

對了那個access的翻譯我也糾結了很長時間。新聞中有提到「市場准入經理」,於是比較有信心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為「患者准入」。

舉例就到這裡吧,最後附一點有用的知識。

縮略詞:

CTA:Clinical Trial Applications 臨床試驗申請

MAH:Drug 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 pilots 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 藥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GQC: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 for Generic Drugs 藥品一致性評價

PHI: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商業保險

還有麥肯錫今年9月發布的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創新前景展望。語言和翻譯層面,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很多知識點和術語,分享給你,只願你能動手查。

mckinsey.com/industries

題外話,會議的搭檔是非常資深的同傳前輩。閑聊的時候提到過一個細節——很多中方會在發言中提到,「機構」提交臨床試驗申請,這裡的「機構」實際是指sites/hospitals。然而,會有同行情急之中翻譯為字對字的「Agency」——在BioPharm行業討論的語境中,Agency是指類似FDA這樣的監管方,於是你會看到台下的老外聽著聽著,滿臉困惑,覺得為什麼Agency(FDA)會需要提交clinical trial application (CTA)。

感謝前輩分享,這個例子聽完,敬佩之餘,只覺得經驗尚淺,求知治學之路永無止境;還有當我因為一個「紫杉醇 Taxol」而卡住,手忙腳亂查字典的時候,前輩默默遞了一個紙條化解了危機。背後10年+的經驗積累,無法不令人讚歎和景仰,也更提醒自己工作中注意脫離語言本身,甚至是翻譯本身,關注行業,關注政策的必要性。

與君共勉~

推薦閱讀:

醫藥領域CSO的定義與定位
Live話題:醫聯體的本質是管理
為什麼我對中國政府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信心?
兩票制 - two invoice policy
中國醫生們請你們專業一點,好嗎?

TAG:同声传译 | 医疗改革 |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