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概念設計,除了「美醜」,你還能想到什麼?

文 | Goya

SODO資深配飾設計導師

如今「概念」 一詞已不知何時變成了「看不懂」的代名詞,這個梗說來有點像是國外的「interesting」。但其實對於設計者來說,「概念」並沒有太過高深,多數人只是還沒摸著門道。

今天,通過配飾設計中概念形態的展現,希望能夠通過充足的案例,帶大家充分了解:什麼是設計概念,以及如何在設計之中簡潔明了的讓觀眾了解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或者說明確的傳遞作品價值。

01 什麼是概念設計

概念性設計是通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感性而複雜的思考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之後完成整個對於未來設想的設計。

簡單來說就是高於現實的思考。也就是為什麼它們看起來都不太實用的原因。

可是設計真的都要立馬利益兌現嗎?川久保玲的設計告訴我們可能配飾設計除了實用主義還有另一種影響人們的方式,也就是對未來抱有的期望。

概念的設想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體現,所以概念型的配飾設計可以算是一種理想化的物質形式,這種呈現方式可以改變人們生活中的刻板印象,也可以是對現有技術的革新。這些改變都是源於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生活情趣的追求,提出了「生活環境個性化」的願望,消費者對那些具有創新設計思想並與他們的想法有關的產品表現出強烈的興趣。

藝術家們也開始抓住這一方向,運用生活可消費品為載體進行創作,讓觀眾從自身出發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並且產生共鳴之後進行反思,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就是杜尚的"泉"。

而在配飾設計中概念形態展現也會有明確的方向,這是確保設計體現出自我價值的同時能讓大家看懂。這也是剛開始學習配飾設計的學生不太能看明白的一個點,畢竟配飾大部分是具備功能性產品,設計者因為跳不出思維中即存的框架,卻又想追求設計上的突破而把設計固化在了一個尷尬的處境之內。

此處,給所有學習配飾設計的同學們一點建議:我們創作之時,一定要明確概念方向,同時放棄一些東西能夠幫助大家從這個尷尬的境地里走出來。

其中,突出配飾的敘事性是一種非常見成效的方法。敘事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通過語言、文字、聲音、一個形象重現事件,敘事性設計可以令使用者在物質層次與精神層次得到雙重滿足。構建配飾與人的交流,激發使用者內心的觸動、回憶、情感和想像力。這類型設計最後的表現形式可以很簡單,但對人於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具有強大的力量。

02 四個「輔助理解的」例子

例子1

設計師Jo Cope在純藝、時裝和手工藝等各個領域之間交錯工作了十餘年,她所設計的配件會偏概念敘事形態。Jo Cope的作品超越了傳統的界限,他把配飾變成畫廊中的混合裝置,同時也預示著配飾設計的另類未來。 她的這一系列主題是關於——「行走在腳下的語言」 。

她用腳和鞋作為一個工具來實現了一個敘事過程——把鞋變成一個自主的對象,可以直觀溝通的東西。每一雙鞋的概念代表與「自我」相關的經驗。人的一生中與自己的內在和外在存在的關係以及與他人的關係如何影響、衝撞和重疊與我們自己的狀態和自我感覺。作者運用鞋作為表達的承載結合時尚工藝品和開發技能,側重於歷史的工藝和尖端技術美與完整性的開發,同時考慮到未來時尚審美的作用可能在藝術的語境中。

例子2

在Pitcha Moothanakitpinyo眼裡鞋子是很有力量的物品。它們可以喚起佩戴者和觀看的許多情感,並且可以賦予他們力量,性或自信。Pitcha Moothanakitpinyo調研發現,在英國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的確在一年中會經歷精神健康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影響到各行各業的人,那就是社會壓力。壓力對每個人都是普遍的,但我們仍然很難談論這個問題,尤其是女性。很多時候女性的情感似乎被翻譯成「軟弱」。然而Pitcha Moothanakitpinyo認為那些情感是美麗的,這意味著你不會放棄,意味著你在戰鬥。

這個項目旨在利用女性的鞋類作為媒介,鼓勵相互同情與理解,從而抓住這一寶貴的戰鬥時刻,不受任何限制。經歷過痛苦的自由才是壯麗的,就像高跟鞋,為了美麗女性承受的那一切需要。所以她用裝置形態改造高跟鞋,讓高跟鞋身後有一堵堵厚重相連接的城牆,代表著那些承受的壓力和偉大的目標。

例子3

概念配飾設計同樣可以創造一種文化體驗。可以是過去的,也可以是現在的,被社會認識,被社會群體意識否認的。設計原本就是文化的產物,而運用文化特點和社會批判新思維在配飾設計上構建態度,可以幫助穿戴者重新認識生活,提升人們對於生活的敏感度。

在Helen Kirkum心裡認為一個有公共社會意識的年輕人,需要對一些社會環境問題有所反思,從配飾設計中的鞋靴設計本身出發識別自己扔掉的運動鞋,開始展開一個研究,一個關於對我們這個時代人文的考慮,環境發展的考慮,可持續發展的考慮。

Helen Kirkum進行了舊物重建,主題不僅符合當今年輕人對於收藏運動鞋的情懷的文化,也貼近了當今社會所主要倡導的課再循環利用。可能Helen Kirkum的成品還並沒有具備很好的實穿性,但是這項設計會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並且有實現的可能。

例子4

概念性設計還可以是對未來的構想,人類所有的創新都來自於各種大膽的想像力,設計師可以從配飾的功能、結構、材料上思考突破點。

人們的生活不會一成不變,生活需要『期待』,而設計者也完全可以通過設計體現出自己對於未來的預測與幻想。

Maiko Takeda,一位來自日本的配飾設計師打破帽子設計的形態常規,運用綜合材料與特殊構成方式,給觀眾營造出一種飄渺的感覺,Maiko Takeda從材質出發考慮模糊掉帽子的邊緣,通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材料試驗,最終決定用分層印刷的透明膠片,用金屬環做連接,形成一種無形光環。

這些嘗試都源自於她一個執念:新的科技技術到底能給配飾設計帶來什麼?我們是否可以顛覆觀眾的期待而不是附和他們的期待?

這個世界已經很現實了,每分每秒都在計算著利益得失,希望大家都有高於生活去思考的那一面。

歡迎關注SODO官方微信(搜索:sodo_art)

如有設計求職、專業技法、職業提升、求職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宇文妍諮詢


推薦閱讀:

爛大街的基礎版型,看三宅一生如何「起死回生」
用控制欲,釘一座慾望的牢
服裝設計是個怎麼樣的專業?
釋放天性的陳志朋 盡顯千面男爵的華麗時尚
不懂天體物理,何以談時尚設計?

TAG:概念设计 | 时尚设计 | 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