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狂潮簡史

文/秋源俊二

趣店百億美金神話,只用了三年。這激起了人們無限的貪慾,也激起一部分人的嫉妒。在高調上市後,迎接羅敏的是眾人的指責——做「人血饅頭」生意,同時伴隨著「不用還錢是羅敏」的調侃。

看到榜樣的事迹,業內同仁奔走相告,無不歡呼。裸貸消費貸,終究不如現金貸上岸,小錘一敲,身價百億,財富神話,行業輝煌,莫過如此。

眾安保險、和信貸、拍拍貸就如同機關槍射出的子彈,「嗖嗖」地打在各自的靶心,也打在嚮往暴富者的心上。融360、樂信也是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一副上市勢在必得的姿態,躍然呈現在大眾面前。

早前,易鑫集團成功登陸港股;據悉昨日晚間,融360也將登陸美股。

然而,這一片繁榮的景象,讓我不得不反思。巴菲特的「在別人貪婪時我惶恐,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觀念、鄧普頓的「逆向投資」理論、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霍華德馬斯克的「鐘擺」理論,無一不讓人警惕起來。

回歸事物本原,仔細研究實際情況,才是良策。因此很有必要了解情況,做一番調查,再談談這次互聯網金融上市狂潮。

先拋出結論:目前的互金公司去美股上市,獲得頂峰超額估值的概率較小了,但是現在仍然是一個不錯的窗口期。

直白點說,比如A公司,內在價值100億,一般公司會在經濟轉好業績回升時,選擇上市,企業會獲得更高的估值,比如120億。如果市場情況不同,假設在市場最樂觀的時候上市,或許會獲得150億的估值。

對公司而言,就是募集的資金更多;對創始人而言,就是自己持有的股票更加值錢。

而以當前的情況,A公司若再去上市融資,大概率只能獲得120億估值而非150億估值,這裡用「鐘形曲線」來描述:

曲線圖代表估值高低,現在的情況,大致處於紅線區域。

劃重點:

1.簡要梳理前兩次互金狂潮

2.這一次互金狂潮的三個基本問題

3.一輪經濟周期中,財務槓桿、經營槓桿和預期槓桿,分別是如何影響估值的

4.最後的判斷

回顧前兩次狂潮

大概在2014年的一期《郎眼看財經》欄目里(對,沒錯,就是那個聲名狼藉的郎咸平),我接觸到互聯網金融,雖然那時候餘額寶火熱,但我並沒朝這個方向進行關注與研究。

直到2015年元旦,參與朋友網貸創業當中(充當所謂分析師角色),互金里這前前後後一些事,就懂了一點點,這裡簡單梳理一下,前兩次互聯網金融浪潮迭起時,一些標誌性的事件:

(一)

2013年前後,互金行業創業熱潮開始,P2P、眾籌接連登場。也就是在那年6月,誕生了「餘額寶」這款奠定螞蟻金服行業地位的產品,從此支付寶在移動浪潮中,成為國民App,也為後來螞蟻金服打下了流量基礎。這也是第一波浪潮巔峰的標誌。

如果你去數數,當下還不錯的互金企業,如團貸網、有利網、點融網、積木盒子等等,很多都是那個時候誕生的。

也是那個時候,互聯網金融,開始走入少數人視野,成為好獵者的「獵物」,偶爾也成為話題爭議熱點,「江南憤青」也在那個時候逐漸成名,史稱「互金元年」。

(二)

2015年春節以後,在中國特色牛市推動下,互金創業成為香餑餑。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整個市場最為活躍的時候,融資新聞、B輪C輪,刷遍朋友圈,各企業也是一副要「改造銀行、改造金融、改造人們理財習慣」的駕駛。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多倫股份(600696 )這家上市公司?當時僅憑一紙公告改名「匹凸匹」(P2P),便在資本市場連續獲得多個漲停。

市場癲狂,可見一斑。

隨著六月股災來臨,監管層對互金,連下五道「金牌令」,才把失去控制的大火,控制下來。也正是這一年,互金這個原本小眾的行業,進入尋常百姓人家,成為隔壁王叔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史稱「網貸之春」。

然而,隨著e租寶案件發生,掀起了P2P網貸行業風暴。但也正是這兩次狂潮,奠定了今天的盛世。

互金第三次狂潮,震撼來襲

最近行業迎來了第三次狂潮,在趣店「百億美金、不用還錢、人血饅頭」成為國民爭議焦點後達到頂峰。雖然行業反思討伐之聲不絕於耳,卻道上市好時光,正如當下東風盛,更多公司選擇扎堆上市。

行業有多熱鬧,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同樣,校園貸的樂信開始大規模撒錢,互金行業的自媒體人,最近可是大賺特賺啊。

互金行業,原本是個苦行業,總是伴隨跑路、騙局、裸貸等等一系列負面,從業者則總是辛苦地考慮流量、風險、審核、壞賬,原本改造銀行的夢想,也逐漸消失了。

上面簡單回顧了一下前兩次狂潮,不是描述歷史本身,而是通過過去的狂潮,來分析當下的三個問題:互金第三次狂潮是否不一樣?現階段是狂潮的哪一個階段?它還會持續多久?

這三個問題,我只能回答前兩個。

我比較相信「很多東西,尤其是經濟變化、股市短期升跌,經濟前景是沒法預測的」。

類似「牛市還能有多久的」的第三個問題,就好比一個擺動中的經濟鐘擺,人們是無法判斷什麼時候會經濟轉向。

雖然如此,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周圍人的動靜,事件當下的情況,去大致判斷我們當前的經濟環境處於什麼位置。

繁榮——崩潰的經濟周期,是永遠存在的。想想毛主席當年回答黃炎培的「跳出歷史的周期律」問題,再想想如今,或許你們就有答案了。

因此,可以斷定,這一次互聯金融狂潮,沒什麼不一樣,轉向是一定會發生的,崩潰也一定會到,只是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

三種估值槓桿

企業在估值的時候,經常會被高估或低估。原因就在於存在某些因素,會產生槓桿效應,放大會縮小企業的內在價值。

找個通俗的例子談談。大家都知道,炒股的時候,通過槓桿,可以進行收益的放大或者縮小,也會導致虧損的加大或減少。

但是有一點沒法改變,那就是你的的收益率。你借的錢,也是你的本金,不是別人的,只不過你借了要還。所以實質是,你炒股的收益率,是不變的。除此之外,你借入資金,還可能導致爆倉,但是單純買股票不會出現這種事,因此你的風險是加大了。

同樣,在公司估值中,也是類似的。我們假設存在某一個特定的內在價值。這個價值我們沒法直接證明或觀察到,但它卻能被我們感知,就如同薛定諤的貓一樣,它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企業,有槓桿就不一樣了。

分為三種槓桿:

財務槓桿對估值的影響

財務槓桿,就是企業對固定負債的利用程度。

假如你是賣雞蛋灌餅的,你做雞蛋灌餅的裝備,是找別人借50萬買的,期限為一年,年利息為10%。

現在呢,假設你一年收入100萬,各種成本為94萬,不算利息利潤為6萬;那麼你最後交完5萬的利息,凈利潤就是1萬。

現在,我們假設,央行大規模放水,各種瘋狂印鈔票,導致市場資金很多,最終資金的利率很低,這時你可以用5%的利率借到50萬。

若明年你的雞蛋灌餅生意依然沒什麼起色,所以不算利息,你的利潤還是6萬,但是由於利率降低了,最後交完利率後,你的凈收入就會增加到2.5萬。

現在就是體現了財務槓桿效應,也就說,你利用50萬的負債,在業績沒有起色的時候,利潤增加了2.5萬。

營業情況不變,但是你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0%啊。

這時候你就可以說,看看我家雞蛋灌餅店,今年掙得多。這時候,你會以同樣的價格賣掉店鋪嗎?

說不定,你今年掙得多,有多餘的錢,明年請一個漂亮妹子給你招攬生意。這樣你的業務就更好了,繼而掙更多的錢,這就是「反身性理論」的大致內涵。

所以企業估值就上去了,這就是財務槓桿對估值的影響。

經營槓桿對估值的影響

經營槓桿,就是對企業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

同樣是剛剛那個例子,我們把50萬的借款,改為50萬的固定資產,分兩年計提折舊,但是沒有負債。

不算折舊前,扣除各種成本,假設你今年100萬收入,利潤為30萬,那麼你在扣去固定資產折舊1年25萬後,你的凈利潤就是5萬了。

假設明年收入增加到150萬,同樣的變動成本率,扣除折舊前,你的利潤150*(1-70/100)=45萬,扣除折舊後,你的凈利潤就是20萬。

你算一下,你的收入增加了50%,而你的利潤大增300%。

這就是經營槓桿的威力。它的實質,就是平均分攤到每個雞蛋灌餅上的固定成本變少了,最後導致利潤的變化幅度,遠大於收入的變化幅度。

那麼問題來了,你願意以比去年高50%價格,賣掉企業嗎?顯然不可能。

必須提價,這就是經營槓桿對估值的影響。    

預期槓桿對估值的影響

給公司估值,本質就是預估企業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值。

預期槓桿一般會體現在牛市的後半段,這時候人們都很樂觀,覺得自己很有錢,收入也高,消費能力強,所以願意給予前景好的企業高估值。

想想2000年的估值泡沫,不說市盈率,很多都是市銷率,看銷售情況而定。而且市銷率可以達到100。

這就是預期槓桿對企業估值影響。

總結一下:

一般當經濟進入危機時候,政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印鈔票或者放水,各種刺激政策。比如2008年的四萬億計劃、美帝的寬鬆貨幣政策,就是讓資金成本降下來。

從企業角度講,第一波收益的就是高財務槓桿企業,率先走出經濟低谷,例如地產和金融股(後面有專門分析趣店作為金融股的影響)。

並且由於這類股票存在強大的「反身性」,金融股價高,那麼交易對手會比較信任它,要求的保證金就會減少,這樣就更會刺激業務本身的發展。

第二波就是高經營槓桿股票,由於經濟的聯動效應,率先走出低谷的金融地產股,就會帶領整個經濟高速發展。

由於營收變化一點,而最後掙錢的利潤卻像爆炸似的,整體經濟進入狂歡期。

第三波就是預期估值槓桿,由於持續的數據爆表,人們認為經濟會一直繁榮下去。

就像歷次危機前一樣,集體癲狂,失去理性。最後則由於企業生產能力過剩,產品賣不出去,於是經濟開始凋敝,例如1929年經濟大蕭條。

我記得上小學時,看到西方資本家把牛奶倒進河水裡,還覺得資本家好傻。後來看到任志強說,把「多餘的房子炸掉」的言論,本質都是這樣思維。

最後的判斷

現在處於哪個階段也是可以判斷的,但需要通過大量觀察,了解周邊的情況並據此分析判斷。

一般而言,當經濟不景氣時,政府之手會發揮積極的貨幣政策(就是多印錢、多撒錢的意思),讓整個經濟裡頭,流動資金變多。

這時候,由於到處都是錢,也就意味著,錢的「價格」不貴(利率很低)。從微觀經營的企業來說,此時,大量借錢的企業,要交付的利息就變少了,於是開始出現成本降低的情況,並隨著利率進一步降低,即便銷售沒有好轉,利潤也會大幅度好轉。

企業的「財務槓桿」發揮作用了。也就說,同樣負債,隨著利率降低,率先觸底反彈的是高財務槓桿企業。在相同規模下,企業隨著利率的降低而呈現利潤暴漲的情況。

這個時候,公司就會獲得很高的估值。為什麼呢?因為你掙錢多啊。這點尤其是在金融、地產類型的股票中,尤為明顯。

最近大半年哪幾隻股票最牛?無疑是恆大和融創,十倍股說的就是這類房地產企業,金融行業也是類似。

為什麼呢?這類企業高負債,隨著利率降低,財務費用大規模下降(金融行業是業務成本),由於財務槓桿的存在,業績隨即出現大規模反彈,而且力度比降低的那點成本高很多(否則就不會叫槓桿了)。

回到互金行業,趣店、拍拍貸、眾安保險、融360、和信貸能夠短時間內飛奔上市,就是得益於他們現階段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以趣店為例,根據招股說明書介紹,他們的資金來源於相關合作機構,隨著市場大幅度放水、印鈔票,趣店從合作者手中,獲取資金的成本降低了。

簡單說,趣店就是個「二級資金批發商」,從銀行等金融機構一級市場,大規模採購「資金」,然後「零售賣給」借款人,從中賺取「資金」這種產品的差價。

現在趣店業績之所以爆表,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大規模採購『資金』」很便宜。此外,由於遍地都是資金,低質量借貸者隨處都可以弄到錢,還掉欠款,最終導致得到了完整「收入」(其實就是借貸者還款)。

一方面,趣店的「資金的銷售收入」沒有問題,趣店「資金單價」,並沒有降低,說明產品沒降價。另一方面則是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批發購買大規模「資金」),如果在相同人數情況下,收入不變,成本減少,就會直接導致利潤大增。

反映在趣店的財務報表上,就是下面做記號的地方,數字會變大:

所謂「融資收入」,就是「資金這種產品」賣貨所產生的差價,這時會變多。在趣店的財務報表上,就是收入會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這類企業還有一個特點——反身性,就是說盈利越多,那麼別人會越發相信它,導致資金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盈利進一步提高。

分析到這裡,也就明白了為什麼這段時間,趣店業績會忽然起飛。其實你只要看看借款人數、這個季度貸款額度多少,就可以判斷這種產品銷售量的變化。

這才是實質的通過銷售產品的數據:

而差價,就是所謂的總收入:

通過財務槓桿,收入情況被放大。

所謂的收入增幅高達308.0%,是在槓桿的左右下完成的,實際「資金作為產品的銷售」,是增加了218.8%。雖然這數據也很誇張,但別忘了槓桿在放大。

(上面的分析,只是幫助你理解實際業務,理解業務的本質,財務報表分析,分析的不是數據,而是業務。)

那麼,這種爆發性的業績,會持續多久呢?

首先,大家要想明白的是,股東這個群體,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公司。毫無疑問是高增長,高利潤的公司。

尤其是高增長,任何企業一旦不達標,就會被資本的鞭子抽打。資本也最喜歡高增長的公司。

我們通過上面的分析,已經知道了存在銷售業務層面的財務槓桿。但是這層槓桿,只是來源於資金作為一種產品,購買成本的下降,並不是因為業務本身改善了帶來的結果。

簡單說,當銀行間一級貨幣市場,利率降低到不能在低了(總不可能為負),待資金成本有了下限後,資金作為產品,它的價格不再大幅度下降。。

此時,這個公司的發展速度,在一個經濟周期中,就達到了利用槓桿的頂峰。

當市場由於放水,讓財務槓桿企業先行盤活金融地產類公司後,由於帶動效應,整個經濟開始轉向。高經營槓桿類企業,銷售量逐漸增加,這類企業開始發揮威力。

擁有經營槓桿的企業,如製造業,由於大量固定成本,銷量增加1%而實際利潤或許就達到2%。於是業績回升,尤其是利潤,獲得超額利潤增長;金融地產股,則逐漸褪色,開始轉變為靠實際業績提升利潤。具體到趣店的例子,則是憑藉業務「資金這種產品賣得更多」,實現利潤增長。

最近一個月前,大約是茅台,這類經營槓桿類企業開始出現業績大爆發,股價大漲。

還有一個經營槓桿比較明顯就是船運行業,固定資產多啊,最近開始扭虧為盈了。

看看時間,你就明白了。

(以前讀資料的時候,有一個人講述過自己選「中國遠洋」這隻十倍股經歷,所以對航運行業特別有印象。)

茅台業績本身就好,稍微增加一點銷量,由於較大的經營槓桿,業績就上去了;中遠海控這種企業,也是吃經營槓桿,居然開始扭虧為盈了,這也就說明了整個經濟周期中,我們開始步入繁榮期了。

說這麼多,我只是想分析告訴大家,互金企業,尤其是那些吃財務槓桿的裸貸、消費貸、現金貸,巔峰時期的超額增長,已經過去了。

但是這個巔峰,還沒有徹底消退。畢竟目前沒有看到經營槓桿類企業全面業績爆發,只有少部分龍頭開始業績爆發,像中遠海控這類更吃周期,更加經營槓桿的,也才剛剛扭虧為盈。說具體點,營業槓桿還沒有到巔峰時刻,還差一點火候。

大家必須明白,財務報表的數據是滯後指標,會晚3到6個月。在這之後將沒有超額增長,恢復普通增長。如果行業平穩落地,將獲得普通估值。而這對於互金上市公司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總的來說,互金企業利用財務槓桿獲得超額收益、超額增長的好日子,快走完了。目前正處於能獲得超高估值的好日子的後半段,錯過了就沒了。

最後咱們來驗證一下上面的分析。由於國內經濟已開始走向繁榮,央行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各种放水、印鈔票的政策,也就是資金成本開始收緊。

我們知道,平穩經濟下:M2速度大概等於GDP的實際增速+通貨膨脹率。

十月份我國M2的速度在8.8%,而根據周小川的行業預測,我國下半年GDP在7%左右,當下CPI同比上漲1.9%,PPI同比上漲6.9%。

這說明資金緊張起來了,也就說說明財務槓桿的緊縮要開始體現了。但財務報表的反應,會慢3到6個月。

看看最近M2的發行情況:

很明顯在十月份,M2已經觸底反彈了,由於資金開始進一步收緊。更因為這資金的提價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最近,一本財經的《「資金荒」來襲:消費金融「彈盡糧絕」,資金成本暴漲5%》談到了資金成本的問題。從趣店的角度看,就是成本上升,接下來財務槓桿對估值提升的效果已經沒了,必須靠業績實打實地提升。

但是這個傳導有時間成本,就是財務報表本身是滯後指標。除此之外,孫宏斌早前也有過類似的言論,說資金很緊張,如下截圖:

始終要明白,財務報表,是滯後指標。

這個狂潮會持續多久,或許很快,尤其是業績不穩的情況,但可以知道的是,這個估值buff快沒了。

還是喜歡以圖片說事:

目前處在(μ+1α,μ+2 α)區間,基本快沒了。

作者 秋源俊二 微信公眾號 QYJEQYJE


推薦閱讀:

中國大陸本土的FinTech發展路徑與模式(一)·總覽
後監管時代如何更好地投資p2p?控制資金量,並做好分散
互搏術
比特幣2月漲2倍, 「區塊鏈+金融」大熱, 怎麼幹才有機會

TAG:互联网金融 | 股票估值 | 财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