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更新,狗才更新。

這次還是掛人,但是邊掛人邊會講事情:

首先是剛才那個問題下一位申必人的回復:

首先欽點我『狂吹法蘭克』這種睿智行為咱們默認他送掉了一個親人。

其次這位申必人並沒有搞清楚我在用法蘭克建築和誰比。我們來看看原答案

我們來看看這人是怎麼理解的:

問題來了:

我他媽壓根就不是在和羅馬比啊你是不是看不懂漢字?


然後裱一下這種睿智言論:

我們應該要明確一點:一種建築風格的變化並不能僅僅像這位睿智人一樣歸結成『黑暗中世紀』『倒退』『技術失去』,而我們需要從多種角度來看待這種變化。

  1. 中世紀人真的不用水泥么?

假的,並不是不用,而是大面積減少。其中一個原因是歐洲沒有那麼多地方有火山灰,義大利有個維蘇威火山,僅此而已。建築的第一要務是要容易修建以及人住著舒服,而燒制草木灰(中世紀英格蘭的確有記載)是一個相當耗燃料並且麻煩的行為,在原材料不好搞的狀態下為什麼不用好搞一點的材料?羅馬時代西歐人丁並不多、基礎建設尚在起步階段,加上帝國軍隊所需的物質運輸,在帝國的邊遠地區使用混凝土並不特別困難。但是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甚至之前)這種建築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由於建材逐漸稀少),東羅馬帝國的建築使用混凝土都逐漸減少。這種指控等於在說『中國建築只用木頭,連石頭都不會用,太低級了』

2. 中世紀建築風格真的對於古典建築來說退步了么?

這個問題給出一個簡單的回答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幾點事實大家必須注意到。人們所喜歡的風格一直都是在變化的,羅馬元首制初年到晚期古典為止,建築的形態一直都在發生變化。從早期一種幾乎照搬希臘與伊特魯里亞的建築形式(柱+拱)演變到後來緊湊、容易修建、內部空間出乎意料的大的晚期羅馬建築,中間人們的需求也是逐漸變化的。

舉個例子:這是奧古斯都時代一座巴塞利卡的復原圖:

而這是東羅馬時代義大利一座巴塞利卡的照片:

你可能覺得外面看起來很慫很窄,但是內部:

包括你看這一座希臘教堂外面看上去也很慫:

進去一看:

這是東方的,在西方拜占庭的孿生兄弟是這樣的:

以及後來法國的:

至於高度:萬神殿高43.3米,君士坦丁堡的聖智慧大教堂高55米,並且內部裝潢非常複雜,查理曼那座禮拜堂的高度也有30米。

可以明顯的看到這段時間建築演變的傾向實際上是從寬大到緊湊,並且內部實際上保有相當大的空間,層次感也更強。內部裝潢也傾向於華麗,即使樸素也會營造出一種『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氛圍,能在基礎材料較少的狀態下充分利用力學與建築結構來營造出不亞於羅馬時代的莊重。至於這種變化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推薦閱讀:

中世紀的歐洲各國國王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騎士隕落》在聖迭戈
圖樓
[翻譯]重塑科穆寧王朝皇室親族——血不濃於水
中古西歐騎士階層——浪漫與現實的交織

TAG:建筑 | 中世纪 | 辱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