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的商業帝國:1年時間,80億投資,80部電影
這幾天,北美電影市場除了韋恩斯坦的「齷齪事」之外,還有一個大新聞刷了屏,那就是著名的流媒體平台Netflix公司宣布,要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投資80億美元,拍攝80部原創電影。雖然這80部電影並沒有詳盡的計劃和安排,但是從Netflix以往的「原創電影」的表現來看,這80部電影中,或許會有紀錄片,或許會有劇情片,或許會有耗資數百萬美元從聖丹斯等電影節購買來的影片,也會有標準意義上的原創劇。
總而言之,在與迪士尼分道揚鑣之後,Netflix這艘大船決定建立自己的、擁有獨立版權的影視庫。合作的風險以及高投資帶來的高收益和長期的收益,讓Netflix做了這麼一個比目前好萊塢六大還要瘋狂、大膽的決定。
Netflix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膽量,完全在於「用戶黏性」。首先是該公司在這個「大促銷」,甚至是免費時代里,決定漲價。旗下院線的「白金會員」的月費價格,從11.99美元漲到了13.99美元。大量依賴Netflix的用戶並沒有反對這一決定,而在資本市場上,眾多投資方也看好Netflix的這一舉措,於是股價應聲上漲,Netflix迎來了一波「熱錢」。
Netflix
當然,這次的提價僅僅針對高端用戶,最普通的基礎版月費,依舊是7.99美元,保持不變。眾多金融公司分析稱,此次提價將不會引發過多的抵觸,因為Netflix的服務「仍是互聯網消費中最划算的一個。」
其次是Netflix的盈利增長。據統計,該公司在2017年第三季度共發行了8部原創電影,包括美版《死亡筆記》、基努·里維斯主演的《骨瘦如柴》等。而該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1.3億美元,同比增長150%。第三季度營收也達29.85億美元,同比增長30.3%。新增訂閱用戶破530萬人,高於去年的357萬人。
正是這樣的好成績,給了這家流媒體巨頭充足的信心繼續下血本打造好作品。傳統觀點認為,「剪線」是流媒體增值的驅動力,但事實上,諸如Netflix、Hulu甚至是亞馬遜等等互聯網點播平台所吸引消費者的,並不是同質化的競爭,而是「頂級的」資源庫。這些網路公司,正在與有線電視「分享」觀眾,而不「搶奪」觀眾。·剪線:cord cutting,從付費觀看有線電視轉而付費使用流媒體平台
在今年的艾美獎上,Netflix的《王冠》獲得了13項提名,而去年獲獎的《無為大師》今年也獲得了6項提名。亞馬遜今年則擁有4項提名:《透明家庭》獲得3項提名,《大禍臨頭》獲1項提名。
《王冠》
其中,傑弗里·塔伯在前兩年也憑藉《透明家庭》獲得了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Hulu是今年艾美獎的最大贏家,《使女的故事》獲得五項艾美獎,囊括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等重量級獎項。此外,這些流媒體服務商也都收穫了創意艾美獎。不消說,只要這些優質內容繼續存在,流媒體點播的「轉捩點」就不會到來——或者說,傳統有線電視的轉捩點已然到來。
這也就說明了,Netflix為什麼要投入巨資,開發自己的原創電影了。在這個時代,內容為王。只要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就不用擔心變現或者是股價。除了亞馬遜和Hulu,Netflix在電視劇上的競爭對手是HBO,而在電影上的同儕則是好萊塢的六大。雖然沒有《權利的遊戲》、《西部世界》,但是《紙牌屋》和《王冠》,一樣有強大的競爭力。一年投入80億美元,開發80部電影,平均4.5天上線一部新片——這個數字聽起來或許非常誇張,但是Netflix完全有錢玩得起這種「遊戲」。
《愛爾蘭人》:馬丁·斯科塞斯導演,Netflix旗下
根據納斯達克的數據,Netflix目前的市值約為850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到了「駭人」的地步。要知道好萊塢的六大之一的派拉蒙,其母公司維亞康姆的市值也僅僅只有150億美元左右。坐擁各類產業的索尼,其市值也不到500億美元。
因此,在這個階段建立自己的「資源庫」,源源不斷地開發,提供優質內容,Netflix這一招,可謂是膽大、心細,不慌張。而除了電影和電視劇,Netflix還收購了擁有「現代版的斯坦·李」之稱的馬克·米勒創立的漫畫出版商Millarworld,決意要在迪士尼離開後打造自己的漫畫改編電影宇宙。即便Millarworld旗下的《海扁王》與《王牌特工》這兩個IP已經出售,但是《通緝犯》、《重生》等等IP的存在,還是令Netflix擁有了與迪士尼叫板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Netflix已經做好準備要與六大叫板了。數年之前,Netflix只能拍攝一些諸如《卧虎藏龍:青冥寶劍》這種無趣的影片,可是到了2017年,這家原本被認為只會製作「網路大電影」的公司,卻拿出了進入戛納的《玉子》以及好評如潮的《他們先殺了我父親》等影片。
《玉子》
而在未來,像是馬丁·斯科塞斯這種級別的導演,都會在Netflix的旗下拍攝自己的新片《愛爾蘭人》。所以,這個行業的未來,究竟會朝向傳統還是新銳傾斜,還是一個未知數。而關於這個未知數的答案,或許有一個例子能給出解釋的端倪:
蘋果和亞馬遜在007的發行權上,與傳統的索尼、福斯、華納等製片商展開爭奪。其實,兩個巨頭級別的企業爭奪《007》,不過是這個行業正在發生變化的一個縮影。迪士尼自建流媒體系統;眾多在線點播承包商正在和好萊塢六大商談縮短在映電影進入點播系統的窗口期;本被視為小打小鬧的Netflix,連年出品優質電影,簽下重量級導演,頻頻進入頒獎季甚至是三大電影節;亞馬遜、蘋果這兩個「門外漢」要涉足影視行業——電影和電影工業,正在以一種人們想像不到的方式發生這變化……
曾經有人指出,現在好萊塢六大不去收購Netflix,就要等著Netflix回頭收購六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此言非虛
推薦閱讀:
※人物 | 作家轉型導演之後,看客風吹雨打,韓寒乘風破浪
※「滾蛋吧,腫瘤君」:帶你在淚眼中笑著體會向死而生
※《小丑回魂》能把人嚇尿?再別吹了!
※英雄造就了英雄:《戰狼2》豆瓣評分7.5 36億票房口碑爆棚,吳京談《戰狼3》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