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武元甲大將的真實軍事能力

1954年5月7日,越南人民軍和法軍的戰略決戰——奠邊府戰役落下帷幕。越軍在我國的大力援助下,取得了全殲法軍1.66萬人的輝煌勝利。此役越軍大獲全勝,宣告了法國侵越戰爭(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徹底失敗。

法國代表不得不在日內瓦協議上簽字,確認越南、寮國、柬埔寨印支三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同年7月,越南全境實現停火,法軍撤出印度支那,北緯17度線以北的越南北方全部解放。

越軍這場舉世矚目的勝利,在西方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也成就了戰役總前委書記和總指揮武元甲的英名。在後來更為著名的越南戰爭(即美國侵越戰爭、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中,武元甲作為越軍的統帥,更是名聲大噪,享譽世界。西方輿論稱其為「奠邊府之虎」、「紅色拿破崙」,三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盛名之下,武元甲大將的真實軍事能力究竟如何呢?

越南抗法戰爭時期,越軍的作戰指揮、軍政建設、後勤保障主要依賴我軍援助。邊界戰役是中共中央代表(不是軍事顧問團團長,N多人搞錯了)陳賡指揮的,奠邊府戰役是軍事顧問(代號華南工作團)團長韋國清指揮的。因為當時我軍援越抗法處於嚴格保密狀態,世人不查,遂使武元甲揚名天下。

抗美戰爭時期,武元甲主導了1968年的新春總進攻和總奮起,這次攻勢是典型的政治成功、軍事失敗。勝利是短暫的,根本沒有發生過期待的人民總起義;代價是沉重的,作為主力的南方人民武裝力量損失慘重,後來儘管在兵力上有所增加,但其銳氣再也沒有恢復,戰鬥的負荷不得不轉移到南下的越南人民軍肩上。此役之後,武元甲在作戰指揮上就靠邊站了。

1972年春夏攻勢(即復活節攻勢)的指揮者是中央軍委代表、總參謀長文進勇上將。

1975年春季大捷的指揮者還是中央軍委代表,總參謀長文進勇大將。

1979年對華防禦作戰,仍然是文進勇居中指揮,前線指揮是副總參謀長高文慶。

也就是說,武元甲的戰術水平是不行的,作戰指揮不是他的強項。他自己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涉及到具體的事情,他都是放手交給下屬去做。他從來沒有去過南方,因為抗美戰爭的作戰指揮和他關係不大,他的回憶錄也只寫到奠邊府戰役為止。武元甲曾經說過一段話,大概意思是:我從不負責具體,從來沒有過,我最大作用就是放手讓他們做,自己決定就好。

武元甲真正有水平的地方,是戰略眼光還不錯,有大局觀。

1972年廣治防禦戰役,他就知道守得越久,越能給巴黎談判創造機會,因為美國大選等不起,所以他寧願冒著被打殘的風險,也要拍板把幾個主力師都投進去。

1973年巴黎協定簽署後,他力主繼續打下去,南越頂不住,當時絕大多數人都反對。

1975年三次決定性會戰的決策也是他力主的,文進勇建議小打,他不同意,要大打,決一勝負。

總而言之,武元甲大將作為越南人民軍的創始人和統帥,是一名當之無愧的軍事家,但他這個軍事家,只是長於拍板下決心,戰術的不行,指揮的差勁,和我們的眾多老帥老將們沒得比。

1990年9月22日下午,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武元甲身著大將禮服出現在主席台上,引起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毫無疑問,這一幕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中越關係即將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2013年10月4日,武元甲逝世,享年102歲,他是世界歷史上最長壽的軍事領導人之一。

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同名粉絲群:614448611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國民政府1949年將227萬兩黃金運往台灣?
文章之「風林火山」
荊州博物館 | 楚國的漆木胎記
關於華夏海權文明的再思考……(三)
李世民登基後避諱「民」字,是否屬於違背了「濟世安民」的初心?

TAG:历史 | 如何看待评价X | 越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