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路:世間皆是負債者

兩三年前,有個讀者加我微信。加上後,我點開他的朋友圈,發現全是我的文章,每一篇都分享,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內容。我就想,見過的粉絲也不少,像這麼鐵的並不多。

後來,他就天天跟我說話,說的東西很長,我也搞不清楚,他是把我當成傾訴對象,還是有什麼要問。他的問題,我都沒有辦法回答,慢慢就不回了,他也慢慢消停了。很長時間裡,我幾乎把他忘掉了。

過了很久,大概一年多吧,突然有一天,他又在微信上出現了,發來一段簡短而明確的話,大意是:以前覺得你必成大器,後來覺得你不過爾爾,現在覺得你就是個垃圾。

那之後,他再也沒有出現過。我卻常常想起他。

我覺得,自己和他,乃至很多人,都是很相似的:心情會突然從高漲到低落,從喜歡一樣事物到漠然甚至討厭。那一樣事物,也許並沒有什麼變化。

納蘭有兩句詞: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其實,人心本來就是易變的。不像一塊石頭,一顆樹,可以安安靜靜待在那裡。心是瞬息萬轉的。山河大地沒有改易,只是春天來了,桃花開了,秋風起了,樹葉黃了,內心就有如波瀾翻滾。

由於心底波瀾翻滾,世間一切遷流變化,都成了苦。我們感到苦,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命苦,而是因為世間本來就是苦。並不是換成別人,就能快樂,得到了什麼想要的,就能快樂。

世間是苦,很多人不承認。因為日常的生活中,分明能感受到許多樂趣。有人覺得,即便樂不比苦多,至少也是平等的,是一樣多的。佛教認為世間是苦,並不是說世間真的有什麼苦和樂,而是說,如果認為世間有苦和樂,那麼,不管是在苦的時候,樂的時候,不苦不樂的時候,在一切時刻中,不可抑止的遷流造作,就是苦的根源。

站在世俗的角度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前,是不曾擁有任何東西的。蘇軾《前赤壁賦》說: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實際上,我們最初哪有一絲一毫屬於自己的東西呢?

來到世間之後,慢慢就有了。未出生時,在母胎中,先有了身體。出生後,慢慢有了積蓄,有了賴以資生的器具,有了錢,有了屬於自己的種種關係。

佛教把它看成一張資產負債表。資產和負債永遠是平衡的。擁有資產的時候,就一定有負債。資產越多,負債也越多。你並不能額外掙到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如果有屬於自己的資產,背後就有負債。如果能看見背後的負債,你就有了宿命通。

所謂負債,有兩大塊:一是身體。因為有這個身體,就背了一筆很大的債。我們說,身體健康,只是說這個身體還好用,還沒有出毛病,身體最好的狀態就是它不壞,除了不壞之外,它不能更好。身體不找你的麻煩,就是最大的好處。但身體不找麻煩也是暫時的,它遲早會變壞:白髮會長出來,會走不動路,腦子會糊塗,眼睛會花,耳朵會聾,慢慢歸於生前的一無所有。

禪宗的修行者,常常參一個問題:拖死屍的是誰?所謂拖死屍,就是拖著軀殼。陳奕迅《一絲不掛》里唱:「但我拖著軀殼,發現沿途尋找的快樂」。只要活著,隨時隨地都要背著這具軀殼。這就是一筆負債。

除了身體,還有一大負債,就是關係。自己與世間的一切人、一切物的種種聯繫,都是負債。比如你有一輛車,這當然是資產,但它背後也是負債。你把車停到路邊,就擔心被貼了罰單,被調皮搗蛋的小孩划了。如果車是別人的,貼了罰單還是被划了,你就不太在意。

人最初來到世界上,是從一無所有到有了身體。就好比白手起家,第一筆錢是父母借的。這就與父母結成了聯繫。出生之後,又與世間的種種人與物,結成聯繫。這些都是負債。

所謂負債,並不是說,這些聯繫不能給你帶來好處。而是說,自己的一切舉動,都要考慮這些關係,受這些關係的制約。換句話講,正因為它是資產,它背後才是負債。

身體在世間的表現形式,是「我」;種種關係在世間的表現形式,是「我所」,意思是「我所擁有的」。擁有的越多,背後的負債就越多。多寡並不是實際擁有物品和關係的多少,而是對它們的執著程度。越強烈地執著,越不能割捨,負債就越多。

因此,佛教講,布施是積攢福德的最好方法。所謂布施,就是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施予外在。這樣,資產就會變少,負債也因此變少。究其實際,是沒有布施的。沒有「色」布施,沒有「聲香味觸法」布施,沒有施予者,也沒有接受者。無論施予還是接受,資產變少,負債就會變少,資產增加,負債就會增加。說一個人積攢了福德,並不是說他像囤貨一樣,囤了很多福德,而是說他負債表上的數字下降了。

我們在世間,負債是還不清的。並不是說死亡了,負債就能還清。你死亡了,還有人記得你,這個世界你曾經來過,那些受了你的影響而變化的一切,都是你的負債。因為這個緣故,你還要再來世間投生,繼續還債。要到涅槃,才真正還清。因為沒還清,離開了,還會再回來。這就是輪迴。身在輪迴中,就意味著永遠背著一筆債。

債的利息,就是煩惱。你還不掉債,但是債的利息不能不付,那就是你在世間生起的種種煩惱,受的種種苦。

過去有一種外道,修苦行。他們的理論是:通過多受苦,把宿世累劫欠下的債早早還掉,就可以解脫。佛陀認為,這是不正確的見地。

有人還很多錢,每個月還上百萬,但還的都是利息。還不上,利息歸到本金里,以後要還的更多。

要想償還本金,只有摧毀「我」和「我所」才可以。否則,忍受再多煩惱和痛苦,都只是在償還利息。

這種見地,給予日常生活的啟發是:我們應當如實地看待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身體、物質,和關係。這種種的一切,背後都是負債。我們善待身體,自重自愛,善待與自己相聯繫的一切關係,不傷害他人,隨緣隨分地施予他人喜樂,拔除他人痛苦,都是在還債。除此之外,並沒有積攢別的任何東西。如果認為有所積攢,那麼我們還的不是債,是債務的利息。

有人經常講:我為什麼要對你好呢?我欠你的嗎?從佛教的視角看,這是千真萬確的。之所以要對別人好,正是因為欠別人的。當然,對別人好,意義也很深刻,不是滿足別人的欲求就是對別人好,而是讓別人的煩惱越來越少,需要償付的債務利息越來越少,才是真正的對別人好。

對別人好,對一切人好,是沒有什麼額外的理由的。唯一的理由就是,你與他們有著聯繫。諸法因緣起,自己與世間的一切,都是有著聯繫的。那麼,自己對於世間的一切,都是有虧欠的。既已建立的聯繫,不是說截然斬斷就消失了。那就好比欠了別人的錢,再也不接別人電話。無法江湖相忘,債務還是在的。唯一的償還辦法,是與人樂、拔人苦。因此,去償還它,去對一切眾生與樂拔苦,是無條件的,天經地義的,不得不如此的。


推薦閱讀:

現階段買華為Mate10Pro還是iPhone X? 順帶問一句4*4MIMO是個啥玩意?
我想像的生活——寫給未來的自己
你遇到過哪些讓你變好的人?
也談談裝配腦袋
做喜歡做的事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