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篇】開創盛世的兩大英傑之大漢丞相節侯申屠嘉

申屠,古姓氏,傳說是上古五帝之一舜的後裔,可謂傳承悠久。

然,事實卻是,即使到了今天,能知道有這麼個姓氏的人,恐怕也是屈指可數。為何?因為從古至今,以申屠為姓的名人雖然也有,但,終歸是沒有那種真正揚名天下的大才大賢,故而,這個姓氏從古至今也基本上都是一直默默無聞的。可,如果非要說出這個姓氏中出現過地位最高的一個人,那麼,無疑就是他了,大漢丞相申屠嘉。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從擊黥布軍,為都尉。孝惠時,為淮陽守。孝文帝元年,舉故吏士二千石從高皇帝者,悉以為關內侯,食邑二十四人,而申屠嘉食邑五百戶。張蒼已為丞相,嘉遷為御史大夫。《史記·張丞相列傳》

以上內容就是申屠嘉在當丞相之前的所有經歷。

開始時,申屠嘉以勇猛善射的武士而追隨漢高祖劉邦,直到大漢開國,其官職也才不過一小小的隊率。何謂隊率?凡領兵不過五十人者,即為隊率。無疑,僅僅從這一點看來,與之前的那些文侯武侯相比,申屠嘉的地位可謂低下,然,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正是從這之後,申屠嘉的仕途便一路順暢。

追隨高祖平亂英布,申屠嘉立功,升遷都尉。孝惠帝時又官拜淮陽太守。接著孝文帝時期,趕上了大封功臣的時候,剛好申屠嘉也算是個功臣,遂封關內侯,食邑五百戶。而後在張蒼拜相後,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申屠嘉便一步登天,受領大漢御史大夫一職,輔佐丞相,統管天下百官監察。

很可惜,關於申屠嘉升遷如此快速和順暢的原因,已經沒有任何史料可以明確證明並作出解釋了。但,就筆者個人認為,這其中原因無非就是三個,第一,申屠嘉夠忠,第二,申屠嘉能力夠出眾,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即,到申屠嘉開始升遷之時,那些曾經追隨高祖平亂天下的沙場悍將們已經是老的老,死的死,所以才有了申屠嘉的後來居上。當然,這都是筆者的一時猜測,而對於史家而言,既然其能與張丞相併列一傳,便足矣說明其人的出眾之處。

張蒼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竇廣國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廣國。」廣國賢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時大臣又皆多死,餘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為丞相,因故邑封為故安侯。《史記·張丞相列傳》

上述的記載,便就申屠嘉為何成功就任宰相從而統領朝政的原因作出了說明。當時,張蒼引退,而申屠嘉已然是大漢的副相御史大夫了。這裡需要說明一點,在漢文帝期間灌嬰為相時,漢庭便將太尉之權盡歸丞相,故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此時真正的丞相副手,便只有御史大夫了。所以,可以說在張蒼引退後,在還未新任丞相之前,申屠嘉便已經算是當時群臣之首了。剛好,儘管漢文帝已經有了自己心儀的宰相人選,可限於此人為皇后弟弟,恐為天下人因此指責,再加上當時高皇帝時的功臣宿將們皆已不在,無奈之下,漢文帝只得令申屠嘉以御史大夫升為丞相,正式統領漢政,由此,大漢朝遂開始了七年的申屠嘉時代。

應該說,申屠嘉作為行伍出身,軍人屬性是抹不去的,所以無論如何,申屠嘉在治理國家的能力上是比不了張蒼的,然,正所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張蒼領政十四年,已經為大漢建立了一個完整合理的體系,基本上只要接任者能保證這個體系,那麼,大漢的盛世便是必然的了。故而,於申屠嘉而言,他在任丞相期間,重要的不是開創,而是穩定,或者說,應該是守護,單就這點而言,無疑,申屠嘉是一位優秀乃至卓越的守護者。

而下面的一件事,便可以看出申屠嘉這位宰相的風格和作風:

是時太中大夫鄧通方隆愛幸,賞賜累巨萬。文帝嘗燕飲通家,其寵如是。是時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禮。丞相奏事畢,因言曰:「陛下愛幸臣,則富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罷朝坐府中,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頓首謝。嘉坐自如,故不為禮,責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吏今行斬之!」通頓首,首盡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鄧通既至,為文帝泣曰:「丞相幾殺臣。」《史記·張丞相列傳》

當時,太中大夫鄧通特別為漢文帝信任和寵愛,所以被漢文帝所賞賜的錢物用史書中的話就是「巨萬」,無疑,這即使是對於剛剛國力有所起色的帝國而言,恐怕都是一場巨富。而漢文帝更是經常去鄧通家飲酒作樂,由此也讓世人知道皇帝對於鄧通的寵幸是有多麼的隆厚。因此,也讓這位太中大夫逐漸有了傲氣,逐漸連丞相都不放在眼裡了。

的確,這種事如果是放到漢朝以後的朝代,別說是朝中大臣了,隨便就是一個小人物,只要皇帝願意厚愛,誰敢多言?但,這是大漢,這裡還有大漢丞相申屠嘉。

那天,或許就是偶然間,原本就傲氣十足的鄧通或許只是不小心怠慢了申屠嘉。剛好,申屠嘉早就想收拾他了,也正趕上了,遂在向皇帝奏完書後,對皇帝說:「陛下,您做的恐怕有點過了吧?您喜歡的人,便讓其富貴,這恐怕不合大漢禮法吧?」然,皇帝卻說:「這是朕的私事,你休要多說。」好,不說就不說,出身行伍的申屠嘉也不善言語,那就用行動來糾正皇帝的錯誤吧。

就這樣,申屠嘉轉身回到丞相府後,便派人傳鄧通來丞相府,同時,也下了死令,若是不來,就地處斬!

現在的人可以想像嗎?那可是皇帝極為寵愛的人啊,申屠嘉雖然作為丞相,可居然就準備直接殺之,真是何等大膽?然而,於那時的漢帝國而言,或許這才是正是屬於漢丞相應有的權威和力量。

丞相來招,鄧通自然不敢不去,遂趕忙通知了漢文帝。但漢文帝也不能輕易違背丞相的決策,遂讓鄧通先去,他想辦法,由此也可看出這對君臣的無奈。

當鄧通到了以後,自然知道自己錯了,遂一次次的向申屠嘉道歉,但,申屠嘉卻一臉無動於衷的樣子。然後,申屠嘉只說了一句話,一句放後世簡直就是妥妥的謀反之言:「這大漢朝廷,乃是高皇帝的朝廷,你鄧通不過一區區小臣,僅僅仗著皇帝的寵幸就敢如此無禮,簡直是豈有此理,如此,留你何用,來人,拉出去斬了。」

話畢,鄧通就懵了,這簡直也太那個啥了吧。很快,緩過來的鄧通便直接跪下向申屠嘉磕頭求饒,連頭都磕出來血了,但,申屠嘉卻依然是要他死。直到,漢文帝親自派使者來,向申屠嘉親自說好話,並表示之後不會在這樣了,遂才就罷。然,就這一次,可也把鄧通給嚇了半死,看到皇帝的時候,只得哭訴的說:「丞相是真的要殺我啊。」

什麼叫殺雞給猴看?什麼叫殺一儆百?這就是。

隨著張蒼十餘年的努力,大漢的國力已經在蒸蒸日上了,但,很顯然,皇帝也開始逐漸不以為然了,覺得已經做的足夠好了,便有了浪的資格了。但,接替丞相之後的申屠嘉,卻用這樣的事件,明明白白的告訴漢文帝,好好的做皇帝,別想那些歪風,不然,他這位丞相便第一個不答應。

沒錯,他申屠嘉,就是在用這樣的方式來守護這個帝國,所以,史家對於申屠嘉的歷史定義,便是這樣的:

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史記·張丞相列傳》

廉潔,清白,這就是申屠嘉時代大漢朝廷的風氣,而這,也是申屠嘉為大漢帝國帶來的最大貢獻。

於申屠嘉而言,朝廷,就應該是井井有條的,就應該是嚴格按照法紀的。對於那些仗著自己被皇帝寵幸,便隨意破壞法紀的人,申屠嘉從來都是視為破壞大漢朝的罪臣,客觀上來說,申屠嘉這樣從某種程度上,的確穩定了大漢朝綱,為文景之治的真正建立也算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正所謂凡事有好就有壞,如此,一件真正讓史家為難後世為難的一件事,也讓申屠嘉為後世所指責的一件事便出現了。

嘉為丞相五歲,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諸法令多所請變更,議以謫罰侵削諸侯。而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錯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嘉聞之,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景帝。至朝,丞相奏請誅內史錯。景帝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謂散官也。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罷朝,嘉謂長史曰:「吾悔不先斬錯,乃先請之,為錯所賣。」《史記·張丞相列傳》

這次事件所涉及的一個重要歷史人物,便是晁錯。眾所周知,晁錯一紙削藩令,可謂攪的天下震動,一度還引發了西漢歷史上最大的叛亂,席捲神州的吳楚七國之亂。而後世之人更多的還是對晁錯為國為民而表示尊重,所以,客觀上來說,晁錯是個能臣,更是忠臣。

但,問題就在於,晁錯的崛起,也是靠著寵臣出身,所以,幾乎和當年的鄧通一般。而晁錯在某種程度上更是超過了鄧通,仗著為皇帝的信任,居然敢擅自更改大漢法令,他自己改倒是無所謂,可問題是中央的每次更改,其對全國造成的影響就都需要丞相府來為之做應對,如此,作為丞相的申屠嘉自然就對晁錯充滿敵意了。

於是,因為晁錯夜晚誤走錯路的事,申屠嘉遂上奏請求誅殺晁錯。然而,這次因為沒有當場發作,而給了晁錯翻供的機會,所以,才讓晁錯逃出了一劫,然,正如之後的晁錯悲憤的嘆息後悔,就該當場誅殺。

而或許誰都不會想到,也正是因此這次事件,才讓申屠嘉走到了他人生的終點:

至舍,因歐血而死。《史記·張丞相列傳》

當申屠嘉回到家後,居然就因那事,便吐血而亡了。

是啊,值得嗎?就為了這麼一件小事,值得嗎?

可,如果大家看到接下來的這番記載,或許就會覺得申屠嘉是有多麼的懊悔和氣惱了:

二年丞相申屠嘉卒。

三年。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反,發兵西鄉。《史記·孝景本紀》

漢景帝二年,丞相申屠嘉因為晁錯之事吐血而死。漢景帝三年,便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吳楚七國之亂。的確,後世人因為上帝視角,覺得漢庭三個月就平定了吳楚七國之亂,所以這場大亂沒什麼,可,那時因為名將周亞夫橫空出世才迅速穩定了局面,而若是沒有周亞夫呢?恐怕是一場絕對不亞於後世唐代安史之亂的大變局。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何申屠嘉知道沒辦法懲治晁錯後是有多麼的氣憤,或者說,與其是氣憤,更多的還是對於時局的擔憂吧。出身行伍的申屠嘉,掌控朝政這麼多年來,天下各國的實力他不可能不知道。的確,人人都知道該削藩,可也絕對不是晁錯那麼個削藩法,晁錯那種強硬的削藩政策,遲早會逼得諸侯王盡起而反之。無疑,當時的申屠嘉已經很清楚的覺察到了瀰漫在諸侯國中異常的味道,所以,他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殺掉晁錯。作為丞相的申屠嘉他很清楚,只有殺了晁錯,才能穩定天下各諸侯國,而大漢好不容易才積攢起的家底,更不能再因為一場內亂而全部葬送啊。

然,有人肯聽他的嗎?皇帝的一味護佑,讓擔任丞相多年早已疲憊不堪的申屠嘉終於是熬不下去了,由此,才會因為那次事件而直接吐血而亡。

是啊,申屠嘉不僅是心痛,更是害怕,但是,他卻又是如此的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漢一步步走向深淵。而最終,他也只能吐掉腹中的那一腔熱血,來為這大漢換回點希望。

就在他死去後的第二年,吳楚七國舉兵百萬造反,兵鋒一度直逼都城長安,不過,慶幸的是,一代名將周亞夫橫空出世,三個月內便平定了這場可怕的兵禍。

只能說,天佑大漢。

當然,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忘記這位因為憂愁社稷吐血而亡的丞相申屠嘉。

謚曰節侯。《史記·張丞相列傳》

最終,大漢帝國為這位忠烈無雙的丞相謚號,節侯。

由此,自申屠嘉死後,漢庭丞相,便再未有超過其者:

自申屠嘉死之後,景帝時開封侯陶青、桃侯劉舍為丞相。及今上時,柏至侯許昌、平棘侯薛澤、武彊侯庄青翟、高陵侯趙周等為丞相。皆以列侯繼嗣,娖娖廉謹,為丞相備員而已,無所能發明功名有著於當世者。

推薦閱讀:

雙女主奇幻大劇,歷史架空聞香榭

TAG:西汉 | 宰相 | 盛世 |